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華鎣山——2019華鎣山旅遊文化節開幕式側記'

"

市委五屆六次全會提出了“1234”工作思路,明確加快紅色旅遊勝地建設,打造鄧小平故里和華鎣山兩大紅色旅遊品牌。落實部署並細化舉措,全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大會發出“大力推動文旅融合發展,推進高質量發展,建設美麗繁榮和諧廣安”的號召。

從新起點開始,向新目標奮進;在新目標中,奮發出新的作為。8月7日,2019華鎣山旅遊文化節開幕。共襄盛會、共享精彩,開幕式暖場演出與主題詩歌朗誦會既是一場融合舞蹈、歌唱、詩歌、民俗、情景劇等方式的視聽盛宴,又是華鎣山豐厚的紅色文化及生態康養旅遊資源的一次集中展示與推廣。

廣安旅遊與文化相融合的生動實踐,在絲絲細雨中,再一次散發出無限活力與魅力。

“四張名片”顯賨韻 文旅融合唱大戲

“廣安人傑地靈、風景秀麗,我到過好幾次。但在這之前,我還不知道華鎣山就是紅巖精神的發源地之一。”開幕式上,鄧小平同志扮演者、國家一級演員馬少驊在向全場分享廣安印象時,坦率且幽默地表白廣安:廣安有紅色底蘊,有不忘初心的見證,有牢記使命的踐行。我雖不是廣安人,卻深深地愛著這片土地。

馬少驊的認知改變源於此行,更源於開幕式前一場極具廣安特色的暖場演出。該演出由五個節目組成,依次將廣安濱江之城、川東門戶、紅色旅遊勝地、偉人故里“四張名片”巧妙嵌入賨州·美、巴渝·情、英雄·魂、廣安·夢四個篇章,展現廣安旅遊的活力、廣安文化的魅力。

值得一提的是,英雄·魂篇章以華鎣山游擊隊交通員鄧大學的故事為創作藍本,通過引人入勝的劇情、扣人心絃的配樂,依託情景劇的表演方式,再現了當年華鎣山風雲。在篇章尾聲,91歲的鄧大學老人走上舞臺,全場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一束鮮花,表達對英雄乃至以英雄為代表的革命先烈的敬意。回贈一面錦旗,寄予“緬懷革命先烈,傳承紅色基因,建設美麗廣安”的殷殷期待。

“推介廣安‘四張名片’、推介廣安旅遊、推介廣安文化,一臺演出就是旅遊與文化融合的成果體現。”看完開幕式,遊客甘玉蓉不停點贊:“這不僅僅是一臺開幕式暖場節目,更是一場文藝演出。”

“四個篇章就是在展現廣安的自然美、人文情、革命魂、未來夢。自然美著墨廣安旅遊,人文情和革命魂旨在凸顯廣安文化,未來夢則代表著廣安以文旅融合為抓手,擦亮城市名片奮力拼搏的孜孜追求。”在參與活動採訪的新華網記者黃曉芸看來,高水準的編排、高質量的演出正是廣安發揮比較優勢,以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的理念,推動文旅融合發展的有效探索。實現文化旅遊事業大發展,又一個文化旅遊強市正在加快崛起。

五段詩歌照初心

激勵後輩擔使命

“我是你河邊上破舊的老水車,數百年來紡著疲憊的歌;我是你額上燻黑的礦燈,照你在歷史的隧洞裡蝸行摸索。”開幕式前,在《祖國啊,我親愛的祖國》詩歌朗誦中,“我的祖國·我的廣安”慶祝新中國成立70週年主題詩歌朗誦會拉開帷幕。

“初心,在南湖破天荒開航。初心,用斧頭和鐮刀,劈破天羅割斷地網……”數十位來自四川省廣播電視學會播音主持專委會的藝術家們用語言和文字,向祖國致敬、向廣安致意,向華鎣山這片紅色熱土表達深情和愛意。

《雙槍老太婆》演播片段、《我驕傲我是中國人》《親吻這片土地》,一個個展現中國氣魄和廣安(華鎣山)氣韻的節目,讓現場2000餘名觀眾心潮澎湃、熱血沸騰。觀眾代表們更不時揮動著手中的國旗,在詩歌節奏激昂處、情感共鳴激發點,進行熱情互動。

動情的演繹換來激情的迴應。“華鎣山是英雄的山、文化的山。在華鎣山旅遊文化節期間舉辦這樣的主題詩歌朗誦會,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華鎣山厚重的紅色革命文化,更讓我們在‘紅巖精神’中進一步瞭解到了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我們當代青年所肩負的使命更加清晰。”來自陝西的遊客趙亮說,有幸趕上旅遊文化節,這既是假期之旅又是文化之行,對身心都有好處。

觀眾代表魯辰瑀和同伴全程“興致在線”。看過節目後,她表示,華鎣山武裝起義雖已過去70餘年,但革命者為理想而奮鬥、為人民爭取幸福美好生活而進行艱苦卓絕鬥爭的那些可歌可泣的故事,依然在華鎣山廣為流傳,他們用生命和鮮血譜寫的英雄壯歌,依然在激勵像她一樣的後輩奮勇登攀。

邂逅華鎣山,故事才剛剛開始!(廣安日報全媒體記者 蔣師帥)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