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毫無疑問,表現強勢的手機業務正在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支柱。華為在去年宣佈了“1+8+N”的戰略路線,已經確立了手機的核心地位。

話雖如此,運營商和電信業務始終是華為的發家之本,他們仍穩定地為華為輸送能量。華為表示,在5G領域華為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對外發貨15萬個5G基站,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毫無疑問,表現強勢的手機業務正在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支柱。華為在去年宣佈了“1+8+N”的戰略路線,已經確立了手機的核心地位。

話雖如此,運營商和電信業務始終是華為的發家之本,他們仍穩定地為華為輸送能量。華為表示,在5G領域華為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對外發貨15萬個5G基站,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是華為首次以發佈會的形式公開階段性業績,不難看出其實是為了向外界傳達正面信息,穩定投資者信心。事實證明,經歷風波的華為依舊交出了令人震驚的成績單,要是沒有上半年的那些風波侵擾,可能這份成績單還將更加令人驚訝。

手機業務的強勢表現,足以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放下心頭大石。

華為、蘋果決戰中國市場

對蘋果來說,中國市場是僅次於北美和歐洲的第三大市場,而且消費者對iPhone的認可度非常高,一直以來都是蘋果重要的“糧倉”之一。而對華為來說,中國市場是“孃家”,是銷量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市場的大獲成功是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的關鍵。

可以說,未來蘋果和華為之間決定勝負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國。

上個財季數據公佈的時候,庫克曾把iPhone銷量的下滑歸咎於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雖然說這有一定“甩鍋”的意味,但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確實影響到了蘋果的整體營收。

目前蘋果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就是兩點:此消彼長的產品競爭力,和大不如前的品牌口碑。


iPhone的產品競爭力下滑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上對蘋果新品的批評並不少。和以往引領行業發展的表現相比,現在的iPhone在創新數量上明顯減少,而且這些創新的實用性、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也大不如前。

而“iPhone口碑下滑”也不難理解,當你花了一個超高售價買了一臺沒有太多優勢的產品,那麼對品牌的信心肯定會遭到打擊。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毫無疑問,表現強勢的手機業務正在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支柱。華為在去年宣佈了“1+8+N”的戰略路線,已經確立了手機的核心地位。

話雖如此,運營商和電信業務始終是華為的發家之本,他們仍穩定地為華為輸送能量。華為表示,在5G領域華為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對外發貨15萬個5G基站,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是華為首次以發佈會的形式公開階段性業績,不難看出其實是為了向外界傳達正面信息,穩定投資者信心。事實證明,經歷風波的華為依舊交出了令人震驚的成績單,要是沒有上半年的那些風波侵擾,可能這份成績單還將更加令人驚訝。

手機業務的強勢表現,足以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放下心頭大石。

華為、蘋果決戰中國市場

對蘋果來說,中國市場是僅次於北美和歐洲的第三大市場,而且消費者對iPhone的認可度非常高,一直以來都是蘋果重要的“糧倉”之一。而對華為來說,中國市場是“孃家”,是銷量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市場的大獲成功是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的關鍵。

可以說,未來蘋果和華為之間決定勝負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國。

上個財季數據公佈的時候,庫克曾把iPhone銷量的下滑歸咎於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雖然說這有一定“甩鍋”的意味,但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確實影響到了蘋果的整體營收。

目前蘋果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就是兩點:此消彼長的產品競爭力,和大不如前的品牌口碑。


iPhone的產品競爭力下滑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上對蘋果新品的批評並不少。和以往引領行業發展的表現相比,現在的iPhone在創新數量上明顯減少,而且這些創新的實用性、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也大不如前。

而“iPhone口碑下滑”也不難理解,當你花了一個超高售價買了一臺沒有太多優勢的產品,那麼對品牌的信心肯定會遭到打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可以說,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固然是有強手環伺的因素在,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自己在產品策略上出現了問題。

要是蘋果已經找到了iPhone之外的支柱業務,例如汽車或者是AR,現在的局面都不會如此被動。而現在的情況是,要是iPhone賣不好,那麼可穿戴、配件乃至服務,都成了空談。

現階段蘋果想在中國市場超過華為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哪怕是提升現有份額也並不容易。但蘋果也並非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前提是他們得抓住中國市場5G換機潮這個機遇。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毫無疑問,表現強勢的手機業務正在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支柱。華為在去年宣佈了“1+8+N”的戰略路線,已經確立了手機的核心地位。

話雖如此,運營商和電信業務始終是華為的發家之本,他們仍穩定地為華為輸送能量。華為表示,在5G領域華為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對外發貨15萬個5G基站,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是華為首次以發佈會的形式公開階段性業績,不難看出其實是為了向外界傳達正面信息,穩定投資者信心。事實證明,經歷風波的華為依舊交出了令人震驚的成績單,要是沒有上半年的那些風波侵擾,可能這份成績單還將更加令人驚訝。

