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我們都知道,上古時期,一年可劃分二十四節氣。春夏秋冬是最基本的劃分,古人為什麼造這四個字來指代這四個節氣呢?一起來看看這四個字的曲折演變和古人的季節觀念。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四季養生圖

春原意為草木生長

在早期的甲骨文裡(圖A),“春”的形體是三個“木”一個“日”中間夾個“屯”(圖G),以三“木”一“日”表意,以“屯”表音,是形聲字。原義是春陽撫照,萬木滋榮。“屯”這個聲符、由圖(G)的甲骨文訛變為圖(H)和圖(I)的金文,再發展為圖(J)的小篆,進而隸變和楷化為今天的“屯”字。在商周卜辭裡,常常以“屯”字作為“春”字用(如“今屯”“來屯”,即“今春”“來春”之意)。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春秋時期,金文“春”(圖B)字的形體,和甲骨文便大大不同了。三個“木”已變為兩個芽苗(見圖F即“草”字頭)“屯”也變為圖(H)形,因此,金文的“春”以“艸”、“日”表意,以“屯”表音,還是個形聲字。

秦代的小篆(圖C),是以金文為基礎展過來的,還可以看出意符和音符。

可是,隸變以後,秦隸(即古隸,見圖D)把“艸”和“屯”合起來訛變為古隸“春”字上部的三個“+”(卉)加一個“人”字了。後來發展為漢隸(圖E)時,原來的”神’和”屯’合起來訛變為“”(春字頭),“”下仍保留了“日”,訛變很大,完全是一種突變。於是,意符和聲符看不出來了;字的構形再也不能使入望文知義了。今天的楷書“春”字,便是漢隸發展而來的。

“春”的本義原為“春陽撫照,萬物滋榮”,後來便以“春”作為一年四季的第一季名。又表示“生機”和“生意”(如“陽和啟蟄,品物皆春”)。

《說文解字》:春,推也。從艸從日,艸春時生也。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夏本義為中國之人

夏,象形字。關於“夏”的字源,主要有兩種觀點。

其一,在字形上,甲骨文中的”夏”字(圖①)是一個人的象形:頭、發、眼、身軀、兩臂、腿腳一應俱全,且雙手擺開呈現出一種強而有力的架勢。金文中的“夏”字(圖①)較其甲骨文字形大大地複雜化:人的頭和身軀變成繁體的“頁”字形結構;其左右兩邊的兩個呈鋸齒狀結構的部分,是手的象形;其下是腳趾朝向左邊的兩隻腳的象形,也就是“止”。小篆中的“夏”字(圖①)由其金文字形發展而來,只是“腳”只剩下了一隻,整個字的結構看起來也更為明朗。約在隸書階段的後期,“夏”字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簡化:上面繁體的“頁”被寫成了圖①中隸書“夏”字所示的形狀,兩邊的“手”被省略掉了,下面的“腳”變成了“夂”。由此演變為楷書中的“夏”字。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為“雄武的中國人”(這裡的“中國”特指“中原一帶”)。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其二,在字形上,“夏”字的上古形體較為複雜。金文中的“夏”字(圖②)實際上就是“人”形:上為“頭”,中間為“軀幹”,兩側為“手”,其下為“足”。小篆中的“夏”字(圖③)也是“人”形,但已經發生了偽變,人的身軀部分沒有了,只是一隻大腳還在。楷書中的“夏”字(圖④)從小篆演變而來,已失去人的形象。在字義上,“夏”字的本義是“人”——“中國之人”(這裡的“中國”指黃河中游流域,即中原),後假借指一年四季之中的第二季。

《說文解字》:夏,中國之人也。從夊從頁從。,兩手;夊,兩足也。說文解字注

:以別於北方狄、東北貉、南方蠻閩、西方羌、西南焦僥、東方夷也。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秋:蟋蟀鳴叫的季節

秋,甲骨文是象形字,字形像長鬚、長足、薄翼的蟋蟀。有的甲骨文加“”而寫成會意字:表示天氣轉涼之後,喜歡藏身於散發熱氣的灶臺縫隙的蟋蟀。金文省去甲骨文字形中的蟋蟀軀幹部分,並誤將甲骨文字形中的觸鬚寫成“禾”,誤將甲骨文字形中的“目”寫成“口”,將甲骨文字形中最下部分的寫成“火”。籀文則誤將甲骨文字形中的蟋蟀軀幹寫成“龜”,字形面目全非。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龜”。造字本義:名詞,天氣轉涼、蟋蟀鳴叫的季節。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說文解字》:秋,禾穀熟也。

也有學者認為,秋表示“蝗蟲”。甲骨文字形告訴我們的蟲子,不是蟋蟀而是蝗蟲,有的下面加火,表示火燒蝗蟲除災之意。蝗蟲每年夏秋產卵,幼蟲期30天,成蟲危害極大,若逢乾旱,蝗蟲更是成為農耕大災,所以秋季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防蝗,因此,蝗蟲成為“秋”的形象代言者。而對於蝗蟲的擔憂,就是“愁”。《詩經》“秉被蟊賊,以付炎火”,說的就是除蝗古法——篝火誘殺法。唐朝開元年間,面對席捲中原的大蝗災,宰相姚崇果斷採用古法——篝火誘殺法,成功的在短時間內將大災撲滅。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冬是“終”的本字

冬”是“終”的本字。冬,甲骨文為象形字,像在紀事的繩子的兩端打結,表示記錄終結。造字本義:動詞,結束一個結繩記事的主題。有的甲骨文將實心的繩結寫成空心的小圈,突出“終結”形象。金文將兩端的繩結移到中間。當的“終結”本義消失後,有的金文寫成會意字,表示一個紀時週期的結束,即年終的季節。籀文將金文字形中的兩個繩結相連成直線,寫成與“牢”相似的字形。有的籀文承續金文字形。篆文省去籀文字形中的“日”,同時加“仌”(冰),突出年終下霜結冰的季候特徵。隸書將篆文字形中的“牢”簡寫成“夂”,並將篆文字形中的“冰”簡寫成兩點。當“冬”的“終結”本義消失後,篆文再加“糹”(結繩)另造“終”代替。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說文解字》:冬,四時盡也。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古人的季節觀念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個節氣。以後不斷地改進與完善,到秦漢年間,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公元前104年,由鄧平等制定的《太初曆》,正式把二十四節氣訂於曆法,明確了二十四節氣的天文位置。

太陽從黃經零度起,沿黃經每運行15度所經歷的時日稱為“一個節氣”。每年運行360度,共經歷24個節氣,每月2個。其中,每月第一個節氣為“節氣”,即:立春、驚蟄、清明、立夏、芒種、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等12個節氣;每月的第二個節氣為“中氣”,即:雨水、春分、穀雨、小滿、夏至、大暑、處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等12個節氣。“節氣” 和“中氣”交替出現,各歷時15天,現在人們已經把“節氣”和“中氣”統稱為“節氣”。

二十四節氣反映了太陽的週年視運動,所以節氣在現行的公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後不差1~2天。

古人對四季還有不同的叫法。

春有如下不同名稱如:三春、青陽、韶節、蒼天、陽節、九春、豔陽、淑節、陽春、青春等。

夏有如下的不同叫法如:三夏、朱明、清夏、炎夏、炎亭、朱夏、朱律、炎節、長贏等。

秋的叫法包括:三秋、素商、悽辰、金秋、九秋、高商、商節、素節、日藏等。

冬的叫法包括:三冬、嚴節、元冬、九冬、青冬、安寧、冬辰、元序等。

古人的季節思想,“春、夏、秋、冬”為什麼能指代中國的四個節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