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今年6月,一家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實際上,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較為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頻頻。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深惠同時佈局的“雙城記”在企業之間交替演繹。

特別是惠州的臨深縣區,如惠陽區,近期也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頻頻“牽手”探討合作,如謀劃共建“龍崗—惠陽產業園”等。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平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兩地應該在產業規劃、用地規劃等方面打通,通過加強協商協同,作為一個整個來謀劃考慮,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未來至少5條軌道互聯

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軌道相連讓深惠這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重要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日益縮短。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呼之欲出。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內。在深莞惠都市圈建設過程中,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就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加快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建設。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今年6月,一家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實際上,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較為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頻頻。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深惠同時佈局的“雙城記”在企業之間交替演繹。

特別是惠州的臨深縣區,如惠陽區,近期也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頻頻“牽手”探討合作,如謀劃共建“龍崗—惠陽產業園”等。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平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兩地應該在產業規劃、用地規劃等方面打通,通過加強協商協同,作為一個整個來謀劃考慮,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未來至少5條軌道互聯

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軌道相連讓深惠這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重要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日益縮短。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呼之欲出。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內。在深莞惠都市圈建設過程中,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就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加快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建設。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這正是深惠兩地在考慮的問題。除了在建的贛深高鐵,深惠還在謀劃研究3條軌道接通連接——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深汕高鐵。加上已經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未來深惠之間預計至少有5條軌道交通互聯。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惠州逐步構築起引資引智引才的吸引力。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

■大咖專訪

近期,《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南方+惠州頻道推出“灣區爭先 深惠同城”“灣區爭先 惠港擔當”等系列報道,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惠州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深惠合作等話題。下面,小編帶你回看,專家大咖都是怎麼說的。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今年6月,一家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實際上,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較為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頻頻。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深惠同時佈局的“雙城記”在企業之間交替演繹。

特別是惠州的臨深縣區,如惠陽區,近期也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頻頻“牽手”探討合作,如謀劃共建“龍崗—惠陽產業園”等。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平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兩地應該在產業規劃、用地規劃等方面打通,通過加強協商協同,作為一個整個來謀劃考慮,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未來至少5條軌道互聯

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軌道相連讓深惠這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重要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日益縮短。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呼之欲出。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內。在深莞惠都市圈建設過程中,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就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加快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建設。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這正是深惠兩地在考慮的問題。除了在建的贛深高鐵,深惠還在謀劃研究3條軌道接通連接——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深汕高鐵。加上已經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未來深惠之間預計至少有5條軌道交通互聯。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惠州逐步構築起引資引智引才的吸引力。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

■大咖專訪

近期,《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南方+惠州頻道推出“灣區爭先 深惠同城”“灣區爭先 惠港擔當”等系列報道,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惠州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深惠合作等話題。下面,小編帶你回看,專家大咖都是怎麼說的。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

大灣區建設深圳東進

惠州或成最大受益者

“惠州土地空間廣闊,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很大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今年4月,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看好惠州在大灣區中的發展前景。

陳鴻宇表示,在國際一流灣區中,不管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還是東京灣區,都是交通先行,然後產業為基。大灣區的交通網絡要向粵東粵北擴散,惠州是必經之地。當然,惠州也必須交通先行,主動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對接和互聯互通。

在陳鴻宇看來,由於鄰近香港深圳,又擁有土地、空間、海域廣闊等優勢,惠州的區位競爭力逐步顯現出來,這也是必然趨勢。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大灣區的建設,空間資源廣闊的惠州將是很大的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今年6月,一家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實際上,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較為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頻頻。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深惠同時佈局的“雙城記”在企業之間交替演繹。

特別是惠州的臨深縣區,如惠陽區,近期也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頻頻“牽手”探討合作,如謀劃共建“龍崗—惠陽產業園”等。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平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兩地應該在產業規劃、用地規劃等方面打通,通過加強協商協同,作為一個整個來謀劃考慮,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未來至少5條軌道互聯

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軌道相連讓深惠這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重要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日益縮短。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呼之欲出。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內。在深莞惠都市圈建設過程中,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就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加快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建設。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這正是深惠兩地在考慮的問題。除了在建的贛深高鐵,深惠還在謀劃研究3條軌道接通連接——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深汕高鐵。加上已經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未來深惠之間預計至少有5條軌道交通互聯。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惠州逐步構築起引資引智引才的吸引力。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

■大咖專訪

近期,《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南方+惠州頻道推出“灣區爭先 深惠同城”“灣區爭先 惠港擔當”等系列報道,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惠州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深惠合作等話題。下面,小編帶你回看,專家大咖都是怎麼說的。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

