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啥這篇零分作文,我還是給零分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我們有位讀者轉了一篇來自山東商報的作文。

據說是北京中考的零分作文,問我怎麼看。

這個作文的要求是這樣的:

有一種鳥,它能夠飛行幾萬公里,飛越太平洋,而它需要的只是一小截樹枝。

在飛行中,它把樹枝銜在嘴裡,累了就把那截樹枝扔到水面上,然後飛落到樹枝上休息一會兒,餓了就站在樹枝上捕魚,困了就站在樹枝上睡覺。誰能想到,小鳥成功地飛越了太平洋,靠的卻僅是一小截的樹枝。

試想,如果小鳥銜的不是樹枝,而是把鳥窩和食物等所有的用品,一股腦兒全帶在身上,那小鳥還飛的起來麼?

根據上述材料作文,要求自定立意,自擬題目,自選文體(詩歌除外);不要脫離材料的內容及做含意範圍作文,不少於800字。

那位零分的考生是怎麼寫的。

他的標題是《我不相信傻鳥的道理》。

然後全部篇幅用來討論一隻鳥有沒有可能叼的起來可以讓自己浮在水面上的樹枝。

他通過整篇的計算,結論就是,假如木頭的浮力足夠承載一隻鳥,那麼兩者的關係大約是這樣的:

如果木頭兩立方分米,也就是大約兩塊磚頭那麼大,這隻鳥,自己重大概1公斤。

然後他認為,一隻母雞大約3,4斤,那麼1公斤的,只是一直小雛雞,一隻小雞如何叼的起兩塊板磚那麼大的木頭呢?

很顯然,題出錯了,然後把出題老師痛罵,羞辱了一番。

讀者問我怎麼看,我大致看了下,這篇文章如果讓我打分,仍然是零分。

別的都不去議論他是否正確,單單是這個結論,就有明顯的錯誤。

我們知道一隻剛孵出來的小雞,重量是50克,也就是一兩。

而一隻長的挺胖的老母雞,重量大約在2公斤。

換句話說,1公斤,那已經不是一隻小雛雞,而是半隻老母雞了。

光這一個明顯的漏洞,就讓這位考生所有的推論,都顯得很好笑。

即使我們不挑這孩子文章裡的錯,他通篇文章仍然體現的是無知,而不是很多人評論的所謂物理高手。

鳥和木頭之間,有如下幾個問題。

1、木頭有很多種。

木頭的平均密度在0.54左右,這孩子選取了0.5,很顯然,思維不嚴謹。

題目裡沒有給你說,小鳥叼起的是平均密度的木頭,也就是說,它可以是任何木頭。

木頭的密度範圍分佈是很廣的,小的不到0.2,你看葡萄酒的瓶塞,就不到0.2,大的有超過1,比如鐵木。

換句話說,如果這鳥,叼的是一塊輕木頭,或者就是風化乾燥的樹皮,那也許就從兩塊板磚,變一塊板磚了。

2、鳥也有很多種。

這個孩子顯然不常去動物園,所以拿來打比方的是雞,還高估了小雞的重量。

雞是人類馴養吃肉的,所以它長的很胖,翅膀很短。你幾乎見不到雞能夠在天空中翱翔,它只是能撲騰幾下而已。

所以,雞是代表不了鳥的,更加代表不了人家命題中動輒橫跨海洋的鳥。

我們換個對象,比如老鷹。

老鷹中較小的叫蒼鷹,它的重量通常在1斤到1公斤之間。

它的翼展有1.3米,也就是說,它翅膀展開,有1米3那麼長。

通常吃什麼呢?

老鼠,雞,野兔,都是它的食物範圍。

你看到了,一隻1斤重的鷹,動輒抓起3,4斤的兔子,雞,還在天上飛,都不成問題。

你可想而知,僅僅抓一塊板磚那麼大的木頭,對鷹來說,so easy。

這是為啥呢?你注意我前面說了雞的翅膀很短,蒼鷹的翅膀很長,有1.3米。

鳥在天上飛,和木頭浮在水面上是近似的。

鳥的翅膀很長,接觸空氣的表面積很大,它的浮力就大,換句話說,是那一對兒寬闊的翅膀決定了鳥能拿起多重的東西,而不是它自身的重量。

3、木頭的形狀有很多種。

這孩子算來算去,他自認為很聰明的把木頭的體積當作排掉的水的體積。認為這樣已經對出題老師很寬容了。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

一個木頭能浮起多重的東西,取決於它的排水量,而不是它自己的體積。

我打個比方。

輪船是用鋼鐵做的,鐵的密度遠大於水,但它不也沒沉麼?

為啥?

因為它裡面是空心的呀。

你想想看人類最初為啥能用獨木舟橫渡海洋?

