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盧煥章

"

文/盧煥章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黃河寧夏河段自中衛南長灘入境起,流經11個縣(市),到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止,共長397公里,約佔黃河全長的1/14。

黃河在寧夏境內,由西南而東北三收兩放形成衛寧與銀川兩個平原,河水流經其中。

由於泥沙及卵石的淤積堆存,致使河床左右擺動,歲無寧時。

衛寧平原歷史上的河道變遷,古乏記述。

從現時地形推斷,古代河出沙坡頭後,曾北沿騰格裡沙漠邊緣繞勝金關而下洩。

現存於這一帶的連續湖泊如鹼鹼湖、荒草湖、馬場湖、高墩湖、龍宮湖、八塘彎、釣魚臺、九塘湖等都是古河道的遺蹟。

黃河南岸的南山臺子,亦系河道南移將香山洪積扇沖塌成百餘米的陡崖。

中衛沙坡頭以下黃河北岸臺地上遍佈的河卵石,也是河道南移前從北邊流過的證明。

明代以前,黃河主流南移終止,開始向北移動,逐漸形成河南的狹長灌區。

明宣德《寧夏志》有羚羊渠(今羚羊壽渠)的記載,隨後又有羚羊角渠、羚羊夾渠(亦稱夾河渠)的出現統稱中衛河南“羚羊三渠”。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各段不同情況,採取塞支強幹、遇灘抽心、作丁壩、拋石護岸等措施治河,現今河道基本順直。

中寧縣境內,河床上段侷限於泉眼山與勝金關巖岸之間,過此河流分叉較多。右岸之南北河子均為黃河故道遺蹟;左岸靠山較近,河床擺動幅度較小。

七八十年前河床主流緊靠勝金關,掠石空堡和得勝墩而過,如今主流已遠離老岸500~1000米不等,這是河流推移質泥沙堆淤自行調整的結果,也與人為的築堤爭地有關。

黃河流出青銅峽後,平原開闊,河道變遷幅度較大。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述北魏河道大勢為河水又北過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青山峽。河水歷峽北注,枝分東出,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榆林,仍列洲上……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河水又北與枝津合,水受大河,東北逕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無水……河水又東逕渾懷障西……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

以上記述,說明了黃河出青銅峽(古名青山峽)分為東、西二河,西為主河,東為汊河,二河之間有面積較大的河心沙洲,洲上有果園和重要城鎮。

《水經注》所記北魏時代(公元5~6世紀初)黃河河道位置與今天河道相比,東、西二河之間的沙洲即河心灘,雖幾經變動,但始終存在,似如今之陳袁灘和中灘等。

1968年西河口全部堵死後,東河成為獨流的主河道。

今將青銅峽至石嘴山之間約200公里黃河分上、中、下3段,上段自青銅峽至靈武橫城堡,中段自橫城堡至陶樂馬太溝,下段自馬太溝至石嘴山,就歷史記載的河道變遷記述如下。

"

文/盧煥章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黃河寧夏河段自中衛南長灘入境起,流經11個縣(市),到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止,共長397公里,約佔黃河全長的1/14。

黃河在寧夏境內,由西南而東北三收兩放形成衛寧與銀川兩個平原,河水流經其中。

由於泥沙及卵石的淤積堆存,致使河床左右擺動,歲無寧時。

衛寧平原歷史上的河道變遷,古乏記述。

從現時地形推斷,古代河出沙坡頭後,曾北沿騰格裡沙漠邊緣繞勝金關而下洩。

現存於這一帶的連續湖泊如鹼鹼湖、荒草湖、馬場湖、高墩湖、龍宮湖、八塘彎、釣魚臺、九塘湖等都是古河道的遺蹟。

黃河南岸的南山臺子,亦系河道南移將香山洪積扇沖塌成百餘米的陡崖。

中衛沙坡頭以下黃河北岸臺地上遍佈的河卵石,也是河道南移前從北邊流過的證明。

明代以前,黃河主流南移終止,開始向北移動,逐漸形成河南的狹長灌區。

明宣德《寧夏志》有羚羊渠(今羚羊壽渠)的記載,隨後又有羚羊角渠、羚羊夾渠(亦稱夾河渠)的出現統稱中衛河南“羚羊三渠”。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各段不同情況,採取塞支強幹、遇灘抽心、作丁壩、拋石護岸等措施治河,現今河道基本順直。

