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交市的“馬半川”——古交市岔口馬氏宅院解說詞

建築 經濟 抗日戰爭 交通 清朝 古交網 2018-11-29

古交市的“馬半川”——古交市岔口馬氏宅院解說詞

岔口鄉岔口村位於古交市西南面,屯蘭川上游,距市區30公里,西南與交城縣毗鄰,西北連接婁煩、嵐縣,地處三岔路口,古交市的一個鄉鎮,是歷史以來通往西八縣直到陝西西安的交通要道和經濟貿易重鎮。過去屬於交城縣管轄,是交城縣四大鎮之一。以往國民政府的基層組織、抗戰期間日本侵略者和共產黨都在這裡駐紮過,也是紅色根據地的交通要道。歷來此地極為繁華,店鋪林立,是政治、經濟、文化、貿易中心。


古交市的“馬半川”——古交市岔口馬氏宅院解說詞


岔口當時有五臺人楊先生在此辦的商號“大益恆”絲綢、布匹雜貨鋪;有大濟溝村本地人張四亮開辦的商號“南、北店”騾馬店,騾馬成群,馬山口鈴聲清脆叮噹作響,馬幫所經之處,浩浩蕩蕩,隨著馬蹄聲由遠及近塵土飛揚,人喊馬嘶,威風八面威震四方。同時經營的飯莊,茶水方便,草料齊全,無論牲畜還是行人吃住行一條龍,極為方便。駝隊高大威武,駝鈴悠悠,南來北往,一派繁忙景象。有下石溝村馬丕績創辦的堂號為“永豐恆”藥鋪、糧油鋪、雜貨鋪;其次,有“天寶成”藥鋪、“三皇功”農具鋪、“福升慶”月餅鋪、“義和功”布匹鋪、“洪盛厚”“萬利生”糧鋪,“褲兒襠”等四個飯店,小濟溝武姓開的“益勝店”客棧;還有鐵匠、石匠、銀匠,絮鞍子,釘礃子等店鋪。岔口是連接交城、婁煩、靜樂、嵐縣、古交、太原等地集農、商、林、牧業為一體的貿易重鎮,商家雲集,經濟繁榮,遊人如織,集市繁華,交通便利。

岔口馬氏宅院便矗立於該交通要道之中。於2010年4月古交市人民政府確立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該建築為典型的單體四合院,坐北朝南,一進院落,院內佈局完整。南北19米,東西18.2米,佔地面積345.8平方米,中軸線上建有北房、南房各五間,兩側為東西房各三間。北房明間設門,石砌臺階,南房已坍塌。

馬氏宅院既保存了明清時期傳統建築的特色,又體現了西方建築風格對中國的影響,為中西合璧式。高大的宅院在岔口村顯赫醒目,氣度非凡,氣勢恢弘,它的外形由不同幾何圖形構成,門兩旁磚砌的垂直竹節型立柱,意為節節高升,門楣又蘊含了做人的方圓之道。既有西方韻味,又充滿東方情調,既簡潔又美觀典雅,是一種令人賞心悅目的建築式樣。大門院牆具有哥特式建築風格,遠處仰望,院牆以動式取勝,多為統貫全身,其主要特徵是,直刺蒼穹的垂直線條和鋒利的尖頂。四周屋脊設花欄垛口,房屋均為單坡硬山頂。正房為晉商文化的延續,屋頂是灰色筒瓦,前簷是貓頭滴水,兩側牆上雕有“富貴不斷頭”圖案,門額上方有磚雕四字,文革時被毀,磚雕藝術滲透其中,是中西文化、建築技術和風格的融合,在建築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典型意義。可見當時的馬氏族人,不僅見多識廣,而且具有超前和創新意識。該院抗戰時期被日本人焚燒過兩次,1952年經村公所維修,將其改為鄉供銷合作社,東門上“供銷社”三字依稀可見,現在該院由冀姓村民看護。


古交市的“馬半川”——古交市岔口馬氏宅院解說詞


馬氏祖輩書香門第商賈之家,集農業、商業和林業為一體。秉承了“勤為搖錢樹,儉是聚寶盆”的經商之道。常言道:“仁義店好門面,正月十五爛紅面,天陰下雨壘石堰”,體現了馬氏家族祖輩勤儉持家、發家致富的持家之道。在祖先“耕讀第”思想及文化的薰陶下,人才輩出,發揚光大,學子遍及祖國各地。先祖馬錫嘏在清朝同治時期曾被御賜為登仕郎,現在古交市“家家旺超市”集團的老總馬潤民就是馬丕績的嫡孫。屯蘭川的馬氏後人,分佈在各行各業,有的學業有成外地經商,有的事業有成異地做官,馬氏經商之道的傳承與發展可見一斑。

