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建築 德國 青島 管風琴 柏林 設計 文章 油畫 青島城市記憶 2019-04-06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青島基督教堂由膠澳德國總督府出資,始建於1908年4月19日,由密斯特公司施工,1910年10月23日竣工。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建設中的基督教堂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建成後的教堂外景照片

1907年6月1日,德國柏林教會(信義會)通過遠東的各大西方報紙刊登啟示,向東亞的西方建築師徵集青島基督教堂的設計方案。羅克格參與競標並最終獲得了成功。1909年3月26日柏林出版的《德國建築業報》,曾經刊載過羅克格的一篇文章,闡述了這座基督教堂的創作思路:“鑑於各種設施均設在建築底層,教堂需要較寬大的基座。與此相應,其縱向空間延展並不顯得過分引人注目。這一設計十分吻合高地建築的要求,塔樓的設計高度為27米,從而不至於導致與周圍山地高下懸殊的效果。”不過,塔樓的設計理想與實際施工方案依然有一定差異。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建成的塔樓實高36米,塔蓋的式樣也比羅克格具有現代風格的招標方案更為保守。據記載,當初的方案評委會鑑定說,該設計達到了油畫般的效果。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主堂公設四個出入口,南面三個出入口原主要以信徒出入,東面一出入口原為應急出入口,西面塔樓處設一出入口,原主要以牧師及工作人員出入。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1910年教堂內部照片

建成之初的教堂內聖器飾物為普魯士王室大臣捐贈,文革被洗劫一空,教堂彩色玻璃也被毀。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東北面其中一彩色玻璃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北圓窗彩色玻璃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南圓窗彩色玻璃

直到2010年教堂南部圓窗,更換為德國原裝彩色玻璃,這是德國一家有上百年彩色玻璃製造經驗的公司,德國許多皇室建築的窗玻璃都出自這家公司,2012年又將教堂北部圓窗、東北面其中一扇窗,也更換德國此公司的原裝彩色玻璃。教堂吊燈的燈罩原為尖頭,現也改為了球形狀。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德國樂博管風琴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德國樂博管風琴內部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德國樂博管風琴遠拍

教堂主堂二層挑臺原為唱詩班位置,並專門放置管風琴,原管風琴於文革被毀拆除,現管風琴於2010年10月從德國樂博管風琴公司購入恢復,耗資500萬,也是青島購入德國樂博管風琴中,唯一按教堂內老照片,恢復的普魯士德國時期設計的管風琴樣式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青島基督教堂副堂(外觀)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青島基督教堂副堂內

教堂的西北角今為教堂的副堂,最早原為兒童禮拜室,是給14歲前青少年準備的,德國信義會的習慣是14歲受堅信禮,正式加入教會。今為唱詩班排練地與週三查經會使用。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副堂內西側有一個德國原裝老八音座鐘,為1861年成立的德國榮漢斯公司產,與德國總督樓舊址落地鍾同品牌,至今走時正常。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主堂西北面鏈接的小屋為教堂準備室,準備室西南側有一組原裝壁櫥,供放牧師及工作人員衣物所用,準備室東北側有一個木製小樓梯,牧師可以從準備室通過的小樓梯直接到達講壇。準備室今為牧師及傳道辦公室使用。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西面鐘樓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鐘樓塔頂

教堂西側為36米高的鐘樓,在教堂建成之初塔樓頂有個公雞造型風向標,原公雞形狀風向標於1942年一場颱風給吹毀,直到2009年年底此塔頂維修,使用了中國德意志文化遺產基金會捐贈的當年建造教堂原廠生產的銅片,並恢復了教堂塔頂公雞造型的風標。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青島基督教堂塔樓鐘錶鍾芯

教堂塔樓內部大鐘表1909年產於德國博克訥姆,鍾芯寫有J.F. Weule, Bockenem am Harz廠商標示,該鐘表公司於1836年創辦,1953年在西德倒閉。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塔樓三口大鐘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塔樓大鐘印有產於德國波鴻字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塔樓自動邊鍾錘

教堂頂部有三口鐘,最中間一口大鐘,南面一口小鐘,北面一口中等大小的鐘。大鐘的產地產於德國波鴻,馬維立教在授描述青島基督教堂德文文章中寫到,這些鍾早在1899年就已存在,從老基督教堂中拆下,安裝在此教堂,這個還有待考證。打整點時候自動邊錘會敲響中間那口大鐘,打半點時候自動邊陲會敲響北面那口中等大小的鐘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教堂背面主堂筒瓦與準備室副堂牛舍瓦不同

位於副堂至準備室的閣樓曾是教堂放置聖器的倉庫,這裡1948年曾起過一次大火,好得大火撲救及時,之後副堂與準備室屋頂又重新修復,但修復的瓦片已換成了牛舌瓦,才導致今天所看到的主堂筒瓦與副堂和準備室牛舌瓦不相符的樣式。

走進江蘇路基督教堂,感受城市百年守望者

青島江蘇路基督教堂,這幢油畫般質感的中世紀古堡風格的經典建築,是青島最具有代表性的德國建築之一。風雨百年,優美依舊。它守望著這座城市,見證並書寫著青島的歷史。

本組圖文作者為文史愛好者趙樂鑫,青島城市檔案論壇公眾號編輯發佈,轉載請註明!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