'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2. 義烏大劇院介紹中提到的“人文自然空間”和“市民共享的大自然沉浸式體驗” ,可以多說說嗎?

馬巖鬆:這個建築要與整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形成對話。首先,作為公共文化建築,很多人會到達或者使用這個建築。它是一個開放的建築,人們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哈爾濱大劇院也有同樣的特點。西方的概念裡講求的建築的市民性,這點在我們的建築中也很重要。但是隻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建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空間,更是一個有意境的、讓人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它應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3. 義烏大劇院等競賽的積累如何推動MAD山水城市理念的發展?現在山水城市理念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馬巖鬆:山水城市到底是什麼?到今天,我們其實把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中國人,或者東方世界對自然天地的認知。東方人對自然的認知跟西方非常不一樣。在東方觀念中,人寄情於自然,人造物跟自然的關係高於人本身。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把它變成對建築和城市的追求,需要多花一點兒時間。山水城市本質上是在講一種未來的、東方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看法繼承了山水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尋找一種意境,一種未來的、超越西方現代主義的新的建築模式。它是從整體的意境和感受出發做建築,而不是僅僅從空間、形式、材料等傳統西方概念出發

在中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仿西方的現代化、城市化,人們也開始產生一種文化自覺。江浙地區最先開始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對西方產生的文化影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義烏大劇院方案跟當地吻合的原因之一。義烏在世界商貿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十分微弱。文化不能拘泥於傳統。怎麼把內在的東西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這座城市的任務。

4. MAD目前挑戰著什麼樣的項目?

馬巖鬆:MAD最近在浙江有很多機會,比如之前發佈過的衢州體育公園項目。在麗水、嘉興等浙江城市也有很多重要項目委託給我們設計。我們希望在這裡進行一種植根於傳統的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將會經歷轉型,它不能再去複製西方,而是要提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新的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應該是對西方普世建築的一種批判和補充,同時與傳統文化存在一種內在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點擊查看更多)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2. 義烏大劇院介紹中提到的“人文自然空間”和“市民共享的大自然沉浸式體驗” ,可以多說說嗎?

馬巖鬆:這個建築要與整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形成對話。首先,作為公共文化建築,很多人會到達或者使用這個建築。它是一個開放的建築,人們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哈爾濱大劇院也有同樣的特點。西方的概念裡講求的建築的市民性,這點在我們的建築中也很重要。但是隻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建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空間,更是一個有意境的、讓人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它應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3. 義烏大劇院等競賽的積累如何推動MAD山水城市理念的發展?現在山水城市理念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馬巖鬆:山水城市到底是什麼?到今天,我們其實把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中國人,或者東方世界對自然天地的認知。東方人對自然的認知跟西方非常不一樣。在東方觀念中,人寄情於自然,人造物跟自然的關係高於人本身。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把它變成對建築和城市的追求,需要多花一點兒時間。山水城市本質上是在講一種未來的、東方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看法繼承了山水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尋找一種意境,一種未來的、超越西方現代主義的新的建築模式。它是從整體的意境和感受出發做建築,而不是僅僅從空間、形式、材料等傳統西方概念出發

在中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仿西方的現代化、城市化,人們也開始產生一種文化自覺。江浙地區最先開始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對西方產生的文化影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義烏大劇院方案跟當地吻合的原因之一。義烏在世界商貿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十分微弱。文化不能拘泥於傳統。怎麼把內在的東西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這座城市的任務。

4. MAD目前挑戰著什麼樣的項目?

馬巖鬆:MAD最近在浙江有很多機會,比如之前發佈過的衢州體育公園項目。在麗水、嘉興等浙江城市也有很多重要項目委託給我們設計。我們希望在這裡進行一種植根於傳統的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將會經歷轉型,它不能再去複製西方,而是要提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新的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應該是對西方普世建築的一種批判和補充,同時與傳統文化存在一種內在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除了在浙江、在中國的項目,我們在國外的實踐也越來越多。在美國,除了在建的盧卡斯博物館,同時還有幾個其他的項目正在進行;在鹿特丹的移民博物館也在順利進行中;在羅馬、巴黎等地我們也有項目。其實我們一直把這些國際項目當成一種文化上的對話:這個時期的中國建築師能給世界帶來什麼?我們能為很多世界建築大師已經留下作品的地方帶來什麼新的建築和思想?

▼盧卡斯敘事博物館,美國(點擊查看更多)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2. 義烏大劇院介紹中提到的“人文自然空間”和“市民共享的大自然沉浸式體驗” ,可以多說說嗎?

馬巖鬆:這個建築要與整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形成對話。首先,作為公共文化建築,很多人會到達或者使用這個建築。它是一個開放的建築,人們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哈爾濱大劇院也有同樣的特點。西方的概念裡講求的建築的市民性,這點在我們的建築中也很重要。但是隻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建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空間,更是一個有意境的、讓人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它應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3. 義烏大劇院等競賽的積累如何推動MAD山水城市理念的發展?現在山水城市理念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馬巖鬆:山水城市到底是什麼?到今天,我們其實把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中國人,或者東方世界對自然天地的認知。東方人對自然的認知跟西方非常不一樣。在東方觀念中,人寄情於自然,人造物跟自然的關係高於人本身。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把它變成對建築和城市的追求,需要多花一點兒時間。山水城市本質上是在講一種未來的、東方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看法繼承了山水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尋找一種意境,一種未來的、超越西方現代主義的新的建築模式。它是從整體的意境和感受出發做建築,而不是僅僅從空間、形式、材料等傳統西方概念出發

在中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仿西方的現代化、城市化,人們也開始產生一種文化自覺。江浙地區最先開始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對西方產生的文化影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義烏大劇院方案跟當地吻合的原因之一。義烏在世界商貿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十分微弱。文化不能拘泥於傳統。怎麼把內在的東西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這座城市的任務。

4. MAD目前挑戰著什麼樣的項目?

馬巖鬆:MAD最近在浙江有很多機會,比如之前發佈過的衢州體育公園項目。在麗水、嘉興等浙江城市也有很多重要項目委託給我們設計。我們希望在這裡進行一種植根於傳統的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將會經歷轉型,它不能再去複製西方,而是要提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新的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應該是對西方普世建築的一種批判和補充,同時與傳統文化存在一種內在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除了在浙江、在中國的項目,我們在國外的實踐也越來越多。在美國,除了在建的盧卡斯博物館,同時還有幾個其他的項目正在進行;在鹿特丹的移民博物館也在順利進行中;在羅馬、巴黎等地我們也有項目。其實我們一直把這些國際項目當成一種文化上的對話:這個時期的中國建築師能給世界帶來什麼?我們能為很多世界建築大師已經留下作品的地方帶來什麼新的建築和思想?

▼盧卡斯敘事博物館,美國(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荷蘭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2. 義烏大劇院介紹中提到的“人文自然空間”和“市民共享的大自然沉浸式體驗” ,可以多說說嗎?

