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什麼最後只有關羽敢迎戰華雄?原因很簡單

華雄 關羽 董卓 孫堅 古君尚 古君尚 2017-09-18

中平六年,以袁紹為盟主的十八路諸侯在洛陽的汜水關集結大軍討伐董卓,董卓派華雄為先鋒來抵擋這十八路諸侯。

最初,袁紹派孫堅為先鋒去迎戰華雄,沒想到濟北相鮑信擔心孫堅勇猛拿了首功,就派自己的弟弟鮑忠抄小路去攻打汜水關,沒想到被華雄嚇到沒逃脫成,手起刀落被華雄斬於馬下。算是給這十八路諸侯一個震懾。

之後孫堅來到汜水關,程普殺了華雄的手下胡軫,沒想到夜裡就被華雄偷襲,還搭上一個大將祖茂。敗退至十八路諸侯的根據地。大家聽說鮑忠被殺,孫堅這麼勇猛又敗了,這邊華雄又用長杆挑著孫堅的帽子來挑戰,這個時候袁術的手下俞涉和冀州太守的上將潘鳳分別出斬,都被斬於馬下。然後就是關羽請纓出戰解決了華雄,為什麼十八路諸侯那麼多將領沒有人敢應戰華雄,最後只有關羽敢?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什麼最後只有關羽敢迎戰華雄?原因很簡單

關羽

分析起來應該有以下幾個原因:

1、畏懼

華雄來挑戰之前已經殺了鮑忠和祖茂,連孫堅都被打敗了,當時孫堅也是有名的猛將,已經有些畏懼,但是這個畏懼還不足以膽怯到不敢應戰,畢竟都是專門來打仗的,心理素質還是有的。可是,現在華雄就在他們跟前三個回合斬了袁術手下的俞涉,不一會兒又斬了韓馥的上將潘鳳,於是這次可能讓那些將領徹底膽怯了。所以都不敢應戰,這個時候關羽不怕,於是就出場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什麼最後只有關羽敢迎戰華雄?原因很簡單

孫堅

2、不在場

《三國演義》中第五回破官兵三英戰呂布這一章,只提到了孫堅、程普、黃蓋、韓當、俞涉、潘鳳,然後就是關羽和張飛這些將領,在場的有名的諸侯中有孫堅、公孫瓚、馬騰、袁紹和曹操,孫堅的手下程普、黃蓋和韓當都在場,也許因為祖茂的死,不敢上了,也許孫堅不讓上,孫堅自己也不能上,畢竟是一方諸侯,孫堅的兒子孫策是個厲害人物,文中沒提應該在鎮守江東。

再說下公孫瓚,這個時候其實趙雲還跟著公孫瓚的,但是未提到,但是從後面公孫瓚親自出戰鬥呂布來看,趙雲不在場,因為呂布差點從後面追上公孫瓚把他斬了,是張飛迎上去救的公孫瓚,所以推測趙雲不在場。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什麼最後只有關羽敢迎戰華雄?原因很簡單

趙雲

還有就是馬騰,馬騰一般也是相當勇猛,但是自己也是一方諸侯,所以不會親自上,馬超和龐德呢?在之後的章節中,我們注意到,一般馬騰出外打仗,都會留馬超和龐德守家,所以這個時候馬超和龐德應該也不再。

袁紹呢?袁紹也說了他的上將顏良文丑不在。

最後說下曹操,第五回中其實已經提到曹操舉兵的時候來投奔的有樂進、李典、夏侯惇和夏侯淵兄弟,曹洪曹仁兄弟這些大將,他們應該都在。而典韋、許褚此時還在鄉下幹農活,也沒在,張遼就更不用提了,現在還是呂布的手下。所以為什麼在的沒出戰,也許是畏懼吧,也許曹操為了周全考慮不讓出站,也許就是下面要說的原因。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為什麼最後只有關羽敢迎戰華雄?原因很簡單

張飛

3、關羽搶先應戰

其實要說大家畏懼而不敢出戰,也說不過去,畢竟後來在虎牢關迎戰呂布時,當時河內郡太守王匡就親自應戰呂布,手下方悅就自告奮勇要單挑呂布,還有上黨太守張楊的大將穆順以及孔融的手下武安國都出來應戰更厲害的呂布,雖說都敗了。所以大家不是出於畏懼或者其他原因,那麼我們來看下當時三國演義怎麼說的“眾皆失色。紹曰:“可惜吾上將顏良、文丑未至!得一人在此,何懼華雄!”言未畢,階下一人大呼出曰:“小將願往斬華雄頭,獻於帳下!”大致意思就是袁紹這邊還沒說完,關羽就站出來說要迎戰華雄了,所以我們由此可以得出,之所以最後只有關羽敢出來迎戰華雄,最主要因為是關羽動作快,搶先應戰華雄。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