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當代大禹”:為治水把脈的一群人

走近“當代大禹”:為治水把脈的一群人

今年寧波月湖改造,這是寧波第一個劣v類水改造的項目。家住寧波月湖景區附近的王女士,最近主意到月湖開始抽水排汙,清理湖底的淤泥,她感到十分不解:“月湖的汙染不是來自於周邊居民、商店的汙水排放嗎?清理汙泥有什麼用?”懷著疑問,她詢問了現場施工方,技術人員告訴她,經過三維熒光光譜技術,月湖的汙染被鎖定為水沖刷地表系統、底泥釋放,而並非王女士所理解的生活汙水排放。對三維熒光光譜技術王女士並不瞭解,她朦朧記起之前確有一群“白大褂”在取月湖水樣調查。“這是寧波大學的治水專家檢測的結果。”技術人員向她解釋。

走近“當代大禹”:為治水把脈的一群人

於旭彪副教授和研究所同事在現場觀察水質

“技術就如彩虹原理”

“現在治水已經不是水的排放而主要是水體汙染的治理了,這個技術是15年引進並開發的”,一身條紋襯衫,顯得幹練精神的寧波大學建工學院於旭彪副教授說,當年他剛從美國回國,在往返杭州寧波中看到有些地表水有汙染,聯想到寧波地形是七山二水一分田,治理水源汙染無疑顯得相當重要。在日後的工作中他進一步發現國內治水技術在市場上魚龍混雜,目前有關水體汙染物的來源分析通常採用統計調查和排汙係數進行估算,精度不高、誤差大,缺乏對水樣進行直接分析確定汙染物來源的技術手段。“當下治水的主要矛盾是傳統技術無法滿足當前人民群眾對水體質量提高的矛盾”,於旭彪說。能不能有一個技術能精確發現水體汙染源?能迅速為水質的惡化把脈呢?他猛然想到在美國等西方國家有專門檢測食品、藥品的技術,這個技術是否可以用來檢測水體呢?

利用這個技術他在研究所裡與同事們一起開發出了專門治水的三維熒光光譜技術。“就如彩虹原理,平時是看不出水的顏色,但下雨天時水霧瀰漫就能把水分成七色”,於旭彪說。三維熒光光譜技術作為水質監測手段,能快速地得出光譜圖,之後通過源解析技術對光譜圖進行解析,能直接確定汙染物的來源。“技術相當於醫生號脈”。這個技術適應面很廣,不同水源、地域、水體均可檢測,“大道至簡,但大道後面並不簡單,這個技術後面涉及計算機、編程、化學等方面知識,優點是便宜、易得。”

除了月湖,慈溪慈江也曾發現水體有汙染,但不知道是來自於農業汙染還生活汙染或其他原因,用這個技術檢測一目瞭然,發現主要還是農業方面的汙染。餘姚四明湖是餘姚的水源地,餘姚環保局曾懷疑是周邊四個村子的生活汙水排放造成一定汙染,但通過三維熒光光譜技術持續了一年的水樣檢測,發現主要原因是農業面源汙染,為治理指出了方向。

“這個技術趕上好時候了,當前治水,國家、省裡重視、人民支持”。於旭彪說。據瞭解該技術已對寧波市2500多個地表水點位進行了汙染源解析工作,開展了寧波全大市地表水汙染特徵研究;牽頭編制了寧波月湖、餘姚四明湖等重要水體以及平原河網汙染較重地區的水生態修復、水質提升方案、汙染溯源研究報告。

走近“當代大禹”:為治水把脈的一群人

這群治水人還幹了哪些活?

於旭彪所在的寧波大學建築工程與環境學院有個下設的二級研究所——寧波大學生態環境研究所,這就是這群治水人的基地。該研究所的主要研究方向為流域水汙染模擬與治理、典型汙染物的遷移轉化及源解析、近岸海域汙染物的環境行為、生活垃圾能源化利用、環境規劃與管理等。自成立以來,研究所重點圍繞浙江省“五水共治”、“剿滅劣V類水體”以及寧波市“汙水零直排區建設”等黨委、政府中心工作,發揮專業特長,開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理論研究和服務工作。經過幾年的努力,寧波大學生態環境研究所已經成為寧波市最具影響力的水環境治理研究機構。研究所現有專任教師5名(其中副教授2人、講師3人,具有博士學位5人)、科研助理3人、碩士研究生10餘人。這是寧波一群為治水把脈的人。