中寧縣境內,河床上段侷限於泉眼山與勝金關巖岸之間,過此河流分叉較多。右岸之南北河子均為黃河故道遺蹟;左岸靠山較近,河床擺動幅度較小。

七八十年前河床主流緊靠勝金關,掠石空堡和得勝墩而過,如今主流已遠離老岸500~1000米不等,這是河流推移質泥沙堆淤自行調整的結果,也與人為的築堤爭地有關。

黃河流出青銅峽後,平原開闊,河道變遷幅度較大。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述北魏河道大勢為河水又北過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青山峽。河水歷峽北注,枝分東出,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榆林,仍列洲上……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河水又北與枝津合,水受大河,東北逕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無水……河水又東逕渾懷障西……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

以上記述,說明了黃河出青銅峽(古名青山峽)分為東、西二河,西為主河,東為汊河,二河之間有面積較大的河心沙洲,洲上有果園和重要城鎮。

《水經注》所記北魏時代(公元5~6世紀初)黃河河道位置與今天河道相比,東、西二河之間的沙洲即河心灘,雖幾經變動,但始終存在,似如今之陳袁灘和中灘等。

1968年西河口全部堵死後,東河成為獨流的主河道。

今將青銅峽至石嘴山之間約200公里黃河分上、中、下3段,上段自青銅峽至靈武橫城堡,中段自橫城堡至陶樂馬太溝,下段自馬太溝至石嘴山,就歷史記載的河道變遷記述如下。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上段河道變遷

《漢書.地理志》記載:“靈州,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號非苑。”

《括地誌》雲:“薄骨律鎮城,以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曰靈州。”

《元和郡縣誌》卷四記載:“靈州……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在。”

《太平寰宇記》記述,北宋靈州城仍在唐代舊址。說明唐宋時的靈州與漢靈州城,北魏薄骨律鎮城,大致處於同一地方。

由此可知由西漢至北宋的1300年間,上段河道沒有發生大的變遷。漢、唐時的河東面積遠大於今日。

《明史.地理志三》記載的“黃河出峽東流”與《水經注》記述的“河水歷峽北注”有明顯變化。

明嘉靖《寧夏新志》卷三記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靈州守禦千戶所以故城為河水崩陷,惟遺西南一角,於故城北七裡築城。”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靈州城淹於河水又去舊城東五里築之,靈州城因河水崩陷,兩次遷徙。河道繼續東移。

清乾隆《寧夏府志》卷十九記述,“壬戌(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河大決,(靈州)居民累夜驚,議他徙”。

明河東道張九德力排徙城之議,令以石築堤。即用丁壩挑流與順壩護岸相結合的方法,挑大溜行於故道,達到了保城安民之目的,其以石防河衝之法亦為後世所效法。

清代初年,河道又復東移,《朔方道志》記載:“順治初,靈州(今靈武)被水衝齧,因於河忠堡西岸挑溝,以分水勢,後河竟東趨,將河忠堡隔於河東。”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河又西移,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7年間將永寧縣望洪鄉農田近萬畝、村莊數十處塌人河中,河岸距惠農渠和寧蘭公路僅有四五百米,建設廳長李翰園提出裁順黃河望洪彎道的建議,於1941年春派兵1000餘人,由仁存渡口以下,黃河東岸(右岸)挑挖深壕一道,長約1000米、寬約30米、深約2米,歷時一月完工,當年伏汛期,將上下兩口土壩同時挖開,利用水衝,後河競東趨,原河槽水小流緩,落淤成灘,該處河患消除,保住了惠農渠和寧蘭公路的安全。

黃河永寧縣東昇處,有6.4公里一段急彎,1976年後,不斷向西塌岸,到1979年的4年間將約6875畝土地塌入河中(內耕地1475畝、林地3000畝、灘地2400畝),並將民生渠塌斷約300米,河岸距惠農渠僅250米,護岸碼頭屢修屢壞,遂借鑑歷史經驗,決定裁順河道死彎,以消除河患,

1980年在黃河對岸(東岸)的靈武縣橫山鄉,開挖一條長2.4公里的引河,利用引河水流速大於彎道的原理,將引河衝成新的順直河段,使為患5年、花費近300萬元而收效甚微的河工,轉危為安。

