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南茶坊的歷史

南茶坊,每個呼市人都知道。目前,在南茶坊地區以形成維多利為中心的商業區,每天都有大量市民在此購物、娛樂、逛街。由於地處交通中心,託縣、和林、涼城、武川、清水河出城入城多走此道,因此此地交通十分擁堵,尤其是開車者都叫苦不迭,本來車就多,再加上如潮的人流,簡直讓人慾哭無淚。

至於此地為何叫南茶坊,據說此處曾是過往官員喝茶、休息的茶坊,因位於城南,故名南茶坊。

其實,在1950年代之前,這裡草肥水美,有數座菜園子,是供應城內市民菜蔬的蔬菜基地。1957年7月,南茶坊的一片菜地被徵用,建起南茶坊小學,1960年底,小學建成開學。其東側為菜地,西南方為孤魂灘。南茶坊街路東原有關帝廟一座,還建有喜神廟、五道廟,但後來漸無。

呼市人不知道的呼市事:南茶坊的歷史

南茶坊還是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見證地。1937年10月14日日本侵略者侵佔歸綏,由南茶坊街入城;九一九綏遠和平起義後,中國人民解放軍也是從南茶坊入的城。南茶坊出城朝南的大路,即今天的昭君路舊稱“歸和大道”。當時的0km界碑就在今天的福利達門口,該路往南可去和林格爾縣。

南茶坊是當時歸綏城的南大門,是當時的交通要道。它同時也是山西人走西口的必經之路。當時的路面只是用砂石鋪就,路面也很窄。每年冬春兩季風沙捲起,塵土飛揚,一到入夜就能聽到各種動物衰哭嚎叫之聲,非常嚇人。

不過,自從1921年平綏鐵路修通歸化後,給歸化城帶來大量人口。南茶坊作為交通要道彙集了大量南來北往的群眾,經過多年發展逐漸形成了現今呼和浩特城南重要的商業中心。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