馬巖鬆:這個建築要與整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形成對話。首先,作為公共文化建築,很多人會到達或者使用這個建築。它是一個開放的建築,人們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哈爾濱大劇院也有同樣的特點。西方的概念裡講求的建築的市民性,這點在我們的建築中也很重要。但是隻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建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空間,更是一個有意境的、讓人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它應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3. 義烏大劇院等競賽的積累如何推動MAD山水城市理念的發展?現在山水城市理念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馬巖鬆:山水城市到底是什麼?到今天,我們其實把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中國人,或者東方世界對自然天地的認知。東方人對自然的認知跟西方非常不一樣。在東方觀念中,人寄情於自然,人造物跟自然的關係高於人本身。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把它變成對建築和城市的追求,需要多花一點兒時間。山水城市本質上是在講一種未來的、東方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看法繼承了山水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尋找一種意境,一種未來的、超越西方現代主義的新的建築模式。它是從整體的意境和感受出發做建築,而不是僅僅從空間、形式、材料等傳統西方概念出發

在中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仿西方的現代化、城市化,人們也開始產生一種文化自覺。江浙地區最先開始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對西方產生的文化影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義烏大劇院方案跟當地吻合的原因之一。義烏在世界商貿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十分微弱。文化不能拘泥於傳統。怎麼把內在的東西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這座城市的任務。

4. MAD目前挑戰著什麼樣的項目?

馬巖鬆:MAD最近在浙江有很多機會,比如之前發佈過的衢州體育公園項目。在麗水、嘉興等浙江城市也有很多重要項目委託給我們設計。我們希望在這裡進行一種植根於傳統的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將會經歷轉型,它不能再去複製西方,而是要提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新的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應該是對西方普世建築的一種批判和補充,同時與傳統文化存在一種內在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除了在浙江、在中國的項目,我們在國外的實踐也越來越多。在美國,除了在建的盧卡斯博物館,同時還有幾個其他的項目正在進行;在鹿特丹的移民博物館也在順利進行中;在羅馬、巴黎等地我們也有項目。其實我們一直把這些國際項目當成一種文化上的對話:這個時期的中國建築師能給世界帶來什麼?我們能為很多世界建築大師已經留下作品的地方帶來什麼新的建築和思想?

▼盧卡斯敘事博物館,美國(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荷蘭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5. 您如何看待中國建築師參加大型項目競標的現狀?對中國年輕建築師未來發展有什麼建議?

馬巖鬆:我們早期做了很多競賽,但現在的競賽模式跟當初已經不太一樣了,那時我們還有機會參與,而現在競賽的門檻很高,要有實踐經驗、名聲等條件。年輕建築師很難去參與重要項目的競賽。其實在很多國內地標建築的競賽中,我們會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家受邀的中國公司。很多中國的獨立建築師、年輕建築師沒有可能受到邀請。我覺得這反映了中國的決策層對中國本土建築師缺乏信心的現實。這使得年輕人面對的條件非常苛刻,機會比我們當時要少很多。

如果我是年輕人,我覺得抱怨其實沒什麼用,因為這是一個自己爭取的過程。我給年輕人的建議就是要不停地去嘗試。無論是被邀請還是不被邀請,都可以做。當然也可以去做一些公開競賽,或者國外的競賽。MAD當年做的“北京2050”,根本沒有既定主題,也沒有人組織,我們也能做出作品去發聲。關鍵在於你要有機會,用自己的作品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你提出的可能性。如果大家都不認識你,不知道你的作品和理念,就更不可能認可你了。年輕建築師只有不停地去嘗試這一條途徑,別無他法。

我也想跟中國的建築媒體說,當年日本的年輕建築師之所以能成長起來,並且有今天的成就,全是因為他們的媒體扮演了文化推手的角色。谷德在介紹年輕建築師方面其實做得挺好的。中國的建築文化裡,這些年輕建築師也極其重要。

2.

項目業主

我們採訪了義烏大劇院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瞭解競賽背景以及甲方對於MAD中標方案的看法。

1. MAD的方案和義烏這個城市如何貼切?

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MAD設計的義烏大劇院的形態好像義烏江上層疊起伏的風帆,卻又薄如蟬翼,優雅地漂浮於水面之上,與江水相映,柔和共鳴。MAD用現代的建築語言詮釋了義烏傳統片瓦式建築形態,質地又如綢緞般輕盈柔軟,呼應了義烏所處江南的風物之美。

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是最為國際熟知的中國城市之一,義烏商品出口到世界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引了沃爾瑪、麥德龍等20多家跨國零售集團和30多家國內知名連鎖超市常駐採購,全市現有各類外資主體7200多家。多年的經濟發展作為積澱,文化建設呼之欲出,義烏大劇院的建設切合了義烏市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MAD的設計高端、大氣,契合義烏的國際化特點,呼應了義烏的歷史文脈。

義烏還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縣級市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及“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2019年全會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打造浙中文化高地。MAD的設計融合多種功能,大劇院以兩岸視覺通廊為軸佈局通達四方,很好地貼合了義烏這一戰略發展需求。

2. 義烏期待這座大劇院可以給義烏帶來怎樣的影響力?

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我們希望義烏大劇院不僅成為義烏的地標性建築,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建築。每年到義烏採購的境外客商超過50萬人次,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義烏大劇院將是一個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平臺,我們期待建成後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好作品來演出,強化義烏的文化軟實力,推動義烏的文化建設和國際交流,提升義烏的國際影響力

3.

建築評論家

過去,在中國文化地標國際競賽中中,中國建築師幾乎沒有在與國外頂尖事務所的交鋒中獲勝過。此次MAD擊敗國外頂級事務所(其中兩家曾獲普利茲克獎)中標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我們採訪了中國著名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請他們從更宏觀的立場上,聯繫中國建築師的發展現狀評價這次事件。

當今國際建築圈如何看待中國設計?中國設計師逐漸爭取世界設計的話語權,有哪些優勢,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在哪裡?


李翔寧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馬巖鬆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通過這些年的實踐,他所擅長的語言讓他在其所處的領域已經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同時他也具備在國際上和大師PK的能力。通過一兩次競賽擊敗獲得過普利茲克獎的大師是有可能的,很多中國建築師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毋庸置疑,馬巖鬆是在中國以外能夠建造作品的中國建築師裡最突出的。我個人認為沒有一個事件是重要的轉折點,它是一系列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標誌。馬巖鬆之前在洛杉磯盧卡斯敘事博物館中也擊敗過了許多國際大師,這對於馬巖鬆來說是一個現象,即中國建築師能夠在國際上跟大師PK並獲勝,這次的作品是這個進程中的一個。

中國建築師因為有很多實戰機會,所以實踐的能力更強。我們經常舉外科醫生的例子:外國的外科醫生儀器和設備都非常好,但是真正做外科手術還是要有實戰經驗;中國醫生做過的手術量可能是國外的很多倍,這一定會帶來技術上的提升。以前這種差異在國際上沒有被公平地認識,現在通過很多建築師的作品能夠證實:中國建築師在方案設計以及落地的能力上已經不比歐洲或美國的建築師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是超過他們的。之前我們在哈佛辦了60箇中國建築師的展覽,我和張永和老師聊天說:“這樣的展覽,在美國可能十年也拿不出這麼多這麼好的作品,但是在中國甚至可以做成雙年展。”每兩年就有這麼多作品湧現出來,這是中國建築師能力所致。機會多帶來的結果是中國建築師設計能力的疾速提高。如果純粹拿歐洲的一個完成建築和中國比,前者的完成度可能更高,但這並不完全是建築師的問題,這與工業體系和產品製作的匹配有很大關係。如果讓一箇中國建築師用歐洲的施工隊在歐洲造一棟建築,他們可以做得一樣好。以前因為大環境的原因,中國建築師的創造力和設計能力是被低估的。

