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不哥向右,忽必烈向左,蒙古帝國的命運在這一戰分岔

按照蒙哥汗的安排,旭烈兀率軍西征現在的中東地區,忽必烈的任務是進攻南宋,徹底征服中國。

忽必烈受命之後,先到金蓮川也就是現在的內蒙古錫林浩特一帶建立自己的小班子,其中包括大量的漢人,比如郝經、劉秉文等,就是在這個時期加入了忽必烈的小團隊,成為智囊。

忽必烈在金蓮川選址,按照漢人的設計,建築了一個城,也就是開平。地理上,開平在當時的蒙古帝國中心和林的東南方,又在現在的北京的西北方,位於北京與和林中間,是兩地之間往來的必經之地。

之後,忽必烈又到關中,在關中建立根據地,進行了一次戰略大迂迴,沿著青藏高原的東部邊緣南下,先佔領了現在的川西地區,進而南下滅了大理國,也就是現在的雲南的西北部。

滅了大理之後,忽必烈回到開平,留了兩萬人的蒙古軍隊在大理。

阿里不哥向右,忽必烈向左,蒙古帝國的命運在這一戰分岔

蒙哥汗對忽必烈一度有所懷疑,所以他決心親征南宋,下令東方三王族南下進攻江淮地區,忽必烈進攻襄陽地區,蒙哥汗自己率主力圍攻釣魚城,並命令在大理的蒙古軍隊從雲南進攻南宋的後背,也就是湖南地區。阿里不哥留守蒙古本部。

按照之前蒙哥汗的部署,進攻南宋的時候,東方三王族的軍隊歸忽必烈指揮。此前木華黎在華北地區的軍隊,也歸忽必烈指揮。還有金國滅亡前後在華北地區崛起的軍閥勢力,都屬忽必烈指揮。

這就意味著,蒙古勢力中的東方三王族,也就是成吉思汗的三個弟弟控制下的東北亞的蒙古勢力都在忽必烈的控制之下,蒙古已經征服的華北地區也在忽必烈的控制之下。忽必烈能夠依靠的力量,主要是東方三王族的軍隊,以及華北的各地的軍閥勢力。

蒙哥汗死在前線的時候,消息是對外封鎖的,軍中準備把他的遺體帶回蒙古草原之後再公佈,以免因為爭奪汗位而發生動盪。但忽必烈意外得到了消息。忽必烈和他的智囊們商量了一下,決心返回開平,爭奪汗位。

阿里不哥向右,忽必烈向左,蒙古帝國的命運在這一戰分岔

阿里不哥也得到了蒙哥汗的消息,很快就把這個消息通知了當時在亞歐大陸各地的成吉思汗的子孫們,準備召開選汗大會,也就是忽裡勒臺大會。當時成吉思汗的直系孫子們大多數都支持阿里不哥。

這時候的蒙古宗王都已經是成吉思汗的孫子輩在當家,旭烈兀得到消息後沒有繼續大舉進攻埃及,準備返回蒙古本部,但並沒有馬上出發,而是先觀望事態發展。欽察汗國的拔都此時已死,當家的是他的弟弟別兒哥,別兒哥也支持阿里不哥。察合臺汗國和窩闊臺汗國也支持阿里不哥。

不過,看上去支持阿里不哥的人不少,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尤其積極,但最主要的支持者欽察汗國並不能給阿里不哥提供什麼直接的支持,別兒哥這時候的主要想法是越過高加索山,進攻旭烈兀汗國的阿哲兒拜佔也就是現在的阿塞拜疆地區。

阿里不哥在蒙古西部靠近中亞的地區舉行了忽裡勒臺大會,宣佈繼位為蒙古大汗,忽必烈也不示弱,在蒙古東部地區,在東方三王族的支持下,也宣佈繼位為蒙古大汗。

阿里不哥向右,忽必烈向左,蒙古帝國的命運在這一戰分岔

蒙古出現了兩個大汗,戰爭就在所難免了。這也是蒙古歷史上第一次內戰,而且是發生在兩個親兄弟之間。

阿里不哥方面的軍隊主要是窩闊臺汗國和察合臺汗國以及蒙哥留給阿里不哥的留守軍隊,蒙哥代領到釣魚城的軍隊本來也是支持阿里不哥的,但是在返回蒙古的路上,在六盤山附近被忽必烈強行解散了。

阿里不哥方面的軍隊一開始攻勢很猛,佔領了和林,但在往東進攻,就沒用什麼進展了,被支持忽必烈的東方三王族以及華北軍閥的軍隊阻擋住了,阿里不哥始終沒能進攻到開平附近,戰爭進入相持階段。

因為蒙古本部已經習慣了依賴華北地區長途運輸而來的物資,這時候因為戰爭,忽必烈切斷了道路,和林沒有華北地區的物資供應,也難以維持,阿里不哥只好撤回蒙古西部和中亞地區。後來在中亞地區又受到排擠,也站不住腳,只能向忽必烈投降。

阿里不哥向右,忽必烈向左,蒙古帝國的命運在這一戰分岔

阿里不哥和忽必烈之爭,其實也是蒙古發展方向之爭,也就是傳統上所說的所謂草原本位主義和漢化之間的發展方向的鬥爭,最後以忽必烈的漢化路線勝利而告終。這個說法這些年遭到了很多人的質疑,但客觀來看,這個解釋問題不大。

忽必烈之所以能夠在汗位爭奪中能夠勝出,是因為他所控制的地區雖然面積遠不如支持阿里不哥的蒙古宗王們控制的面積大,但以生產力發展水平、經濟繁榮程度和人口數量而言,就完全顛倒過來了,忽必烈佔據壓倒性的優勢。

支持阿里不哥的主要是西部蒙古,尤其是中亞地區,在人口結構上是以突厥系民族為主的,而忽必烈所依靠的現在的內蒙東部地區、東北地區和華北地區,漢人佔絕對優勢,其中也包括女真、契丹等民族。

在阿里不哥投降之後,窩闊臺汗國逐步被察合臺汗國吸收,中亞地區陷入混戰狀態,元朝雖然也曾試圖重新徵服中亞地區,但都沒有堅持下去,蒙古各汗國之間只保留著鬆散的聯盟,忽必烈則堅持征服中國,並始終把中國視為根本。

阿里不哥向右,忽必烈向左,蒙古帝國的命運在這一戰分岔

按照杉山正明的觀點,正是依靠中國地區發達的經濟生產能力,忽必烈才能夠以賞賜的形式讓其它幾個汗國也至少在表面上承認元朝皇帝為蒙古帝國的大可汗,並在此基礎上大幅提高了絲綢之路的效率和物資流通的體量,並開通了海上絲綢之路。

更有意思的是,雖然阿里不哥的支持者堅持蒙古人應該以草原遊牧為根本,但他們最後都被中亞的突厥人和中東地區的伊斯蘭教民族同化了,只有很小的一部分仍然保留著蒙古人的民族特徵。

而堅持征服中國的東方三王族為主的蒙古人,同化了金朝時期的女真人和契丹人,反而在元朝滅亡之後有相當一部分回到了蒙古草原,成為後來的蒙古人的主體,一部分被蒙古軍隊裹挾到草原的漢人,之後也逐步被同化為蒙古人。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