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建設銀行 金融 期貨 經濟 農業 陸家嘴金融網 2018-12-06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CFIC導讀: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高端航運服務”。論壇上,航交所首發中國(上海)進口貿易海運指數、 中國沿海金屬礦石運價指數(CBOFI)和中國沿海糧食運價指數(CBGFI)等三個新指數,並推出上海航運交易服務平臺。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論壇現場

11月28日,由上海航運交易所主辦,上海國際航運信息中心、航運交易公報、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中華航運網承辦的2018上海航運交易論壇在上海舉行。

本次論壇的主題為“高端航運服務”,特邀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原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上海海事法院院長汪彤,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戰略委員會首席戰略官王昕磊,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徐眾華,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肖健,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等嘉賓發表主旨演講;虹口區區長趙永峰,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李軍,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出席了活動並致辭。

同時,本次論壇上,航交所首發中國(上海)進口貿易海運指數、 中國沿海金屬礦石運價指數(CBOFI)和中國沿海糧食運價指數(CBGFI)等三個新指數,並推出“上海航運交易”服務平臺。

致辭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虹口區區長趙永峰

虹口區區長趙永峰在致辭中表示,上海航運交易所是虹口的老朋友,22年前的今天,上海航交所在虹口成立,與虹口區共同推進上海乃至中國航運產業的發展,雙雙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多年來上海航交所積極發揮維護航運市場公平、規範航運交易行為、溝通航運動態信息的三大功能,為中國航運產業健康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上海航交所始終致力於航運信息和航運指數的研究,已經形成了包括集裝箱指數、散貨指數、宏觀指數等一整套的航運指標體系。

他介紹,虹口區是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承載區,多年來主動融入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積極服務上海“一帶一路”橋頭堡建設,對標國際先進做法,堅持高端引領,瞄準航運金融、海事法律、海事人才等領域,不斷加快高端航運業態集聚,全力打響北外灘航運總部服務基地品牌。目前虹口集聚了4600多家航運服務企業和36家航運功能性機構,基本囊括了航運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特別是在航運經濟、航運保險、航運信息、航運金融、航運衍生品等高端航運服務領域實現了多項全國首創和先行先試。虹口已成為中國航運服務產業改革的試驗田,為推進上海乃至全國航運服務能級提升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為了更好的服務航運企業和機構,還專門成立了上海市虹口區航運企業服務中心,為區內航運企業提供更專業更便捷更貼心的服務。

最後,他表示,虹口區將認真貫徹落實國家和上海市的戰略部署,緊緊圍繞黨中央交給上海的三項新的重大任務,特別是推動高端航運服務在增設上海自貿區新片區,實施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國家戰略發揮更大的作用,要利用好首屆進博會的效應,不斷提升高端航運服務的能級。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李軍

上海市金融工作局副局長李軍在致辭中表示,當前上海正在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加快建設卓越的全球城市和具有世界影響力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積極推進五個中心建設。金融中心、航運中心密不可分,相輔相成,綜觀全球國際金融中心的發展歷史,這一國際經驗也表明金融中心發展源於航運中心,航運業作為典型的資本密集型行業有賴於金融體系的支持。

近年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又取得了積極的進展,目前上海已經集聚了股票、黃金、債券、外匯、保險等完善的金融市場體系。全國直接融資額的85%來自於上海,在今年9月發佈的全球金融中心指數,上海的排名躍升至全球的第五位,僅次於紐約、倫敦、新加坡和香港,首次超過東京,體現了境外投資者對於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信心和肯定。

同時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積極的進展,洋山港四期自動化碼頭開展,現代航運的服務功能不斷加強。上海航運交易所在推動我國航運運價衍生品方面做了積極的嘗試,近期上海航運交易所又和上海期貨交易所攜手合作,共同研究開發航運運價指數期貨交易的可能性,現貨市場和期貨市場的通力合作。當前國際金融中心和國際航運建設又迎來了新的機遇,習近平總書記在前期到上海調研期間指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航運強國,要做就做最好的,鼓勵更多的世界第一。

最後,他表示,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剛剛在上海順利的舉辦,一定要抓住大好機遇,努力完成總書記交給上海三項重大任務,探索一條改革開放創新發展的新路。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

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在致辭中表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是國家戰略、上海使命,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關心支持下,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全市努力同心、攻堅克難,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取得了令人振奮的成績,海港體系不斷優化,現代航運服務功能全球影響力進一步增強。但我們也清醒的認識,高端航運服務業領域依然是短板,對標國際一流水平還有差距,實現2020年基本建成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還有很多需要做。

