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這些軍隊不是小說之上說的一樣都是駐軍在一起的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袁術屯兵魯陽,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聯軍準備軍糧。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這些軍隊不是小說之上說的一樣都是駐軍在一起的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袁術屯兵魯陽,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聯軍準備軍糧。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古代把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關東,這些討伐董卓的軍隊自然都是函谷關以東的部隊,因此組成了關東討董聯盟軍,既然是聯盟軍那自然需要選擇出盟主,當初剛剛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見剛進洛陽城的董卓開始擁兵,居心叵測,就與袁紹商議乘董卓長途行軍,士馬勞頓擒拿董卓,不然以後必成國家禍害,但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裡害怕,不敢輕舉妄動。鮑信自然對袁紹失望,推舉盟主的時候鮑信自然不認可袁紹有能力,相反對第一個起兵的曹操很支持,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但曹操因為是宦官世家,自然不會被其他人擁戴,另外這個時候的曹操軍隊實力在聯盟軍中其實並不算強。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這些軍隊不是小說之上說的一樣都是駐軍在一起的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袁術屯兵魯陽,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聯軍準備軍糧。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古代把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關東,這些討伐董卓的軍隊自然都是函谷關以東的部隊,因此組成了關東討董聯盟軍,既然是聯盟軍那自然需要選擇出盟主,當初剛剛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見剛進洛陽城的董卓開始擁兵,居心叵測,就與袁紹商議乘董卓長途行軍,士馬勞頓擒拿董卓,不然以後必成國家禍害,但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裡害怕,不敢輕舉妄動。鮑信自然對袁紹失望,推舉盟主的時候鮑信自然不認可袁紹有能力,相反對第一個起兵的曹操很支持,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但曹操因為是宦官世家,自然不會被其他人擁戴,另外這個時候的曹操軍隊實力在聯盟軍中其實並不算強。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那為何其他人都推薦袁紹那?首先當時的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也就是所謂的四世三公,簡單說袁紹是高官子弟,在漢代那個看出身舉孝廉的的年代,袁紹的身份還是很吃香的。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這些軍隊不是小說之上說的一樣都是駐軍在一起的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袁術屯兵魯陽,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聯軍準備軍糧。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古代把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關東,這些討伐董卓的軍隊自然都是函谷關以東的部隊,因此組成了關東討董聯盟軍,既然是聯盟軍那自然需要選擇出盟主,當初剛剛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見剛進洛陽城的董卓開始擁兵,居心叵測,就與袁紹商議乘董卓長途行軍,士馬勞頓擒拿董卓,不然以後必成國家禍害,但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裡害怕,不敢輕舉妄動。鮑信自然對袁紹失望,推舉盟主的時候鮑信自然不認可袁紹有能力,相反對第一個起兵的曹操很支持,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但曹操因為是宦官世家,自然不會被其他人擁戴,另外這個時候的曹操軍隊實力在聯盟軍中其實並不算強。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那為何其他人都推薦袁紹那?首先當時的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也就是所謂的四世三公,簡單說袁紹是高官子弟,在漢代那個看出身舉孝廉的的年代,袁紹的身份還是很吃香的。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袁紹雖然畏懼董卓的軍隊,但袁紹卻是聯盟軍中唯一一個與董卓叫過板的人,當初董卓決意實行廢立皇帝時候,對百官道“今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 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群臣莫敢言語時候袁紹挺身出道:“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董卓大卓道:“天下事 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袁紹亦拔劍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可以說這會盟的諸侯之中當也只有袁紹曾經和董卓亮過劍。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這些軍隊不是小說之上說的一樣都是駐軍在一起的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袁術屯兵魯陽,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聯軍準備軍糧。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古代把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關東,這些討伐董卓的軍隊自然都是函谷關以東的部隊,因此組成了關東討董聯盟軍,既然是聯盟軍那自然需要選擇出盟主,當初剛剛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見剛進洛陽城的董卓開始擁兵,居心叵測,就與袁紹商議乘董卓長途行軍,士馬勞頓擒拿董卓,不然以後必成國家禍害,但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裡害怕,不敢輕舉妄動。鮑信自然對袁紹失望,推舉盟主的時候鮑信自然不認可袁紹有能力,相反對第一個起兵的曹操很支持,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但曹操因為是宦官世家,自然不會被其他人擁戴,另外這個時候的曹操軍隊實力在聯盟軍中其實並不算強。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那為何其他人都推薦袁紹那?首先當時的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也就是所謂的四世三公,簡單說袁紹是高官子弟,在漢代那個看出身舉孝廉的的年代,袁紹的身份還是很吃香的。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袁紹雖然畏懼董卓的軍隊,但袁紹卻是聯盟軍中唯一一個與董卓叫過板的人,當初董卓決意實行廢立皇帝時候,對百官道“今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 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群臣莫敢言語時候袁紹挺身出道:“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董卓大卓道:“天下事 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袁紹亦拔劍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可以說這會盟的諸侯之中當也只有袁紹曾經和董卓亮過劍。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最後一點當時聯盟軍之中很多人與董卓是有關係的,孫堅歸後將軍袁術領導,袁術是袁紹的弟弟,山陽太守袁遺是袁紹從兄,曹操與袁紹是發小,韓馥是為袁氏門生,河內太守王匡與袁兩次度聯合討伐過宦官,張超的哥哥張邈是袁紹好友,袁紹名聲實力交際圈這些來說,在諸侯會盟之中確實是實力最強的,也是最有實力當盟主的人。