馬氏家族的姓氏文化和經商發展歷史,要從“馬半川”說起。屯蘭川馬氏家族原在洪洞縣大槐樹圪針坡村。元末明初,兵荒馬亂民不聊生,又是戰略重地,為了逃生,馬氏族人遷到古交市馬蘭鎮的營立村,至今已有27代,原有家譜,文革時被燒。營立馬氏一個祖宗,生兩子,一子遷到下石溝,下石溝馬氏分東股、西股。西股分大門、二門、三門、四門,馬丕績是第十二世“四門”中人。他又生有四子。一個兒子紮根營立生有六子,有的遷到了交城縣馬莊。屯蘭川馬氏族人家興業旺,繁衍生息,香火旺盛,子子孫孫進一步發展到屯蘭川的營立、下石溝、北社、南龍溝、康莊、周山莊、安家溝,麻會,隨公溝、關頭、板柿溝、大嶺上、尖牛坪、陽彎兒等地,所有屯蘭川近一半人姓馬,因此叫“馬半川”。原平川的東塔上、寺行村的馬姓族人均是營立祖先的後人,可用一句話概括:“馬是一個姓,姓是半道川,宅是一個院,院是半個村。”

下石溝馬氏家族最興旺時是第九代馬光輝時期,有良田三、四千畝地,在古交多個地方有財產,常安村、營立、馬蘭、古交等十幾個地方都有店鋪,以及商業、經融、醫院等實體,商號有十多個,其中馬丕仁“三門”中人就有商號九個。生意輻射到交城縣、陽曲縣,遠到河北保定等處,可以稱為古交晉商第一家。

先祖馬幫貞(第十代人),於清朝時期在馬蘭鎮營立村開辦雜貨鋪起名“仁義店”,這也是屯蘭川習慣稱下石溝馬氏後人為“仁義店家”的由來。民國初期,馬幫貞的嫡孫馬丕績,到岔口鄉大興土木修建了四處院子,其中在岔口蓋了一處四合院就是該院,轉角房一院,上陽坡一處四合院,長條坪一院。創辦了商號“永豐恆”,經營藥鋪、糧油鋪和雜貨鋪,經營範圍之廣,小到針頭線腦,大到農業、林業,糧食菸酒日雜百貨等應有盡有。馬氏家族的住宅,隨著事業的不斷興盛,在下石溝村中,由西到東不斷延伸,共建老宅7處四合院,多數為一進三院深宅大院,部分因年久失修已經毀損坍塌,民間傳說的“仁義店的好門面”,屯蘭川也流傳下來一句俚語叫“營立的穿戴,南龍溝的鋪蓋,北社的菸袋,下石溝的修蓋。”稱讚的就是下石溝的馬氏宅院,都是當時的經典建築。

馬氏以商業為主,民國初期馬丕績與其三弟馬丕富經營主管商戶,大兒子馬國棟是全屯蘭川第一個騎自行車的人,負責採購,經常騎車下太原上交城很是風光,三兒子馬國昌執掌內務,僱員賣藥、賣糧、售貨,“永豐恆”堂號,救死扶傷惠澤一方,醫德高尚妙手回春遠近聞名,生意紅紅火火,風生水起,祖輩行醫傳承至今。現在岔口村、下石溝村的衛生所均是馬氏後裔開辦的。“永豐恆”從岔口、婁煩、嵐縣等地收集糧食,途徑西冶川、古洞道運往交城、文水、古交、太原等地,商隊絡繹,一路上風聲、水生、松濤聲和著鈴鐺聲奏響時代樂章,書寫歷史滄桑,盡顯晉商文化的繁榮景象。其次是發展農業耕讀傳家,二弟馬丕英在下石溝種植莊稼,也是產銷的一個渠道;同時在岔口鄉的長條坪開闢莊園,除了農耕還植樹造林發展林業。馬氏族人集農、商、林為一體,輻射晉西北,面向太原府。


古交市的“馬半川”——古交市岔口馬氏宅院解說詞


馬氏家族當時在岔口鄉赫赫有名。岔口是橫貫東西南北的交通要道,無論是國民黨時期,還是共產黨執政期間,地處貿易中心地段的“永豐恆”商號,為繁榮本地區經濟,提高區域人群的物質文化生活提供便利條件,推動社會進步,都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馬氏宅院是目前古交境內保存最為完整,建築藝術價值最高的民國時期代表性民居建築,它融合了清末和民國時期傳統民居建築的風貌,又具地方特色,具有較高的文物保護和旅遊開發價值。最後,讓我們用一首小詩予以概括:

悠悠歲月滄桑院,

昔日故地後人來。

馬氏風華今猶在,

春風浩蕩花盛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