上海航運交易論壇至今是第九屆,上海航運交易論壇已經成為上海航運服務的一個品牌,為業界人士共同期待。真心希望各位嘉賓暢所欲言,為我們建言獻策。

最後,他表示,經濟強國必定是海洋強國和航運強國,總書記在首屆進口博覽會主旨演講和上海考察期間,高度評價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的成就,對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上海要有創世界一流的勇氣和志氣,努力創造更多的世界第一,加強軟環境的建設,不斷提高綜合服務能力,在我國“一帶一路”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我們將不負總書記的期望,繼續秉承開放、創新、包容的品格,對標國際最高標準和最高水平,為2020年基本建成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目標而奮力拼搏。

中國(上海)進口貿易海運指數首發儀式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從左至右:上海航交所總裁張頁,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原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上海市交通委副主任張林,上海市人民政府研究室副主任祁彥共同上臺開啟指數首發。

航運交易平臺功能上線啟動儀式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左)與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徐眾華(右)一同開啟上線按紐

主旨演講

徐祖遠:中美貿易新形勢對國際航運格局的影響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原交通運輸部副部長

徐祖遠

國際海事組織海事大使、原交通運輸部副部長徐祖遠從三個方面談了中美貿易摩擦對航運格局的影響。

第一方面,中美貿易摩擦的現狀。首先,中美互為雙方重要的貿易伙伴,中國進入WTO之後,中國的貿易取得了日新月異的發展,特別是中美貿易的發展快速增長。中美的貿易結構是不一樣的,進出口的商品的價值差距非常大,雙邊貿易存在一個互補性強的特徵,美國對華出口多為資本型和中介型的,中國對美出口都是消費型的和最終產品。

其次,中美雙邊貿易快速的增長,體現在服務貿易上,儘管在貨物貿易方面美國對中國是逆差,中國對美國來講是順差,但是對服務貿易來說中國是逆差,美國是中國服務貿易最大的逆差來源地,而且這個逆差在快速擴大。

第三,中美海運貿易處於合理增長的態勢。2017年中美海運貿易量佔全球海運貿易量只有2個百分點,比重不高,對我們的影響應該有一個科學的思考。

第二方面,中美貿易摩擦對國際航運格局有多大的影響。從歷史的世界縱向來看,貿易戰對航運影響總體並不大,只不過市場的起點和終點,區域的改變比較大;橫向來看,美國結交的是有錢的朋友,中國交的是窮朋友,從貿易區域分佈來看,美國處於歐美髮達地區,中國深耕的是亞非拉和大洋洲的新興市場,美國重視的是擴大同世界主要經濟體的貿易規模,而中國是在發掘新興市場方面創造自己的獨特優勢。

第三方面,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對航運市場的應對之策。客觀來講,全球化進程已經進入三次,即隨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的發展,對全球資源配置的全球化,面對著這樣一個複雜的背景,首先,中國航運需要更加國際化,加快走出去的步伐,佈局第三國之間的運輸;其次,高端航運服務業要有中國製造。上海要建成國際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就要參與國際航運規則,並逐步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第三,高端航運服務業要有高端的航運人才。人才短板一直以來是制約高端航運服務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第四,發揮好國家級航交所的作用。上海航運交易所是中國唯一一家國家級的航交所,通過航交所的發展,能夠進一步提供高端航運服務業的交易機會,推進高端服務業的發展。

最後,他表示,世界強國推行的是單邊主義、霸權主義、強權政治,就像雙颱風同時來襲,再疊加大潮,開船的人只要知道,只要主機不停,對臺風的路徑和變化的趨勢判斷準確,加上駕船的船藝高超,航船一定會駛過風浪區,順利到達目的港。

汪彤:我國海事審判的新發展和新服務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海事法院院長汪彤

上海海事法院院長汪彤針對法院海事審判目前發展和努力的方向,談了三方面,一是專業化方面,第二是智能化路徑,第三是國際化目標。

第一,堅持海事司法的專業化發展方向。首先是專業化的海事審判隊伍,高素質、專業化的法官隊伍,最高院非常重視海事審判,提出要建設中國的海事司法中心,這個中心的成立需要有一支國際化的海事司法人才隊伍,必須有一支精通法律、掌握航運實務、具備國際視野、能夠站在國際海事司法論證和實踐前沿的高素質專業化隊伍。近年來上海著力培養懂法律、航運、經貿、外語、信息化的高素質海事審判人才,特別是要參與國際標準的制定,從司法這個領域來說,這方面要做的工作也很多。