手機業務的強勢表現,足以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放下心頭大石。

華為、蘋果決戰中國市場

對蘋果來說,中國市場是僅次於北美和歐洲的第三大市場,而且消費者對iPhone的認可度非常高,一直以來都是蘋果重要的“糧倉”之一。而對華為來說,中國市場是“孃家”,是銷量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市場的大獲成功是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的關鍵。

可以說,未來蘋果和華為之間決定勝負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國。

上個財季數據公佈的時候,庫克曾把iPhone銷量的下滑歸咎於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雖然說這有一定“甩鍋”的意味,但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確實影響到了蘋果的整體營收。

目前蘋果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就是兩點:此消彼長的產品競爭力,和大不如前的品牌口碑。


iPhone的產品競爭力下滑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上對蘋果新品的批評並不少。和以往引領行業發展的表現相比,現在的iPhone在創新數量上明顯減少,而且這些創新的實用性、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也大不如前。

而“iPhone口碑下滑”也不難理解,當你花了一個超高售價買了一臺沒有太多優勢的產品,那麼對品牌的信心肯定會遭到打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可以說,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固然是有強手環伺的因素在,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自己在產品策略上出現了問題。

要是蘋果已經找到了iPhone之外的支柱業務,例如汽車或者是AR,現在的局面都不會如此被動。而現在的情況是,要是iPhone賣不好,那麼可穿戴、配件乃至服務,都成了空談。

現階段蘋果想在中國市場超過華為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哪怕是提升現有份額也並不容易。但蘋果也並非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前提是他們得抓住中國市場5G換機潮這個機遇。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Strategy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5G手機出貨量可達15億之多,這是一個肉眼可見的巨大市場。蘋果5G手機有望在2020年推出,那些忠實的iPhone用戶,相信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升級。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毫無疑問,表現強勢的手機業務正在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支柱。華為在去年宣佈了“1+8+N”的戰略路線,已經確立了手機的核心地位。

話雖如此,運營商和電信業務始終是華為的發家之本,他們仍穩定地為華為輸送能量。華為表示,在5G領域華為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對外發貨15萬個5G基站,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是華為首次以發佈會的形式公開階段性業績,不難看出其實是為了向外界傳達正面信息,穩定投資者信心。事實證明,經歷風波的華為依舊交出了令人震驚的成績單,要是沒有上半年的那些風波侵擾,可能這份成績單還將更加令人驚訝。

手機業務的強勢表現,足以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放下心頭大石。

華為、蘋果決戰中國市場

對蘋果來說,中國市場是僅次於北美和歐洲的第三大市場,而且消費者對iPhone的認可度非常高,一直以來都是蘋果重要的“糧倉”之一。而對華為來說,中國市場是“孃家”,是銷量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市場的大獲成功是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的關鍵。

可以說,未來蘋果和華為之間決定勝負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國。

上個財季數據公佈的時候,庫克曾把iPhone銷量的下滑歸咎於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雖然說這有一定“甩鍋”的意味,但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確實影響到了蘋果的整體營收。

目前蘋果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就是兩點:此消彼長的產品競爭力,和大不如前的品牌口碑。


iPhone的產品競爭力下滑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上對蘋果新品的批評並不少。和以往引領行業發展的表現相比,現在的iPhone在創新數量上明顯減少,而且這些創新的實用性、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也大不如前。

而“iPhone口碑下滑”也不難理解,當你花了一個超高售價買了一臺沒有太多優勢的產品,那麼對品牌的信心肯定會遭到打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可以說,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固然是有強手環伺的因素在,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自己在產品策略上出現了問題。

要是蘋果已經找到了iPhone之外的支柱業務,例如汽車或者是AR,現在的局面都不會如此被動。而現在的情況是,要是iPhone賣不好,那麼可穿戴、配件乃至服務,都成了空談。

現階段蘋果想在中國市場超過華為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哪怕是提升現有份額也並不容易。但蘋果也並非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前提是他們得抓住中國市場5G換機潮這個機遇。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Strategy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5G手機出貨量可達15億之多,這是一個肉眼可見的巨大市場。蘋果5G手機有望在2020年推出,那些忠實的iPhone用戶,相信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升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只要抓住機遇,那麼龐大的中國市場足以讓蘋果扭轉局勢。當然蘋果自身也得知恥後勇,例如放一點真正的技術“大招”,例如適當調整售價等,以讓新一代的iPhone變得更具競爭力。