1981年黃河大水後,上段河道逐漸西移,現河岸已接近1941年老岸,上段河道左右擺動不停。

"

文/盧煥章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黃河寧夏河段自中衛南長灘入境起,流經11個縣(市),到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止,共長397公里,約佔黃河全長的1/14。

黃河在寧夏境內,由西南而東北三收兩放形成衛寧與銀川兩個平原,河水流經其中。

由於泥沙及卵石的淤積堆存,致使河床左右擺動,歲無寧時。

衛寧平原歷史上的河道變遷,古乏記述。

從現時地形推斷,古代河出沙坡頭後,曾北沿騰格裡沙漠邊緣繞勝金關而下洩。

現存於這一帶的連續湖泊如鹼鹼湖、荒草湖、馬場湖、高墩湖、龍宮湖、八塘彎、釣魚臺、九塘湖等都是古河道的遺蹟。

黃河南岸的南山臺子,亦系河道南移將香山洪積扇沖塌成百餘米的陡崖。

中衛沙坡頭以下黃河北岸臺地上遍佈的河卵石,也是河道南移前從北邊流過的證明。

明代以前,黃河主流南移終止,開始向北移動,逐漸形成河南的狹長灌區。

明宣德《寧夏志》有羚羊渠(今羚羊壽渠)的記載,隨後又有羚羊角渠、羚羊夾渠(亦稱夾河渠)的出現統稱中衛河南“羚羊三渠”。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各段不同情況,採取塞支強幹、遇灘抽心、作丁壩、拋石護岸等措施治河,現今河道基本順直。

中寧縣境內,河床上段侷限於泉眼山與勝金關巖岸之間,過此河流分叉較多。右岸之南北河子均為黃河故道遺蹟;左岸靠山較近,河床擺動幅度較小。

七八十年前河床主流緊靠勝金關,掠石空堡和得勝墩而過,如今主流已遠離老岸500~1000米不等,這是河流推移質泥沙堆淤自行調整的結果,也與人為的築堤爭地有關。

黃河流出青銅峽後,平原開闊,河道變遷幅度較大。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述北魏河道大勢為河水又北過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青山峽。河水歷峽北注,枝分東出,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榆林,仍列洲上……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河水又北與枝津合,水受大河,東北逕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無水……河水又東逕渾懷障西……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

以上記述,說明了黃河出青銅峽(古名青山峽)分為東、西二河,西為主河,東為汊河,二河之間有面積較大的河心沙洲,洲上有果園和重要城鎮。

《水經注》所記北魏時代(公元5~6世紀初)黃河河道位置與今天河道相比,東、西二河之間的沙洲即河心灘,雖幾經變動,但始終存在,似如今之陳袁灘和中灘等。

1968年西河口全部堵死後,東河成為獨流的主河道。

今將青銅峽至石嘴山之間約200公里黃河分上、中、下3段,上段自青銅峽至靈武橫城堡,中段自橫城堡至陶樂馬太溝,下段自馬太溝至石嘴山,就歷史記載的河道變遷記述如下。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上段河道變遷

《漢書.地理志》記載:“靈州,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號非苑。”

《括地誌》雲:“薄骨律鎮城,以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曰靈州。”

《元和郡縣誌》卷四記載:“靈州……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在。”

《太平寰宇記》記述,北宋靈州城仍在唐代舊址。說明唐宋時的靈州與漢靈州城,北魏薄骨律鎮城,大致處於同一地方。

由此可知由西漢至北宋的1300年間,上段河道沒有發生大的變遷。漢、唐時的河東面積遠大於今日。

《明史.地理志三》記載的“黃河出峽東流”與《水經注》記述的“河水歷峽北注”有明顯變化。

明嘉靖《寧夏新志》卷三記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靈州守禦千戶所以故城為河水崩陷,惟遺西南一角,於故城北七裡築城。”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靈州城淹於河水又去舊城東五里築之,靈州城因河水崩陷,兩次遷徙。河道繼續東移。

清乾隆《寧夏府志》卷十九記述,“壬戌(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河大決,(靈州)居民累夜驚,議他徙”。

