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合作伙伴到生態夥伴:名稱改變背後的那些事兒

華為 市場營銷 雲計算 科技 比特網 2017-04-02

每年的陽春三月,業界最引人矚目的盛會,莫屬每年一度的華為合作伙伴大會了。而今年,這一大會以全新的“華為中國生態夥伴大會2017”名稱重磅亮相。自華為企業業務成立以來,大會名稱從渠道大會到合作伙伴大會,再到如今的生態夥伴大會,名稱的變化對華為及合作伙伴而言意味著什麼?改變的背後又有哪些深層次的含義?

“當我們認識到生態重要性的時候,建立生態自然就成了迫在眉睫的工作。” 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楊文池在生態夥伴大會期間接受記者採訪時如是說道,“我們現在所面對的,是一個全新的生態環境,客戶需求不再是單純的對產品的需求,而是希望能夠從整體上提高生產效率,實現數字化轉型。這離不開當下的雲計算、大數據等底層的技術,也同樣離不開基於這些技術基礎之上各種應用,以及後期的運營運維等。所以,我們需要用‘ Σ’即聚合的方式,甚至基於一個商業目標組合成一個生態體系,用這樣的方式來滿足最終客戶的需求。所以,我們必須要用‘生態’的理念去經營未來和合作夥伴之間的關係。”

市場環境在變化,用戶需求也在變化,演進到生態夥伴時代的華為,如何實現 “生態時代”的演進?在華為看來,生態的建設,華為既有責任也有義務。對此,華為提出了“平臺+生態”的雙輪驅動戰略。

對於華為推出的這一戰略,華為的生態夥伴們也紛紛發表了自己的看法。雲南南天電子信息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何立表示:“華為的平臺+生態的合作模式,對於南天這種很大集成商和SI來說非常重要。如今,過去搬箱子合作模式所帶來的價值越來越低了,而華為推出這樣一個雲生態環境,恰恰也幫助了南天完成了傳統集成商向ISV的轉型過程。”

威海惠光電子系統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高航也說道:“我們看到,華為對合作夥伴已經越來越重視,華為希望合作伙伴能夠健康持續發展。因為,通過合作伙伴的穩定化服務和集成開發,可以更好地為客戶提供更加專業、快捷的服務。通過華為平臺帶動夥伴的開發能力,也可以讓我們合作伙伴更好地協同發展、合作共贏。”

對此楊文池表示:“華為所要打造的技術平臺,對於上一層應用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土壤和能量。所以,華為的任務就是要讓土壤和能量越來越充足,有利於上一層合作伙伴的成長。”基於此,華為針對全新的生態建設在政策設計上提出了技術、營銷、銷售三個層面的支持。

據瞭解,在技術方面,通過華為OpenLab的技術支持,使得合作伙伴能夠在技術及解決方案的對接上能夠更高效、更快捷打造出解決方案。

營銷層面的支持從此次生態夥伴大會的展廳便可以鮮明的展現出來:除了在展廳中部的數據中心有華為LOGO的露出,整個展廳基本都是合作伙伴的LOGO和解決方案,將合作伙伴的品牌及產品充分地呈現給最終客戶。而在覆蓋全國30個省的ICT巡展及2017年所規劃的一系列營銷活動中,華為也為合作伙伴考慮得非常多。

在三個層面的支持中,銷售支持是合作伙伴最為關心的一部分。楊文池明確表示:目前華為在全國30個省的銷售機構將延伸到地市級、甚至會延伸到縣級,充分將華為蒐集到的機會點分享給合作伙伴,以此加強合作伙伴市場拓展的針對性,從而獲得更多商機,也更有利於合作伙伴的成長。

除此之外,華為對總經銷商的職能和分銷市場的管理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及優化。隨著全面雲化和數字化轉型趨勢的到來,華為為總經銷商附加了一個新的職能,即ISV解決方案的孵化,並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進行促進。在分銷市場,華為將鼓勵合作伙伴認證OCA,並且給予相應激勵,基於客戶的需求做銷售,將市場的末端的神經末梢打通。在給出激勵政策的同時,華為還為合作伙伴提供人才培訓等支持。

而對於華為基於生態時代的全新策略,合作伙伴們對此也提出了對華為的期待。“未來的銷售一定是基於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的銷售。在這種情況下,在生態環境最高端,所有的合作伙伴就要從價值鏈低端向生態環境中的高端去,而我們,也要打造這方面的能力。在從原來產品的硬件服務商轉到ICT雲生態的合作伙伴的過程中,我們也希望華為投入更多的資源來幫助我們孵化商業模式。” 何立說道。

從渠道到合作伙伴再到生態夥伴,改變的不僅僅只是大會的名稱。這背後,也是華為對全球ICT市場的需求與變化的深刻洞察。因勢而動,方能乘勢而上。因聚而生的華為生態圈,將為ICT市場注入怎樣的活力?讓我們共同期待。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