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健身 跑步 戶外運動 高血壓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廣州日報健康有約 2017-09-01

近些年,全民健身的熱情那叫一個高漲。

都市小青年為了八塊腹肌和馬甲線在健身房揮灑汗水,快走、廣場舞、爬行操成為中老年人心頭好,最近恰好是廣馬半程馬拉松的報名階段,有約君鄰居家60多歲的張大爺也躍躍欲試……

運動熱情固然是值得肯定,然而,因運動不當造成的傷害也不容忽視。運動損傷、“醬油尿”、甚至猝死的案例屢見不鮮,這都是因為踩中了本可避免的運動“雷區”!

怎麼做才能安全又科學地鍛鍊?

讓有約君教你正確的運動姿勢~

咱們先從兩個案例說起——

這種病不只跟小龍蝦有關

健身不當也會中招

有健身經驗的研究生趙林(化名),歇了一段時間沒有鍛鍊,今年7月,趙林重返健身房,第一天就覺得胳膊疼痛無力,堅持了幾天越來越不舒服,胳膊腫痛,尿量很少,顏色也變深了。趙林趕緊前往到醫院,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需要立即住院,還一度下了病危通知書。經過10天的住院治療,趙林終於痊癒出院。

同樣經受“一劫”的還有24歲的張超(化名),由於長期缺乏運動,張超工作後胖了20斤。為了改變現狀,他和朋友打賭,要在兩個月內練出六塊腹肌。說到做到的張超每天都去健身房,像打了“雞血”一樣狂練兩個小時,練到第四天,張超感到身體不適,小便的顏色深得猶如醬油!他趕緊到醫院檢查,發現自己的肌酸激酶超正常人100倍,同樣被診斷為橫紋肌溶解,做了血液透析後才緩過來的張超後悔不已。

近兩年,“橫紋肌溶解”常常和“小龍蝦”一起出現在公眾視野中,其實運動不當才是橫紋肌溶解最常見的誘因,一些長期缺乏運動、一時興起高強度突擊運動的中青年最容易中招。運動不當會使肌肉裡的肌紅蛋白大量進入血液,在通過腎臟排洩時,會堵塞腎小管,甚至導致急性腎衰竭。

案例中的“元凶”——運動過度,本是很容易就能避免的一件事,為何還有人踩雷?別急,先讓有約君教你如何識別運動過度:

1.運動過度,一般有頭暈、呼吸困難、定向力障礙、精神恍惚、心臟跳動快、脫水等症狀。

2.回家休息後,如果容易激動或抑鬱、睡眠質量下降、精神萎靡、嗜睡的並伴有體重下降、食慾降低時,那麼也代表你運動過度了。

3.當肌肉持續痠痛無緩解、小便顏色變為茶色或者醬油色、小便量減少時就應該引起重視,這些都極有可能是橫紋肌溶解的表現。

長期缺乏鍛鍊者

健身前最好先做體檢

近年來,健康陽光的“運動美”越來越受追捧,比如,不少年輕姑娘豔羨模特袖修長健美的身材,再低頭看看自己的游泳圈,當即拍大腿決心踏上減脂健身之路。你可知道,這種三分鐘熱度也有風險?

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心血管內科主任許頂立教授說,普通健康人在沒有運動底子的前提下,平時很少參加鍛鍊,如果突然進行大強度的運動,容易產生“運動應激綜合徵”,其中最嚴重的後果就是運動性猝死。這樣的例子屢屢登上社會新聞頭條: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另外,交感神經劇烈興奮、大量出汗後未及時補充水和功能飲料導致電解質紊亂、處於感冒等炎症感染期、過度疲勞、運動前飲食不當,這些都可能導致運動應激綜合徵。

許頂立說,只要運動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是可以發現這些誘發猝死的隱匿性因素的。長期缺乏鍛鍊、有一定基礎疾病的人士,應在開始運動計劃前到醫院體檢,主要是做以心肺功能為主的體檢,最好再做一個“心電運動負荷實驗”,這個實驗可以幫助診斷受測者是否患有隱匿性心臟病。

有條件的可到有運動醫學科的醫院,向專家尋求運動指導。需要減重或增肌的人群,還可先諮詢專業營養師,選擇更適合自己的飲食方案。

長期不運動

最好先從有氧運動開始

資深運動愛好者、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張浩說,首次接觸健身或長時間缺乏鍛鍊的人,最好先從有氧運動開始,不僅可以調動機體的代謝,還可以增加心肺功能儲備,有利於健身習慣和週期的養成。

