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荊襄名士司馬徽對諸葛亮有這樣的評價:“儒生俗士,豈識時務?識時務者在乎俊傑。此世間自有臥龍、鳳雛”。許多人評價諸葛亮善於治國,這本身沒錯,但不能以此否定他其它領域的成就,治國只是諸葛亮才能最突出的一面。同時諸葛亮是後世“武廟十哲”之一,文學才能卓絕、奇謀善斷,可以說是三國時期最全面的謀士。李嚴、向寵、彭羕等人的貶黜,諸葛亮並無太多過錯,這些人自身問題就不小。但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個人則徹底毀掉了姜維。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胡濟荊州義陽郡人,可以說是諸葛亮故交之一了,對於他諸葛亮格外器重,將他和崔州平、徐庶、董和並列。崔州平、徐庶是什麼人物?諸葛亮出山前的至交,特別是徐庶更是名留青史的大謀士,單論謀略用兵,徐庶絕對是當世一流人才。董和本人名聲小一點,但人家兒子是董允,和費禕並列的一代賢相。胡濟何德何能呢?諸葛亮評價胡濟敢於進諫,和崔州平、徐庶、董和一樣,作為至交好友,可以及時指出自己的錯誤。

如此看胡濟應該是諫官之才,可缺乏人手的諸葛亮重用了這位好友,胡濟先後出任參軍、中郎將。先不論官職高低,胡濟一個明顯的文士,走向軍旅就是個問題,事後胡濟也確實成為了“馬謖第二”,一戰“打哭”了大將軍姜維。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姜維,自一時雄兒也。然與某相值,故窮耳”。鄧艾對姜維的評價不低,但卻認為姜維完全不是自己的對手。這是有原因的,不同於《三國演義》中姜維、鄧艾有來有回,《三國志》中的姜維遇到鄧艾起,戰績是一面倒的,連連戰敗。倒不是說姜維軍事才能不如鄧艾,而是胡濟害慘了姜維,使鄧艾再無敵手。

《三國志》中姜維自費禕遇刺後,連年北伐,最初打得關中兵馬凋零,姜維成名離不開魏將王經。17年,姜維親自斬殺魏將徐質,魏軍小敗,但攜帶三縣居民返蜀。人口對於蜀漢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攜三縣居民安然撤退,此前只有諸葛亮做到過。18年,姜維大敗雍州刺史王經,斬殺魏軍數萬,這是大勝。甚至不是陳泰增援,王經可能會被破城活捉。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同年,姜維再次發起兩次北伐,第一次王經再次大敗,退守狄道城,斬殺人數沒有記載,不會太多算是小勝。第二次姜維和夏侯霸、張翼等名將齊出,再次大敗王經,斬首數萬,又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大勝。

可以說姜維掌權後,前四次北伐碩果累累,兩次大敗王經,斬首數萬;一次小勝王經;一次攜三縣居民還蜀。曹魏關中地區兵馬折損,超過五萬,低於十萬。而且蜀漢損兵之餘,有三縣人口補充,絕對穩賺不虧,姜維自此名揚海內。而成就姜維威名的,是魏將王經,這個男人幾乎打光了曹魏關中家底。

但19年的北伐,一切都變了,鄧艾取締了王經,統領關中兵馬。但此時的關中,兵馬並不多,特別是連番戰敗,胡、羌等部族多半支持姜維。所以說姜維在局面上是佔大優勢的,但胡濟改變了整個戰局。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胡濟受諸葛亮賞識後,和董和交情也很好,董和兒子董允又和費禕共同執掌過朝政。胡濟就是在那一時期,由文士之才,成為了前將軍。之後,漢中都督王平病故,胡濟更是持節接任了漢中都督,受封鎮西大將軍。很難想象,一個有諫官之才的文士,從未上過戰場,卻靠人脈關係成為了蜀漢實權大將。

19年北伐中,姜維雖然擔任大將軍之職,但也難以指揮鎮西大將軍、漢中都督胡濟。許多時候,軍中並不是以官職確定地位的,自身直轄兵力很重要,胡濟就有讓姜維退讓的資本。姜維決定兵分兩路,自己和胡濟各領部眾,相會上邽。但文士出身的胡濟沒有按期到來,姜維苦戰鄧艾和關中諸路兵馬,最終大敗而歸。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上邽之戰,就是蜀漢北伐轉折點,其意義是深遠的。其一,姜維本身威信受到嚴重衝擊,戰敗之後自貶三級,擔任後將軍。反而罪魁禍首胡濟,不僅沒有獲罪,還升任驃騎將軍,可見蜀廷文官群體對於姜維,不惜一切代價的制約。其二,蜀漢於隴西胡、羌等部落影響力急劇下降,前四次北伐,姜維打得王經分不清東南西北,所以這些部族追隨蜀漢。可鄧艾的出現,胡濟的失約,姜維成為了一個悲劇,神話自此破滅。

之後姜維有了難以磨滅的汙點,再難達到諸葛亮統領軍政大權的高度。不僅文官體系制約,就連好友張翼、廖化等蜀漢名將,對於北伐態度也很遲疑,姜維獨木難支。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此後,姜維進行過兩次北伐,第一次淮南諸葛誕舉兵,姜維引軍北進,遙相呼應。但諸葛誕很快就兵敗身死了,姜維和鄧艾沒有實質性交鋒,只是對峙了一段時間。第二次姜維北伐,已經難以獲得國內太多支持了,糧草補給,用兵人數都很有限,甚至部將戰心也不強。史冊記載很模糊:姜維北伐,為鄧艾所敗,逃亡沓中避難。

姜維兵敗損失兵馬沒有具體描述,至少沒有損兵“數萬”這樣的描述。可姜維確實是大敗而歸,可以推斷,此次北伐,就像費禕在世時一樣,姜維統率兵馬不會太多,很可能就是本部直轄兵馬。而姜維逃難沓中也值得推敲,堂堂大將軍,竟然無家可歸。能讓“軍方第一人”忌憚的,不就是黃皓和文臣群體嗎?而黃皓代表的,是劉禪的意志。

諸葛亮一生完全用錯兩人,一個馬謖害苦自己,另一人徹底毀了姜維

“天水麒麟兒”是孤獨的,他的戰鬥是“一個名將”拼盡一切的北伐。連連大勝的他,因胡濟失約兵敗,英明掃地,之後受到整個蜀廷的制約。蜀漢群臣親手扼殺了蜀漢最後一位真正意義上的名將,而逃亡沓中後,鄧艾、鍾會雙雙入川,劉禪舉城投降,蜀漢滅亡。

就是這樣的待遇,姜維還嘗試離間鍾會,復興蜀漢,他不負孔明門徒之名。可姜維滿門滅族,劉禪子孫遇害後,世間傳出了那聲“此間樂,不思蜀”。為君如此,只顧自保,毫無氣節血性,國家不滅,天理難容!

參考資料:

《三國志.姜維傳》、《諸葛亮集.卷一.公文上尚書》、《三國志.蜀書三.後主傳》

本文系頭條號漢史鉤沉原創首發,歡迎關注,瞭解中國古代史~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