有房子可蓋是中國建築師的明顯優勢。作為建築師,即使是普利茲克獎得主,也要用作品最後完成的質量來說話。很多國外的建築大師雖然理論非常領先,但如果沒有實踐的機會,也沒辦法為他的生涯做出證明。另一方面,中國建築師由於實踐的機會太多,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的工作進行批判性反思,很少有人能夠形成一套獨立的、持續的、自我的語言。中國建築師做的建築單看可能都很好,但是放到一起會發現它們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語言,形成自己獨立的語言,是中國建築師下一階段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中國人可能比較實用主義,不太堅持自己的立場。能夠變通是中國人善於在市場上獲得項目的一種手段,但從長遠來說,會影響作品的持續性。未來中國建築師要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不要被市場和潮流變化過多幹擾。隨著建造市場慢慢降溫,我們要把建築質量進一步提高,並且和社會問題相關聯。現在中國建築師處在快速建造的過程中,缺少西方建築師那樣參與到社區建設中的經驗。當然,中國現在也慢慢有這種現象,但在建築師中還不是很普遍。中國建築師需要加強對社會的關懷和對文脈的敏感度。


方振寧獨立策展人和評論家,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關於中國建築師在過去的文化地標國際競賽中不能夠獲勝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中國國內的國際競標平臺上,很少邀請中國青年建築師事務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使得中國的建築界失去了很多機會。第二個就是,中國青年建築師的能力確實不夠,他們需要有一個鍛鍊的時間,然而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建築師有了長足的進步,而MAD的事務所,是過去10年裡成長的最為迅速和成熟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建築師事務所。

這不是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我已經在多次從不同的外國人口中聽到對MAD的評價。而最近在蓬皮杜文化中心展出和收藏MAD的建築項目和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也就是這是MAD從中國的MAD成為世界的MAD的標誌。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個權威的國際性收藏機構和展出中心,他們挑選建築項目收藏有一個標準,就是它必須是代表那個時代的中國建築設計水平的項目。

關於建築話語權的問題,建築話語權不是等來的,是爭取和拼搏出來的。現在我們看到凡是在許多國際項目競標中都有中國建築師事務所的出現,這種競標基本上是邀請制,也就是中國建築師事務所已經進入世界建築前沿的視野。當然,這只是開始,因為只有很少的建築師事務所進入國際視野是不夠的,而且建築師設計所要涉及的項目也是多元的。中國建築師能不能夠應對各種和各類項目的挑戰?是一個現實問題。那麼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就在於建築師的年齡是否年輕,意志是否堅強?是否有創造歷史的意識?

縱觀20世紀現代建築的歷史有兩大分水嶺,一個是由我們所說的20世紀的幾位建築巨匠開創的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樣式,其次就是解構主義建築風格的誕生,對現代主義建築樣式構成很大的挑戰。這其中日本的“新陳代謝派”是亞洲建築設計觀影響歐美建築的一個個案。

我覺得,中國建築師的未來,就是如何接過新世紀的接力棒,掀起世界建築設計的第三次浪潮,這才是世界建築發展的未來。幾年前我就在一次國際建築論壇上說過,以日本為例,日本現代建築的設計的高峰不是在日本泡沫經濟的時代,而是在這個時代結束之後,有很多日本建築的好設計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中國建築設計的未來也是一樣,當建築的熱潮過去之後,才會出現真正的好設計。


4.

gooood讀者

我們整理並分析了問卷調查的結果,瞭解讀者對於此次競賽及地標建築設計招標的看法,聽聽更多人如何看待中國建築師的現狀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和世界影響力。

對於三個在競賽中獲得市民投票前三的設計方案,82%的答題者最喜歡MAD的方案,這與市民投票以及最後的競賽結果是一致的,可見MAD的方案確實更具優勢。對此結果,57%的人認為競賽看的是作品優劣,MAD獲得優勝說明其設計確實達到了這個水準;18%的人認為該結果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建築師整體的進步,可以和國外設計師比肩。說到中國標誌性建築是否應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約85%的答題者認為通過公平競賽選出的設計方案是最好的,與國籍無關。這兩題的回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答題者對於設計競賽公平競爭的追求,對於文化政治等因素的考量相對較少,結合回答者大多數為建築和設計相關行業從業者,這可能反映了部分一線工作人員的心聲:通過設計的硬實力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市民投票是義烏大劇院設計競賽評審的重要一環,89%的答題者認為參與家鄉地標性建築設計決策是城市居民的權利,這方面的民意徵集是有必要的。但支持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市民的選擇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有限,讓市民真正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去,也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教育等多方面支持。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有各種各樣的標誌性建築落成,義烏大劇院也將成為義烏的地標。問卷中,約30%的答題者認為一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應該體現區域的文化,而有61%的人認為標誌性建築應該在體現區域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為城市帶來一些不同

如今,中國青年建築師每年會在不同國家完成大量項目,對於這樣蓬勃發展的現狀,62%的答題者認為中國青年建築師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話語體系,22%的人希望中國青年建築師多一些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現實的關注。說到中國建築的文化影響力,除了少數人認為中國建築的文化影響力只是集中在古建築上,大部分答題者認為中國建築還在發展階段,雖然現在影響力比較有限,但隨著不斷地學習、創作和反思,中國建築將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讀者回答精選

先鋒事務所合夥人都是留洋回來的,師從國外大師,都是在延續國外的先鋒的設計理念,在中國的建築實踐很好,作品質量普遍較高,但對中國本身建築文化的貢獻很有限,我覺得官方要引領,建築作品不能完全西方化,如果政府在組織大型國際建築競賽的時候,強制要求考慮、傳承某種中國傳統文化,會不會有助於本國建築文化的形成。 ——建築師,男,25~34歲
整體來說國內的建築行業度過了膨脹期,正往穩定的方向走,一些成熟的事務所在國際上也越來越有影響力。但總感覺金字塔的頂端正在形成,而底端的建設不夠穩定,建築學教育還不夠成熟,不夠系統。 ——建築師,男,18~24歲
已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蓄勢待發,值得嘉獎。這個時代的開放性和接受度,讓更多好的建築作品得以落地於本土。一些建築在國際舞臺上也得到大家能力的肯定,但是希望一個好的東西出來的同時,不要大量去模仿,而更應該去超越、去突破,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設計從業者,女,18~24歲
現在中國的建築都是談大的,地標性的建築,要在最平凡的人身上找到問題,為每個人提出一個革命性的建築理念,而不是再一味停滯,什麼是中國的,中國需要什麼,我們都應該思考。 ——學生,男,18~24歲
中國建築業現在發展迅猛,但是有些急躁。合理的造價、新穎的設計都是決定建築好壞的要素。國內有好的建築,可是不能以點蓋面,中國建築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但是我相信會越來越好。 ——設計從業者,男,25~34歲
真想去掉那一片片的水泥森林! ——一般讀者,女,45~54歲
中國建築已經錯過了形成語言體系的黃金時期,已經沒有機會創造一種獨特的識別性。世界大同,設計大同已然成為現狀。希望中國建築在技術上有機會形成突破,體系更精煉、做法更宜人。只有從技術、細部、材料上下功夫,會或多或少有機會在未來給中國建築帶來一種識別性。 ——建築師,性別保密,25~34歲
有很好的不輸別人的設計,只要隨著時間的發展,大眾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美學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大眾的基礎審美水平上去之後,中國的建築將有質的飛躍,因為砸銀子給建築師完成理念的這幫人,他們的審美和判斷停留在什麼程度,建築師施展的天花板就在哪,而這幫人的審美判斷是隨著大眾的水平一同上升或者下降的。 ——建築師,男,25~34歲中國建築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日益加深是個客觀事實,這是在隨著國情發展綜合國力在全球各領域佔據更加重要地位的同時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被世界認可的一個體現。我們需要這樣的認可,也值得這樣的認可。中國建築的歷史文化影響深遠,更值得後人深刻挖掘,並用當代文化對美學、力學的理解抽象傳承出屬於這個時代本身和國情的文化標誌。對未來的幻想以及對歷史的沉澱都只能是對建築的一個側面,我們應更加尊重他本身具備的時代意義。盡使“沉舟側畔千帆過”,對於未來應沉得住當下;“百舸爭流”對於當下應建立未來發展的新秩序。 ——建築師,女,25~34歲

交流讓世界更大,你如何看待這次事件?歡迎留下你的評論。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2. 義烏大劇院介紹中提到的“人文自然空間”和“市民共享的大自然沉浸式體驗” ,可以多說說嗎?

