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漢字的起源裡來有著不同的說法,有學者認為起源於河圖洛書,有學者認為起源於八卦,有學者認為起源於刻畫,其中以倉頡造字說最為廣泛流傳。筆者認為目前統計出來的91251個漢字未必是有同一個起源,除了八卦、河圖洛書附會之外,其他說法均有可能是漢字的起源,早起的壁畫、石刻創造的簡單字符在倉頡時代得到了系統的整理和規範。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甲骨文,又名契文

漢字不是一蹴而就的時代產物,而是歷經數千年不斷髮展,不斷變化,不斷整理和規範出來的文化載體。自倉頡造字之後的甲骨文、鐘鼎文均屬於刻劃類的字體,他們不是寫字,而是拿著刀子刻字。另一類早起見於石壁、陶器上屬於圖畫類的字體。一般認為早期簡單的刻劃和圖畫是漢字最早的起源。大約是在商代中後期,文字已經發展的非常成熟了,目前考古發掘出來的甲骨文有4500多字,多用於記錄占卜、國家大事等,從識別出來的1500多字來看,還有部分涉及天文曆法、社會風俗等內容,這種文字一直延續到西周早期。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鐘鼎文,又名金文

文字的更替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商代末年已經出現了刻在青銅器上的甲骨文。而伴隨著青銅革命,甲骨文逐漸顯露出弊端,逐步取而代之的鐘鼎文。從字形字體上來對比,甲骨文和鐘鼎文有三個重大的不同點:(一)甲骨文更加形象生動,筆畫比較複雜,鐘鼎文相對比較簡單;(二)甲骨文筆畫隨意增刪,同字異體的現象比較多,鐘鼎文相對比較規範。(三)甲骨文比較生硬,鐘鼎文在轉折過渡處比較圓潤。據《金文編》統計,目前發現鐘鼎文3722字,已經可以識別2420字。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史籀文,又名大篆,

相傳在西周晚年的宣王時期,史官籀發明了大篆,故此又名籀文、籀書。唐代發現的籀文刻於鼓形石之上,為四言詩句,共十首計七百一十八字,郭沫若鑑定認為是秦襄公時期的作品,籀文在戰國時期已經成了古文字,繼而興起的是便於在竹簡、木牘上面刻寫的篆文。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秦統一為小篆

秦始皇命李斯統一文字,李斯整理六國篆文,發明了形體偏長,勻圓整齊的簡體篆文。在“書同文”的國策之下,秦國廢除了六國異體字,以李斯發明的秦小篆代替了先前流行的籀文大篆,一直延續到西漢初年才逐漸被隸書所取代。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漢一統為隸書

其實隸書也是秦始皇時期發明的,其字形字體還是本於篆文,是為了克服漆筆在竹簡木牘上難以畫出圓轉這一困難而進行的改良字體。將圓轉改成方折,將曲改的平直,其書寫速度更快,字體扁平,結構工整。隸書的出現標誌著中國漢字從實用性記載文字向書法藝術文字邁進的重大轉折,撇捺等美化為向上挑起,輕重頓挫富有變化,具有藝術美感。秦朝的隸書尚有篆書之意,被稱為古隸,漢代經過不斷的發展加工,最終定型稱為今隸。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非正式場合的草書

在隸書流行於正規場合之時,漢初同時興起了草書。早期的草書是“潦草的隸書”,後來經過逐漸的發展形成具有藝術價值的章草,其保留隸書筆法形跡,上下獨立而基本不連寫。東漢末年的張芝在此基礎上打破常規筆法,以筆勢流暢為先。唐代出現的狂草進一步發展了狂放不羈的筆勢,完全脫離了文字的交流實用功能,形成以藝術美感為追求的新書法,代表作有張旭的《肚疼帖》,懷素的《自敘帖》。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介乎正式與非正式之間的行書

在東漢末年還有一種介乎草書與楷書之間的字體流行,看上去既像是楷書的草化,又像是草書的楷化。筆勢不像草書那樣潦草,也不想楷書那樣端正,既可以彌補楷書書寫太慢的缺點,又可以避免因太過狂草而難以辨認。楷書筆法多於草法的叫做“行楷”,草書筆法多於楷法的叫做“行草”。

極簡史:中國漢字的來龍去脈

標準規範後的楷書

唐代流行的楷書也出於漢隸,經過南北朝的分裂,北方書法保留著漢代隸書的遺形,南方表現出疏放妍妙。格局特色的書法在隋唐之際被博採眾長,發展出成熟的楷書。楷書是當今方塊字的鼻祖,講究形體方正,橫平豎直,可以做楷模。著名書法家歐陽詢、虞世南、顏真卿、柳公權均是唐時人傑。其楷書作品堪當後世楷模,為後人教學所重視,奉為習字模範。

漢字自誕生以來經歷了甲骨文、鐘鼎文、大篆、小篆,到隸書發展成具有藝術美感的書法,在隸書的基礎上又派生出來草書、楷書、行書等書體。最早是由象形、指事為基本造字方法,增加了形聲、會意的組字方法,又增加了轉註、假借的用字方法,使得古人能有更好更明確的表達。在不同的時代中漢字也隨著歷史的發展而發生變遷,不斷的被規範和改良,最終形成今天採用的簡化漢字。

極簡史:中國道教的來龍去脈

極簡史:《道德經》的來龍去脈

極簡史:《老子化佛經》的來龍去脈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