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黃河,尋找民族的“根”和“魂”| 書評 · 文化'

"

任何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梳理都涵蓋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文獻,二是文物,三是民間藝術。

生動鮮活的民間藝術,向來被譽為民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守護好的“根”和“魂”。“對於這些積澱數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儘快、大量進行調查、記錄和保存,三五年後,許多珍貴的民俗事物或都將永遠由鄉野中消失無蹤。”從1986年起,楊先讓率領考察隊十四次深入黃河流域,從黃河上游一直搜索到黃河入海口,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河南開封,楊先讓為朱仙鎮年畫所著迷,這是一種曾經也讓魯迅先生著迷的木刻畫。其間,他們更數度出入民俗活動特別豐富的黃河中游地帶,如新絳、華縣等地。前後持續四年的黃河民藝考察所“累積的成績是豐碩無比的”,連黃永玉等大家都被“震傻了”。

黃河是母親河,依黃河而居的先人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它們從邈遠的史前時期,綿延數千年,植根於老百姓的日常,隨同生活的變遷,隨著手藝人的相繼逝世以及傳承的斷裂,很多技藝幾近滅絕。“民間藝術的消失是世界性的,留存民間藝術的難題也是世界性的……社會形態變了,生長它的東西已經沒有了,現在只能趕緊研究起來,把它變成一門學問。”在《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書中,作者楊先讓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並記錄下當時優秀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在自稱“被震傻了”的黃永玉老先生看來,“《黃河十四走》點明瞭研究民間藝術的一個方向、一個方法。是一個鐵打的、無限遠大的可能性,理出文化行當一條新的脈絡,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無可估量。”

"

任何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梳理都涵蓋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文獻,二是文物,三是民間藝術。

生動鮮活的民間藝術,向來被譽為民族歷史文化的“活化石”,是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和義務守護好的“根”和“魂”。“對於這些積澱數千年的民俗‘活化石’,若不能及早、儘快、大量進行調查、記錄和保存,三五年後,許多珍貴的民俗事物或都將永遠由鄉野中消失無蹤。”從1986年起,楊先讓率領考察隊十四次深入黃河流域,從黃河上游一直搜索到黃河入海口,足跡遍及青海、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8省(區)。在河南開封,楊先讓為朱仙鎮年畫所著迷,這是一種曾經也讓魯迅先生著迷的木刻畫。其間,他們更數度出入民俗活動特別豐富的黃河中游地帶,如新絳、華縣等地。前後持續四年的黃河民藝考察所“累積的成績是豐碩無比的”,連黃永玉等大家都被“震傻了”。

黃河是母親河,依黃河而居的先人們創造了豐富多彩的民間文化,它們從邈遠的史前時期,綿延數千年,植根於老百姓的日常,隨同生活的變遷,隨著手藝人的相繼逝世以及傳承的斷裂,很多技藝幾近滅絕。“民間藝術的消失是世界性的,留存民間藝術的難題也是世界性的……社會形態變了,生長它的東西已經沒有了,現在只能趕緊研究起來,把它變成一門學問。”在《黃河十四走:黃河民藝考察記》(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一書中,作者楊先讓不僅詳述了諸如安塞腰鼓、漢畫像石、木版年畫、剪紙、農民畫、石刻、泥(面)塑等民間技藝,還分析了其藝術風格、反映的民俗風貌、折射的文化內涵等,並記錄下當時優秀的民間藝人(如劉蘭英剪紙、蘇蘭花剪紙、潘京樂皮影等),為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留下了珍貴的圖文資料。在自稱“被震傻了”的黃永玉老先生看來,“《黃河十四走》點明瞭研究民間藝術的一個方向、一個方法。是一個鐵打的、無限遠大的可能性,理出文化行當一條新的脈絡,社會價值和文化價值無可估量。”

行走黃河,尋找民族的“根”和“魂”| 書評 · 文化

《黃河十四走》以真切的文字和鮮活生動的圖片,記錄下散落在黃河流域的民間藝術,讓古老的民間藝術得以傳唱。“大自然本身豐富多彩,作為反映思想意識形態的藝術更應該萬紫千紅。”楊先讓認為,在那沒有被髮掘的厚土中,寶藏多著哪。掉在任何一個方位上便會沉迷得一輩子都不想爬出來。1987年8月,他們到陝西華縣考察民藝,“正巧,文化館從農村請來一臺皮影班子”。“鑼鼓絲絃響了,開唱了,我開始驚呆了”:“生、淨、旦、末全由一個人擔任……唱得忘我入情……眉宇眼神千情湧流;嗓音濃重而沙啞……我深深被迷住了。”“真正的那個美,真正的聲情並茂,那斷斷續續的腔調,真是繞樑三日。”黃河十四走,楊先讓結識了很多民間藝人,他們藝術水平之高妙令楊先讓感到震驚,卻因為後繼無人、“就要失傳了”的殘酷現實又著實使人感到擔憂。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散落在黃河流域的民俗藝術,就像五彩繽紛的寶石在古老的大地上熠熠生輝。從黃河上游的青海、甘肅、寧夏到中下游的陝西、山西、河南、河北、山東諸省,一路跋涉,一路尋訪、考察、記錄,幾萬字的筆記、數千張照片、上百種民藝收集及難忘的調查體驗凝結在一起,頗有“當年樑思成、林徽因為了傳統建築的那一走,羅振玉甲骨文的那一走,葉恭綽龍門的那一走……”(黃永玉語)。任何一個民族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梳理都涵蓋三個層面的內容,一是文獻,二是文物,三是民間藝術。然而在相當大的文化群體中,在相當長的時間範圍內,第三個層面往往被輕視甚至成為遺忘的角落。而楊先讓的《黃河十四走》恰恰是對被遺忘在角落裡的傳統民間藝術的“打撈”,並以質樸真切的文字、鮮活生動的圖片形式,使之至少在文獻著作中得以經久不息地傳唱下去。

(編輯:葉軍)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