除了利用三維熒光光譜技術檢測水質。該研究所自2014年浙江省開展“五水共治”以來,為寧波市各級政府的治水工作開展大量卓有成效的技術支撐工作,如:牽頭編制了《寧波市水功能區、水環境功能區劃分方案》,並經省政府批覆實施;編制了《寧波市汙水專項治理規劃》,為寧波市第一個“五水共治”汙水專項治理的綱領性文件;2016年12月,寧波市政府啟動了“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工作,研究所作為技術支撐單位,牽頭編制了《寧波市汙水零直排區建設調查技術指南》等一系列技術標準、政策文件;2017年2月,浙江省啟動了“剿滅劣V類水”行動,研究所為寧波市多個區縣(市)制定“剿滅劣V類水”實施方案提供了技術支撐。研究所目前還在制定寧波水體考核標準,以作為各條河道、湖等水域的水體檢測標準。

此外,研究所積極發揮專家智力優勢,多名教師現為寧波市及各區縣(市)“五水共治”專家服務團成員、“汙水零直排區建設”專家組成員、“剿滅劣V類水體”專家組成員,開展了多種形式的服務工作,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肯定。如:為寧波市委組織部、市政協、市“五水共治”辦公室、市團委、各區縣(市)組織部、政協、人大、“五水共治”辦公室做有關“五水共治”的講座十餘次;為寧波市及各區縣(市)開展“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專題培訓四次;為各區縣(市)、鎮鄉(街道)的“汙水零直排區創建”、“剿滅劣V類水體”等工作提供現場指導、水質分析等技術服務二十餘次。

走近“當代大禹”:為治水把脈的一群人

於旭彪副教授在實驗室檢測水質

期待一個更好的環境

採訪中,於旭彪感嘆,現在老百姓對身邊的水質越來越關心了,研究所在每一次水質採樣時都有居民圍觀,他們對身邊的水源都非常關心,都有改善水的強烈渴望。“任重而道遠,總書記說‘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我非常支持,國外一些高密度的人口城市依舊有乾淨的水體,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學習和反思,我們治水走了不少彎路,需要繼續努力。”

研究所在開展治水技術服務的同時,還積極投身公益治水行動,基於該學院人才、導師、平臺、資金“四大蓄水池”的創新創業計劃,研究所作為主要發起單位和技術支撐單位,以寧波大學環境工程專業研究生、本科生為主體,於2015年10月牽頭成立了民辦非企業單位:寧波市江北區清源環境觀察中心,中心成為全國唯一一家擁有自己核心“汙染源解析技術”的環保公益組織,成為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公益創業大賽金獎中唯一的治水公益項目。中心與70餘家單位合作,建立了全國範圍內的“清源聯盟”,開啟生態治水新模式,直接服務人群超過五萬多人,獲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自成立以來,“清源中心”先後榮獲:2016年“創青春”全國大學生創業大賽公益創業類別金獎,2016年“創青春”中國青年互聯網創業大賽銀獎,2016年“浙江省十佳公益項目”,2016年“創青春”浙江省大學生公益創業大賽金獎,2016年浙江省“雙百雙進”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百優團隊,2016年浙江省志願服務先進集體,2015年浙江省暑期社會實踐先進團隊,2015年浙江省志願服務先進集體。

目前該研究所在努力完善一個數據庫,“接近完成,屆時,只要輸入關鍵字搜索,老百姓身邊水體的近期檢測動態都可以查詢,一目瞭然。” 於旭彪說,但研究所的目標不止於此,“這個數據庫將來運用範圍會很廣,我們希望寧波、全省、甚至全國的主要河道水體質量都可以納入數據庫。”

於旭彪對未來有更美的期待,“李明博因為治理漢江業績突出成為了韓國總統,說明水體環境治理是世界潮流,中國以前和國外比高樓的多少,現在該是看誰擁有更清的河、更潔淨的空氣、更乾淨的土地了。”(作者:遊玉增 沈妍伶;編輯:王湖清)

關注“寧波大學頭條號”,我們告訴你你可能還不知道的寧大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