體脂比例偏高的人,在開始健身的前三個月最好以有氧運動為主,待體重降下來,代謝升上去,培養了一定運動習慣,再根據個人身體的情況和健身的要求,加入有規律的無氧運動。

如果感覺健身初期難以堅持下去,不妨喊上家人、閨蜜或者好哥們,多人同行互相激勵,一些大附中的器械還可以互相協助和保護。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開始了系統地、計劃地開展健身運動後,一個好的健身教練或者健身同伴的指導作用就顯現出來了,可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制定運動目標、時間週期、健身動作與強度等,都需要充分考慮。

對於工作繁忙、時長加班的上班族,若為人父母,還需照顧家中老小,規律的健身、充足的睡眠說得上是奢侈的事情,儘管如此,“見縫插針”式的健身也總比不運動要強得多。

老人健身要量力而行

適度快走有益健康

中老年人也是近年來體育鍛煉的主力軍,不少老年人鍛鍊時的精氣神完全不輸給小白領。然而專家提醒,中老年人健身切記量力而行。老年人不宜做張力性運動,比如挑戰身體極限式的猛烈扭頭轉腰、仰臥起坐、彎腰夠腳面、器械健身、舉重、跑馬拉松等,對抗性的打籃球、打足球等也不利於保護身體。

專家建議,游泳和快走是老年高血壓患者最佳運動方式,跳廣場舞也是一種可參考的休閒鍛鍊方式。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三醫院心血管內科博士黃兆琦介紹,多走路不僅可以減低膽固醇,而且有助於降血壓。步速要以中速為宜,行走時上身要挺直,否則會壓迫胸部,影響心臟功能。走路時要充分利用足弓的緩衝作用,要前腳掌著地,不要後腳跟先落地。每天步行半小時至1小時,強度因體質而異,一般以微微出汗為宜。

健身後排出“醬油尿”,甚至猝死在跑步機上?這運動誤區很多人犯

此外,老年人喜歡清晨一早就鍛鍊,但是晨練並非適合所有人。對於老年高血壓患者來說,清晨運動,更容易出現心腦血管事件。這類人群的最佳運動時間為16:00~18:00。

這幾招助你避免運動傷害

不同的運動項目有各自需要特別注重的地方,比如羽毛球要警惕扣球傷肩膀,登山要小心膝蓋受傷,但總體而言,避免運動傷害是有一定原則可遵循的,下面是幾條實用有效的小錦囊:

1.選擇合適的運動裝備和運動場所。穿寬鬆透氣的衣服、合適的鞋襪,帶足飲用水。如要進行戶外運動,注意避免嚴重的霧霾、炎熱、大風、大雨等惡劣天氣和凹凸不平的路面,可視情況備好帽子、墨鏡、手電筒等。

2.合理安排熱身訓練。鍛鍊前充分拉伸肌肉、活動關節。平日多加強下肢肌肉訓練,強壯的股四頭肌能夠對膝關節提供相應的保護,靠牆靜蹲是一種簡單有效的練習方法。

3.選對運動時機。中午和進餐過飽時不宜運動,一般選擇飯後半小時後進行步行運動,切忌帶傷帶病運動。晨運開始時應先進行緩走,高血壓患者不適合晨練。

4.運動量要合理。有條件的可以多項訓練切換進行,避免某處肌肉過度鍛鍊造成損傷。運動時間不宜過長,身體不適時要暫停或減少運動量,有基礎疾患者要諮詢醫生意見進行鍛鍊。

5.警惕運動期間身體發出的“警報”。如出現以下症狀必須停上運動:胸悶伴隨絞痛、呼吸困難、疲勞、噁心、眩暈、頭痛、四肢劇痛、足關節、膝關節、髖關節等疼痛、兩腿無力,行走困難、脈搏顯著加快,心悸、心慌。

6.運動後的調整也很重要。運動後注意拉伸,不要蹲坐休息和驟降體溫,也不要立即吃飯和貪喝冷飲,可依據運動強度適當補充水分和蛋白質。

最後聽有約君一言:

無論是想告別啤酒肚或大象腿,還是更進一步練出馬甲線或八塊腹肌,都要明白健康的體魄無法一蹴而就。健身再好,也應在保證人身安全的前提下量力而行,用科學的方式鍛鍊,遠離運動傷害,急功近利的心態不可取。

部分內容整合自廣州日報、華商報、跑步派

廣州參考·廣州日報編輯 李津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