"

上回說到在曹操且首倡義兵號召天下英雄討伐董卓之後。不久各地群雄起兵,也打出討董的旗號,小說三國演義之中更是描寫了出了連接二百餘里,聲勢浩大的十八路諸侯組成的聯盟軍,也是小說之中一批重要人物的一次集中“亮相”,但應該說諸侯聯軍討伐董卓這一情節單元是於史有據的,但其中又有許多虛構成分。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首先,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諸侯,並無十八路之多,除了曹操率先起兵之外,還有後將軍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勃海太守袁紹、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這十路軍隊,曹操當時則屬於張邈軍下,孫堅當時是歸袁術領導的,至於小說之上,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張楊、公孫瓚、劉備等人,當時孔融所在北海正是黃巾最為猖獗之地,正忙著對付黃巾軍的自己都忙不開,後來也因為被黃巾管亥所圍,派太史慈向劉備求救,陶謙歷史之上並沒有記載在忙什麼,但記載他並不在關東聲討董卓的軍事行動之中,馬騰在漢靈帝時候就和邊章、韓遂等人在涼州,反抗朝廷,這個時候這麼可能幫助朝廷來討伐董卓,公孫瓚此時忙對付烏桓、鮮卑武裝這些外族,張楊一千人馬都沒有,自己還顧不住的,至於劉備、關羽、張飛三個人,三國志之上對於討伐董卓的軍事活動並沒有記載過三個人一字。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這些軍隊不是小說之上說的一樣都是駐軍在一起的 ,當時袁紹與王匡屯兵河內,張邈、劉岱、橋瑁、袁遺與鮑信屯兵酸棗,袁術屯兵魯陽,孔伷屯兵潁川;韓馥則留在鄴城,給聯軍準備軍糧。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古代把函谷關以東的地區稱為關東,這些討伐董卓的軍隊自然都是函谷關以東的部隊,因此組成了關東討董聯盟軍,既然是聯盟軍那自然需要選擇出盟主,當初剛剛從泰山募兵回到洛陽的鮑信,見剛進洛陽城的董卓開始擁兵,居心叵測,就與袁紹商議乘董卓長途行軍,士馬勞頓擒拿董卓,不然以後必成國家禍害,但袁紹見董卓兵強馬壯,心裡害怕,不敢輕舉妄動。鮑信自然對袁紹失望,推舉盟主的時候鮑信自然不認可袁紹有能力,相反對第一個起兵的曹操很支持,認為曹操才是最有能力推翻董卓,但曹操因為是宦官世家,自然不會被其他人擁戴,另外這個時候的曹操軍隊實力在聯盟軍中其實並不算強。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那為何其他人都推薦袁紹那?首先當時的袁紹出身於東漢後期,一個勢傾天下的官宦世家汝南袁氏,從他的高祖父袁安起,袁氏四世之中有五人官拜三公。父親袁逢,官拜司空。叔父袁隗,官拜司徒。伯父袁成,官拜左中郎將,也就是所謂的四世三公,簡單說袁紹是高官子弟,在漢代那個看出身舉孝廉的的年代,袁紹的身份還是很吃香的。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其次袁紹雖然畏懼董卓的軍隊,但袁紹卻是聯盟軍中唯一一個與董卓叫過板的人,當初董卓決意實行廢立皇帝時候,對百官道“今上闇弱,不可以奉宗廟;吾將依伊尹、霍光故事,廢帝 為弘農王,立陳留王為帝。有不從者斬!”群臣莫敢言語時候袁紹挺身出道:“今上即位未幾,並無失德;汝欲廢嫡立庶,非反而何?”董卓大卓道:“天下事 在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汝視我之劍不利否?”袁紹亦拔劍道:“汝劍利,吾劍未嘗不利!”可以說這會盟的諸侯之中當也只有袁紹曾經和董卓亮過劍。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最後一點當時聯盟軍之中很多人與董卓是有關係的,孫堅歸後將軍袁術領導,袁術是袁紹的弟弟,山陽太守袁遺是袁紹從兄,曹操與袁紹是發小,韓馥是為袁氏門生,河內太守王匡與袁兩次度聯合討伐過宦官,張超的哥哥張邈是袁紹好友,袁紹名聲實力交際圈這些來說,在諸侯會盟之中確實是實力最強的,也是最有實力當盟主的人。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時,袁紹為何能坐上關東討董聯軍的盟主?

不過袁紹雖然是盟主但與小說不一樣的主持盟會並不是袁紹,當時劉岱、孔伷、張邈、橋瑁、張超等五人在酸棗會盟,也就是現在黃河北邊的河南新鄉市延津附近,袁紹當在河南焦作武陟縣附近,兩個地方雖然不遠,但是酸棗盟軍會師大會還是沒有趕到參加,劉岱、孔伷、張邈、橋瑁、張超等人盟誓時,這五個人互相辭讓,誰也不敢先登壇主盟,這時候張超功曹臧洪出來升壇歃血盟誓,小說之上袁紹的演講詞與歷史之上曹臧所講的差異並不大,可見小說取材於史書,而又用移花接木的手段給了袁紹盟會主持人的身份,但不管如何說關東討董聯軍算是正式成立,自然也驚動了在洛陽城之中的董卓。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