其次是專業化的海事精品案件,相對來說地方法院海事法院受理的案件不大,但是專業性強、涉外因素多、複雜程度高。近年來海事法院大力實施精品戰略,抓好從立案到審判的每個環節,審理了一大批具有較大影響的海事海商案件,不少獲得業界的讚譽。對於從事跨國航運貿易的商人來說,今後要打造穩定透明可預期的海事司法裁判,形成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並能引領國際規則發展的海事案例。

最後是專業化的海事司法供給能力。航運規則在很多時候以法律的形式得以表現,因此海事司法的供給能力,一方面是發揮海事司法裁判的規制作用,一方面是參與航運領域社會治理,及時填充、銜接航運政策、航運立法空白,提示預警航運市場風險隱患等。

第二,探索海事司法的智能化的發展路徑。上海海事法院也是目前確立的全國首家智慧海事法院實踐基地,也在加強落實這方面的工作,其中主要是三個方面:智能化的辦案系統、智能化的司法管理以及智能化的訴訟環境。

第三,堅定海事司法國際化的發展目標。海商法是所有法律部門當中最具有國際化色彩的,大量國際組織推動海商法的立法和全球合作,有關海商法的國際條約、慣例、標準在全球範圍內通行,海商法國際法的特色也要求海事司法必須堅定國際化的發展目標,增強海事司法的國際影響力。未來我國海事司法的發展也必須緊緊圍繞提升國際海事司法影響力這樣一個主線,主動的對接國際通行的海事規則,認真學習域外的執法經驗和結果,不斷提升我國在海事司法國際舞臺的參與度和影響力。

最後,他表示,高端航運服務業不僅是一個內涵式提升的過程,需要大家持續的努力,作為司法機關,上海海事法院將不斷提升海事司法的專業化、智能化、國際化的水平和國際影響力,為推動更高層次的開放發展和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做出應有的貢獻。

王昕磊:擁抱大海,走向深蘭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深蘭科技(上海)戰略委員會首席戰略官王昕磊

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戰略委員會首席戰略官王昕磊在演講中表示,應用開發在人工智能這個時代到來的時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趨勢,通過一些認證的方式,也改變了整個零售行業的運營模式。同時通過自動駕駛的技術,也改變了現在公交出行的方式,還有在地產物業的整個運營方式。

他表示,人工智能到最後一定會落實在一些真實的看得見摸得著的產品上,而且人工智能到最後的落腳點一定是為企業服務,為整個老百姓服務的一項技術。

作為深蘭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戰略委員會首席戰略官,王昕磊介紹,深蘭2014年成立,縱觀整個人工智能的企業,到去年為止整個全球的人工智能企業只有2754家,中國的人工智能企業只有四五百家,非常少。這個企業當中大部分都是做一些垂直行業的應用開發,基本是在一個垂直行業,但是能夠做到軟硬都強,然後能夠做到基礎研究和硬件開發都有成效的,這個在整個中國是沒有的。深蘭通過四年的努力,做到了現在這一步。在全球的人才分佈和研究中心,和盧森堡有幾個重大的聯合實驗室,還有一些產業上的,幾個產業上的,比如美林、海爾都有一些合作的研發機構。

最後,他表示,深蘭整個中國區的分佈,東南西北中會在今年完成部署。上海市現在能夠滿足深蘭的要求,讓深蘭的佈局更多了。所以未來的十年一定是屬於用好人工智能的企業,也一定是屬於用好人工智能的國家。

徐眾華:金融科技助力航運變革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徐眾華

中國建設銀行上海市分行副行長徐眾華髮表了題為《關於金融科技助力航運變革》的演講。他認為,金融歷來是航運企業資源整合的一個好的推手,大的航運企業的兼併、重組、收購、新建都離不開金融,也是金融的一項重要的業務來源,所以金融是整個資源好的推手。尤其是最近幾年為航運業降低企業財務成本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為金融企業創新了很多產品,這些產品用到具體的航運業裡面,能夠為航運業帶來直接的財務效益。

對於小微企業綜合服務平臺,他指出,小微企業過去一直有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貴的原因是因為服務中小企業的成本很高。所以服務中小企業也必須利用科技的力量,要有科技的系統來支撐,這樣勞動力成本會大幅度下降。

