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來源:第十一診室(微信公眾號ID:consultingroom_11)

圖片: Dribbble | 設計: Lorena G | 責任編輯: 木頭羊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商務合作敬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導言

大家好,我是老陳,年方二八,正青春……呸,並不是。

頂著一張油痘肌的臉,過到了今天。

18歲的時候不敢用眼霜,怕長脂肪粒(並不會)。

20歲的時候不敢用面霜,怕質地太厚,悶痘痘。

22歲的時候不敢用精華,怕營養過剩,長閉口。

……

一晃又是幾年過去了,我猛然驚覺自己護膚的進程落在了同齡人的身後(從我粗糙的膚感、蒼老的面容裡看出來的)。聽著身邊的同事都在討論著神仙水、臘梅、紅腰子啥的,我心動不已,剛準備狠狠心好好地買款適合的精華,一看,懵了。

不說分膚質吧,單功效就有祛痘、美白、淡斑、修復、抗衰老等,價位更是幾百到幾千不等,而且,就算是同一種功效,不同品牌還強調不同成分……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精華如此讓人眼花繚亂,我可咋整?

我去專櫃問櫃姐,我適合啥精華?櫃姐不虧是櫃姐,只給我挑貴的,不給我挑合適的……錢包癟了一個月,然而臉頰上也悶了好多小閉口。

所以,朋友們,精華到底該怎麼選?你正在用的那款適合你自己嗎?

為了我的臉,當然也是為了你們的臉,我苦苦哀求魔鏡給大家寫一篇關於精華的文章,我近水樓臺我先問,希望魔鏡能在本文裡為我們解答以下的問題。

1、什麼時候適合用精華?有年齡界限嗎?

2、各款精華號稱的「功效」是真的嗎?

3、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精華?(看功效?看價錢?看品牌?還是看成分?)

4、不同功效的精華可以疊加使用嗎?

(大家還有什麼問題在留言區問起來啊!)

下面讓我們隆重歡迎六魔鏡出場!鼓掌

掌聲不要停,不要停,讓魔鏡再感受一會兒你們的愛,哎呀,舒坦。

最近小仙女們越發愛我了,魔鏡非常開心。

今天我們聊的是精華,提到精華,我們能馬上想到各大品牌主打的產品,如雅詩蘭黛的「小棕瓶」、資生堂的「紅腰子」、蘭蔻的「小黑瓶」等等,還有新生代以配方濃度作為主打的各種「原料桶」精華,或者他們也把自家產品稱作「原液」,比如The Ordinary,Bio-MESO等。

Q1

什麼時候適合用精華?

有年齡界限嗎?

有人覺得用精華是「上歲數」的表現,甚至也喜歡用精華來自嘲,誒呦呦,你看我最近這細紋,都開始用猛藥精華了呢。

其實精華的使用沒有年齡界限,一般開始入護膚之門(坑)的大學生,用精華搭配保溼防晒,都毫無障礙。

精華並不是特殊的護膚品,而是一大類有效成分濃度較高的產品,精華也有各種劑型和質地,包括精華水、精華乳液、精華霜、精華油等。

但商家會特意為精華產品做出年齡段的區分,從廣告內容也能看出來,一款產品使用青春少女做麻豆,還是輕熟女性做麻豆,它的目標人群是不同的

這主要是因為不同精華的側重點不同,比如青春少女的皮膚,彈性好、皺紋少,那麼精華的主打功效可能是保溼;而輕熟女性,細紋開始出現,皮膚略微暗黃,除了保溼,也許還有抗衰、美白等功效。而我又幹又黑又有皺紋(當然魔鏡只是舉個例子,請保持你們心中魔鏡的閃亮形象),當然可以都用,all in!

Q2

各款精華號稱的「功效」是真的嗎?

既然all in了,錢不能白白打水漂。

精華功效的基礎在於其相對高的濃度

我們列出某品牌「熊果苷」精華液的產品成分: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注意:護膚品成分表,1%濃度以上的,從含量高到含量低排列,1%濃度以下的,排列不分先後順序。)

這款精華以熊果苷和煙酰胺為主要美白成分,輔以抗炎劑(植物提取物+甘草酸銨)抗氧化劑(植物提取物+水母酵解蛋白)

但是,成分表中不會標出成分的佔比和濃度,除非廠商自己宣稱(比如某些品牌推出了不同濃度梯度的精華瓶,以此為賣點),普通消費者是無從查詢其有效成分的具體濃度的。

關於濃度更多是業內的約定俗成,比如某藥妝一款精華在宣傳圖片中稱維生素C濃度達10%,阿魏酸濃度達0.5%,這就是非常高的濃度了。

判斷精華功效的第二點,就是看成分

小仙女們瞭解一些常見的精華成分,基本就能把這款精華到底和「櫃姐」宣稱的效果是否一致判斷個八九不離十。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魔鏡將列出部分經實驗研究有生物活性、有臨床數據報道的經典成分,做一個簡單的介紹。

  • 保溼成分

保溼,即維持皮膚水分。皮膚每天都在向外蒸發水,皮膚內含有許多天然保溼因子,比如膽固醇、甘油三酯、氨基酸、透明質酸(即小分子玻尿酸)等,它們充當「抓手」,讓水蒸發得不那麼猛烈。保溼精華的作用也是同理——「抓水」、減少水分的蒸發。

在精華中一般看到一種到幾種保溼成分,這些成分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增加角質層含水量的保溼劑,如甘油、透明質酸、尿素、丙二醇,它們可以抓水,比如修麗可維生素B5+透明質酸精華、潤百顏次拋玻尿酸精華;一類是減少水分流失的封閉劑,包括凡士林、植物油、礦物油等,它們主會在皮膚表面「成膜」,罩住水分,比如HABA的一系列角鯊烯精華油。

