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城兄弟城市“大招”頻出 濟南必須再加把勁兒!

建築 航拍 交通 無人機 新浪樂居 2017-06-17

“創城”,可以說是2017年濟南最熱火的關鍵詞之一。許多老舊小區煥然一新、“車讓人”成為新風尚、家門口的違建房說拆就拆、建綠透綠的街頭美景讓人喜不自禁……眼見著大濟南越來越漂亮,鉚足勁兒的濟南人更下定了決心,“我們努力了15年、奮鬥了15年,這塊‘金字招牌’必須要拿下!”

然而,並不容易——

今年是第五屆全國文明城市評選表彰年,參評城市數量空前,競爭激烈程度堪稱“史上之最”:共有9個省會城市、98個地級市、14個直轄市城區、161個縣級市作為提名城市、城區參加。

雖然濟南在2015年、2016年兩年測評累計成績在9個省會城市中排名第二,但是以這樣的分數創城並非十拿九穩。

根據測評標準,前兩年分數佔比40%,今年的分數則佔60%。今年創城成效的好壞,甚至會產生重新洗牌的局面。加上中央文明辦對測評工作提出了新的更嚴格要求,今年要對全部188條測評指標進行全面考評,測評範圍也將延伸到城鄉接合部。可以說,今年是真正的決戰決勝年,難度更大。

“為民創城、創城惠民”早已成為共識。全國文明城市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形象魅力、發展活力、治理能力的集中體現。創建全國文明城市,不是為了爭“牌子”、拿“榮譽”,而是提升城市核心競爭力和綜合軟實力的過程,是讓市民共享城市發展紅利。為了這塊“金字招牌”,參評城市都在做最後的衝刺努力,競爭形勢逼人。

“大考”到了最緊要的關頭,以實際行動為創城作貢獻的全民決戰正在濟南上演。對比其他“競爭對手”,濟南有優勢有弱項。“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要想全面奪取創建全國文明城市的最後勝利,實現700萬濟南人期待已久的夙願,在此關鍵時刻更需要全市上下咬緊牙、繃緊弦、拼全力,始終堅持“創城為民、創城靠民、創城不擾民”,以必勝的信念決戰決勝。

創城衝刺“大考”“高能考生”頻放大招

隨著全國文明城市總測評時間的步步臨近,各地紛紛摩拳擦掌,很多城市都把創建文明城市作為一號工程,重視程度之高、工作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烏魯木齊、海口都在舉全市之力強勢推進,西寧甚至使用了無人機航拍巡查……這些外地城市的先進經驗,值得濟南學習借鑑。

烏魯木齊

2011年3月,烏魯木齊市委、市政府提出力爭分三個階段、用7年時間跨入全國文明城市行列的奮鬥目標。

“馬路市場”改造升級為示範街

從今年5月初開始,天山區開展文化路餐飲“馬路市場”整治行動,用了一週時間,將文化路所有違法建築拆除。拆除後,天山區會同市規劃部門,啟動空中電線電纜入地、外立面粉刷、地面重新維修的改造方式,將這裡打造成示範街。

今年,該市重點做好老城區改造提升、城市靚化、荒山綠化、環境綜合整治等工作。

街道設施護欄全面清洗粉刷

6月2日起,該市對所有街道設施護欄進行夜間清洗、粉刷、更換,涉及各區市政、園林、交警、交通等部門的道路綠化帶、BRT車道、公交站臺、道路阻隔的護欄將進行全面整治。

10項專項行動治理“城市病”

從4月24日起至7月20日,該市集中開展“城市病”治理行動,涉及10個方面,並確定了首批20個環境衛生示範街區。整治內容包括:城市“牛皮癬”、環境衛生、生活垃圾轉運設施、建築垃圾、城市戶外廣告、公共廁所、城市建(構)築外立面、佔道經營、停車場、違法建設。

海口

2015年7月31日,海口召開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工作動員大會提出,力爭用3年時間捧回全國文明城市和國家衛生城市兩塊金字招牌。

打破條塊分割杜絕“冷臉”