大灣區建設深圳東進

惠州或成最大受益者

“惠州土地空間廣闊,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很大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今年4月,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看好惠州在大灣區中的發展前景。

陳鴻宇表示,在國際一流灣區中,不管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還是東京灣區,都是交通先行,然後產業為基。大灣區的交通網絡要向粵東粵北擴散,惠州是必經之地。當然,惠州也必須交通先行,主動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對接和互聯互通。

在陳鴻宇看來,由於鄰近香港深圳,又擁有土地、空間、海域廣闊等優勢,惠州的區位競爭力逐步顯現出來,這也是必然趨勢。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大灣區的建設,空間資源廣闊的惠州將是很大的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與深圳融合是惠州的重要出路

若融入不進去就可能被邊緣化

近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軌道交通的連接有助於惠州與深圳加強對接合作,但一體化發展關鍵還要在於協同和融合,要打破行政隔閡,在規劃上整體考慮。

林江認為,惠州要藉助深惠軌道交通的契機,很好地對接深圳和粵東。深惠合作或者說深惠融合、深惠一體化,對惠州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出路。如果惠州融入不進去,就可能被邊緣化。

林江表示,深惠的關係與廣佛比較類似。廣州是省會城市,深圳是經濟特區,人才、技術、金融等資源都較為集聚,而佛山、惠州都是製造業中心。廣佛同城邁出重要步伐,取得一定的成效。深惠融合發展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今年6月,一家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實際上,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較為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頻頻。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深惠同時佈局的“雙城記”在企業之間交替演繹。

特別是惠州的臨深縣區,如惠陽區,近期也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頻頻“牽手”探討合作,如謀劃共建“龍崗—惠陽產業園”等。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平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兩地應該在產業規劃、用地規劃等方面打通,通過加強協商協同,作為一個整個來謀劃考慮,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未來至少5條軌道互聯

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軌道相連讓深惠這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重要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日益縮短。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呼之欲出。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內。在深莞惠都市圈建設過程中,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就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加快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建設。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這正是深惠兩地在考慮的問題。除了在建的贛深高鐵,深惠還在謀劃研究3條軌道接通連接——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深汕高鐵。加上已經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未來深惠之間預計至少有5條軌道交通互聯。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惠州逐步構築起引資引智引才的吸引力。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

■大咖專訪

近期,《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南方+惠州頻道推出“灣區爭先 深惠同城”“灣區爭先 惠港擔當”等系列報道,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惠州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深惠合作等話題。下面,小編帶你回看,專家大咖都是怎麼說的。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

大灣區建設深圳東進

惠州或成最大受益者

“惠州土地空間廣闊,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很大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今年4月,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看好惠州在大灣區中的發展前景。

陳鴻宇表示,在國際一流灣區中,不管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還是東京灣區,都是交通先行,然後產業為基。大灣區的交通網絡要向粵東粵北擴散,惠州是必經之地。當然,惠州也必須交通先行,主動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對接和互聯互通。

在陳鴻宇看來,由於鄰近香港深圳,又擁有土地、空間、海域廣闊等優勢,惠州的區位競爭力逐步顯現出來,這也是必然趨勢。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大灣區的建設,空間資源廣闊的惠州將是很大的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與深圳融合是惠州的重要出路

若融入不進去就可能被邊緣化

近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軌道交通的連接有助於惠州與深圳加強對接合作,但一體化發展關鍵還要在於協同和融合,要打破行政隔閡,在規劃上整體考慮。

林江認為,惠州要藉助深惠軌道交通的契機,很好地對接深圳和粵東。深惠合作或者說深惠融合、深惠一體化,對惠州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出路。如果惠州融入不進去,就可能被邊緣化。

林江表示,深惠的關係與廣佛比較類似。廣州是省會城市,深圳是經濟特區,人才、技術、金融等資源都較為集聚,而佛山、惠州都是製造業中心。廣佛同城邁出重要步伐,取得一定的成效。深惠融合發展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

惠州在深圳合適的通勤範圍內

“深莞惠試驗區”要強化產業協同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建議,深莞惠都市圈要在產業規劃等方面加強協同,通過城市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他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的距離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之內。深惠兩地需要把各自最強的東西拿出來,綜合形成更多的優勢。

毛豔華建議,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可以強化產業協同、居住分離、公共政策的對接以及生態環境共治、開放平臺和創新資源共享等。

