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龍口水利樞紐附近的大橋


龍口水利樞紐是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兩地相距大約25公里。這段距離,正是晉陝大峽谷起始段最凶險的部分。我們原本打算穿過龍口公路橋,進入山西省境內,而後循著沿黃公路,趕到萬家寨。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繞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沿黃公路轉至山西省的S249公路,途中還須經過偏關縣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程都是極不划算的。最後,我們採納了一位卡車司機的建議,掉頭返回,從黃河北岸的一處選煤廠內攀上山頂,那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萬家寨。

我們的車子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東北,左邊不時閃過各種與煤有關的告示牌,右邊,黃河之水在幽深的峽谷中穿行,沒有船。航運在黃河中游早已成為傳說,包括萬家寨水利樞紐在內的一些礙航閘壩,讓大峽谷成了船隻的禁區。在百度上,我曾看見許多人提問:黃河過去有航運嗎?

當然有。早在春秋時期,黃河以東的晉國遭遇饑荒,向黃河以西的秦國買糧,浩蕩的運糧船隊即從秦都雍城(在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出發,沿渭河而東,至華陰轉黃河,又繼續向東轉汾河,最後轉澮河運入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此次大規模輸粟,船隻連綿不絕,耗日持久,史稱“泛舟之役”。當然,這件事過於久遠,所利用的也只是黃河中游壺口以下的一小段,與晉、陝、蒙交界區域的黃河峽谷沒什麼關係。但是,處於三省交界處的這段黃河水路,確曾有過航運的黃金時代,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

這條航線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廢棄於民國時期,鼎盛時在清末民初。如果時光倒流,重回百餘年前,在河水無冰的季節,站在右手這道峽谷邊緣,便可見到滿載貨物的木筏順水而下。如果某條木筏從頭至尾走完全程,那麼它從今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舊磴口黃河碼頭啟程後,將駛過沿河分佈的一系列重要地點:磴口縣、臨河市、杭錦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包頭市、達拉特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準格爾旗、清水河縣,而後進入山西境內,經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興縣,最終在臨縣磧口碼頭,結束長達1100多公里的漫長航程。那些來自內蒙古高原中西部的貨物將從磧口踏上陸路旅程,行銷至山西北部、中部乃至更遠的地區,許多著名的商號因此興旺一時,一些碼頭也逐漸成為繁華市鎮。

從峽谷邊緣俯瞰,河水兀自流淌,似乎天地洪荒,從來如此,但僅僅百餘年前的航運繁華,無數船工的艱辛遭際、生離死別,都已無從想象。現代交通體系的興起、天災導致的貨源區連年歉收、匪患與兵禍、日軍侵華,終於使這條航線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一條自上而下單向運輸的航線,有學者將其稱作“晉蒙糧油故道”。那些木筏上裝載的貨物,除了大宗的糧食、油料,比如產自土默川和後套平原的糜黍、穀子、高粱、大豆、小麥、胡麻、白麻籽之外,還有產自吉蘭泰的鹽、鄂托克旗的鹼、阿拉善的甘草、蓯蓉、枸杞、防風……沒有煤。



正午時分,當我從潦草的睡眠中醒來,汽車已經開到萬家寨水庫大壩前面。大壩所在,兩岸峭壁聳立,危巖欲傾,我環視四周,心頭陡然冒出“凶險”二字。兩邊的公路俱自山崖間鑿出,被大壩前面的萬家寨黃河大橋連為一體。而南邊的公路,正是我們此前刻意避開的S249。站在橋上遠眺,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卻無孤帆一片日邊來。腳下,隆隆水聲彷彿自地底湧出,渾厚,劇烈,氣勢駭人。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龍口水利樞紐附近的大橋


龍口水利樞紐是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兩地相距大約25公里。這段距離,正是晉陝大峽谷起始段最凶險的部分。我們原本打算穿過龍口公路橋,進入山西省境內,而後循著沿黃公路,趕到萬家寨。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繞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沿黃公路轉至山西省的S249公路,途中還須經過偏關縣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程都是極不划算的。最後,我們採納了一位卡車司機的建議,掉頭返回,從黃河北岸的一處選煤廠內攀上山頂,那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萬家寨。

我們的車子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東北,左邊不時閃過各種與煤有關的告示牌,右邊,黃河之水在幽深的峽谷中穿行,沒有船。航運在黃河中游早已成為傳說,包括萬家寨水利樞紐在內的一些礙航閘壩,讓大峽谷成了船隻的禁區。在百度上,我曾看見許多人提問:黃河過去有航運嗎?