明河東道張九德力排徙城之議,令以石築堤。即用丁壩挑流與順壩護岸相結合的方法,挑大溜行於故道,達到了保城安民之目的,其以石防河衝之法亦為後世所效法。

清代初年,河道又復東移,《朔方道志》記載:“順治初,靈州(今靈武)被水衝齧,因於河忠堡西岸挑溝,以分水勢,後河竟東趨,將河忠堡隔於河東。”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河又西移,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7年間將永寧縣望洪鄉農田近萬畝、村莊數十處塌人河中,河岸距惠農渠和寧蘭公路僅有四五百米,建設廳長李翰園提出裁順黃河望洪彎道的建議,於1941年春派兵1000餘人,由仁存渡口以下,黃河東岸(右岸)挑挖深壕一道,長約1000米、寬約30米、深約2米,歷時一月完工,當年伏汛期,將上下兩口土壩同時挖開,利用水衝,後河競東趨,原河槽水小流緩,落淤成灘,該處河患消除,保住了惠農渠和寧蘭公路的安全。

黃河永寧縣東昇處,有6.4公里一段急彎,1976年後,不斷向西塌岸,到1979年的4年間將約6875畝土地塌入河中(內耕地1475畝、林地3000畝、灘地2400畝),並將民生渠塌斷約300米,河岸距惠農渠僅250米,護岸碼頭屢修屢壞,遂借鑑歷史經驗,決定裁順河道死彎,以消除河患,

1980年在黃河對岸(東岸)的靈武縣橫山鄉,開挖一條長2.4公里的引河,利用引河水流速大於彎道的原理,將引河衝成新的順直河段,使為患5年、花費近300萬元而收效甚微的河工,轉危為安。

1981年黃河大水後,上段河道逐漸西移,現河岸已接近1941年老岸,上段河道左右擺動不停。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中段河道變遷

《元和郡縣誌》卷四記載:“懷遠縣……本名飲汗城,赫連勃勃以此為麗子園……其城儀風二年(公元677年)為河水泛損,三年於故城西更築新城。”

據考證,懷遠舊城即漢代呂城,在黃河畔的渡口叫呂渡。《西夏地形圖》上尚有此名。

明弘治《寧夏新志》卷一曾記載:“高臺寺城東十五里,李夏廢寺,臺高三丈,慶恭王重修之,下有大湖萬頃,水色山光,一望豁然”,“高臺寺城,城東十五里有廢城,臺居其東,元時呼為下省。”

清乾隆《寧夏府志》卷六記述:“高臺寺,舊在城東二十里,為黃河崩沒,明萬曆時慶府移修在清和門外紅花渠東。”

以上記述說明西漢到唐初700年間,中段河道無大變遷。

唐儀風二年黃河大水沖毀懷遠城。

到明萬曆年間,高臺寺亦為黃河崩沒。

約近千年間,黃河主流東西擺動,時而東徙,時而西移,明末清初河道主流東移與今河槽位置相近,中段河槽的小範圍左右擺動始終不斷。

"

文/盧煥章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黃河寧夏河段自中衛南長灘入境起,流經11個縣(市),到石嘴山市麻黃溝出境止,共長397公里,約佔黃河全長的1/14。