他建議,惠州要加快開放平臺的建設,如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口岸建設。在產業的分工協作上,如果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能夠壯大起來,與深圳建立更好的產業鏈聯繫,加上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深惠的合作關係會更緊密。

"

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佈《關於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的意見》。其中明確提出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並明確深圳的戰略定位:高質量發展高地、法治城市示範、城市文明典範、民生幸福標杆、可持續發展先鋒。

引人關注的是,這份長達數千字的文件中還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在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這為未來深莞惠的合作打開了更大的想象空間。

8月19日,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向南方日報、南方+記者表示,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對深圳的發展目標、發展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賦予了深圳更多的政策,也給深莞惠都市圈帶來更多的機會。深圳一方面會吸引集聚更多的人才等創新要素,另一方面外溢也將更加強烈。《意見》中提到的產業,也都是惠州的機會,因為深圳的容量畢竟是有限的,很多是做企業總部,而生產等環節往往需要周邊的惠州等城市承擔。

陳鴻宇認為,多年來惠州的發展,一個重要因素就是受深圳、香港等城市的輻射帶動。深圳承擔新的使命,惠州和深圳的優勢互補,會帶來極大的發展機會。惠州應當認真研究其中的機遇,深圳哪些高端產業要外溢,惠州就需要爭取,有針對性地精準對接,爭取大項目、大企業落戶。同時,惠州還要在陸上和海上交通方面全方位對接深圳、香港,完善高鐵等軌道交通網絡。不僅要深惠一體化,還要推進深惠同城,讓深惠生活圈更加緊密。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19日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深圳被賦予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在創新試驗方面得到更多授權,意味著在制度創新和科技創新方面會進一步提升。這對周邊城市會帶來比較深遠的影響。

林江表示,藉助這個機遇,惠州對接深圳要抓住重點,不單單是招商引資和科技創新,還要在制度創新上向深圳學習。通過制度創新可以帶動科技創新,反過來,科技創新也會倒逼制度創新。深圳的土地空間有限,而惠州的空間廣闊。惠州作為深圳的鄰居,應當因應深圳新的地位,順勢而為,提前謀劃對策,做好對接,打造“類深圳”的營商環境。

作為深圳的近鄰和“CP城市”,瞄準國內一流城市目標的惠州,將迎來“爆發期”?

臨深惠州再被“點名”

“深莞惠聯動發展”打開想象新空間

惠州是粵港澳大灣區重要節點城市、深圳的近鄰,也是大灣區中土地及海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市之一,土地面積相當於深圳、廣州、東莞3市之和。

此次《意見》雖然沒有提到很多有關惠州的內容,但還是點到了惠州。

在“助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一節,其中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聯動發展,促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創新完善、探索推廣深汕特別合作區管理體制機制”。

不僅如此,日前,廣東省委、省政府印發的《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

中央、省的文件近期頻頻點名深莞惠,為三地合作創造了更大的發展空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今年6月,一家研究院發佈的研究報告顯示,在全國24個千萬級人口的大都市圈中,深莞惠都市圈的發展潛力指數排名第三,僅次於上海大都市圈、北京都市圈。

實際上,近年來,深圳與惠州的合作較為密切,特別是企業之間互動頻頻。比亞迪、TCL、華星光電、德賽、伯恩光學、贏合科技、欣旺達、光弘科技……深惠同時佈局的“雙城記”在企業之間交替演繹。

特別是惠州的臨深縣區,如惠陽區,近期也與深圳的龍崗區、坪山區頻頻“牽手”探討合作,如謀劃共建“龍崗—惠陽產業園”等。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認為,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深圳、惠州、深汕特別合作區,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平臺。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建議,借鑑廣佛同城的經驗,深惠兩地應該在產業規劃、用地規劃等方面打通,通過加強協商協同,作為一個整個來謀劃考慮,走差異化發展道路。

未來至少5條軌道互聯

深惠將形成“半小時經濟生活圈”

10分鐘,這是坐廈深高鐵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坪山站的車程。30分鐘,這是從惠州南站到深圳北站的距離。

在高鐵飛速發展的今天,軌道相連讓深惠這兩座粵港澳大灣區東部重要城市之間的空間距離日益縮短。隨著贛深高鐵建設,預計到2021年從惠州中心區到深圳只要20多分鐘,跨城“半小時經濟生活圈”呼之欲出。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都市圈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內。在深莞惠都市圈建設過程中,惠州與深圳要進行更好地對接,首先就要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並加快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建設。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這正是深惠兩地在考慮的問題。除了在建的贛深高鐵,深惠還在謀劃研究3條軌道接通連接——深惠城際、深圳至大亞灣城際、深汕高鐵。加上已經通車運營的廈深高鐵,未來深惠之間預計至少有5條軌道交通互聯。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為,隨著基礎設施的建設和交通條件的改善,惠州逐步構築起引資引智引才的吸引力。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

