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雪產業調查(二):商機與危機共存

滑雪 滑冰 冬奧會 戶外運動 互聯網+體育 互聯網+體育 2017-09-16

冰雪產業調查(二):商機與危機共存

▧▧▧

J

JONY SAID

紀胖說

每一枚硬幣都有其正反兩面,對於冰雪產業來說,產業鏈條上的每一個環節都是盈利點,但同樣也隱藏著危機。辯證來看,商機就是危機,機遇亦是挑戰。對於中國的冰雪產業人來說,征服白色經濟的高峰需從腳下做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詩人眼中的冰雪美景令人心馳神往,而在投資人和從業者眼中,“冰雪”既是美景,更是白色金子,冰雪產業蘊含著無限的商機。

商機:

產業鏈條上每一個環節都是盈利點

冬奧會的舉辦和邁向體育強國的目標,令曾經乏人問津的冰雪產業開始成為資本和企業的寵兒,各方都希望能得到屬於自己的一塊蛋糕。新浪高層同樣看到了冰雪產業的巨大潛力。基於此前成功創辦3V3籃球聯賽,新浪體育在2015年底開始籌備冰球、高山滑雪等冰雪項目聯賽,並且聯賽已落地執行。

新浪高級副總裁,新浪體育事業部總經理魏江雷介紹稱,目前北京中學有6支冰球隊,數量不算多,因此新浪體育冰球聯賽主打U8、U10和U12三個年齡段。新浪體育在今年3月到8月,已在12個城市成功舉辦冰球賽,吸引了740支隊伍參賽,在參賽選手中有1100名來自中國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 在魏江雷看來,如何打通U12到U18的冰球聯賽是冰球產業發展中一個重要環節。他表示,新浪並不排斥其他民間企業佈局冰雪行業,“只有足夠多的企業參與其中並且做出成績,冰雪產業才能真正做到‘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冰雪產業調查(二):商機與危機共存

正如魏江雷所言,眾人拾柴火焰高。近兩年,掘金冰雪產業的企業越來越多,而且企業類型也多元化。既有來自房地產行業的,也有來自傳統金融保險行業的,冰雪產業鏈正在被不斷拉長和拓寬。

新華人壽副總裁黎宗劍認為,冰雪運動參與者的保險意識應該被重視起來,北京冬奧會要重視保險的作用,因為保險可以為賽事組織和個人提供極其強大的風險保障。

“我提議,賽事組委會一定要跟保險公司多多商討各種保險方案,為運動員、組織者、志願者、媒體單位以及所有跟體育相關的活動購買保險,為體育賽事保駕護航。”黎宗劍願意以保險、或者贊助的方式參與到冬奧會中。

黎宗劍還透露,不僅是新華人壽保險,中國的200多家保險公司中,大部分都願意用他們的資本和機制參與和支持北京冬奧會,為冬奧會成功舉辦提供保障。

而從事保險工作十多年的保險行業精英、目前任職青鳥體育高級副總裁的田萌也曾有過相似表述。田萌認為保險行業是一個穩步上升的行業,但是前幾年體育產業發展起點太低,在當時的環境體育保險沒有合適的生長空間。但是現在體育產業正處於史上最好的發展機遇期,因此已經有公司開始佈局。

除了新華人壽這樣的保險業巨頭外,一些互聯網保險公司也開始涉水冰雪運動保險,保準牛就是其中之一。保準牛商務經理杜嘯說,冰雪產業背後的商機吸引公司對其進行佈局。

杜嘯認為,體育產業目前面臨的一大問題是流量不發愁,變現很難,保險行業的特點則是隻要有流量,變現相對容易一些。“兩者正好可以取長補短,而且在體育產業發展越來越好的態勢下,體育保險一定會慢慢被人接受。”杜嘯表示,在國內體育保險剛剛起步,但大家的保障意識會逐步提高。

杜嘯表示,就冰雪運動而言,大眾對其的認知是風險係數較高,這就導致冰雪運動跟保險有著先天的高度匹配度。保險很容易從冰雪產業萬億級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在全民健身上升為國家戰略後,體育培訓市場也隨之風生水起,市場規模逐年遞增。截至2016年底,體育培訓市場體量已達856億元人民幣。按照國家在《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中描繪的宏偉藍圖,到2020年體育產業可達3萬億體量,體育服務業將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屆時,作為體育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培訓市場體量保守估計也會達到1000億元。