過去海口一條馬路好多主管部門都來管卻誰也管不好。對此,海口施行環衛一體化,打破部門藩籬,解決街頭環境衛生,並創新引入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從效果倒逼環節變革。在此期間,“紅袖章飄滿全城”,已是海口一道風景。與此同時,隨著當地媒體“雙創”宣傳欄目的持續跟進,海口政府部門之間徹底打破了條塊分割造成的“冷臉”。近千個指標分解對應4.2萬個點位

海口將“雙創”近千個指標分解,精準對應到27個責任單位、4.2萬個居民小區、商家店鋪和建築工地,並立下“軍令狀”,力推市政基礎設施、小街小巷、文化體育科普設施、農貿市場等十大領域基礎設施建設。

一站式解決市民生活瑣事

該市打造“15分鐘便民生活圈”:“雙創”開始後,海口開啟了40處“15分鐘便民生活圈”和10條特色餐飲街(區)建設,一站式解決市民生活瑣事,特別是支持“雙創”工作和社區工作的群體,安排進駐經營,既解決了城市管理的難題,又促進了就業、保障了民生。

違法建築監控系統衛星追蹤

新啟用違法建築監控系統,將違建的所在地理位置和每個違建的結構、面積、屬性、使用性質,所有人以及拆除和整改情況等基本信息上圖入庫。該系統主要由遙感影像數據智能比對分析子系統、違法建築信息“一張圖”管理子系統、整治違法建築專項網站、違建信息舉報子系統、違建項目臺賬管理子系統等11個系統模塊組成。

通過每個季度購買衛星影像,對違建的情況分時段進行圖斑對比,全面掌握新增的違建情況,並對拆違的情況進行全程記錄。同時通過建設違建舉報系統、整違專項網站,有效發動公眾參與到整違工作當中。

西寧

2015年,西寧市對新一輪創建全國文明城市工作進行全面部署,實施城區環衛能力提升、老舊樓院環境衛生整治、城市公廁治理等行動,利用手機“隨手拍”、無人機航拍消除監管死角,對“城市傢俱”進行高頻率清洗。

啟動五大百日攻堅行動

今年4月,西寧市全面啟動創城五大百日攻堅行動。這五大百日攻堅行動分別是:一是開展交通秩序提升百日攻堅行動。二是開展居民小區整治百日攻堅行動。三是開展市容環境百日攻堅行動。四是開展基礎設施建設百日攻堅行動。五是開展創城宣傳百日攻堅行動。

對60條主次幹道進行夜間清洗

在“美麗夏都·清潔西寧”品牌建設中,對全市60條主次幹道每週進行夜間清洗,在作業時一併對沿路護欄、果皮箱、公交站臺、建築小品等進行沖洗。

無人機航拍巡查

建立“航拍巡查”長效機制。每季度對市區環境衛生等情況進行一次航空巡查,重點拍攝河道、溝渠、建築工地、家屬樓院樓頂、背街小巷、城中村、城鄉接合部、公路和鐵路沿線的市容環境衛生狀況,並確定垃圾死角的區域位置。同時,建立“航拍問題”整改專項督導機制。城管部門將航拍圖片的篩選後將問題交辦給責任部門,各責任部門進行徹底清理整治。城管部門再對情況逐個跟蹤銷號。

“隨手拍”推動問題整改落實

發揮傳統媒體、新媒體的力量和作用,發起“不文明行為隨手拍”活動,對不文明行為、垃圾死角、環境亂象等有損城市面貌、城市形象的現象進行曝光。

在此基礎上,該市在領導幹部中開展了城市管理工作“隨手拍”活動,要求該市相關領導每天交一份“隨手拍”的“作業”,內容為巡查和拍攝全市40個重點區域的衛生狀況。

同時,市政府辦公廳專門設立了政府微信群,各副市長、祕書長、各副祕書長以及市政府各局、委、辦主要負責人將影響城市觀瞻、影響旅遊環境、影響群眾滿意度的城市管理突出問題進行“隨手拍”,將圖片上傳後由市長或分管副市長、祕書長及時指示。相關地區或責任部門認領後第一時間對圖片反映的情況進行整改,及時進行跟蹤督導,每週形成“隨手拍”排名及整改落實臺賬。

創城路上,兄弟城市“你追我趕”、大招頻出,大濟南要加油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