關於金融科技如何構建航運金融新平臺,徐眾華認為,進入新世紀以後IT的力量,推動了金融科技的發展,反過來金融科技又推動了其行業產業的發展,這是一個互動的良性的螺旋式的前進。通過這個平臺,對於未來行業也好,航運也好,主要有三個方面有很大的推進作用。第一是多元化的產品創新,第二是各項業務流程的創新,第三是產融一體化的發展。

徐眾華表示,建行跟航交所繫統對接建立平臺,主要是公開透明、信息共享。一期工程能夠實現兩件事,第一是實現費用跨行多幣種進行支付,第二是進入到這個平臺會員的中小企業,能夠很容易在線上獲得的授信和融資。

姜巖:期貨市場服務航運中心建設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

上海期貨交易所理事長姜巖發表了題為《期貨市場服務航運中心建設》的演講。他指出,習近平總書記這次視察上海期間提出建設“海洋強國、航運強國”,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肩負著這一歷史使命。李軍副局長剛才提到,原油期貨在上海的掛牌上市這一標誌性事件,提升了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排名,相信原油期貨在明年會給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貢獻更多力量,同時也相信期貨市場和航運市場的結合——航運指數衍生品的開發將提升航運金融服務能級,提升航運金融服務的競爭力。

中國期貨市場的規模全球領先,2017年內地商品期貨成交量30多億手,成交金額163萬億元,佔全球商品期貨成交量的53%。根據中期協統計,2017年上期所的成交手數與成交金額在全國排名第一,分別佔中國內地期貨市場的44%和48%;從國際上看,根據美國期貨業協會(FIA)統計,按照成交手數,2017年上期所的場內商品衍生品成交量在全球交易所中排名也是第一。目前,內地期貨市場一共有56個期貨品種,涵蓋了金屬、能源、化工、農業、金融等國民經濟重要領域;還有銅期權等3個商品期權。今年,上期所還上線了期現結合的標準倉單交易平臺,進一步滿足實體經濟多元化的需求。

期貨市場是公開、透明、低成本、高效率的市場。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一方面體現在定價功能,期貨市場的價格越來越普遍成為行業貿易的定價參考或基準。我們下一步開發的航運指數期貨,將由貨主、船公司、貨代等共同參與交易,滿足全球投資者的需求。期貨市場服務實體經濟,另外一個主要方面是風險管理。價格風險管理的理念已經融入到越來越多企業的日常經營戰略之中。從滬深兩市上市公司的情況來看,三百多家企業利用期貨市場來進行風險管理,涵蓋了20多個行業。從全球來看,世界五百強有90%多的企業利用期貨市場或者衍生品工具進行價格管理。

關於航運中心和金融中心的關係,剛才有專家做了介紹,但凡是航運中心的城市必定是金融中心。倫敦、香港、紐約、新加坡都是航運中心,也是金融中心,上海也應該成為這樣的中心。

航運衍生品是推動航運中心發展的突破口之一,因為國際航運中心的發展需要形成航運和金融相結合的要素市場和業務體系。航運業是資金密集型行業,是重資產行業,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而且投資的回收期比較長,因而航運產業風險性比較高。航運產業的特點決定了其必須和金融結合,必須依託於金融。國際上航運金融要素市場主要包括:船舶租賃、航運保險、資金結算、航運衍生品交易等等,航運衍生品交易之外的三個航運金融業務都屬於傳統航運金融業務,傳統航運金融業務為航運業務日常活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但航運衍生品交易關係到航運運價的定價權問題。

總書記在進博會期間明確提出,要建設“海洋強國、航運強國”。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和國內改革開放的努力,上海國際航運中心的建設也取得了一定成績。從國際經驗看,提升航運金融服務的競爭力是航運中心建設的重要內容,而發展航運指數衍生品是提升航運金融服務能級的重要措施。上海航交所剛剛發佈了一系列航運指數,其航運指數的影響力在逐步提升,在國際和國內的航運領域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上海價格”,但真正在全球形成重要影響力還有所缺失;我們認為,目前已經具備了推出航運指數期貨的條件,我們和上海航交所正在合作開發航運指數期貨。

