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妻子的態度,彰顯一個男人的格局

婚姻 胡適 創業 張愛玲 一抹蔚藍 一抹蔚藍 2017-10-03

對待妻子的態度,彰顯一個男人的格局

小曼邁入婚姻的時候,幸福的像花兒一樣。

婚後,男人開始創業,小曼不得不在家帶孩子。可是,慢慢的,再見到小曼的時候,你看到的永遠都是一張鬱鬱寡歡的臉。

當我詢問原因的時候,她的眼圈立即紅了,她說,邁入婚姻,自己就成了保姆,那個男人除了往家裡扔幾個錢,對什麼都不管不顧。

我寬慰她說,你要理解他,畢竟剛開始創業,要面臨很多問題,他也很累。

小曼委屈地說,其實是他不在乎我了。孩子多重,多高,他不知道也就算了。就連孩子生病住院,他都在忙。我一個人,抱著孩子一夜未睡,可是他來的時候,一副冷冰冰的樣子,都沒問一聲這一夜我是怎麼過來的。

看著小曼因委屈而難過的臉,我的內心一陣難過。

這個你可以和他溝通,畢竟孩子是兩個人的,爸爸雖然忙,也要抽出一點時間給孩子的。我繼續說道。

誰知,小曼更委屈了,她哽咽著說,我說過了,你猜他說啥,他說當初我們約定好的,你主內,我主外。有了困難你要自行解決,不要老埋怨我。我雖然不能陪伴女兒,但是她的未來,我是有打算的,所謂父愛如山,我想她會懂。

這話說得我都感覺好冷,這是夫妻間的對話嗎?上下級吧?

女兒蹣跚學步的時候,最需要溫暖的懷抱,爸媽的支撐。當她需要你的時候,你不在,等她長大,就不需要了。

小曼說,其實,我也不是要他替我做家務或者帶孩子,只是想他忙碌之餘給我打個電話,問候一聲我和女兒。回到家的時候,和女兒有個交流和互動,就好!

這要求高嗎?不高,真的不高,可是男人都沒做到。兩歲半的女兒,看見他如同看見路人。

在一次小曼生病依舊得不到眷顧時,心寒到極點,她提出了離婚。

男人倍感委屈,我為了家庭打拼有錯嗎?

有很多人覺得,事業和愛情是無法兼顧的。其實不然,一個成熟的男人,懂得調節愛情和生活的比重,既愛的轟轟烈烈,又獲得事業的成功。相比而言,懂愛的人,得到妻子的支持,反而更容易取得成功。

對待妻子的態度,彰顯一個男人的格局

對待妻子的態度,彰顯一個男人的格局

在網上看到一對夫妻的對話。

男人:我出了車禍,你快請假回來照顧我。

女人:讓你媽照顧就是了,我有工作走不開。

男人:乾脆辭職吧!咱家又不差那點錢!

女人:不行,我打拼這麼多年才撐起的局面,不能說辭職就辭職。再說,這一塊都是我在經營,別人不好接手。

男人:我重要,還是工作重要?

女人:當年我生孩子的時候,住院五天,都沒見你人。你不也是忙工作嗎?今天想起我來了,早幹嘛了?

男人:不就你生孩子的時候沒管你嘛,記恨了十幾年,難道還不行嗎?

女人:這是一輩子的傷。

看完這段對話,內心一陣難過,為那個男人。事到今天,他依然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

生孩子,對女人來說,就是在鬼門關走一遭。在這種最痛,最難,最無助的時刻,無論是什麼理由不在身邊,都女人來說都是一輩子的遺憾。

就算忙工作,難道要通宵嗎?

沒離婚或許是諸多因素的牽絆,但是在那個女人的心裡從此再無愛意。

邁進婚姻,娶回一個女人,一定要多加關心,而不是讓其為自己服務。愛情的路上,需要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幫助,才能走出輝煌。

在近代中國,有個了不起的人叫胡適。

在當時的民國,胡適提倡新文化運動,可是讓人不解的是他卻娶了個小腳太太——江冬秀。

胡適和江冬秀訂婚儀式之後,就外出求學去了。這期間,江冬秀卻把自己當成了過門的媳婦,親自照顧胡適體弱多病的母親。胡適一去十年,而她一照顧就是十年。

胡適父親早亡,是母親一手辛苦將他帶大,他深切知道母親的不容易。在他外出求學的十年間,幸得江冬秀代他盡孝,胡適很感激她。

儘管胡適在美國有了心靈上的知己,但他回國之後,還是選擇了和江冬秀結婚。

這其中多半源與感恩。

幾十年的夫妻生活,江冬秀和胡適堪稱恩愛典範。胡適是有才又帥的男人,愛慕者頗多,但他卻沒有納妾,並且那麼聽老婆的話。連張愛玲都稱讚說,他們是舊式婚姻罕有的幸福的例子。

胡適是真的怕老婆?非也,他不過是感恩和愛護妻子罷了!

在今天看來,胡適是個成熟,而又擁有大格局的男人。這種大格局既助他的事業一臂之力,又讓他擁有幸福美滿的生活。

一個女人,從邁進婚姻的那一刻起,其實是將一顆真心放在了男人的手心。這顆心,需要用一生的愛去呵護。可是有的男人覺得,娶回的就是一個保姆,一個生活助理。

殊不知,這樣會寒了一顆心。

有格局的男人,懂得妻子的需求,並珍惜對方的付出。

培根曾說,妻子是青年時代的情人,中年時代的伴侶,暮年時代的守護。

一段婚姻生活中,男人的格局,決定著婚姻的溫度。不懂珍惜自己妻子得男人,人生暮年難免會面對,無人與我立黃昏,無人問我粥可溫的蒼涼局面。

到那時再明白妻子重要,就晚了!

男人的格局,決定了女人的結局。男人懂得把握自己,才能把握幸福人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