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ad與課堂融合教學的先行者

iPad 語文 智能硬件 3D打印 南方都市報 2017-06-05
iPad與課堂融合教學的先行者

iPad只能用來玩遊戲,不能讓孩子接觸?如果你是一位把電子產品視為洪水猛獸的家長,那麼請來羅湖區南湖小學看一看,這裡的iP ad課堂教學會很快改變你的看法。

位於羅湖區中心地段的南湖小學,有著30年曆史,是廣東省一級學校,也是教育部首批全國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是“互動反饋教學”、“iP ad一對一學習”的先行者。南湖小學校長劉建琪告訴南都記者,學校的育人目標是突出對學生的個性化培養,而智慧校園建設著重為學生提供個性化學習空間。

學校屢獲信息類獎項,課例獲同行好評

據介紹,南湖小學成立了五大中心,特別是創新中心,全面推進智慧校園相關工作。學校有省、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2人,校長劉建琪是市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副校長劉素敏是省名師工作室主持人。劉素敏還是“2015年全國教育信息化創新應用十大新聞人物”,信息技術科組也在2015年被評為特色科組,全市僅兩個名額。

劉建琪介紹,近年來,南湖小學教師信息化能力極大提升,有全國N O C活動評委12人,這在深圳是非常少見的。作為語文老師,她也主動擁抱信息技術,並專門攻讀了天津大學軟件工程碩士學位,並獲得過“教育信息化應用推廣突出貢獻獎”。

2013年8月份履新南湖小學校長之後,劉建琪在傳承學校原有特色的基礎上,進一步推進智慧校園的建設,並於10月份開始推行iP ad與課堂教學的融合。2014年南湖小學舉辦了市iPad“一對一移動學習”活動,得到來自北京、天津、哈爾濱、香港等地同行的好評,這些課例代表深圳參加了全國教育信息化展演活動。近幾年,在信息化教學大賽中,南湖小學老師們收穫滿滿。學校的全國教育技術重點課題獲得優秀成果獎。

學生從知識的消費者成為知識的創造者

南湖小學基於iPad與互動反饋技術,所有課室構建成一對一數字化學習環境,實現一對一常態教學。學生依託數字資源、特色學習平臺,幵展自主學習、探究學習,激發了學習興趣、轉變了學習方式、提升了學習能力。省名師劉素敏團隊依託自主創建的“眾創學堂”網絡學習社區開展教學,形成了混合式學習方式,學生不再是知識的消費者,而是知識的創造者。

“我們一直跟老師滲透一個理念,iPad是孩子學習的工具,不是為了使用技術而使用技術,如果使用技術跟不使用技術的效果一樣,那就不要使用技術。”劉素敏稱,因此老師要重新建構課程,將課程整合在iPad系統平臺上,培養學生髮現問題分析問題以及創造性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這樣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劉素敏介紹,比如在南湖小學的綜合實踐課程中,開展了水貝珠寶探究、大鵬半島地質公園探究、汽車噪音問題調查等研究性學習課題。

“基於iP ad的研究報告等體現了學生的高階思維能力,同時學生也能從中獲得學習的樂趣,數字化學習作品非常豐富,在科技信息節競賽中屢獲佳績。”劉建琪介紹,未來南湖小學還計劃成立創客實驗室,引進開源智能硬件、全綵3D打印等,打造“創客智慧課堂”;創建未來教室,構建個性化學習環境,實現智慧學習,通過建設互聯網、大數據下的智慧校園,促進師生智慧成長。

統籌:郭銳川

文/圖:郭銳川(除署名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