和蘋果的情況不同,華為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可謂是氣定神閒。以目前的市場優勢來看,華為在未來幾年守住第一的位置簡直是易如反掌。這主要是和華為的早期部署有關,這些年來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口碑,讓華為面對國內對手和蘋果均有明顯優勢。

"

7月30日是個大新聞頻發的日子,在這一天裡華為公佈了上半年的業績,而蘋果(在美國時間7月30日)則公佈了其第三財季的財報。

想要了解一家企業,尤其是大企業的運營情況,沒有哪一份資料要比財報更加直觀。而從這兩份報告的結果來看,可真的是稱得上“有人歡喜有人愁”。

蘋果營收穩定,但靠的不是iPhone

我們先來看數據,蘋果在第三財季中營收達538.09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但淨利潤大跌13%,為100.44億美元。在我們關心的大中華區,蘋果淨營收下滑4%,來到91.57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一數據放在讀者眼裡可能比較一般,畢竟利潤還下滑了。但分析師眼中蘋果的表現已經超過預期,因而他們紛紛拍手稱快。藉此機會,蘋果在發佈財報之後股價一度上漲4%,最終市值再次突破萬億美元(截止7月31日17時蘋果市值已回落至9600億美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其他數據方面,第三財季中由iPhone獲得的淨營收為259.86億美元;來自Mac的淨營收為58.20億美元;來自iPad的淨營收為50.23億美元;來自可穿戴、配件等產品的淨營收為55.25億美元,來自服務的淨營收為114.55億美元。

向下的iPhone,向上的服務

大體來說,蘋果目前有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我們不如先來說壞消息:iPhone賣得很差。而好消息是什麼呢?就是除了iPhone之外的其他產品,尤其是服務業務,表現非常不錯。

實際上從上兩個季度的財報中就能看出,iPhone正在遭受著前所未有的困頓。銷量下滑對蘋果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最直觀的可能是總營收的下降,而從長遠來看更嚴重的影響是,以iPhone為核心的蘋果軟硬件生態,將面臨更大壓力。

要說iPhone為什麼賣不好,原因可以找到很多。例如設計上的不思上進,比如整體性能表現的“擠牙膏”,也比如令全球消費者叫苦連天的定價策略,均打擊著消費者對iPhone的支持度。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iPhone曾是創新的代名詞,憑著遠超同行的創新讓iPhone成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手機。誰也沒想到十年過去,居然是創新力度的不足讓iPhone陷入困境。

但蘋果似乎摸索出了iPhone之外的生存之道,在iPhone表現不佳的大背景下,蘋果那些“非iPhone”業務卻交出了一份最佳的成績單。

可穿戴、配件甚至iPad的業績都迎來了上漲,但服務盈利依然是最主要的,而且營收更是遠超iPhone之外的硬件產品。

在這裡我們必須得稱讚一下蘋果的戰略目光,他們多年前推動的多元化業務戰略,總算是見到了成效。以Apple Music為首的一眾訂閱服務為蘋果帶來了可觀的收入,甚至已經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填補硬件銷量下滑帶來的損失。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但蘋果營收幾乎不變而利潤下滑的表現,就足以說明iPhone滯銷所挖下的坑還是沒能完全填上。

而從業務的形式來看,Apple Music等服務主要受眾依然是iPhone存量用戶而非新用戶,因此iPhone用戶量的多少,將決定著蘋果服務營收的天花板。如果蘋果的服務營收想要更進一步,歸根到底還是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使用iPhone或其他硬件,並加入到蘋果生態之中。

蘋果的未來,主要還是看iPhone。

華為半年狂銷1.18億臺手機

華為的上半年業績報告在7月30日下午發佈,論時間的話大概比蘋果早了10小時。和蘋果這邊的不慍不火形成鮮明對比的是,華為的業績空前高漲,細分項漲幅超過10%的數據比比皆是。

華為公司董事長樑華透露,華為公司上半年營業收入4013億人民幣,同比增長23.2%,利潤率為8.7%。其中,運營商業務收入1465億元,企業業務316億元,消費者業務2208億元。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此外,樑華還告訴了我們一些關鍵信息,例如在上半年裡華為手機(含榮耀品牌)出貨量便已經達到了1.18億臺,來年還將投入1200億元用作研發等。

手機強勢,成最重要業務

華為創立數十載,做手機也不過是十餘年的事情。更早之前華為的主要業務,還是在運營商這邊。但隨著華為在手機市場的家業越來越大,現在的華為或許已經成為了以消費者業務(手機)為主的科技企業。