馬巖鬆:這個建築要與整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形成對話。首先,作為公共文化建築,很多人會到達或者使用這個建築。它是一個開放的建築,人們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哈爾濱大劇院也有同樣的特點。西方的概念裡講求的建築的市民性,這點在我們的建築中也很重要。但是隻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建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空間,更是一個有意境的、讓人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它應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3. 義烏大劇院等競賽的積累如何推動MAD山水城市理念的發展?現在山水城市理念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馬巖鬆:山水城市到底是什麼?到今天,我們其實把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中國人,或者東方世界對自然天地的認知。東方人對自然的認知跟西方非常不一樣。在東方觀念中,人寄情於自然,人造物跟自然的關係高於人本身。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把它變成對建築和城市的追求,需要多花一點兒時間。山水城市本質上是在講一種未來的、東方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看法繼承了山水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尋找一種意境,一種未來的、超越西方現代主義的新的建築模式。它是從整體的意境和感受出發做建築,而不是僅僅從空間、形式、材料等傳統西方概念出發

在中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仿西方的現代化、城市化,人們也開始產生一種文化自覺。江浙地區最先開始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對西方產生的文化影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義烏大劇院方案跟當地吻合的原因之一。義烏在世界商貿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十分微弱。文化不能拘泥於傳統。怎麼把內在的東西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這座城市的任務。

4. MAD目前挑戰著什麼樣的項目?

馬巖鬆:MAD最近在浙江有很多機會,比如之前發佈過的衢州體育公園項目。在麗水、嘉興等浙江城市也有很多重要項目委託給我們設計。我們希望在這裡進行一種植根於傳統的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將會經歷轉型,它不能再去複製西方,而是要提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新的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應該是對西方普世建築的一種批判和補充,同時與傳統文化存在一種內在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除了在浙江、在中國的項目,我們在國外的實踐也越來越多。在美國,除了在建的盧卡斯博物館,同時還有幾個其他的項目正在進行;在鹿特丹的移民博物館也在順利進行中;在羅馬、巴黎等地我們也有項目。其實我們一直把這些國際項目當成一種文化上的對話:這個時期的中國建築師能給世界帶來什麼?我們能為很多世界建築大師已經留下作品的地方帶來什麼新的建築和思想?

▼盧卡斯敘事博物館,美國(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荷蘭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5. 您如何看待中國建築師參加大型項目競標的現狀?對中國年輕建築師未來發展有什麼建議?

馬巖鬆:我們早期做了很多競賽,但現在的競賽模式跟當初已經不太一樣了,那時我們還有機會參與,而現在競賽的門檻很高,要有實踐經驗、名聲等條件。年輕建築師很難去參與重要項目的競賽。其實在很多國內地標建築的競賽中,我們會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家受邀的中國公司。很多中國的獨立建築師、年輕建築師沒有可能受到邀請。我覺得這反映了中國的決策層對中國本土建築師缺乏信心的現實。這使得年輕人面對的條件非常苛刻,機會比我們當時要少很多。

如果我是年輕人,我覺得抱怨其實沒什麼用,因為這是一個自己爭取的過程。我給年輕人的建議就是要不停地去嘗試。無論是被邀請還是不被邀請,都可以做。當然也可以去做一些公開競賽,或者國外的競賽。MAD當年做的“北京2050”,根本沒有既定主題,也沒有人組織,我們也能做出作品去發聲。關鍵在於你要有機會,用自己的作品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你提出的可能性。如果大家都不認識你,不知道你的作品和理念,就更不可能認可你了。年輕建築師只有不停地去嘗試這一條途徑,別無他法。

我也想跟中國的建築媒體說,當年日本的年輕建築師之所以能成長起來,並且有今天的成就,全是因為他們的媒體扮演了文化推手的角色。谷德在介紹年輕建築師方面其實做得挺好的。中國的建築文化裡,這些年輕建築師也極其重要。

2.

項目業主

我們採訪了義烏大劇院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瞭解競賽背景以及甲方對於MAD中標方案的看法。

1. MAD的方案和義烏這個城市如何貼切?

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MAD設計的義烏大劇院的形態好像義烏江上層疊起伏的風帆,卻又薄如蟬翼,優雅地漂浮於水面之上,與江水相映,柔和共鳴。MAD用現代的建築語言詮釋了義烏傳統片瓦式建築形態,質地又如綢緞般輕盈柔軟,呼應了義烏所處江南的風物之美。

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是最為國際熟知的中國城市之一,義烏商品出口到世界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引了沃爾瑪、麥德龍等20多家跨國零售集團和30多家國內知名連鎖超市常駐採購,全市現有各類外資主體7200多家。多年的經濟發展作為積澱,文化建設呼之欲出,義烏大劇院的建設切合了義烏市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MAD的設計高端、大氣,契合義烏的國際化特點,呼應了義烏的歷史文脈。

義烏還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縣級市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及“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2019年全會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打造浙中文化高地。MAD的設計融合多種功能,大劇院以兩岸視覺通廊為軸佈局通達四方,很好地貼合了義烏這一戰略發展需求。

2. 義烏期待這座大劇院可以給義烏帶來怎樣的影響力?

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我們希望義烏大劇院不僅成為義烏的地標性建築,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建築。每年到義烏採購的境外客商超過50萬人次,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義烏大劇院將是一個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平臺,我們期待建成後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好作品來演出,強化義烏的文化軟實力,推動義烏的文化建設和國際交流,提升義烏的國際影響力

3.

建築評論家

過去,在中國文化地標國際競賽中中,中國建築師幾乎沒有在與國外頂尖事務所的交鋒中獲勝過。此次MAD擊敗國外頂級事務所(其中兩家曾獲普利茲克獎)中標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我們採訪了中國著名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請他們從更宏觀的立場上,聯繫中國建築師的發展現狀評價這次事件。

當今國際建築圈如何看待中國設計?中國設計師逐漸爭取世界設計的話語權,有哪些優勢,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在哪裡?


李翔寧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馬巖鬆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通過這些年的實踐,他所擅長的語言讓他在其所處的領域已經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同時他也具備在國際上和大師PK的能力。通過一兩次競賽擊敗獲得過普利茲克獎的大師是有可能的,很多中國建築師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毋庸置疑,馬巖鬆是在中國以外能夠建造作品的中國建築師裡最突出的。我個人認為沒有一個事件是重要的轉折點,它是一系列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標誌。馬巖鬆之前在洛杉磯盧卡斯敘事博物館中也擊敗過了許多國際大師,這對於馬巖鬆來說是一個現象,即中國建築師能夠在國際上跟大師PK並獲勝,這次的作品是這個進程中的一個。

中國建築師因為有很多實戰機會,所以實踐的能力更強。我們經常舉外科醫生的例子:外國的外科醫生儀器和設備都非常好,但是真正做外科手術還是要有實戰經驗;中國醫生做過的手術量可能是國外的很多倍,這一定會帶來技術上的提升。以前這種差異在國際上沒有被公平地認識,現在通過很多建築師的作品能夠證實:中國建築師在方案設計以及落地的能力上已經不比歐洲或美國的建築師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是超過他們的。之前我們在哈佛辦了60箇中國建築師的展覽,我和張永和老師聊天說:“這樣的展覽,在美國可能十年也拿不出這麼多這麼好的作品,但是在中國甚至可以做成雙年展。”每兩年就有這麼多作品湧現出來,這是中國建築師能力所致。機會多帶來的結果是中國建築師設計能力的疾速提高。如果純粹拿歐洲的一個完成建築和中國比,前者的完成度可能更高,但這並不完全是建築師的問題,這與工業體系和產品製作的匹配有很大關係。如果讓一箇中國建築師用歐洲的施工隊在歐洲造一棟建築,他們可以做得一樣好。以前因為大環境的原因,中國建築師的創造力和設計能力是被低估的。

