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環境汙染 環境保護 消息鋪子 消息鋪子 2017-09-04

[摘 要]本文以一個工程實例,針對 C50 高性能混凝土原材料的選用、配合比設計、混凝土生產控制、施工養護等過程的質量控制,論述了現澆預應力箱梁C50DF60 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的方法和要點。

[關鍵詞]質量控制 ;配合比設計 ;原材料 ;現澆箱梁

0 前言

天津津漢高速漢蔡路互通式立交橋樑工程,為一般服務型互通立交。近期採用主線橋樑跨越漢蔡路的菱形立交。立交由左幅橋、右幅橋組成。右線橋樑長1314.029 米,左線橋樑長 1310.531m,橋樑總面積為 34119.414m2 其中現澆預應力箱梁面積為30154.343m2,預應力混凝土現澆連續箱梁 24 聯,橋面寬度 26.5m,設計時速 80km/h。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採用C50DF60 預拌混凝土。

1 C50 高性能混凝土工程施工主要技術要求

(1)混凝土氯離子擴散係數DRCM(28d)小於 4×10-12m2/s。(2)預應力混凝土拌合物氯離子及鹼含量的最高限值,最大氯離子含量0.06% 。最大鹼含量 3.0kg/m3。(3)混凝土抗凍性(抗凍耐久性指數)DF≥60%。預拌混凝土配合比中水膠比不大於0.32。(4)混凝土 7d 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100%。

2 原材料選用

2.1 水泥

水泥選擇了北方地區規模最大,質量最好,並且比較穩定的唐山冀東盾石牌普通硅酸鹽,該水泥熟料含量多,早期強度發展快,能滿足橋樑預應力箱梁7d 強度張拉時必須達到 100% 的要求,另外混合材料少,便於摻入礦物摻合料,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比表面積不大於400m2/kg,這樣需水量就少,有利於在滿足強度的前提下,儘量少用水,最終在水膠比不變的前提下,儘量少用膠材,以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耐久性。主要技術指標見表1。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2.2 礦物摻合料

礦物摻合料選擇了質量相對比較穩定的唐山特種水泥有限公司 S95 粒化高爐礦渣粉,該礦粉比表面積大,對強度貢獻大;活性指數大,可以在保證強度的前提下替代膠材總量20% 左右的水泥,能節約水泥,降低混凝土黏度,減少坍落度損失,提高混凝土流動性和施工性能。主要技術指標見表 2。

2.3 碎石

碎石選用了北京首都鋼鐵公司 5~20mm 碎石,該批石子級配良好,無鹼活性。主要技術指標見表 3。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2.4 砂

細骨料選擇了河北盧龍河砂,這種砂顆粒級配好,顆粒圓潤,用這種砂拌制的混凝土,和易性、流動性好,施工性能佳;而且無鹼活性;而且細度為2.8,適宜配製高性能混凝土。

這種砂骨料堆積密度大,空隙率小能節約膠凝材料和外加劑用量,且工作性好,配製的混凝土密實,能發揮骨料作用,有較好的填充性能和包裹性能好。骨料支撐體積穩定,增加了抗裂性能。砂也是連續級配,配製出的混凝土流動性好。技術指標見表4。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2.5 高效複合減水劑

高效複合減水劑,選用的是天津飛龍砼外加劑有限公司生產的 JFL-2 型聚羧酸。這種減水劑減水率高達27%,比一般高效減水劑減水率大許多,這樣可以在水膠比不變的前提下,少用許多水,水泥用量也就大幅減低,不僅提高了混凝土綜合性能、降低了混凝土黏度、提高了施工性能,還降低了成本。這種聚羧酸另外一大優點是,可以在混凝土引入許多均勻、微小的氣泡,在混凝土中形成許多微小的氣室,阻斷了混凝土中的一些有害通道,同時抵消了混凝土硬化時的收縮應力,大幅減少了混凝土幹縮裂縫,提高了混凝土耐久性。這種外加劑和膠凝材料有良好的相容性,配製的混凝土工作性好。複合減水劑還有保坍,緩凝,引氣,保水等多種性能,大幅改善了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具體技術指標見表5。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2.6 拌合水

拌合用水選用自備井地下水,技術指標(見表 6),完全滿足規範要求。嚴禁使用洗車水、清罐、砂石分離、洗骨料的廢水。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2.7 其他注意事項

原材料質量控制還要注意:

(1)符合 JTG/T F50-2011《公路橋涵施工技術規範》和工程設計技術要求。對進場的原材料按批次(噸位)進行檢驗,有些項目定期送到當地質量監督部門檢驗。按要求形成原材檢驗的檔案資料。