畢竟華為半年營收4000億元,其中單單是消費者業務(主要是手機)就佔了2200億,份額超過了一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在手機市場上的表現簡直可以用“風捲殘雲”來形容。半年出貨1.18億臺、增長24%的成績堪稱前無古人,更重要的是除了華為之外的國產手機品牌,市場表現幾乎都在下滑。這說明,華為正在以驚人的速度進一步搶佔對手品牌的市場份額,在中國手機市場的佔有率已經擴大到37%(Canalys數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毫無疑問,表現強勢的手機業務正在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華為最重要的支柱。華為在去年宣佈了“1+8+N”的戰略路線,已經確立了手機的核心地位。

話雖如此,運營商和電信業務始終是華為的發家之本,他們仍穩定地為華為輸送能量。華為表示,在5G領域華為獲得了50個商用合同,對外發貨15萬個5G基站,他們有理由相信自己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這是華為首次以發佈會的形式公開階段性業績,不難看出其實是為了向外界傳達正面信息,穩定投資者信心。事實證明,經歷風波的華為依舊交出了令人震驚的成績單,要是沒有上半年的那些風波侵擾,可能這份成績單還將更加令人驚訝。

手機業務的強勢表現,足以讓消費者和投資者放下心頭大石。

華為、蘋果決戰中國市場

對蘋果來說,中國市場是僅次於北美和歐洲的第三大市場,而且消費者對iPhone的認可度非常高,一直以來都是蘋果重要的“糧倉”之一。而對華為來說,中國市場是“孃家”,是銷量增長的核心引擎,中國市場的大獲成功是華為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的關鍵。

可以說,未來蘋果和華為之間決定勝負的地方,很可能就在中國。

上個財季數據公佈的時候,庫克曾把iPhone銷量的下滑歸咎於中國市場表現疲軟,雖然說這有一定“甩鍋”的意味,但不難看出中國市場的重要性。iPhone在中國市場的銷售表現,確實影響到了蘋果的整體營收。

目前蘋果在中國市場所面臨的挑戰,主要就是兩點:此消彼長的產品競爭力,和大不如前的品牌口碑。


iPhone的產品競爭力下滑也算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了,網上對蘋果新品的批評並不少。和以往引領行業發展的表現相比,現在的iPhone在創新數量上明顯減少,而且這些創新的實用性、對行業的引領作用也大不如前。

而“iPhone口碑下滑”也不難理解,當你花了一個超高售價買了一臺沒有太多優勢的產品,那麼對品牌的信心肯定會遭到打擊。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可以說,蘋果在中國市場的下滑固然是有強手環伺的因素在,但歸根到底還是因為自己在產品策略上出現了問題。

要是蘋果已經找到了iPhone之外的支柱業務,例如汽車或者是AR,現在的局面都不會如此被動。而現在的情況是,要是iPhone賣不好,那麼可穿戴、配件乃至服務,都成了空談。

現階段蘋果想在中國市場超過華為已經基本沒有可能,哪怕是提升現有份額也並不容易。但蘋果也並非沒有任何翻盤的可能,前提是他們得抓住中國市場5G換機潮這個機遇。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StrategyAnalytics預測,到2025年5G手機出貨量可達15億之多,這是一個肉眼可見的巨大市場。蘋果5G手機有望在2020年推出,那些忠實的iPhone用戶,相信已經摩拳擦掌準備升級。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只要抓住機遇,那麼龐大的中國市場足以讓蘋果扭轉局勢。當然蘋果自身也得知恥後勇,例如放一點真正的技術“大招”,例如適當調整售價等,以讓新一代的iPhone變得更具競爭力。

和蘋果的情況不同,華為在國內市場的表現可謂是氣定神閒。以目前的市場優勢來看,華為在未來幾年守住第一的位置簡直是易如反掌。這主要是和華為的早期部署有關,這些年來的技術積累和市場口碑,讓華為面對國內對手和蘋果均有明顯優勢。

華為蘋果財報大PK:庫克頭疼華為得意


華為會遇到蘋果這樣的轉型問題嗎?短期內看應該不會。手機業務對華為來說還算不上是依賴,而且華為在AI、IoT等方面的佈局也比蘋果要早得多。

華為這些年的主要目標就是超越蘋果成為世界第二的手機廠商,實際上這一目標已經階段性達到了,但還談不上拉開差距。拋開銷量之外的因素,例如行業號召力,全球範圍之內的影響力,甚至手機業務盈利能力,華為和蘋果之間仍有差距。

華為和蘋果之間的對比和“決戰”將不可避免,華為想要成為全球首屈一指的頂尖手機品牌,就必須過蘋果這一關。

蘋果搞定中國市場,那麼蘋果就能高枕無憂並重現輝煌。要是搞不定而且讓華為繼續前進,那麼華為將會把蘋果拉下神壇,事情就是這麼簡單。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