有房子可蓋是中國建築師的明顯優勢。作為建築師,即使是普利茲克獎得主,也要用作品最後完成的質量來說話。很多國外的建築大師雖然理論非常領先,但如果沒有實踐的機會,也沒辦法為他的生涯做出證明。另一方面,中國建築師由於實踐的機會太多,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的工作進行批判性反思,很少有人能夠形成一套獨立的、持續的、自我的語言。中國建築師做的建築單看可能都很好,但是放到一起會發現它們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語言,形成自己獨立的語言,是中國建築師下一階段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中國人可能比較實用主義,不太堅持自己的立場。能夠變通是中國人善於在市場上獲得項目的一種手段,但從長遠來說,會影響作品的持續性。未來中國建築師要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不要被市場和潮流變化過多幹擾。隨著建造市場慢慢降溫,我們要把建築質量進一步提高,並且和社會問題相關聯。現在中國建築師處在快速建造的過程中,缺少西方建築師那樣參與到社區建設中的經驗。當然,中國現在也慢慢有這種現象,但在建築師中還不是很普遍。中國建築師需要加強對社會的關懷和對文脈的敏感度。


方振寧獨立策展人和評論家,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關於中國建築師在過去的文化地標國際競賽中不能夠獲勝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中國國內的國際競標平臺上,很少邀請中國青年建築師事務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使得中國的建築界失去了很多機會。第二個就是,中國青年建築師的能力確實不夠,他們需要有一個鍛鍊的時間,然而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建築師有了長足的進步,而MAD的事務所,是過去10年裡成長的最為迅速和成熟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建築師事務所。

這不是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我已經在多次從不同的外國人口中聽到對MAD的評價。而最近在蓬皮杜文化中心展出和收藏MAD的建築項目和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也就是這是MAD從中國的MAD成為世界的MAD的標誌。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個權威的國際性收藏機構和展出中心,他們挑選建築項目收藏有一個標準,就是它必須是代表那個時代的中國建築設計水平的項目。

關於建築話語權的問題,建築話語權不是等來的,是爭取和拼搏出來的。現在我們看到凡是在許多國際項目競標中都有中國建築師事務所的出現,這種競標基本上是邀請制,也就是中國建築師事務所已經進入世界建築前沿的視野。當然,這只是開始,因為只有很少的建築師事務所進入國際視野是不夠的,而且建築師設計所要涉及的項目也是多元的。中國建築師能不能夠應對各種和各類項目的挑戰?是一個現實問題。那麼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就在於建築師的年齡是否年輕,意志是否堅強?是否有創造歷史的意識?

縱觀20世紀現代建築的歷史有兩大分水嶺,一個是由我們所說的20世紀的幾位建築巨匠開創的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樣式,其次就是解構主義建築風格的誕生,對現代主義建築樣式構成很大的挑戰。這其中日本的“新陳代謝派”是亞洲建築設計觀影響歐美建築的一個個案。

我覺得,中國建築師的未來,就是如何接過新世紀的接力棒,掀起世界建築設計的第三次浪潮,這才是世界建築發展的未來。幾年前我就在一次國際建築論壇上說過,以日本為例,日本現代建築的設計的高峰不是在日本泡沫經濟的時代,而是在這個時代結束之後,有很多日本建築的好設計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中國建築設計的未來也是一樣,當建築的熱潮過去之後,才會出現真正的好設計。


4.

gooood讀者

我們整理並分析了問卷調查的結果,瞭解讀者對於此次競賽及地標建築設計招標的看法,聽聽更多人如何看待中國建築師的現狀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和世界影響力。

對於三個在競賽中獲得市民投票前三的設計方案,82%的答題者最喜歡MAD的方案,這與市民投票以及最後的競賽結果是一致的,可見MAD的方案確實更具優勢。對此結果,57%的人認為競賽看的是作品優劣,MAD獲得優勝說明其設計確實達到了這個水準;18%的人認為該結果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建築師整體的進步,可以和國外設計師比肩。說到中國標誌性建築是否應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約85%的答題者認為通過公平競賽選出的設計方案是最好的,與國籍無關。這兩題的回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答題者對於設計競賽公平競爭的追求,對於文化政治等因素的考量相對較少,結合回答者大多數為建築和設計相關行業從業者,這可能反映了部分一線工作人員的心聲:通過設計的硬實力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市民投票是義烏大劇院設計競賽評審的重要一環,89%的答題者認為參與家鄉地標性建築設計決策是城市居民的權利,這方面的民意徵集是有必要的。但支持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市民的選擇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有限,讓市民真正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去,也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教育等多方面支持。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有各種各樣的標誌性建築落成,義烏大劇院也將成為義烏的地標。問卷中,約30%的答題者認為一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應該體現區域的文化,而有61%的人認為標誌性建築應該在體現區域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為城市帶來一些不同

如今,中國青年建築師每年會在不同國家完成大量項目,對於這樣蓬勃發展的現狀,62%的答題者認為中國青年建築師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話語體系,22%的人希望中國青年建築師多一些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現實的關注。說到中國建築的文化影響力,除了少數人認為中國建築的文化影響力只是集中在古建築上,大部分答題者認為中國建築還在發展階段,雖然現在影響力比較有限,但隨著不斷地學習、創作和反思,中國建築將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讀者回答精選

先鋒事務所合夥人都是留洋回來的,師從國外大師,都是在延續國外的先鋒的設計理念,在中國的建築實踐很好,作品質量普遍較高,但對中國本身建築文化的貢獻很有限,我覺得官方要引領,建築作品不能完全西方化,如果政府在組織大型國際建築競賽的時候,強制要求考慮、傳承某種中國傳統文化,會不會有助於本國建築文化的形成。 ——建築師,男,25~34歲
整體來說國內的建築行業度過了膨脹期,正往穩定的方向走,一些成熟的事務所在國際上也越來越有影響力。但總感覺金字塔的頂端正在形成,而底端的建設不夠穩定,建築學教育還不夠成熟,不夠系統。 ——建築師,男,18~24歲
已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蓄勢待發,值得嘉獎。這個時代的開放性和接受度,讓更多好的建築作品得以落地於本土。一些建築在國際舞臺上也得到大家能力的肯定,但是希望一個好的東西出來的同時,不要大量去模仿,而更應該去超越、去突破,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設計從業者,女,18~24歲
現在中國的建築都是談大的,地標性的建築,要在最平凡的人身上找到問題,為每個人提出一個革命性的建築理念,而不是再一味停滯,什麼是中國的,中國需要什麼,我們都應該思考。 ——學生,男,18~24歲
中國建築業現在發展迅猛,但是有些急躁。合理的造價、新穎的設計都是決定建築好壞的要素。國內有好的建築,可是不能以點蓋面,中國建築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但是我相信會越來越好。 ——設計從業者,男,25~34歲
真想去掉那一片片的水泥森林! ——一般讀者,女,45~54歲
中國建築已經錯過了形成語言體系的黃金時期,已經沒有機會創造一種獨特的識別性。世界大同,設計大同已然成為現狀。希望中國建築在技術上有機會形成突破,體系更精煉、做法更宜人。只有從技術、細部、材料上下功夫,會或多或少有機會在未來給中國建築帶來一種識別性。 ——建築師,性別保密,25~34歲
有很好的不輸別人的設計,只要隨著時間的發展,大眾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美學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大眾的基礎審美水平上去之後,中國的建築將有質的飛躍,因為砸銀子給建築師完成理念的這幫人,他們的審美和判斷停留在什麼程度,建築師施展的天花板就在哪,而這幫人的審美判斷是隨著大眾的水平一同上升或者下降的。 ——建築師,男,25~34歲中國建築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日益加深是個客觀事實,這是在隨著國情發展綜合國力在全球各領域佔據更加重要地位的同時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被世界認可的一個體現。我們需要這樣的認可,也值得這樣的認可。中國建築的歷史文化影響深遠,更值得後人深刻挖掘,並用當代文化對美學、力學的理解抽象傳承出屬於這個時代本身和國情的文化標誌。對未來的幻想以及對歷史的沉澱都只能是對建築的一個側面,我們應更加尊重他本身具備的時代意義。盡使“沉舟側畔千帆過”,對於未來應沉得住當下;“百舸爭流”對於當下應建立未來發展的新秩序。 ——建築師,女,25~34歲