航運指數期貨將為航運企業提供有效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提高企業的抗週期能力。航運企業對航運價格風險管理存在天然的需求,期貨市場和航運市場的結合將提升航運企業的競爭力。中國期貨市場,除了完善的協作監管機制以外,還有廣泛的市場服務機構。現在,上期所有149家期貨公司會員,遠程交易終端1400多個,上期所能源中心已備案確認的境外中介機構41家。

上期所的國際化交易平臺,有助於打造航運定價的國際影響力。3月26日上期所原油期貨掛牌以來,已經成長為全球第三大原油期貨市場,在亞洲時間的成交量位居第一;可以說原油期貨的影響力與日俱增,將來在上期所平臺開發的航運指數衍生品,也一定能成為國際影響力的品種。

航運指數期貨開發是航運與金融的相互結合,同時也將促進兩個市場的協同發展。一方面,航運指數期貨將激發航運市場的金融需求,帶動相關企業發展;而且能幫助航運市場培育一批投資者,一批全球的專業投資者,進而激發金融機構對航運市場的參與程度。同時,金融產品之間的協同效應,使得航運指數期貨不僅能帶動航運場外衍生品的發展,同時也有助於保險、融資租賃等其他航運金融業務的發展。另一方面,航運指數期貨業務的自身發展,也將進一步完善航運金融的服務體系,能夠吸引航運、大宗商品相關企業進一步集聚到上海。企業的集聚,將帶動相關服務業的發展,包括諮詢、法律、審計等等相關配套服務。

開發航運指數期貨是上期所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將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的宗旨,把期貨市場與航運市場的建設抓緊做好,砥礪前行,為航運企業提供更多的有效的風險管理工具,為航運衍生品交易建立一個本土特色的國際標準,為服務上海建設國際航運中心與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添磚加瓦。

肖健:海運運價波動風險平抑實戰分析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肖健

上海航運運價交易有限公司常務副總裁肖健介紹了目前中國航運指數衍生品交易的情況,以及怎麼利用衍生品的交易來平抑現在目前海運價格的波動。

他指出,航運是一個非常有特點的產業,全球貿易現在主要的運輸載體就是航運,90%的貿易量是通過航運來實現的。從整個航運企業來說,服務是本質,運價是核心。沒有運價的企業是無法生存的,沒有掌握運價支點的企業也是無法生存的。

舉個例子,作為承運人,也就是平常所理解的船東,在今年的歐洲航線1811合約,船東是持有艙位的,他是天然的賣方,他擔心價格會下跌,做出賣出衍生品,來提前預期收入,這是船東的情況。而貨主、託運人,實際上和船東操作是相反的。從衍生品交易來說,對未來的價格發現和鎖定一個價格。

除了船東和貨主,還有非常重要的第三方、第四方貨代,作為貨代在衍生品交易市場裡面,他是一個搖擺人,當作為貨主代表的時候,他就是託運,如果說他跟公司簽訂了長協的話,他就是代表承運人相對應的操作。所以貨代在裡面非常靈活。

經濟強國必定是航運強國,作為中國來說已經是一個航運大國,船隊集裝箱第三,碼頭第一,幹散貨是第一,總體的船隊規模第一。除了這些以外,作為航運高端服務業來說,運價指數衍生品也是一個重要的支撐點。

他認為,運價指數帶來的機遇,會提升航運企業的競爭力,不同企業不同應用的方法,會提高企業航運產業綜合服務能力。從十幾年前的60%的預付款,到現在不足20%的預付款,第一是對價格的把控能力;第二是海外服務體系,他相信只要有對價格的把控能力,就有能力建立海外服務體系;第三是對於航運強國戰略,配置型國際航運中心等。

最後,他表示,航運運價指數衍生品不是一把萬能的鑰匙,不可能來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它是一種工具,能夠幫助對衝運價波動的風險,能夠讓航運企業更加健康、快速的發展。

於世成:人才是做強上海高端航運服務業的關鍵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

上海國際航運航運研究中心主任於世成在演講中指出,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到了轉型升級的時間節點上,上海要面向全球面向未來提升上海城市能級和核心競爭力的意見。第一階段,從現在到2023年,上海五個中心建設的核心功能要顯著增強;第二階段,2024到2029年,五個中心建設的核心功能要全面提升;第三階段,2030到2035年,把上海基本建成與我國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相匹配的卓越全球城市。

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轉型升級的重點方向和主攻任務,在鞏固提升國際國際航運樞紐港的基礎上,更加註重提升高端航運服務功能,不斷增強上海航運服品牌國際影響力。這就是航運中心建設到2035年的具體主攻任務和重點方向。