██ 冰雪運動作為消費水平較高的小眾高端項目,其客單價、消費者黏性都將是優勢所在。在C端服務中,滑雪培訓是一個大類。目前,國內滑雪培訓被分為:大型雪場自營培訓、第三方機構和小型室內滑雪場的培訓、專業俱樂部和運動隊培訓。

冰雪產業調查(二):商機與危機共存

滑雪培訓利潤很高,國內主要以雪場自營培訓為主。萬科松花湖滑雪場上個雪季,教學人次達2萬,營收1000萬元,佔總收入的八分之一。

培訓中的高利潤吸引著各大雪場都在陸續引進國外教學體系。未來,如果練習型人群比例逐步上升,營收會更高。第三方培訓機構如魔法滑雪學院今年推出了兒童冬令營,一個月的營收就達到了400多萬元。此外,市場上一些針對高水平用戶的小型培訓俱樂部,營收情況也很可觀。

萬科作為較早佈局滑雪產業的巨頭之一,也認為冰雪培訓將會有良好發展。據北京萬科企業有限公司戶外營地市場總監孫中秋透露,目前,萬科兒童滑雪項目全年培訓約3000人次,其中基礎版價位4680元/人,進階版課程5280元/人,中外交流課程價位在5980元/人,各個課程的報名人數比例大約為6:3:1,報名的兒童大多數會選擇基礎版和進階版,出國交流的人數還比較少。

這幾類培訓機構組成了培訓領域的金字塔,最底端的大眾交給滑雪場做;中間部分大多是滑雪準愛好者,特別是青少年居多,這一領域是創業者的機會;最上層是滑雪“發燒友”,相對來說市場規模不及前兩個。當下層體驗人群開始慢慢向上轉移時,市場會更加巨大,創業者的機會也更大。

隨著滑雪者培訓市場的興起,滑雪教練的培訓、考核、認證市場也會出現更多的商業機會。教練是滑雪行業的核心,但是現在國內大多數滑雪教練沒有取得國際雪聯下的教練體系認證,所以這一市場是潛在的藍海市場。

██ 致力於發展旱雪的張力君稱,旱雪的出現讓四季滑雪成為了可能,這也導致冰雪項目的培訓市場從冬天一季變成了四季。

冰雪產業調查(二):商機與危機共存

滑雪培訓市場的火爆,反映了冰雪產業在C端受歡迎的程度,也預示著創業者和投資人在其中有大作為的空間。培訓市場的發展也讓中國冰雪運動人群不斷壯大,從而使得整條產業鏈上的創業者都受益。

全國政協委員、國家體育總局裝備中心原主任馬繼龍今年公開表示,2022年冬奧會申奧成功後,中國冰雪產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和外部條件。通過調查他發現,冰雪運動愛好者與普通體育愛好者的消費水平比例大概為5:1。

██ IDG董事長熊曉鴿認為,消費升級在冰雪運動上面體現得尤為明顯。冰雪項目在任何地方都是一個高檔項目,消費水平要遠遠高於其他體育項目。

另一位投資人潘石堅則算了一筆賬:“目前咱們國家‘上冰雪’的人數,樂觀估計在1500萬到2000萬,而我們國家的目標,是‘三億人上冰雪’,在客單價幾乎不會發生大變動的情況下,消費者數量翻了十幾倍,這就充分說明,冰雪產業市場的上升空間非常大。”

危機:各自為戰,人才短缺

後冬奧會的陰影

██ “在我看來,冰雪產業最難的一點也是商機最大的一點,就是資源整合。”姜國峰建議,做旱雪的可以和做培訓的合作,做室內造雪的可以和做室外造雪的合作,這會對行業起到推動作用。

但是現實情況是,大家現在並沒有找到一條有效的互贏合作方式。姜國峰說:“現狀是,滑雪的就掙滑雪的這一份錢,滑冰的就掙滑冰的這一份錢,行業人各自為戰,比較閉塞。”

對於盲目入局的非冰雪專業出身的人,姜國峰的忠告是:冰雪產業是需要踏踏實實做的產業,不要幻想進入就能一塊錢變成兩塊錢。

冰雪產業調查(二):商機與危機共存

其實佈局冰雪產業很需要資金支持,但是到現在為止,姜國峰還沒有考慮過對接社會資本,原因是他覺得自身發展還沒有達到對方提出的要求。

██ “一旦投資方進入,我們不能只經營三四個月,如何解決四季運營問題,我們還沒想好;另外,四季運營後,冬季的財務報表要和其他三個季度的財務報表一樣,一旦有較大波動,會出現運營上的危機。”姜國峰說。