交流讓世界更大,你如何看待這次事件?歡迎留下你的評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 網站最新24小時精彩項目集錦

www.gooood.cn

"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今日為您奉上的是 每個人(番外篇) × 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


所有人都在使用建築空間,

地球上絕大部分人都生活在城市中。

設計創意與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聽聽各行各業大家的想法,通過他們看世界,也聽聽他們對城市,建築,設計與創意的看法。

交流讓世界更大。

0.

開篇

2018年,義烏大劇院項目面向國際招標,中國MAD、德國gmp、法國包贊巴克事務所,日本磯崎新工作室、美國KDG等國內外知名事務所參與了此次競賽。經過市民投票和長達一年的專家評審,由馬巖鬆帶領的MAD事務所提交的“一葉輕舟”設計方案贏得優勝。

▼MAD獲勝方案效果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長期以來,中國城市地標性建築設計都是外國建築師的天下,這次中國建築師贏得義烏文化地標項目設計,是否反映了近年中國建築設計發展的一些變化?

為了瞭解更多人對此次事件以及中國建築設計現狀的看法,gooood在網絡上發佈了一份關於“如何看待MAD贏得義烏大劇院設計”的問卷。

本次調查共收集到95份回答,答題者的年齡大多在18~34歲之間,約30%的答題者是在讀大學生,60%左右從事建築設計或其他設計相關工作。問卷調查部分結果如下: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為了從多角度全方位瞭解為什麼國內大型地標項目多與國外設計師合作,中國建築師面臨著怎樣的機遇和挑戰,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前景如何,我們採訪收集了下述四方的想法:

1. 義烏大劇院建築設計師:MAD創始人馬巖鬆

2. 義烏大劇院項目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

3. 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

4. gooood讀者

1.

建築師馬巖鬆

我們採訪了MAD事務所創始人馬巖鬆,請他介紹本次競賽的經過和設計理念,以及在如今的建築創作環境和競賽條件下,中國青年建築師應該如何行動。

1. 您參與義烏大劇院競賽的經過是怎樣的?對於贏得競賽有什麼感想?

馬巖鬆:我們平時被邀請的競標挺多的,做的比較少。我們對這次競賽比較感興趣的原因主要有兩個:第一,甲方邀請名單裡有磯崎新、包贊巴克、gmp等幾家經常在中國中標的大師公司;第二,浙江是一個山清水秀,既有自然風景又有文化底蘊,它最近的文化發展戰略讓這裡開始關注設計。在這裡談設計就要談跟中國文化、傳統和自然相關的話題。當時我就有一種衝動,不能做一個放在任何城市都成立的建築,而是應該做一種新的、有江南特色的建築探索。

很多時候談中國建築,無論是研究園林、古典城市,還是傳統的建築構造或材料,都是在說江南建築。所以我們的任務之一,就是通過這次競賽提出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有江南東方意境的新的建築。它不是說使用傳統材料,也不是把建築當成一個器物,而是當成整體環境的一部分。這次競賽算是我們的一次實驗。讓建築跟遠處的山水呼應,形成一個整體的意境,這是一種非常東方的觀念。這是作品的關鍵。

▼義烏大劇院效果圖,營造整體意境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2. 義烏大劇院介紹中提到的“人文自然空間”和“市民共享的大自然沉浸式體驗” ,可以多說說嗎?

馬巖鬆:這個建築要與整體環境,包括自然環境和文化環境,形成對話。首先,作為公共文化建築,很多人會到達或者使用這個建築。它是一個開放的建築,人們可以遠觀,也可以近玩,哈爾濱大劇院也有同樣的特點。西方的概念裡講求的建築的市民性,這點在我們的建築中也很重要。但是隻做到這點是遠遠不夠的,這個建築不應該只是一個普通的公共空間,更是一個有意境的、讓人能感受到不同文化的公共空間。它應該也代表著一種文化認同。

3. 義烏大劇院等競賽的積累如何推動MAD山水城市理念的發展?現在山水城市理念又有哪些新的發展?

馬巖鬆:山水城市到底是什麼?到今天,我們其實把山水城市的概念提升到中國人,或者東方世界對自然天地的認知。東方人對自然的認知跟西方非常不一樣。在東方觀念中,人寄情於自然,人造物跟自然的關係高於人本身。這種方式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只是把它變成對建築和城市的追求,需要多花一點兒時間。山水城市本質上是在講一種未來的、東方人對自然的看法。這個看法繼承了山水文化等中國傳統文化,同時也有自己的創新。它尋找一種意境,一種未來的、超越西方現代主義的新的建築模式。它是從整體的意境和感受出發做建築,而不是僅僅從空間、形式、材料等傳統西方概念出發

在中國經歷了這麼多年的仿西方的現代化、城市化,人們也開始產生一種文化自覺。江浙地區最先開始思考傳統文化如何反過來影響人們的生活,甚至對西方產生的文化影響。這是我們現在要做的,也是義烏大劇院方案跟當地吻合的原因之一。義烏在世界商貿方面已經有了很大的影響力,但在文化方面的影響力十分微弱。文化不能拘泥於傳統。怎麼把內在的東西以一種新的形式展現出來,這是這座城市的任務。

4. MAD目前挑戰著什麼樣的項目?

馬巖鬆:MAD最近在浙江有很多機會,比如之前發佈過的衢州體育公園項目。在麗水、嘉興等浙江城市也有很多重要項目委託給我們設計。我們希望在這裡進行一種植根於傳統的創新。中國建築文化將會經歷轉型,它不能再去複製西方,而是要提出一種屬於自己的、新的建築理念。這種理念應該是對西方普世建築的一種批判和補充,同時與傳統文化存在一種內在關係。

▼衢州體育公園(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除了在浙江、在中國的項目,我們在國外的實踐也越來越多。在美國,除了在建的盧卡斯博物館,同時還有幾個其他的項目正在進行;在鹿特丹的移民博物館也在順利進行中;在羅馬、巴黎等地我們也有項目。其實我們一直把這些國際項目當成一種文化上的對話:這個時期的中國建築師能給世界帶來什麼?我們能為很多世界建築大師已經留下作品的地方帶來什麼新的建築和思想?

▼盧卡斯敘事博物館,美國(點擊查看更多)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鹿特丹Fenix移民博物館,荷蘭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5. 您如何看待中國建築師參加大型項目競標的現狀?對中國年輕建築師未來發展有什麼建議?

