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視挑戰為機遇 變壓力為動力

環境保護 李正印 環境汙染 經濟 中國環境新聞 2017-06-10
山西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視挑戰為機遇 變壓力為動力

在中央環保督察組進駐山西期間,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現場調研環保工作。

◆中國環境報記者童克難

2015年因為環境問題突出被環境保護部約談,2016年再次因為華興鋁業事故性排放以及約談整改不到位等問題被環境保護部約談,2017年層級更高的中央環保督察到來,作為地方主官,呂梁市委書記李正印的壓力可想而知。

呂梁的環境問題到底在哪裡?中央環保督察又會給呂梁帶來什麼?記者聯繫採訪,比想象要順利很多,留下的印象也很深。不迴避問題,不推卸責任,李正印表示,要將這次環保督察的壓力,轉變為轉型發展的動力,將改善環境質量的挑戰,轉變為建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的機遇。

■ 談壓力和挑戰:

產業結構偏重單一 環境形勢嚴峻

“壓力”,是採訪開始李正印首先提到的詞。翻開任職履歷,李正印於2016年11月由山西省交通廳調任至呂梁市委書記。也就是說,從時間上來倒敘,2016年上任一個月左右時間,他主政的呂梁市就再次因2015年約談整改不力被環境保護部約談。

“這次中央環保督察,肯定是感受到了更大的壓力。從之前河北的試點,再到後面的幾批力度都很大,也問責了很多人。”李正印表示,從之前的部門上升到國家層面,督察的意義非同一般。

壓力,不僅來源之前的約談、問責,對於呂梁目前比較嚴峻的環境質量改善形勢和環境保護工作存在的問題,李正印同樣有著比較清醒的認識。

以空氣質量為例,2016年入冬以來,呂梁市13個縣(市、區)城區霧霾頻發,主要汙染物PM2.5、PM10、SO2濃度在部分時段、部分區域嚴重超標,特別是11月~12月,同比分別上升85.5%、145.1%和71.6%。

與山西的大多數地區一樣,呂梁是一個以煤炭利用為主的典型資源型地區,傳統支柱產業大多為高汙染、高耗能行業。電力、冶金、焦化3個行業排放的二氧化硫佔全部工業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以上。2016年,高耗能傳統產業依然佔到工業經濟的70%。

“工業結構偏重,能源消耗過大是主要原因。”李正印表示,煤炭鐵鋁電化小建材的產業格局,決定了呂梁的產業結構性汙染在短時期內難以得到根本轉變。

除了傳統行業排放汙染物,城鎮化水平低、環境基礎建設滯後也是環境問題嚴峻的主因之一。目前,呂梁市城鎮化率僅為47%,集中供暖和清潔能源替代等遠遠滯後於城鎮化發展,呂梁市區城中村、城邊村還有分散採暖面積461萬平方米。

也許是主政呂梁之前擔任過部門“一把手”,在談及嚴峻的環境形勢時,李正印說到了有時環保部門存在“單打獨鬥”的現象。“一些部門履行‘管行業就要管環保’職責還不夠到位,環保工作與部門工作同規劃、同研究、同部署、同推動等方面堅持得不夠一貫。有的部門存在‘重業務、輕環保’傾向。”李正印說。

■ 談機遇和動力:

轉變發展方式是根本 建立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脫貧攻堅、轉型發展和全面從嚴治黨是黨委、政府需要做好的三件大事。”在李正印看來,此次的中央環保督察,正是為呂梁市的轉型發展提供了良好機遇。

如何理解這句話?李正印給記者拿出了一組數據,從督察組轉辦的群眾信訪案件分析,70%左右涉及工業汙染,20%左右涉及農村畜禽養殖和垃圾等問題。全部信訪舉報案件中涉及14個縣(市、區)中,經濟較發達的4個地區佔比達到了70%。

“一方面,呂梁的大型工業企業較少,原有的鄉鎮、民營企業生產水平和環保技術比較落後。另一方面也反映出越是經濟較好的地區,排放總量越大,環境保護的形勢越也嚴峻。”李正印說。

李正印所說呂梁市4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是相比其他10個地區而言。如何使6個國家級貧困縣和4個省級貧困縣的經濟趕上去,實現精準扶貧是李正印和呂梁市委、市政府必須面臨的現實問題。

一邊是經濟發展,一邊是環境保護,是否矛盾?能否統籌?

“從近幾年的經濟形勢來看,單一的產業結構一旦遇到市場波動,就會給整個呂梁市的經濟帶來很大影響,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堅持綠色發展理念,實施最嚴格的環保標準,倒逼產業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改善環境質量,也給呂梁市的發展提供了機遇。”面對記者的提問,李正印給出了答案。

“在這個過程中,首先要發揮市委的組織、協調、統籌和指導的作用。同時,‘一把手’重視,親力親為才能將壓力真正傳導到基層。”李正印表示,要將綠色發展的理念落實到各級幹部,同時要通過督察建立市縣鄉三級條塊結合的環境保護長效機制。

“從督察組轉辦的案件來看,有80%以上的案件屬實,這對我們的意義很大。群眾的環境訴求是什麼?這麼多問題,督察組來了就能解決,是之前群眾沒有反映?還是反映了沒有解決?沒有解決的問題,是基層執法過程中已經‘見怪不怪’、習以為常?還是確實基層的能力有限?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思考的。”李正印說。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