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鮮魚口歷史文化街區:五座建築展現人生百態'

"

“花市草橋鮮魚口,牛街馬甸大羊坊”,這是老北京流傳的一副四九城地名串起的對聯。鮮魚口,老北京都不陌生,這裡有很多人兒時的記憶。這裡也是展示北京城文化窗口,城南民俗、京商文化、古都特色都融於這裡。

"

“花市草橋鮮魚口,牛街馬甸大羊坊”,這是老北京流傳的一副四九城地名串起的對聯。鮮魚口,老北京都不陌生,這裡有很多人兒時的記憶。這裡也是展示北京城文化窗口,城南民俗、京商文化、古都特色都融於這裡。

北京鮮魚口歷史文化街區:五座建築展現人生百態

現在的鮮魚口有570多個年頭了,但是卻歷久彌新、老字號雲集,經過修繕和保護後的鮮魚口重新回到北京市民生活中。

鮮魚口位於正陽門外,由前門大街一直往東到崇文門大街。今天要說的鮮魚口歷史文化街區其實就包括五處歷史文化建築:西打磨廠街213號、西打磨廠街155號(中部建築、南部建築)、長巷二條12號、中蘆草園衚衕19號、小席衚衕6號。這五處建築,有舊時繁華的票號、煙館,也有昔日百姓的普通民宅;有富麗堂皇的庭院樓閣,也有居民雜處的四合院,處處透著京城城南的生活百態。五座建築,就是五道風景,彙集了人生百態,記述了生活故事。我從南到北,依次道來。

最北,是西打磨廠街的兩處建築。“西打磨廠街”,顧名思義,這裡原來有許多打磨銅器和石器的作坊。若是追溯起歷史,可以到明朝時候。民國年間,打磨廠分為東、西兩部分,因為靠近前門大街,所以西打磨廠街商業發達。幾經變遷,銀號、會館、旅店、醫院、染料坊、眼鏡店等都開進來了。

由西往東說,走在西打磨廠街,最不會錯過的就是213號,因為這座建築上的雕花太美了。尤其是黃昏時候,染上一層橘紅色,美不勝收。看過《喬家大院》的小夥伴對晉商喬家肯定了如指掌,213號原來就是喬家票號全國總號“大德通”所在,由山西祁縣喬家堡喬氏創辦,總號設在山西祁縣,在北京、天津、瀋陽、包頭等地均設有分號。“七七事變”之後,總號遷到了北京。不過,晉商的輝煌時代也在戰火中逐漸落幕,票號時代逐漸終結。

現存的建築興建於民國時期,前身為大德興茶莊。根據門口簡介,坐北朝南,有一進院落,有天井,院內正房為一座二層小樓,面闊五間,院內裝飾有近代風格的高浮雕蘇式彩畫。當然吸引眼球的還有門口“過街”的爬山虎。這串爬山虎也算是西打磨廠街的老住戶啦。爬山虎生長多年,非常繁茂,攀爬的繩子也越壓越彎,生生拉出一條彩練。

往東是155號,現在是一家連鎖酒店。這座建築外觀普通,其實乾坤都是內部。走進裡面,年代感十足的廊道和樓梯迴環曲折,裝飾上受西方風格影響。這裡原來是“翠花店”舊址,清代晚期建築,民國時期為富商私宅,別名“翠花店”,傳為官宦商賈、消閒子弟消遣娛樂的大煙館。建築共有三層樓,共有40間房子,有天井,也有地下室,功能齊備。根據介紹,建築風貌中西合璧,廊道和樓梯護欄的裝飾及樑柱之交接處的花卉紋浮雕裝飾,受西方新古典主義影響。

再往南,是長巷二條12號。長巷二條隸屬於前門東南的長巷衚衕地區,長巷地區由西向東次第排列一共有五條衚衕,這一帶的衚衕都是在北京城少見的南北走向,而且長巷這五條衚衕不是正南正北,它們呈扇面狀往東南偏斜,最後在橋灣匯合。走在這幾條衚衕裡,漸漸地就把人帶到東南。因靠近前門的商業中心和京奉火車站,長巷地區一是銀號多,二是會館多。如今,這裡很多建築都變成了大雜院。12號即是如此。

如果不問問街坊鄰居,這座沒有門牌號的老建築你就會錯過。從外觀看,這座建築有著明清時期的建築風格,門柱上的清式浮雕依稀可辨。進到裡面,現在住著幾戶居民,忙碌地趕著各種家務。現在這裡正在進行老城改造提升,周圍的其他老建築都上了圍擋,12號院依然默默堅守這裡。

繼續往南,就是中蘆草園衚衕19號、小席衚衕6號,都是晚清建築,現在為普通市民的住宅。中蘆草園衚衕在三里河綠化景觀南側,曲折蜿蜒河道上,休閒的市民與天鵝、野鴨、金魚等動物相處和諧。19號建築,主人姓丁,建築外的紅漆大門、灰色磚瓦很是氣派。與老丁攀談,他介紹說,這是處一進院落的獨院,有400平方米,15間房子。這個院落是由他先輩購得,後雖經歷史變革和人世滄桑,他們家幾代人始終安居這裡,“這裡是家的方向。”

GO提示

鮮魚口歷史文化街區五處建築位置分散,可從南到北開始逛,沿著西打磨廠街衚衕、長巷二條衚衕、中蘆草園衚衕、小席衚衕的順序遊賞。乘坐公交的話可選擇在大柵欄站下車,地鐵可以從地鐵2號線B口出過地下通道過來。衚衕交錯複雜,建議騎單車或者步行穿行衚衕間遊玩。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