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擬出新規:壩壩舞、夜間娛樂等噪聲擾民由公安機關管理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法律 裝修 重慶晚報新聞哥 2017-03-30

不少市民在午休或夜間休息的時候,經常受到附近公共場所健身、聚餐或裝修等噪聲的影響,往往投訴公安機關,公安機關認為是噪聲汙染,應當是環保部門管理。而且對噪聲汙染的認定需要一定的環保監測數據,在實際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難。

重慶擬出新規:壩壩舞、夜間娛樂等噪聲擾民由公安機關管理

以後,這一現象有望改變。27日,市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五次會議對《重慶市環境保護條例(修訂草案)》(以下簡稱三審稿)進行第三次審議,三審稿明確了生活噪聲擾民行為的管理部門為公安機關。

聚餐健身等噪聲擾民最高罰款500元

市人大常委會法制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在生活中,主管部門經常將噪聲擾民和噪聲汙染兩個概念相混淆。根據常委會組成人員意見,依據環境噪聲汙染防治法第四十五條和治安管理處罰法第五十八條的規定,在三審稿第六十五條中明確了生活噪聲擾民行為的管理部門為公安機關。

三審稿第六十五條規定,下列行為產生噪聲擾民的,由公安機關進行管理:

1、在城區街道、廣場、公園等公共場所和居民區、住宅區舉行產生較大音量的集會、聚會、聚餐、娛樂、健身、悼念、飼養動物等活動;

2、在城區非固定場所從事商業經營或者在噪聲敏感建築物集中區域使用高音喇叭或者其他高音響器材;

3、十二時至十四時和二十二時至次日八時,在已竣工交付使用的住宅樓內進行室內裝修、傢俱加工;

4、其他產生社會生活噪聲的行為。

三審稿規定,造成社會生活噪聲擾民的,由公安機關處以警告,警告後不改正的,處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罰款,夜間造成噪聲擾民的,從重處罰。

未取得排汙許可證排放汙染物最高罰款100萬

三審稿刪除了二審稿中規定的應當取得排汙許可證的七種情形和應當取得臨時排汙許可證的三種情形,保留了有關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的規定。同時,為進一步明確有償使用的含義,將相應表述修改為“建立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制度,實行排汙權有償取得和有償轉讓”。排汙權有償使用和交易的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同時,三審稿規定,我市依照法律規定施行排汙許可管理制度。禁止未依照法律取得排汙許可證或者違反排汙許可證的要求排放汙染物。

相關負責人表示,三審稿加重了無排汙許可證排汙的處罰幅度,並細化設置了不按照許可證排汙的處罰。其中,第九十四條規定:實行排汙許可管理的排汙者未取得排汙許可證排放汙染物的,由環保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處以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未按照排汙許可證規定排汙的,責令整改,並處以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款。

此外,為加強對違法排汙行為的監管,加大懲治力度,三審稿對有關以逃避監管方式排汙的行為進行了細化,同時明確了以逃避監管方式排汙的法律責任,規定“通過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汙染物的,由環境保護主管部門責令改正或者限制生產、停產整治,並處十萬元以上一百萬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報經有批准權的人民政府批准,責令停業、關閉”。

明年起徵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徵收排汙費

根據環境保護法的規定,將於2018年1月1日起徵收環境保護稅,不再徵收排汙費。相關負責人表示,為研究修訂草案與環境保護稅法接軌,法制工委召開了專題論證會。根據意見,三審稿刪除了二審稿第四十六條有關排汙費的規定。

該負責人說明,儘管修訂草案中刪除了排汙費,但在環境保護稅法施行之前,可以根據國務院《排汙費徵收使用管理條例》繼續徵收排汙費,不影響目前的行政管理。

重慶晚報慢新聞APP,全心關注重慶,深度解讀重慶,名家名記名專欄齊聚,做最有重慶特色的小、精、深原創客戶端。並且還能加入重慶晚報抗癌愛心互助會,為家人健康做一個保障哦!蘋果商店及部分安卓商店可以下載

——END——

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 文 何浩 見習記者 徐碩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