同時,他表示,滑雪、滑冰的危險係數並沒有大眾想的那麼高,“有數據表明,滑雪遭受意外傷害的概率,比游泳還低”。姜國峰希望能夠向大眾普及滑雪的安全知識,讓滑雪運動愛好者以及觀望的大眾意識到,滑雪和滑冰的風險是可控的。

姜國峰對從業人員的素質也抱有很強的危機意識。“這個行業一定是需要頂級人才進入來帶動行業發展,但是滑雪行業、冰雪產業裡的頂級人才太少了。”他說。

那麼,人才缺乏問題是否能夠通過高校培養來解決呢?據瞭解,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2015年成立,今年夏天才會有第一批畢業生。而在今年6月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舉辦的為期兩天的2015級學生頂崗實習雙選會上,冰雪相關專業的學生被各用人單位預訂一空,多數企業當場與學生簽下了錄用協議。

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校長楊永生坦言,至2025年我國冰雪專業人才缺口或達十萬人。基於這樣的形勢,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基本實現了學生的訂單式培養。

據實習生反映,這些實習崗位月薪從數幾千元到數萬元不等。用人單位對於學生的基本素質也很滿意,亞布力滑雪場的參會代表表示,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實操技能都比較好,而且上手很快,企業比較滿意。

██ 除了黑龍江冰雪體育職業學院外,首都鋼學院、北京體育職業學院等高職院校也都開設了相關課程。有業內人士認為,在籌備2022年冬奧會的背景下,這類院校將為高水準冰雪體育服務人才的培養儲備起到重要作用。

此外,綜合性人才如何培養更是大家關心的重點。首都體育學院招生就業處處長鄭鋼說:“首都體育學院沒有盲目跟風去培養運動訓練專業冰雪運動方向的人才,而是培養其他專業的冰雪運動方向的人才。”

據鄭鋼介紹,首都體育學院著力培養冰雪體育師資、冰雪防護師、導滑員、救護人員、冰雪運動指導、冰雪場館運營、賽事組織管理及新聞報道等應用型專業人才,以滿足北京冬奧會及冰雪運動進校園、體育產業發展等對專業人才的需求。

記者簡單估算了一下,如果是2017年招收的入學新生,正好可以在2022年初的冬奧會舉辦之前畢業,那時冰雪運動的熱度將是最高,就業前景最好。但是一旦冬奧會過去,這些冰雪運動方向培養的高校人才是否將面臨無事可做的窘境呢?

鄭鋼對此並不擔憂,他認為冰雪運動方向培育的學生,都是在相關專業的基礎上增加內容,所以不會出現這個問題。“比如體育新聞系的學生,新聞學的基礎課程都還會涉及,並不會只學習跟冰雪運動有關的課程,所以冰雪運動方向培養的體育新聞學學生,既可以報道冰雪,也可以報道其他賽事。”鄭鋼解釋說。

目前冰雪人才需求類型主要有以下幾類:冰雪賽事組織管理人才、冰雪場館運營管理人才、 冰雪運動競技人才(運動員、教練員、裁判員以及科研服務團隊)、 冰雪場地工程維護人才、冰雪服務類人才,以及冰雪產業開發人才、 冰雪教師等。在冰雪運動大熱的潮流下,冰雪人才培養肯定會成為各個高校以及各個冰雪企業內部工作的重中之重。

然而顧慮和擔心還是存在的,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高校教師說:“今年招生這麼火爆,明年就不好說了,畢竟2018級新生趕不上冬奧會。”

採訪後記

熊曉鴿在冬博會平行論壇“冰雪產業爭霸賽”上展現出來的對於冰雪產業的態度,似乎可以代表每一個參會人員的內心想法:“冰雪產業的發展讓人歎為觀止。各位可以去會場展位走一圈,你會看到好多你叫不出名字、不知道其用途的設備。”

對於冰雪產業而言,契機和商機盡在眼前,危機也從未走遠,但辦法總比困難多;對於中國的冰雪產業人來說,沒有比腳更長的路,也沒有比人更高的山,征服白色經濟的高峰需從腳下做起,不忘初心,方得始終。

作者:蘆文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