■大咖專訪

近期,《南方日報·惠州觀察》、南方+惠州頻道推出“灣區爭先 深惠同城”“灣區爭先 惠港擔當”等系列報道,聚焦粵港澳大灣區背景下惠州的發展前景特別是深惠合作等話題。下面,小編帶你回看,專家大咖都是怎麼說的。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

大灣區建設深圳東進

惠州或成最大受益者

“惠州土地空間廣闊,將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很大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今年4月,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採訪時表示,看好惠州在大灣區中的發展前景。

陳鴻宇表示,在國際一流灣區中,不管紐約灣區、舊金山灣區還是東京灣區,都是交通先行,然後產業為基。大灣區的交通網絡要向粵東粵北擴散,惠州是必經之地。當然,惠州也必須交通先行,主動做好基礎設施建設的對接和互聯互通。

在陳鴻宇看來,由於鄰近香港深圳,又擁有土地、空間、海域廣闊等優勢,惠州的區位競爭力逐步顯現出來,這也是必然趨勢。未來,香港和深圳東進,首選也將是惠州。大灣區的建設,空間資源廣闊的惠州將是很大的受益者,長遠來看有可能將成為最大受益者。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中山大學嶺南學院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

與深圳融合是惠州的重要出路

若融入不進去就可能被邊緣化

近日,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港澳珠三角研究中心副主任林江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軌道交通的連接有助於惠州與深圳加強對接合作,但一體化發展關鍵還要在於協同和融合,要打破行政隔閡,在規劃上整體考慮。

林江認為,惠州要藉助深惠軌道交通的契機,很好地對接深圳和粵東。深惠合作或者說深惠融合、深惠一體化,對惠州的發展來說,是一個重要的出路。如果惠州融入不進去,就可能被邊緣化。

林江表示,深惠的關係與廣佛比較類似。廣州是省會城市,深圳是經濟特區,人才、技術、金融等資源都較為集聚,而佛山、惠州都是製造業中心。廣佛同城邁出重要步伐,取得一定的成效。深惠融合發展可以得到一些啟發,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

惠州在深圳合適的通勤範圍內

“深莞惠試驗區”要強化產業協同

中山大學粵港澳發展研究院教授、自貿區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毛豔華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建議,深莞惠都市圈要在產業規劃等方面加強協同,通過城市分工協作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他表示,距離中心城市70-80公里以內的範圍是通勤比較合理的空間,惠州與深圳的距離正好處於這樣一個範圍之內。深惠兩地需要把各自最強的東西拿出來,綜合形成更多的優勢。

毛豔華建議,推進深莞惠區域協同發展試驗區建設,可以強化產業協同、居住分離、公共政策的對接以及生態環境共治、開放平臺和創新資源共享等。

他建議,惠州要加快開放平臺的建設,如對外聯通的港口、機場等口岸建設。在產業的分工協作上,如果惠州的石化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產業能夠壯大起來,與深圳建立更好的產業鏈聯繫,加上交通基礎設施的完善,深惠的合作關係會更緊密。

中央文件提深莞惠聯動發展,惠州迎機遇窗口!這幾大領域最受惠

專訪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張克科:

蓮塘口岸是重大利好

3-5年內惠州將成投資熱點

深圳市深港科技合作促進會會長、深港澳科技聯盟顧問、深圳市科協原專職副主席張克科在接受南方日報、南方+記者專訪時表示,連接深港的蓮塘口岸開通後,將強化惠州的區位優勢,未來可望進一步帶動惠州成為投資熱土。

張克科表示,深圳和惠州的合作有淵源的,目前也水到渠成。隨著深圳東進戰略和深莞惠經濟圈建設,隨著軌道交通的對接、產業和人才的對接,特別是深汕特別合作區建設,深圳將會從惠州穿城而過,這個區域將成為連在一體的最重要的一個平臺。

張克科認為,在未來3-5年之內,在深圳要借深汕特別合作區發力的時候,在整個交通樞紐佈局完善之後,惠州一定會成為一個(投資)熱點,而且是不可迴避的熱點。由於處於深圳東進的重要節點上,惠陽大亞灣片區未來可能會成為惠州的一個新的中心。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