實現轉型升級的瓶頸在於人才。航運強國建設,提升高端航運服務功能,增強上海航運服務品牌國際影響力,這三個方面其實航運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實際上這句話是最經典的,人才難得。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大到國家小到企業,千軍易得、一將難求。中國走到今天主要是靠黨的領導來培養和發現人才。

在人才方面,要樹立正確的人才觀。看學歷、看文憑,但是不唯學歷、不唯文憑。其次,英雄不問出處,真正幹成大事,能夠解決問題常常是跟你原來想象當中不一樣。

關於如何打造上海高端航運服務人才集聚的新高地,他認為,航運事業的發展對航運人才的素質提出了更高要求,現在更緊迫的是高素質的人才,高端航運服務業對航運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綜合性。

從正面角度來講人才重要性,第一,要堅持人才在市場條件下通過市場來配置航運人才,也就是說除了黨政管理幹部,在航運領域裡面,無論是航運企業還是別的企業,讓市場來決定這個崗位要什麼條件。

最核心的還是報酬問題,能不能按照市場的標準來支付他們的報酬,也是對他們能力的肯定。第二,要更好地發揮政府的作用,政府應該營造讓方方面面的人才願意在上海集聚的一種環境。

張頁: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建設步入高端航運服務新時期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

上海航運交易所總裁張頁關於明年的航運發展,談了八個關鍵詞。

第一是航運強國。在交通強國裡,經濟強國必定是航運強國。明年會有具體的指標和動作,是新中國成立的70週年。另外2020年要建成航運中心,所以我覺得航運強國這塊是有指標的,而且全球最大的航運公司在中國,全球最大的碼頭在中國,中國現在的造船非常牛。

第二是“一帶一路”。對“一帶一路”有不一樣的理解,從寫意到工筆畫,這個工筆畫是一對一、點對點了,已經不搞戰略和戰術上的東西。過去說的“一帶一路”中國的輸出,輸出技術、設備去幫助別人,現在要輸出市場,今後的“一帶一路”也許是企業出去做好東西給中國。中國“一帶一路”要成功三個條件必須要做到:第一別人要有錢,你就得給別人錢能夠讓他去生產;第二他生產的東西你必須給市場,沒有說他生產的東西就是給他們市場的,我們的發展就是美國買我們的東西、給我們市場。

第三是改革開放。今年是改革開放40週年,原來是要紀念改革開放40週年,現在紀念兩個字變成慶祝,慶祝改革開放,什麼道理?慶祝改革開放就是我們還要往前走,紀念就是過去了。所以改革開放絕對沒停,而且改革開放是有具體的內容。

第四是生態環保。明年開始的生態環保,明年必須動作。這種生態環保的要求,一艘五到十萬噸的船,你設備改的話大概在兩百萬美金,你不是改洗油的設備,你改的是舊用油的那就要重新造船,所以這是很大一塊。

第五是自貿區的新片區。有兩點要注意:第一句話作為最開放的政策,個人理解已經超過了自貿港,一個最開放的新片區;還有一句要注意,其他地方沒有條件辦得到,這就不會是說溢出效應了,只有上海辦得到,你們說這是一個什麼樣的開放,在這種開放下航運的機會自然來了。

第六是長三角一體化。中國在今年以來提出過有三大片區,第一個是粵港澳,粵港澳提的是合作發展,它只是合作而已;第二個片區是京津冀,京津冀提的是協同發展,攜手一起幹,只有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今後的浙江、江蘇這些航運的資源,大家可能一個大指標,一個共享,就沒有必須的那種競爭關係。

第七是航運指數。今天跟所有人都說這個指數是大家的,只要大家玩的好,打上海品牌、發中國聲音、做國際標準,這就是我們的指數。

第八是航運金融。搞航運的第一造船,造船融資租賃,現在的融資租賃中國最大。造船完了以後成立公司運作上市,中國新的上市公司,註冊制也好,高科技也好,都適合於我們中小航運企業。

最後,只要八大關鍵詞用好了,就能夠在這個體內循環好自己。若不撇開終為苦、能捺住即成名。橫披是撇捺人生。

專家共話高端航運服務,助力航運業轉型升級

本次論壇主持人:上海航運交易所張恩恩

文字整理:許繽心,李雨琪,張艦月

攝影:張艦月

統籌:許繽心

本文來源:陸家嘴金融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