因為木頭中間被我們鑿空了嘛。

木頭中間是空的,整根木頭的排水量,就會大於它自己的體積。

這隻鳥,叼來的那根樹枝究竟什麼形狀,題目裡並沒有講。

如果那根樹枝被細菌侵蝕了,內部是空心的,那它完全可以遠比板磚小的多,卻能夠載起更重的鳥。

這樣的漏洞,文中比比皆是。

我講這個故事,並不是要來羞辱這位中學生。

在我看來,一個年輕人,犯什麼錯誤都很正常,但有一件事,放在高考剛剛結束的這個時間點裡講,卻非常有意義。

人在年輕的時候,往往自以為是,這毛病的本質不是年輕氣盛,而是見識淺薄。

人嘛,閱歷是需要時間的,年輕的時候,就像夜郎國一樣,本就沒機會見到什麼強人,也沒機會經歷世事,難免把一切問題想的簡單了,想的像課本里那幾個糊弄孩子的題目一樣簡單。

我第一次讀《紅樓夢》的時候,只是個初中生。

讀到第十七回,“大觀園試才題對額,榮國府歸省慶元宵”。

只見得寶玉頗有才情,題詩,對聯,都遠比賈政身邊跟著的一眾清客,老夫子們強的多。

但是賈政卻不以為然,總是當眾訓他:“他年小的人,不過以一知充十用,取笑罷了。再俟選擬。”

我那時候讀到此處,只覺得寶玉確實才情過人,那一堆清客庸俗阿諛,而賈政是個老頑固,只會罵兒子。

但二十五年過去了,你讓我回頭重讀《紅樓夢》,不禁莞爾。

那些清客,老夫子,明知道賈政要考兒子,怎麼可能出力呢?一定都是敷衍,因為本來自己的使命就是做陪襯。

大家都湊數,亂吟,自然顯得寶玉格外的出色。

賈政這種老江湖怎麼可能不知道呢,當然很清楚。

但宅子是為什麼建的?為了元妃省親。

元妃是什麼人?

是賈寶玉同父同母的嫡親姐姐,而且是從小手把手教他的。

所謂長姐如母,這就是倆人的關係。

那人家姐姐是宮裡的妃子,什麼大才子沒見過,還需要你們幾個清客在這裡賣弄麼?

要的就是看她弟弟的才華,所以這麼多人,攢這麼個局,從頭到尾,就是為了捧寶玉來著。

賈政心裡清楚得很,但怕兒子不清楚,所以用完他,還要敲打他。

否則這孩子不明不白的博了頭彩,還以為自己本事了得,驕傲了。

你看到了,在成年人的社會裡,其實大家都是明白人,不明白,無論如何混不到那個位置,無論如何,坐不到那張椅子。

我年輕的時候,說過非常多的傻話,比如我曾經抨擊過整個教育,在我看來,那簡直就是一坨......

我記得自己的老師,課外的,曾經跟我這麼講。

他說,你的看法沒問題,問題是,你說的話有人聽得到麼?

我問他,怎麼才有人聽得到呢?

他告訴我,很簡單,你去考個狀元,每年省狀元都會被採訪,這個採訪是直播,而不是錄像。

也就是說,到時候你說啥,就直播出去啥,別人也沒法阻止你。

所以,你只要考個狀元,就可以當著全省人民的面,盡情的發表你對現有教育的鄙視。

我覺得他說得很對,聽進去了,就有執行。

經過好些年,到了高三,忽然發現,無論我如何努力,都進不了全省的前50名。

雖然狀元是個概率性事件,但無論怎麼發生奇蹟,這件事都和50名開外的人,無緣。

在這些年努力的過程裡,我接觸了很多人。

有人生在山村裡,從小到大一本課外書都沒摸到,更不要說有人輔導。但就是因為天資極其過人,硬是被像星探一樣的方式挖掘出來,免學費,免生活費,再按月給他家發現金都要讓他念書。

還有的人,極其勤奮,從初中起,每天只睡4個小時。

我忽然發現一個很可笑的事實,這個事實就是,我根本就拿不到那個發言的機會,因為我根本就沒資格。

而我沒資格,並不是老天虐待我,也不是環境虐待我,不是我沒有資源,而是我沒有能力。

說白了,是我自己,不夠優秀。

輸的,無話可說。

當然,現在回想,昔日老師建議我去考狀元,並不是他真的看好我,或者認為我說的對。

只是不想和一個傻缺爭辯,讓我自己去碰一碰南牆,試一試斤兩。

我一直到剛參加工作的第一年,還繼續冒傻氣。

當年我第一個CTO見到我,說了這麼一句話。

他說:看到我,就想起年輕時的自己。

我一直以為他在誇我。

他清華畢業後去了中科院,中科院畢業後去了美國貝爾實驗室,一直都是非常優秀的一個人。

這樣一個人說我像他,我自然以為是褒獎。

後來過了很久,從和他同輩的昔日同事嘴裡,我聽到了這句話的完整版。

他對我的評價不只有我聽到的上半句,還有下半句。

合起來就是:

我每次看到這孩子,就想起當年的自己,他和我當年,一樣的SB......

想起南懷瑾訓誡和尚們的一番話:

你想鄙視權力,先摸一摸,你想鄙視財富,先摸一摸,你想鄙視權威,先摸一摸。

如果奮鬥了一輩子,也弄不清自己罵的東西究竟長什麼樣,那也不打緊。

在這個過程裡,你已經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自己昔日的言論有多傻了。

當然,我們說了這孩子這麼多不好,其實對他來說無所謂,因為他夠年輕。

誰年輕的時候,還不曾SB過呢?

人年輕的時候要不曾SB,那就沒有出息;

人要是一把歲數還繼續SB,那就真成了SB。

文章來自微信公眾號:記憶承載,歡迎關注閱讀全文。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