  • 抗衰老成分

衰老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指的是皮膚出現皺紋、下垂、粗糙、暗沉等老化現象。抗衰老成分的作用是抗氧化和促進膠原合成,常見成分包括煙酰胺、視黃醇、維生素C及其衍生物、維生素E、多肽等。這些成分可以調整表皮角質和真皮膠原代謝,減少或者中和氧自由基,在提升皮膚光澤度這一點上,它們也是有效的美白劑。

比如理膚泉、Topix、RoC都有含視黃醇的精華(需要海淘),它們對細小紋路有一定的改善;Olay、The Ordinary也有含煙酰胺的精華,可以改善粗糙和暗沉,煙酰胺是維生素B3活性衍生物,具有抗炎、抗氧化、免疫調節、抑制黑色素向角質層轉運的作用

煙酰胺的使用及功效

外用5%煙酰胺可以減少面部的細紋和皺紋,連續使用12周可使面部紋路長度減少5%。

煙酰胺也可以提升皮膚質感,連續使用12周可使皮脂腺分泌減少2.5%,產生縮小毛孔的效果。

  • 美白成分

美白成分主要是影響黑色素的形成、轉運和代謝過程。包括以上起到抗氧化作用的抗衰老成分,還有氫醌(已知美白能力地表最強,但可能造成色素脫失,不要貪杯,不是護膚品允許添加的成分)、間二苯酚、曲酸、壬二酸、桑樹提取物、熊果苷、甘草提取物、沒食子酸、硫辛酸等。

以維生素C為例,它能夠抑制氧化和黑色素形成。但維C非常容易氧化從而失去作用,所以增加其穩定性和利用率一直是各廠商關注的問題,如研發穩定性更強的維C衍生物(如VC-PMG),或使用離子滲透法、納米微脂囊等方法增加其透皮吸收率。

想要通過精華來達到美白的效果,至少要在3個月之後才看得出來,而且要朋友觀察,因為每天自己對著鏡子,是覺察不到改變的。如果想要更快速、更高效地變白,你可以考慮醫學美容的方式,比如光子嫩膚(強脈衝光),或者刷酸。

  • 剝脫成分

這類成分通過剝脫角質層來加速表皮更新,首要作用是減少毛孔堵塞,抑制痤瘡和粉刺形成;同時也會使角質層中的黑色素一同脫落,從而達到美白效果;變薄的角質層也會使皮膚觸感變得柔軟,改善毛周角化(俗稱雞皮膚)。

剝脫成分主要為酸類,包括水楊酸、甘醇酸、乳酸、蘋果酸、杏仁酸等等,除了減輕痤瘡和粉刺,歐美白種人也願意使用這類成分來抗衰老,亞洲女性角質層較薄,角質剝脫過度容易導致敏感和色素沉著,非耐受皮膚使用酸類精華需謹慎,要先從較低濃度使用或局部試用,常見的品牌有修麗可、Bio-MESO、HomeFacial Pro、寶拉珍選等。

Q3

如何挑選適合自己的精華?(看功效?價錢?品牌?還是成分?)

挑選適合自己的精華一共分四步。

第一,看需求,想要改善哪些問題。

不同的皮膚狀況應選用不同的精華。容易瘙癢泛紅的敏感肌,和緊繃蛻皮的乾燥肌,需要成分安全、簡單的保溼精華,這時儘量不使用抗衰老、美白、煥膚產品,會加重刺激,加重皮膚的原有問題;痘痘肌,則需要減少使用油類精華,側重保溼,可以使用有剝脫作用的煥膚精華,促進痤瘡和粉刺的排出;狀態穩定但是暗沉、起斑、衰老的皮膚,則可以在做好保溼的基礎上,選用美白淡斑、抗衰老成分的精華。

第二,按需求尋找對應的成分。(前面的成分介紹請用小本本記下來)

第三,找品牌。

你可以到搜索引擎或者各大電商平臺,按成分+品牌的辦法搜索,舉個栗子:煙酰胺+Olay,基本就是這樣的結果: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這不是廣告,歡迎品牌方看到後打款,謝謝~)

如果成分剛好、品牌也是你偏好的,那麼基本選定。

第四,看看荷包和預算。

理性消費,結賬。

Q4

不同功效的精華可以疊加使用嗎?

不同的精華成分疊加使用,基本上不會出現相互干擾的情況,混合過程的變化仍然是物理變化,而不是化學變化,它們該有的生物活性還有。

但有的精華疊加後有變色現象,也不排除維C被氧化的情況,真的發生了,就分開使用吧。

魔鏡總結

「精華」是一類有效成分濃度較高的功效性護膚產品。

② 其效果大體可分為保溼、美白、抗衰老、剝脫(煥膚),在不同的皮膚狀態和不同的使用目的下應選用不同的產品

好皮膚的基礎在於健康的生活習慣,注意清潔、保溼和防晒。

精華作用是錦上添花的,是否值得購買還是要摸摸自己的錢包。

皮膚科醫生的護膚方法是什麼?

如果皮膚的敏感、痤瘡、色斑甚至皮炎已經無法靠護膚品修復,讓你感到困惑無助,請一定尋求皮膚科醫生的幫助。護膚品不是藥品,精華再「猛」,也還是護膚品,皮膚科醫生有更多有效的手段,可以幫助大家更高效地解決問題。

今天就到這裡了,大家有什麼問題歡迎留言哦~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