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發佈白皮書,這四信息得注意

華為又有大動作!6月27日,中國深圳,面臨著重大機遇和挑戰的華為,再次出手,發佈了名為《尊重和保護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必由之路》的白皮書。

這份白皮書,可謂乾貨滿滿,其中透露出的4個重大信息,你接收到了嗎?

華為研發投入的時間財力可謂罕見

華為每年將收入的10%到15%投入到研發,過去十年累計研發投入約730億美元

截至2018年年底,華為僅在5G的研發上就已投入超過20億美元,這一數字超過了歐美國家主要設備供應商5G研發投資的總和。


目前,華為在全球範圍內擁有8萬多項專利,包括美國授權的1萬多項專利,並通過簽署專利許可或交叉許可協議,與全世界分享自有知識產權,積極促進創新成果產業化。


華為從不認為靠竊取知識產權能領先世界

華為首席法務官宋柳平今天在深圳總部召開的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在去年,華為的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美元。沒有一次產品成功、沒有一項關鍵技術與華為過去經歷的所謂商業機密侵權指控有關

白皮書指出,在華為過去30多年的經營和發展歷程中,沒有一起案件被法庭認定存在惡意竊取知識產權的行為,華為也沒有因此被法庭判決承擔賠償責任。

除了自身專利外,華為累計對外支付超過60億美元專利費用於合法使用其他公司的專利,其中近80%支付給美國公司。

華為仍期待在法律框架內解決糾紛

企業在全球化經營中出現知識產權糾紛是普遍現象,白皮書提出,這些糾紛不應該被政治化。宋柳平表示,知識產權是受到法律保護的私有財產,華為主張通過法律程序來解決知識產權糾紛

白皮書明確提出,華為完全支持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包括全球和美國的知識產權保護制度。根據美國憲法,知識產權是私有財產。如果知識產權淪為政客的工具,將傷害人們對專利保護制度的信心

華為專利組合不會“武器化”

在專利使用上,宋柳平表示,華為的立場是不會將其專利組合“武器化”,而將採取開放合作的態度,按照公平合理無歧視原則(FRAND),與各廠商和運營商進行專利許可和授權的討論。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