(2)優選材料供應商,同種原材料儘量使用同一供應商的產品,保證材料理化指標的穩定一致。膠凝材料儲存不超 3 個月,縮短進料週期,減少原料儲存時間。

(3)骨料分類存放,嚴禁各類骨料混合堆放。要設置有效的隔離設施,安裝防塵、控塵、防雨雪的封閉罩棚。降低粉塵對環境的汙染以及雨雪對骨料含水率的影響。

(4)粗骨料要過篩清洗,降低石粉和含泥量。實踐證明在保證混凝土性能的前提下,使用水洗粗骨料能減低膠材和外加劑的用量。生產成本並無增加。

(5)冬期生產要有加熱和保溫措施。骨料中嚴禁夾雜冰塊和雪。根據熱工計算的結果,調整物料的溫度。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調整拌合水的溫度,拌合水的溫度不能高於 60℃。保證混凝土出機溫度大於 15℃ 和入模溫度大於 10℃。

(6)建立健全原材料質量管理體系,落實到位、責任到人。保證原材料質量,確保混凝土質量。

3 配合比設計

配合比設計的核心是漿體設計,漿體設計取決於水膠比、用水量和膠凝材料的用量,配上適量的骨料,達到強度和耐久性設計要求為目標。

3.1 理論(計算)配合比的確定

根據工程技術要求,水膠比不大於 0.32。選取水膠比為 0.32,該工程使用泵送混凝土,坍落度選 180mm,砂率選 42%。考慮到混凝土 7d 強度要達到設計強度的 100%,摻合料只選磨細礦粉,摻量 20%。

3.2 試拌、調整配合比

試拌時坍落度過大,有跑漿現象,和易性差。在水膠比不變的情況下,減少拌合水、外加劑和膠材用量。試拌調整配合比見表8。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3.3 試配

取水膠比增加和減少 0.02;砂率增加和減少 1%,留取試塊。試配配合比數據見表 9。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3.4 試配配合比性能測試

試配混凝土試塊性能測試結果見表 10。根據配合比混凝土的性能、和易性、經濟性,最終選定配合比編號 1-2 為目標配合比。其表觀密度計算值為 2446kg/m3,實測值2451kg/m3。不需校正。

目標配合比性能指標滿足設計要求,數據見表 11。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4 混凝土生產和輸送

預拌混凝土生產系統採用湖北精工雙臥軸強制式攪拌機組,有效攪拌容積 3000L。優質的原材料是保障混凝土質量的前提,在混凝土拌制過程中的質量控制是混凝土質量的保證。必須著重注意以下幾項工作:

4.1 計量控制

生產設備的計量精度,見表 12。

(1)生產設備計量系統每年要檢定一次,每週要自檢一次。

(2)出廠的每車混凝土都要由自備磅秤複稱,複稱的混凝土容重與配合比計算的容重誤差為±0.5%。超過控制誤差時,及時通知試驗室進行調整。

C50高性能混凝土質量控制方法和要點!

4.2 混凝土生產、運輸、澆築過程質量控制

(1)攪拌時間:C50DF60 高性能混凝土,由於膠凝材料用量多,不易分散。為達到良好的和易性,攪拌時間較一般混凝土增加 40 秒。

(2)生產前一定要檢測砂含水、含石、細度模數,以便確定砂含水、砂率和外加劑摻量。攪拌時嚴禁用單純加減水來調節和易性,做好開盤鑑定並形成記錄歸檔。在坍落度、和易性滿足技術要求時方能連續生產。試模要定期自檢,按規定製作試塊、標養。檢驗 3d、7d、28d 的物理性能。混凝土標養 28d,試壓後,做出混凝土生產控制水平評價。

(3)提前制定配合比調整權限,在生產中配合比作調整時,操作員、檢驗員、試驗室主任、技術負責人有各自的調整配合比的範圍和幅度,不能超權限調整。配合比調整要形成記錄歸檔。

(4)冬期生產時要特別注意拌合水的溫度,這是保證混凝土出機溫度有效、快捷的途徑。控制室要安裝與儲水罐相連接的數字式溫度計,實時監測儲水罐內水溫。試驗室將混凝土出機溫度與氣溫、水溫關係圖懸掛在室內牆上,及時調整。