馬巖鬆:我們早期做了很多競賽,但現在的競賽模式跟當初已經不太一樣了,那時我們還有機會參與,而現在競賽的門檻很高,要有實踐經驗、名聲等條件。年輕建築師很難去參與重要項目的競賽。其實在很多國內地標建築的競賽中,我們會發現自己是唯一一家受邀的中國公司。很多中國的獨立建築師、年輕建築師沒有可能受到邀請。我覺得這反映了中國的決策層對中國本土建築師缺乏信心的現實。這使得年輕人面對的條件非常苛刻,機會比我們當時要少很多。

如果我是年輕人,我覺得抱怨其實沒什麼用,因為這是一個自己爭取的過程。我給年輕人的建議就是要不停地去嘗試。無論是被邀請還是不被邀請,都可以做。當然也可以去做一些公開競賽,或者國外的競賽。MAD當年做的“北京2050”,根本沒有既定主題,也沒有人組織,我們也能做出作品去發聲。關鍵在於你要有機會,用自己的作品去表達自己的觀點以及你提出的可能性。如果大家都不認識你,不知道你的作品和理念,就更不可能認可你了。年輕建築師只有不停地去嘗試這一條途徑,別無他法。

我也想跟中國的建築媒體說,當年日本的年輕建築師之所以能成長起來,並且有今天的成就,全是因為他們的媒體扮演了文化推手的角色。谷德在介紹年輕建築師方面其實做得挺好的。中國的建築文化裡,這些年輕建築師也極其重要。

2.

項目業主

我們採訪了義烏大劇院業主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瞭解競賽背景以及甲方對於MAD中標方案的看法。

1. MAD的方案和義烏這個城市如何貼切?

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MAD設計的義烏大劇院的形態好像義烏江上層疊起伏的風帆,卻又薄如蟬翼,優雅地漂浮於水面之上,與江水相映,柔和共鳴。MAD用現代的建築語言詮釋了義烏傳統片瓦式建築形態,質地又如綢緞般輕盈柔軟,呼應了義烏所處江南的風物之美。

義烏,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是最為國際熟知的中國城市之一,義烏商品出口到世界上210多個國家和地區,吸引了沃爾瑪、麥德龍等20多家跨國零售集團和30多家國內知名連鎖超市常駐採購,全市現有各類外資主體7200多家。多年的經濟發展作為積澱,文化建設呼之欲出,義烏大劇院的建設切合了義烏市群眾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MAD的設計高端、大氣,契合義烏的國際化特點,呼應了義烏的歷史文脈。

義烏還是中國首個也是唯一的縣級市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及“一帶一路”的重要戰略支點。2019年全會報告指出,加快建設文化強市,打造浙中文化高地。MAD的設計融合多種功能,大劇院以兩岸視覺通廊為軸佈局通達四方,很好地貼合了義烏這一戰略發展需求。

2. 義烏期待這座大劇院可以給義烏帶來怎樣的影響力?

義烏絲路新區管理委員會:我們希望義烏大劇院不僅成為義烏的地標性建築,還是全國、乃至全世界範圍內的知名建築。每年到義烏採購的境外客商超過50萬人次,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1.3萬多名境外客商常駐義烏。義烏大劇院將是一個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平臺,我們期待建成後能夠吸引更多的國內外好作品來演出,強化義烏的文化軟實力,推動義烏的文化建設和國際交流,提升義烏的國際影響力

3.

建築評論家

過去,在中國文化地標國際競賽中中,中國建築師幾乎沒有在與國外頂尖事務所的交鋒中獲勝過。此次MAD擊敗國外頂級事務所(其中兩家曾獲普利茲克獎)中標可以說是一個轉折點。我們採訪了中國著名建築評論家李翔寧和方振寧,請他們從更宏觀的立場上,聯繫中國建築師的發展現狀評價這次事件。

當今國際建築圈如何看待中國設計?中國設計師逐漸爭取世界設計的話語權,有哪些優勢,又面臨著怎樣的挑戰?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在哪裡?


李翔寧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副院長

馬巖鬆在國際上有一定的知名度,通過這些年的實踐,他所擅長的語言讓他在其所處的領域已經得到了國際上的認可,同時他也具備在國際上和大師PK的能力。通過一兩次競賽擊敗獲得過普利茲克獎的大師是有可能的,很多中國建築師都有過這樣的經驗。毋庸置疑,馬巖鬆是在中國以外能夠建造作品的中國建築師裡最突出的。我個人認為沒有一個事件是重要的轉折點,它是一系列進程中一個重要的標誌。馬巖鬆之前在洛杉磯盧卡斯敘事博物館中也擊敗過了許多國際大師,這對於馬巖鬆來說是一個現象,即中國建築師能夠在國際上跟大師PK並獲勝,這次的作品是這個進程中的一個。

中國建築師因為有很多實戰機會,所以實踐的能力更強。我們經常舉外科醫生的例子:外國的外科醫生儀器和設備都非常好,但是真正做外科手術還是要有實戰經驗;中國醫生做過的手術量可能是國外的很多倍,這一定會帶來技術上的提升。以前這種差異在國際上沒有被公平地認識,現在通過很多建築師的作品能夠證實:中國建築師在方案設計以及落地的能力上已經不比歐洲或美國的建築師差,甚至在很多方面是超過他們的。之前我們在哈佛辦了60箇中國建築師的展覽,我和張永和老師聊天說:“這樣的展覽,在美國可能十年也拿不出這麼多這麼好的作品,但是在中國甚至可以做成雙年展。”每兩年就有這麼多作品湧現出來,這是中國建築師能力所致。機會多帶來的結果是中國建築師設計能力的疾速提高。如果純粹拿歐洲的一個完成建築和中國比,前者的完成度可能更高,但這並不完全是建築師的問題,這與工業體系和產品製作的匹配有很大關係。如果讓一箇中國建築師用歐洲的施工隊在歐洲造一棟建築,他們可以做得一樣好。以前因為大環境的原因,中國建築師的創造力和設計能力是被低估的。

有房子可蓋是中國建築師的明顯優勢。作為建築師,即使是普利茲克獎得主,也要用作品最後完成的質量來說話。很多國外的建築大師雖然理論非常領先,但如果沒有實踐的機會,也沒辦法為他的生涯做出證明。另一方面,中國建築師由於實踐的機會太多,沒有辦法對於自己的工作進行批判性反思,很少有人能夠形成一套獨立的、持續的、自我的語言。中國建築師做的建築單看可能都很好,但是放到一起會發現它們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特語言,形成自己獨立的語言,是中國建築師下一階段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中國人可能比較實用主義,不太堅持自己的立場。能夠變通是中國人善於在市場上獲得項目的一種手段,但從長遠來說,會影響作品的持續性。未來中國建築師要堅持自己認為正確的方向,不要被市場和潮流變化過多幹擾。隨著建造市場慢慢降溫,我們要把建築質量進一步提高,並且和社會問題相關聯。現在中國建築師處在快速建造的過程中,缺少西方建築師那樣參與到社區建設中的經驗。當然,中國現在也慢慢有這種現象,但在建築師中還不是很普遍。中國建築師需要加強對社會的關懷和對文脈的敏感度。


方振寧獨立策展人和評論家,第13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中國館策展人


關於中國建築師在過去的文化地標國際競賽中不能夠獲勝的原因有兩個:一是在中國國內的國際競標平臺上,很少邀請中國青年建築師事務所,這是一個非常大的遺憾,使得中國的建築界失去了很多機會。第二個就是,中國青年建築師的能力確實不夠,他們需要有一個鍛鍊的時間,然而在過去的15年中,中國建築師有了長足的進步,而MAD的事務所,是過去10年裡成長的最為迅速和成熟的具有國際水準的建築師事務所。

這不是我個人的觀點,是一個客觀的事實。我已經在多次從不同的外國人口中聽到對MAD的評價。而最近在蓬皮杜文化中心展出和收藏MAD的建築項目和模型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也就是這是MAD從中國的MAD成為世界的MAD的標誌。蓬皮杜文化中心是一個權威的國際性收藏機構和展出中心,他們挑選建築項目收藏有一個標準,就是它必須是代表那個時代的中國建築設計水平的項目。

關於建築話語權的問題,建築話語權不是等來的,是爭取和拼搏出來的。現在我們看到凡是在許多國際項目競標中都有中國建築師事務所的出現,這種競標基本上是邀請制,也就是中國建築師事務所已經進入世界建築前沿的視野。當然,這只是開始,因為只有很少的建築師事務所進入國際視野是不夠的,而且建築師設計所要涉及的項目也是多元的。中國建築師能不能夠應對各種和各類項目的挑戰?是一個現實問題。那麼未來發展的關鍵點,就在於建築師的年齡是否年輕,意志是否堅強?是否有創造歷史的意識?

