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黃河 天鵝 春秋戰國 蘋果 經濟 2018旅遊地理 2018-12-03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三門峽是河南省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西部, 東與洛陽為鄰,南接南陽相接,西連陝西省,北隔黃河與山西省呼應,在歷史上是三省交界的經濟、文化中心。

三門峽面積10309平方千米,人口226萬(2012年),轄湖濱區、陝州區、澠池縣、盧氏縣、 義馬市、靈寶市,1個經濟技術開發區,1個產業集聚區,市人民政府駐湖濱區。

三門峽是華夏文明發祥地之一 、天鵝之城、2012年中國特色魅力城市200強、中國六大蘋果出口基地之一、國家園林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森林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2014中國最佳生態旅遊城市、2015年中國大陸城市“氧吧”50強。

中國一艘056護衛艦命名為三門峽號。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歷史沿革

三門峽市是1957年伴隨著萬里黃河第一壩--三門峽大壩的興建而崛起的一座新興城市,也是沿黃城市中距黃河最近的一座城市。相傳大禹治水時,鑿龍門,開砥柱,在黃河中游這一段形成了"人門"、"鬼門"、"神門"三道峽谷,三門峽即由此得名。

距今六千年前,就出現了較大的氏族部落。

約在公元前21世紀~13世紀,這裡是夏商王朝統治的中心區域。

西周時屬焦國、虢國,春秋先屬虢後屬晉。

戰國時分屬韓、秦、魏;秦屬三川郡,漢屬弘農郡。

三國屬魏國恆農郡,晉屬司州弘農郡。

北魏置陝州後一直延續至明清。

民國時期先屬豫西道、河洛道,後改為河南省第十一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後,曾設陝州專員公署。

1952年,陝州專署與洛陽專署合併。三門峽屬洛陽專員公署所轄。

1957年3月國務院批准設立三門峽市,歸河南省直接管轄。按照當時規劃,這裡將發展為洛陽和西安兩大古都間又一中型工業城市。

河南省劃分為2市2區2縣的5線城市,享有“天鵝之城”之稱

三門峽市

20世紀60年代初期,由於中蘇關係的變化和國家經濟的暫時困難,三門峽市的建設規劃被迫作了調整,1961年三門峽市由地級市降為縣級市。

1986年,經國務院批准,三門峽市重新升為地級市。轄湖濱區、義馬市、澠池縣、陝縣、靈寶市、盧氏縣、經濟技術開發區和產業集聚區。

2015年3月6日,根據《國務院關於同意河南省調整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的批覆》,對三門峽市部分行政區劃進行調整,撤銷陝縣,設立三門峽市陝州區,以原陝縣的行政區域為陝州區的行政區域,陝州區政府駐大營鎮陝州大道18號。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