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堡壘票房多少?上海堡壘賠本或超3億元 波及超20家公司'

""上海堡壘票房多少?上海堡壘賠本或超3億元 波及超20家公司

證券日報8月19日報道毫無疑問,今年的暑假是屬於哪吒的。8月18日零點,《哪吒之魔童降世》成功衝破40億元票房大關。

一邊是歡喜,一邊卻是憂愁。今年暑期,多部種子影片未達預期,表現不佳。其中最受矚目的莫過於改編自同名科幻小說的《上海堡壘》。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上映10天,《上海堡壘》累計票房僅為1.21億元,豆瓣評分僅為3.2分(其中1星佔比為62.1%),淘票票評分為5.9分,貓眼口碑評分為5.8分。

對於《上海堡壘》口碑、票房雙坍塌,有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從劇本到特效再到選角都有一定的問題。電影拍攝需要一定的週期,幾年前,沒人會預估到影片做成這樣會賠本,當時也不必追求極致,但幾年的時間,市場和觀眾發生了改變,這是《上海堡壘》失敗的原因。”

口碑、票房齊坍塌爭議之中的《上海堡壘》

7月份,聚影匯創始人朱玉卿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暑期檔僅有《哪吒之魔童降世》一部稱得上爆款,希望更多種子電影上映後能有好的表現,其中,他就提到了《上海堡壘》這部影片。

《上海堡壘》之所以備受關注,在業內人士看來,由兩方面因素構成。一方面,電影改編自的同名科幻小說,《流浪地球》珠玉在前,人們對於暑期檔的這部科幻影片給予了厚望;另一方面,流量明星鹿晗和影后舒淇的合作,也為這部電影帶來了較高的關注度。

而事實是,《上海堡壘》並未實現《流浪地球》的輝煌,而是慘淡收場,上映10天,其票房僅僅衝破億元大關。更有網友評價稱:“《流浪地球》為中國科幻電影打開的一扇門,被《上海堡壘》關上了。”

近日,有網友向《證券日報》記者反映,《上海堡壘》疑似下檔。對此,記者發現,電影並未下檔,只是隨著新片的上映,排片量驟減至幾百場。

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8月9日,《上海堡壘》上映首日,全國排片為13.8萬場,8月10日-8月15日,排片量分別為6.1萬場、4萬場、2.8萬場、2.3萬場,1.9萬場、1.7萬場,而8月16日驟減至763場,票房僅為12萬元,17日為740場,票房為14.8萬元。

“這是很正常的現象,之前也出現過很多類似的影片,首日表現不錯,但隨著口碑的下滑、上座率不佳,排片量就會大大減少。”上述分析師稱。

事實上,《上海堡壘》一直以來就處於輿論風頭。首先,在電影未正式上映前,部分影院利用流量明星抬高路演價格,近千元的電影票價備受質疑;上映首日,《上海堡壘》又被爆料疑似票房造假,存在影片非正常排片的情況。

此外,8月12日,該部電影又因宣傳片中涉嫌抹去水印盜用他人作品,被作者要求道歉和賠償。

伴隨輿論而來的是《上海堡壘》票房表現、口碑雙坍塌以及官方的連續致歉。

不過,也有觀影人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的採訪時認為這部電影也有可取之處:“其實技術層面來講,有些特效還是很好的,但是劇情是真的非常爛,完全沒有邏輯。”

賠本或超3億元波及超20家公司

據瞭解,《上海堡壘》號稱籌備長達5年之久,投資3.6億元。

不過,如此成本高、耗時久的《上海堡壘》,目前,卻只實現了1.21億元的票房。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上海堡壘》的坍塌,波及20餘家公司。根據燈塔專業版顯示,《上海堡壘》的出品方包括13家公司,而發行方包括9家公司。華視娛樂、中國電影、騰訊影業、天津北方電影、北京聚合影聯5家公司共同出品,天均回聲、靈龍文化、鵬城海影視等8家公司聯合出品;中國電影、北京聚合影聯發行,騰訊影業、上海電影等7家公司聯合發行。

在眾多出品的影視公司中,目前最明晰的是華視娛樂。根據2017年華視娛樂發佈的招股書顯示,《上海堡壘》擬投資金額為1.08億元,投資金額佔比30%,以此推算,《上海堡壘》的投資總金額在3.6億元左右。

雖然未正式下檔,但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排片率大量下降,上海堡壘的票房上限十分有限了。但1.21億元的票房,與3.6億元的投資成本相比,相差2.39億元,可以說,《上海堡壘》的投資完全打了水漂。

上述行業分析師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以3.6億元來推算,《上海堡壘》的票房需達到10億元才能回本,而1.21億元的票房,到片方手裡可能只剩下三四千萬元,保守估計,大概賠至少3億元。”

另外,《證券日報》記者在華視娛樂招股書中發現,這家公司和鹿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2017,由新希望集團、鹿晗和清流資本總經理王夢秋、共同成立的清晗基金,華視娛樂是其參股股東,認繳出資額為900萬元,出資比例為13.85%。

此外,鹿晗此前主演的電視劇《甜蜜暴擊》,華視娛樂集團也是聯合出品方之一。而華視娛樂投資4800萬元,佔比40%的,改編自日本同名動漫的電影版《秒速五釐米》,此前也有消息稱男主角是鹿晗,雖然開設了官方微博,但是這部電影最終沒了下文。

如此看來,因為與華視娛樂之間的這層關係,鹿晗出演《上海堡壘》也在情理之中了。

流量明星保鮮期有限爆款電影內容才是王道

在業內看來,《上海堡壘》對於電影市場而言,是一份遲來的反面教材。

“《上海堡壘》算是一個遲來的教訓,從過去來看,也有和它相同經歷的電影,包括《神探蒲松齡》、《阿修羅》等,這些都是那個時代的產物,這樣的電影籌拍期需要兩到三年,等片子上映的時候,陣痛期才會出現。以後應該不會再有此類的影片出現,因為大家真的賠不起了。”上述分析師稱。

事實上,《上海堡壘》的坍塌,流量明星的號召力再度引發業界關注。

有電影從業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指出,2016年,鹿晗主演的《盜墓筆記》票房超過了10億元,這是流量明星加IP在當時的票房號召力的展現,要知道,那部電影的豆瓣評分也僅為4.7分,但是,短短3年,鹿晗也在發生改變,流量明星的保鮮期有限,鹿晗也流失了大量的粉絲,不再是當年的“頂流”,從而票房號召力就會大大減弱。

除此之外,整個電影市場風向、觀眾的接受程度也在發生改變。在眾多業內人士看來,《上海堡壘》的失敗,側面佐證了電影內容為王、口碑為王趨勢愈來愈明顯。

上述行業分析師認為,目前,電影行業的口碑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絕對口碑,另一種則是相對口碑,絕對口碑則是例如《我不是藥神》、《哪吒》覆蓋整個年齡圈層的影片;而相對口碑則是聚焦於某個特定的年齡圈層,極大程度滿足他們的觀影訴求,例如《比悲傷更悲傷的故事》、《熊出沒》系列等,抓住絕對口碑或者相對口碑,票房才會得到保障。

“其實,不僅僅是整個電影行業有內容為王的趨勢,電視劇、綜藝、網絡大電影、遊戲等全娛樂行業都有這樣的趨勢,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精神需求也在提高,現在,整個行業尋求精品的趨勢也愈發凸顯。”該行業分析師稱。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