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城市化程度是衡量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指標,現階段中國的城鎮人口已經超過了農村人口,顯示出未來城市國家的發展道路。這種城市化浪潮是與現代化相伴隨的,它的開始時間要落後西方百餘年,但卻表現出彎道超車的趨勢。

細數下來,中國城市的出現只有將近100年的歷史。雖然古代也有“城市”的說法,但和現代城市的概念並不一樣。

中國最早的城出現在4000年前的夏代

根據一般的解釋:

城市是非農業人口集中,以從事工商業等非農業生產活動的居民點,是一定地域範圍內社會、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是城市內外各部門、各要素有機結合的大系統。

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城市首先是與農村相對而存在的一個概念,它的居民主要是非農業人口,生產方式是非農業生產活動,形式是工商業。另外,從城市與周邊來看,城市作為地區中心的地位毋庸置疑;而就城市自身來說,它又是一個集合體,內部要素複雜,內外聯繫密切。另一方面,城市和鄉村都是聚落,城市往往是由鄉村發展起來的。

但以上主要說的是“現代城市”,中國古代“城市”有自己的內含。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典型的中國古代城市

古代“城市”是“城”與“市”的結合。《說文解字》說:“城以盛民也”。城的本質就是將人保護起來的牆,發揮著抵禦外患的功能。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到護國的長城,中到護田園的堤防、衛民的城牆,小到衛家的院牆,它們可能有著共同的淵源,只是存在大小和位置的差別而已。著名歷史學家徐旭生就說過:

城同堤防本來是同一的東西:從防禦寇盜說就叫作城;從防禦水患說就叫作堤防。

中國古書中關於城的起源有黃帝造城、鯀作城郭多種說法。如果考古夏代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王朝,還有大禹的父親鯀採用修築夯土堤防這種堵的形式進行治水,那麼將中國城的起源推到夏代初年應該問題不大。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大禹之父鯀伯

“市”在古代專門指交易買賣的場所,《易·繫辭下》記載:

日中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貨。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出土的漢代市井圖

它是“城”裡面除了居住區之外人們的商業活動區,《周禮·考工記》講都城規劃時有“面朝後市”的設計;北朝花木蘭應徵入伍之前自備軍資“東市買駿馬,西市買鞍韉,南市買轡頭,北市買長鞭”,市場分工非常細緻;唐代的長安城也有聞名於世的“東市”和“西市”,現在我們常說的“買東西”就是來源於這裡。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唐代長安城平面圖

“城市”連稱大約是在戰國時期,社會活躍,商品經濟也發展起來,將城和市連稱。但是顯然,城和市有著很大的區別。

從政府大樓到CBD:古代城市中心的變化

現代城市的中心往往是商業區,最發達的商業區被稱為CBD。但是在古代城市中心一直在變化。夏商周三代的時候是城邦之城,國家最重要的事情是“祭祀”和“戰爭”,戰爭在城外,祭祀在城內,城市中心為祭祀場地。戰國時期是我國曆史上第一次商業城市大發展時期,出現了臨淄、江陵、宛、成都、陶等商業都會,在司馬遷的《史記·貨殖列傳》裡都有記載。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戰國秦漢時期的經濟中心區

漢唐時期各地普遍築城,建立郡縣。城市的中心為郡縣政府的辦公地,是以行政為主導的城市。隨著唐宋變革的到來,宋代商業大繁榮,商業開始與行政並重。城市內部也打破和坊市的隔離,由封閉向開放演變。明清時期集市鎮進一步興起。到了近代隨著沿海口岸城市的開放,西方因素逐漸進入中國,城市的中心已變為銀行和商場,上海就是最為典型的例子,由上海縣城的城隍廟向城外租界區轉移。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上海租界地圖

廣州市:中國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城市

當我們談到“城市”的時候,具體所指並不一定相同。提到北京市,我們腦海中首先閃現的可能是北京城、故宮、北京地鐵、央視大樓這些建築景觀,但也有可能指的就是四大直轄市之一的北京市;說西安市,可能是說以西安古城為中心的西安市區,也有可能說的是陝西省西安市。其他城市也是這樣,都有一個實體的聚落景觀和建築體的內含,也有行政建制上的意義。

這樣我們回過頭來看古今城市的區別就很清楚了,古代的城市是沒有一個今天“市”這一層行政區劃的意義,它只是縣裡面的核心區,只是縣城,不包含整個縣。

中國現代意義上的第一個城市出現在民國時期,是由孫中山的兒子孫科效仿美國,一手推動而建立起來的。當時的廣東省長陳炯明想讓廣州擺脫廣東省的管轄,委託從美國學成回國的孫中山的兒子孫科起草有關條例。1921年2月,孫科參考美國市政條例撰寫的《廣州市暫行條例》獲得通過,廣州市正式成立。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孫科

之後,隨著北伐戰爭的生理,市也從廣州擴大到長江流域。第二個設市的是武漢市,1926年10月北伐軍佔領武昌、漢陽、漢口三鎮,10月12日成立漢口市政委員會(兼轄漢陽縣城)和武昌市政廳,為國民政府遷都做準備。1927年1月國民政府遷都武漢,該年4月,武昌市與漢口市合併為武漢特別市,直屬於國民政府,武漢三鎮合一。到1927年4月18日國民政府遷都南京之後,到5月又將南京設為特別市。之後上海也設為特別市。

4000年前的中國就有了城,為何等到100年前才出現城市

北伐戰爭形勢圖

隨後設市成為一種潮流,1928年7月3日,國民政府頒佈《特別市組織法》和《普通市組織法》,從此市的設置普遍起來,被分為特別市和普通市,分別隸屬於國民政府和省政府,市的級別以人口和稅收為主要標準,人口的門檻分別是100萬和20萬。

結語

從古至今,中國城市的變化從強調“城”到強調“市”,側重點從行政功能到經濟職能,近代是這一變革最重要的節點。而現如今,中國的發展究竟向何處去,是迴歸傳統的“郡縣國家”,還是走上現代的“城市國家”道路,當下的行政區劃改革似乎已經指明瞭方向。

參考資料:

馬正林:《中國城市歷史地理》,山東教育出版社,1998年。

周振鶴主編:《中國行政區劃通史·民國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7年。

北京的西郊與西安的南郊,何以成為高校和古墓的集中地?

600年漢口一朝騰飛比肩上海,城市發展的邏輯都在這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