黃河在寧夏境內,由西南而東北三收兩放形成衛寧與銀川兩個平原,河水流經其中。

由於泥沙及卵石的淤積堆存,致使河床左右擺動,歲無寧時。

衛寧平原歷史上的河道變遷,古乏記述。

從現時地形推斷,古代河出沙坡頭後,曾北沿騰格裡沙漠邊緣繞勝金關而下洩。

現存於這一帶的連續湖泊如鹼鹼湖、荒草湖、馬場湖、高墩湖、龍宮湖、八塘彎、釣魚臺、九塘湖等都是古河道的遺蹟。

黃河南岸的南山臺子,亦系河道南移將香山洪積扇沖塌成百餘米的陡崖。

中衛沙坡頭以下黃河北岸臺地上遍佈的河卵石,也是河道南移前從北邊流過的證明。

明代以前,黃河主流南移終止,開始向北移動,逐漸形成河南的狹長灌區。

明宣德《寧夏志》有羚羊渠(今羚羊壽渠)的記載,隨後又有羚羊角渠、羚羊夾渠(亦稱夾河渠)的出現統稱中衛河南“羚羊三渠”。

新中國成立後,根據各段不同情況,採取塞支強幹、遇灘抽心、作丁壩、拋石護岸等措施治河,現今河道基本順直。

中寧縣境內,河床上段侷限於泉眼山與勝金關巖岸之間,過此河流分叉較多。右岸之南北河子均為黃河故道遺蹟;左岸靠山較近,河床擺動幅度較小。

七八十年前河床主流緊靠勝金關,掠石空堡和得勝墩而過,如今主流已遠離老岸500~1000米不等,這是河流推移質泥沙堆淤自行調整的結果,也與人為的築堤爭地有關。

黃河流出青銅峽後,平原開闊,河道變遷幅度較大。

北魏酈道元的《水經注》中記述北魏河道大勢為河水又北過富平縣西,河側有兩山相對,水出其間,即上河峽也世謂之青山峽。河水歷峽北注,枝分東出,河水又北逕富平縣故城西……河水又北,薄骨律鎮城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榆林,仍列洲上……河水又東北逕廉縣故城東……河水又北與枝津合,水受大河,東北逕富平城,所在分裂,以溉田圃,北流入河,今無水……河水又東逕渾懷障西……河水又東北,歷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

以上記述,說明了黃河出青銅峽(古名青山峽)分為東、西二河,西為主河,東為汊河,二河之間有面積較大的河心沙洲,洲上有果園和重要城鎮。

《水經注》所記北魏時代(公元5~6世紀初)黃河河道位置與今天河道相比,東、西二河之間的沙洲即河心灘,雖幾經變動,但始終存在,似如今之陳袁灘和中灘等。

1968年西河口全部堵死後,東河成為獨流的主河道。

今將青銅峽至石嘴山之間約200公里黃河分上、中、下3段,上段自青銅峽至靈武橫城堡,中段自橫城堡至陶樂馬太溝,下段自馬太溝至石嘴山,就歷史記載的河道變遷記述如下。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上段河道變遷

《漢書.地理志》記載:“靈州,惠帝四年(公元前191年)置,有河奇苑,號非苑。”

《括地誌》雲:“薄骨律鎮城,以在河渚之中,隨水上下,未嘗陷沒,故曰靈州。”

《元和郡縣誌》卷四記載:“靈州……其城赫連勃勃所置果園,今桃李千餘株,鬱然猶在。”

《太平寰宇記》記述,北宋靈州城仍在唐代舊址。說明唐宋時的靈州與漢靈州城,北魏薄骨律鎮城,大致處於同一地方。

由此可知由西漢至北宋的1300年間,上段河道沒有發生大的變遷。漢、唐時的河東面積遠大於今日。

《明史.地理志三》記載的“黃河出峽東流”與《水經注》記述的“河水歷峽北注”有明顯變化。

明嘉靖《寧夏新志》卷三記述,洪武十七年(公元1384年)靈州守禦千戶所以故城為河水崩陷,惟遺西南一角,於故城北七裡築城。”

宣德三年(公元1428年)靈州城淹於河水又去舊城東五里築之,靈州城因河水崩陷,兩次遷徙。河道繼續東移。

清乾隆《寧夏府志》卷十九記述,“壬戌(天啟二年,公元1622年)河大決,(靈州)居民累夜驚,議他徙”。

明河東道張九德力排徙城之議,令以石築堤。即用丁壩挑流與順壩護岸相結合的方法,挑大溜行於故道,達到了保城安民之目的,其以石防河衝之法亦為後世所效法。

清代初年,河道又復東移,《朔方道志》記載:“順治初,靈州(今靈武)被水衝齧,因於河忠堡西岸挑溝,以分水勢,後河竟東趨,將河忠堡隔於河東。”

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河又西移,至民國三十年(1941年),7年間將永寧縣望洪鄉農田近萬畝、村莊數十處塌人河中,河岸距惠農渠和寧蘭公路僅有四五百米,建設廳長李翰園提出裁順黃河望洪彎道的建議,於1941年春派兵1000餘人,由仁存渡口以下,黃河東岸(右岸)挑挖深壕一道,長約1000米、寬約30米、深約2米,歷時一月完工,當年伏汛期,將上下兩口土壩同時挖開,利用水衝,後河競東趨,原河槽水小流緩,落淤成灘,該處河患消除,保住了惠農渠和寧蘭公路的安全。

