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就縣級海安市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江蘇省,由南通市代管。在歷史上,該地區於南北朝時期建縣,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

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就縣級海安市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江蘇省,由南通市代管。在歷史上,該地區於南北朝時期建縣,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首先,海安,江蘇省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海安市地處江蘇省中南部,位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大市交界處;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西與泰州的姜堰區為鄰,南和如皋、泰興相連,北與東臺毗鄰;海安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海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江蘇省海安市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屬東海郡廣陵縣。

"

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就縣級海安市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江蘇省,由南通市代管。在歷史上,該地區於南北朝時期建縣,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首先,海安,江蘇省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海安市地處江蘇省中南部,位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大市交界處;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西與泰州的姜堰區為鄰,南和如皋、泰興相連,北與東臺毗鄰;海安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海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江蘇省海安市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屬東海郡廣陵縣。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楚國,次年屬荊國,高祖十二年屬吳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屬江都國。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立臨淮郡,今南通市海安市一帶屬臨淮郡海陵縣。東漢,海安仍為海陵縣地。漢獻帝十八年,曹操廢海陵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海安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設立有海陵縣,屬徐州廣陵郡。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始設寧海縣,今縣級海安市一帶屬之。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寧海縣西境設立海安縣。

"

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就縣級海安市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江蘇省,由南通市代管。在歷史上,該地區於南北朝時期建縣,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首先,海安,江蘇省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海安市地處江蘇省中南部,位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大市交界處;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西與泰州的姜堰區為鄰,南和如皋、泰興相連,北與東臺毗鄰;海安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海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江蘇省海安市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屬東海郡廣陵縣。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楚國,次年屬荊國,高祖十二年屬吳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屬江都國。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立臨淮郡,今南通市海安市一帶屬臨淮郡海陵縣。東漢,海安仍為海陵縣地。漢獻帝十八年,曹操廢海陵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海安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設立有海陵縣,屬徐州廣陵郡。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始設寧海縣,今縣級海安市一帶屬之。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寧海縣西境設立海安縣。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對於海安這一地名,因海水常浸淹農田,遂取名海安,也即包含了“海水安寧”的寓意。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公元471年建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不過,在建縣後不久,南朝宋就將海安縣併入寧海縣。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也併入寧海縣。武德元年(617年),寧海縣更名為吳陵縣。不久寧海縣併入海陵縣。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從海陵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海安縣,縣治設在今海安鎮。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海安縣再度併入海陵縣。北宋建立後,該地區仍屬海陵縣。

"

江蘇省,簡稱“蘇”,省會南京,位於中國大陸東部沿海,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山東省接壤。公元1667年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江寧府”與“蘇州府”之首字。同時,江蘇擁有中原、江淮、金陵、吳四大多元文化,是中國古代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截至2018年底,江蘇省下轄13個省轄市。其中,就縣級海安市來說,人口超90萬,隸屬於江蘇省,由南通市代管。在歷史上,該地區於南北朝時期建縣,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首先,海安,江蘇省縣級市,由南通市代管。在地理位置上,縣級海安市地處江蘇省中南部,位於南通、鹽城、泰州三大市交界處;東臨黃海,與如東接壤,西與泰州的姜堰區為鄰,南和如皋、泰興相連,北與東臺毗鄰;海安東西直線最長71.1公里,南北最寬39.35公里,總面積1180平方公里。海安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早在春秋時期,該地區屬吳國的疆域。到了戰國時期,今江蘇省海安市一帶先屬越國,後成為楚國的疆域。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建立秦朝。在郡縣制下,該地區屬東海郡廣陵縣。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漢高祖五年(前202年)屬楚國,次年屬荊國,高祖十二年屬吳國。漢景帝三年(前154年)屬江都國。漢武帝元狩六年(前117年),設立臨淮郡,今南通市海安市一帶屬臨淮郡海陵縣。東漢,海安仍為海陵縣地。漢獻帝十八年,曹操廢海陵縣。三國這一歷史階段,魏蜀吳三國鼎立,今縣級海安市一帶成為東吳的疆域。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年),設立有海陵縣,屬徐州廣陵郡。東晉安帝義熙七年(公元411年)始設寧海縣,今縣級海安市一帶屬之。南朝宋泰始七年(471年),分寧海縣西境設立海安縣。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對於海安這一地名,因海水常浸淹農田,遂取名海安,也即包含了“海水安寧”的寓意。由此,就該地區來說,自公元471年建縣,距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不過,在建縣後不久,南朝宋就將海安縣併入寧海縣。隋朝,開皇九年(589年),如皋縣也併入寧海縣。武德元年(617年),寧海縣更名為吳陵縣。不久寧海縣併入海陵縣。唐中宗景龍二年(708年),從海陵縣分出部分地區設立海安縣,縣治設在今海安鎮。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海安縣再度併入海陵縣。北宋建立後,該地區仍屬海陵縣。

江蘇省一縣級市,人口超90萬,名字取“海水安寧”之意

最後,南宋時期,今縣級海安市一帶屬泰州。元朝時期,該地區屬江淮等處行中書省揚州路總管府。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該地區屬揚州府。清雍正二年(1724年),今縣級海安市一帶屬江蘇省揚州府。到了1912年,該地區屬泰縣。1943年1月,建立紫石縣(即海安市)。1948年3月,紫石縣更名為海安縣,境域無變化。2018年5月,撤銷海安縣,設立縣級海安市。縣級海安市由江蘇省直轄,南通市代管。截至2018年底,縣級海安市總面積達1180平方公里,總人口約為93萬人。對此,你怎麼看呢?

文/情懷歷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