(5)混凝土生產前、後須用清水將攪拌機清洗乾淨。非連續生產時,利用攪拌間隙及時沖洗攪拌機。減少攪拌機內部物料附著,及時清除攪拌機內硬化的物料。

(6)混凝土罐車裝載混凝土之前必須反轉,放盡罐內的水。裝載完混凝土後禁止用水沖洗後料斗。卸載完混凝土後須沖洗攪拌罐和後料斗,而後反轉放盡罐內的水。

(7)潤泵砂漿須單獨運抵施工現場,不得用裝有混凝土的罐車背砂漿。不宜在工地用泵車攪拌砂漿,以防止砂漿攪拌不均勻影響泵送。

(8)施工現場要配備技術較強的質檢人員和現場調度,檢查混凝土質量,並及時和施工方協調,保證施工順暢。及時反饋現澆混凝土的情況,以便及時調整。

(9)控制好發車間隔。由於每個箱梁的澆築混凝土的方量在 300~500m3,施工連續性較強,澆築等待時間長會造成施工冷縫等質量問題。為此,混凝土運輸採取先發 2~4 臺車,待第一車混凝土開始澆築時,現場反饋混凝土工作性信息後,在每隔 20 分鐘發一輛車。保證混凝土澆築的連續性,要避免壓車和等待混凝土。泵送混凝土時,泵送的間歇時間不宜超過 15 分鐘。

(10)為防止車輛故障、交通堵塞、現場施工不順利等不利等因素,影響混凝土坍落度和工作性時,每輛罐車備有5公斤外加劑。當出現坍落度變小而影響施工時,只允許用外加劑調節,可分次用外加劑對整車混凝土調節坍落度。禁止只用水調節。

(11)泵送混凝土要根據現場施工情況,計算泵送壓力,選擇合適的泵送車輛。

(12)用於判斷現場預應力混凝土結構強度的混凝土試件,應置於現場與結構同環境同條件下養護。

5 澆築、養護注意事項。

預應力混凝土現澆箱梁澆築和養護除遵循規範的一般規定外,著重注意以下事項:

(1)C50DF60 高性能混凝土用於預應力現澆樑上,對早期強度要求 7d 達到設計強度的 100%,才能滿足張拉要求。由於早期強度發展較快,混凝土到現場後應在 1h 內澆築完成,否則坍落度損失過大,影響施工和混凝土質量。

(2)澆築混凝土時宜採用插入式和附著式振動器進行振搗,要有備用的振搗器。對箱梁腹板與底板及頂板連接處的承託、預應力筋錨固區及其他預應力鋼束與鋼筋密集的部位,應加強振搗;對後張結構應避免振動器碰撞預應力筋的管道、預埋件等。澆築過程中應隨時檢查模板、管道、錨固端墊板等穩固性,保證其位置及尺寸符合設計要求。特別要注意箱梁內外通風,施工時嚴格控制箱梁內外溫差不超過8攝氏度。

(3)在高溫、多風、乾燥的條件下,新澆築的混凝土表面,若不及時覆蓋塑料薄膜保溼養護極易因天氣乾燥、大風等原因造成新澆築的混凝土表面 5mm 左右的混凝土失水,強度發展與 5mm 以下的混凝土不同步,從而產生微裂縫,影響混凝土質量。因此,混凝土澆築完畢、刮平後,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抹面時隨揭隨抹,抹完後立即在混凝土表面覆蓋塑料薄膜。抹面至少兩次,以消除混凝土硬化時產生的微細裂縫。混凝土硬化後,還應及時補水養生,溼養14d[2]。

(4)冬期施工現澆箱梁養護,應採取暖棚法、加熱法、蓄熱法綜合使用。頂板宜用表面覆蓋棉被(棉毯)覆蓋,上面架設暖棚的方法。腹板、底板採用電熱毯加熱和覆蓋棉被的方法保溫,並加強對養護期間溫度的檢查。採用普通硅酸鹽水泥配製的混凝土,在其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 40% 以前不得受凍。對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養護,在負溫下嚴禁灑水養護。外露表面應採取塑薄膜及保溫材料雙層覆蓋養護,養護溫度不得低於防凍劑規定的溫度。拆模後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於 15℃ 時,應對混凝土採取覆蓋保溫措施。

6 混凝土生產控制水平

根據GB 50164-2011《混凝土質量控制標準》生產控制水平的規定,選取 9 月 5 日至 10 月 4 日為一個統計週期。期間共完成 C50DF60 混凝土供應澆築 3958m³,取 43 組 28d 抗壓強度值數據。混凝土抗壓強度平均值 58.5MPa,最小值 52.3MPa、最大值 68.5MPa,標準差 3.4MPa。實測抗壓強度達到設計強度標準值組數百分率(P)達到 100%。混凝土抗凍耐久性指數DF 值達到 71%,完全滿足設計要求,混凝土質量水平達到了優良。

7 結束語

高性能混凝土在橋樑結構上應用已經普及,但其應用技術及質量控制手段在不斷完善之中。本文用一個工程實例,總結了以優質常規材料和工藝生產的 C50DF60 預應力現澆箱梁高性能混凝土生產與施工中的質量控制,以達到設計要求的強度、耐久性能為目標。實行混凝土從原材料、配合比設計、生產、施工養護全過程質量控制,提供符合設計要求,具有良好的工作性、經濟性、綠色環保的混凝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