黃河永寧縣東昇處,有6.4公里一段急彎,1976年後,不斷向西塌岸,到1979年的4年間將約6875畝土地塌入河中(內耕地1475畝、林地3000畝、灘地2400畝),並將民生渠塌斷約300米,河岸距惠農渠僅250米,護岸碼頭屢修屢壞,遂借鑑歷史經驗,決定裁順河道死彎,以消除河患,

1980年在黃河對岸(東岸)的靈武縣橫山鄉,開挖一條長2.4公里的引河,利用引河水流速大於彎道的原理,將引河衝成新的順直河段,使為患5年、花費近300萬元而收效甚微的河工,轉危為安。

1981年黃河大水後,上段河道逐漸西移,現河岸已接近1941年老岸,上段河道左右擺動不停。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中段河道變遷

《元和郡縣誌》卷四記載:“懷遠縣……本名飲汗城,赫連勃勃以此為麗子園……其城儀風二年(公元677年)為河水泛損,三年於故城西更築新城。”

據考證,懷遠舊城即漢代呂城,在黃河畔的渡口叫呂渡。《西夏地形圖》上尚有此名。

明弘治《寧夏新志》卷一曾記載:“高臺寺城東十五里,李夏廢寺,臺高三丈,慶恭王重修之,下有大湖萬頃,水色山光,一望豁然”,“高臺寺城,城東十五里有廢城,臺居其東,元時呼為下省。”

清乾隆《寧夏府志》卷六記述:“高臺寺,舊在城東二十里,為黃河崩沒,明萬曆時慶府移修在清和門外紅花渠東。”

以上記述說明西漢到唐初700年間,中段河道無大變遷。

唐儀風二年黃河大水沖毀懷遠城。

到明萬曆年間,高臺寺亦為黃河崩沒。

約近千年間,黃河主流東西擺動,時而東徙,時而西移,明末清初河道主流東移與今河槽位置相近,中段河槽的小範圍左右擺動始終不斷。

寧夏境內黃河的河道變遷

下段河道變遷

《西夏書事》卷十曾記載了省嵬城建於西夏李德明時期(公元1004~1032年),位於省嵬山西南麓,明宣德《寧夏志》、弘治《寧夏新志》、萬曆《朔方新志》均記載省嵬城在河東即黃河東岸。

清乾隆《寧夏府志》卷三卻記述省嵬城“橫枕河濱,為防禦要地,今屬套地也”

《寧夏府志》卷首輿地全圖上省嵬城位置已在黃河西岸。平羅縣城與黃河距離的變化,也證明河在東移。

明弘治《寧夏新志》卷一和萬曆《朔方新志》卷一均記載:“平虜城,東至黃河一十五里,西至賀蘭山六十里。”

到清乾隆《寧夏府志》卷二卻記載:“平羅縣城東至黃岸三十里,西至賀蘭山外邊界六十里(雍正三年改平虜千戶所為平羅縣。”

300年間黃河東移7.5公里。

更早的年代,黃河故道在今唐徠渠和惠農渠之間的西河,西河沿岸由南而,有沿河堡、西河堡、內西河堡、外西河堡、西河子橋等舊地名。

河道不斷東移,最明顯的是清初順治年間大水後,主河道由省嵬城西移到省嵬城東,涸出廣闊河灘,稱查漢託護,為雍正年間開惠農、昌潤等渠創造了條件。

1981年黃河大水後,又淤出大片河灘。

平羅縣城至黃河岸直線距離已超過20公里,現今下段河道仍在緩慢東移。河道不斷東移的原因,主要是由於銀川盆地兩側發生不等量的地殼上升運動造成的,西側的賀蘭山地抬升幅度大於東側的鄂爾多斯臺地上升幅度,而盆地中心部位相對沉降,形成不均衡垂直運動,由此產生的動力迫使河道東移。

在黑山峽和青銅峽,河道出峽谷後,平原開闊,水流由急變緩,隨水挾帶石子、泥沙的淤積堆存,天長日久阻塞了河道的暢流,於是出現了改道就低的左右遞變,

故有“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之說。

淤高—改道—再淤高—再改道是黃河出峽谷後流態的自然規律。

青銅峽出口兩岸臺地均有河卵石遍佈,就是黃河曾經流過的證明。


文章選自《黃河與寧夏水利》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