縱觀20世紀現代建築的歷史有兩大分水嶺,一個是由我們所說的20世紀的幾位建築巨匠開創的現代主義建築設計樣式,其次就是解構主義建築風格的誕生,對現代主義建築樣式構成很大的挑戰。這其中日本的“新陳代謝派”是亞洲建築設計觀影響歐美建築的一個個案。

我覺得,中國建築師的未來,就是如何接過新世紀的接力棒,掀起世界建築設計的第三次浪潮,這才是世界建築發展的未來。幾年前我就在一次國際建築論壇上說過,以日本為例,日本現代建築的設計的高峰不是在日本泡沫經濟的時代,而是在這個時代結束之後,有很多日本建築的好設計像雨後春筍一樣冒出來。中國建築設計的未來也是一樣,當建築的熱潮過去之後,才會出現真正的好設計。


4.

gooood讀者

我們整理並分析了問卷調查的結果,瞭解讀者對於此次競賽及地標建築設計招標的看法,聽聽更多人如何看待中國建築師的現狀以及中國建築文化的發展和世界影響力。

對於三個在競賽中獲得市民投票前三的設計方案,82%的答題者最喜歡MAD的方案,這與市民投票以及最後的競賽結果是一致的,可見MAD的方案確實更具優勢。對此結果,57%的人認為競賽看的是作品優劣,MAD獲得優勝說明其設計確實達到了這個水準;18%的人認為該結果一方面也反映了中國建築師整體的進步,可以和國外設計師比肩。說到中國標誌性建築是否應由中國建築師設計,約85%的答題者認為通過公平競賽選出的設計方案是最好的,與國籍無關。這兩題的回答一定程度上體現了答題者對於設計競賽公平競爭的追求,對於文化政治等因素的考量相對較少,結合回答者大多數為建築和設計相關行業從業者,這可能反映了部分一線工作人員的心聲:通過設計的硬實力創造出更好的作品。

市民投票是義烏大劇院設計競賽評審的重要一環,89%的答題者認為參與家鄉地標性建築設計決策是城市居民的權利,這方面的民意徵集是有必要的。但支持者中超過一半的人認為市民的選擇對最終的決策影響有限,讓市民真正參與到家鄉的建設中去,也許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需要教育等多方面支持。

近年來,全國各地不斷有各種各樣的標誌性建築落成,義烏大劇院也將成為義烏的地標。問卷中,約30%的答題者認為一個地區的標誌性建築應該體現區域的文化,而有61%的人認為標誌性建築應該在體現區域文化的基礎上創新,為城市帶來一些不同

如今,中國青年建築師每年會在不同國家完成大量項目,對於這樣蓬勃發展的現狀,62%的答題者認為中國青年建築師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話語體系,22%的人希望中國青年建築師多一些對於中國傳統文化和社會現實的關注。說到中國建築的文化影響力,除了少數人認為中國建築的文化影響力只是集中在古建築上,大部分答題者認為中國建築還在發展階段,雖然現在影響力比較有限,但隨著不斷地學習、創作和反思,中國建築將會逐漸發展出自己的特色,在國際上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加強。

讀者回答精選

先鋒事務所合夥人都是留洋回來的,師從國外大師,都是在延續國外的先鋒的設計理念,在中國的建築實踐很好,作品質量普遍較高,但對中國本身建築文化的貢獻很有限,我覺得官方要引領,建築作品不能完全西方化,如果政府在組織大型國際建築競賽的時候,強制要求考慮、傳承某種中國傳統文化,會不會有助於本國建築文化的形成。 ——建築師,男,25~34歲
整體來說國內的建築行業度過了膨脹期,正往穩定的方向走,一些成熟的事務所在國際上也越來越有影響力。但總感覺金字塔的頂端正在形成,而底端的建設不夠穩定,建築學教育還不夠成熟,不夠系統。 ——建築師,男,18~24歲
已經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蓄勢待發,值得嘉獎。這個時代的開放性和接受度,讓更多好的建築作品得以落地於本土。一些建築在國際舞臺上也得到大家能力的肯定,但是希望一個好的東西出來的同時,不要大量去模仿,而更應該去超越、去突破,取其精華、取其糟粕。 ——設計從業者,女,18~24歲
現在中國的建築都是談大的,地標性的建築,要在最平凡的人身上找到問題,為每個人提出一個革命性的建築理念,而不是再一味停滯,什麼是中國的,中國需要什麼,我們都應該思考。 ——學生,男,18~24歲
中國建築業現在發展迅猛,但是有些急躁。合理的造價、新穎的設計都是決定建築好壞的要素。國內有好的建築,可是不能以點蓋面,中國建築發展需要時間的積累和沉澱,但是我相信會越來越好。 ——設計從業者,男,25~34歲
真想去掉那一片片的水泥森林! ——一般讀者,女,45~54歲
中國建築已經錯過了形成語言體系的黃金時期,已經沒有機會創造一種獨特的識別性。世界大同,設計大同已然成為現狀。希望中國建築在技術上有機會形成突破,體系更精煉、做法更宜人。只有從技術、細部、材料上下功夫,會或多或少有機會在未來給中國建築帶來一種識別性。 ——建築師,性別保密,25~34歲
有很好的不輸別人的設計,只要隨著時間的發展,大眾的受教育程度尤其是美學教育程度越來越高,大眾的基礎審美水平上去之後,中國的建築將有質的飛躍,因為砸銀子給建築師完成理念的這幫人,他們的審美和判斷停留在什麼程度,建築師施展的天花板就在哪,而這幫人的審美判斷是隨著大眾的水平一同上升或者下降的。 ——建築師,男,25~34歲中國建築文化在世界範圍的影響力日益加深是個客觀事實,這是在隨著國情發展綜合國力在全球各領域佔據更加重要地位的同時中國深厚的文化底蘊被世界認可的一個體現。我們需要這樣的認可,也值得這樣的認可。中國建築的歷史文化影響深遠,更值得後人深刻挖掘,並用當代文化對美學、力學的理解抽象傳承出屬於這個時代本身和國情的文化標誌。對未來的幻想以及對歷史的沉澱都只能是對建築的一個側面,我們應更加尊重他本身具備的時代意義。盡使“沉舟側畔千帆過”,對於未來應沉得住當下;“百舸爭流”對於當下應建立未來發展的新秩序。 ——建築師,女,25~34歲

交流讓世界更大,你如何看待這次事件?歡迎留下你的評論。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 網站最新24小時精彩項目集錦

www.gooood.cn

從義烏大劇院中標事件淺談中國建築發展現狀及文化影響力


全文完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