當然有。早在春秋時期,黃河以東的晉國遭遇饑荒,向黃河以西的秦國買糧,浩蕩的運糧船隊即從秦都雍城(在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出發,沿渭河而東,至華陰轉黃河,又繼續向東轉汾河,最後轉澮河運入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此次大規模輸粟,船隻連綿不絕,耗日持久,史稱“泛舟之役”。當然,這件事過於久遠,所利用的也只是黃河中游壺口以下的一小段,與晉、陝、蒙交界區域的黃河峽谷沒什麼關係。但是,處於三省交界處的這段黃河水路,確曾有過航運的黃金時代,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

這條航線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廢棄於民國時期,鼎盛時在清末民初。如果時光倒流,重回百餘年前,在河水無冰的季節,站在右手這道峽谷邊緣,便可見到滿載貨物的木筏順水而下。如果某條木筏從頭至尾走完全程,那麼它從今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舊磴口黃河碼頭啟程後,將駛過沿河分佈的一系列重要地點:磴口縣、臨河市、杭錦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包頭市、達拉特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準格爾旗、清水河縣,而後進入山西境內,經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興縣,最終在臨縣磧口碼頭,結束長達1100多公里的漫長航程。那些來自內蒙古高原中西部的貨物將從磧口踏上陸路旅程,行銷至山西北部、中部乃至更遠的地區,許多著名的商號因此興旺一時,一些碼頭也逐漸成為繁華市鎮。

從峽谷邊緣俯瞰,河水兀自流淌,似乎天地洪荒,從來如此,但僅僅百餘年前的航運繁華,無數船工的艱辛遭際、生離死別,都已無從想象。現代交通體系的興起、天災導致的貨源區連年歉收、匪患與兵禍、日軍侵華,終於使這條航線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一條自上而下單向運輸的航線,有學者將其稱作“晉蒙糧油故道”。那些木筏上裝載的貨物,除了大宗的糧食、油料,比如產自土默川和後套平原的糜黍、穀子、高粱、大豆、小麥、胡麻、白麻籽之外,還有產自吉蘭泰的鹽、鄂托克旗的鹼、阿拉善的甘草、蓯蓉、枸杞、防風……沒有煤。



正午時分,當我從潦草的睡眠中醒來,汽車已經開到萬家寨水庫大壩前面。大壩所在,兩岸峭壁聳立,危巖欲傾,我環視四周,心頭陡然冒出“凶險”二字。兩邊的公路俱自山崖間鑿出,被大壩前面的萬家寨黃河大橋連為一體。而南邊的公路,正是我們此前刻意避開的S249。站在橋上遠眺,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卻無孤帆一片日邊來。腳下,隆隆水聲彷彿自地底湧出,渾厚,劇烈,氣勢駭人。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黃河中游規劃梯級開發中的第一個,整個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同投資建設,而負責工程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是三方共同組建的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公司。正對大橋北側,一面影壁用瓷磚拼貼出了兩幅畫。左邊的畫面以黃河峽谷為背景,上面繪製“黃萬公司遠景目標”示意圖——在萬里黃河那個著名的“幾”字形大拐彎上,如同下棋般點著紅黃兩色一堆圓點,其中僅晉陝大峽谷一段,從上到下便有6個: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甘澤坡,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至少會有6座大壩橫亙於晉陝峽谷中,有如鍘刀,將長達700多公里的峽谷截作數段。到那時,不必天寒地凍,便可目睹“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右邊的畫面,描繪的正是萬家寨水庫風光,這是我見過的最不真實的畫作之一,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不見半點泥沙的影子。“俟河之清,人生幾何?”治理黃河泥沙如此夢幻的目標,在這幅畫中夢幻般地實現了。或許,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黃萬公司的另一個遠景目標。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龍口水利樞紐附近的大橋


龍口水利樞紐是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兩地相距大約25公里。這段距離,正是晉陝大峽谷起始段最凶險的部分。我們原本打算穿過龍口公路橋,進入山西省境內,而後循著沿黃公路,趕到萬家寨。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繞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沿黃公路轉至山西省的S249公路,途中還須經過偏關縣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程都是極不划算的。最後,我們採納了一位卡車司機的建議,掉頭返回,從黃河北岸的一處選煤廠內攀上山頂,那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萬家寨。

我們的車子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東北,左邊不時閃過各種與煤有關的告示牌,右邊,黃河之水在幽深的峽谷中穿行,沒有船。航運在黃河中游早已成為傳說,包括萬家寨水利樞紐在內的一些礙航閘壩,讓大峽谷成了船隻的禁區。在百度上,我曾看見許多人提問:黃河過去有航運嗎?

當然有。早在春秋時期,黃河以東的晉國遭遇饑荒,向黃河以西的秦國買糧,浩蕩的運糧船隊即從秦都雍城(在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出發,沿渭河而東,至華陰轉黃河,又繼續向東轉汾河,最後轉澮河運入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此次大規模輸粟,船隻連綿不絕,耗日持久,史稱“泛舟之役”。當然,這件事過於久遠,所利用的也只是黃河中游壺口以下的一小段,與晉、陝、蒙交界區域的黃河峽谷沒什麼關係。但是,處於三省交界處的這段黃河水路,確曾有過航運的黃金時代,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

這條航線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廢棄於民國時期,鼎盛時在清末民初。如果時光倒流,重回百餘年前,在河水無冰的季節,站在右手這道峽谷邊緣,便可見到滿載貨物的木筏順水而下。如果某條木筏從頭至尾走完全程,那麼它從今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舊磴口黃河碼頭啟程後,將駛過沿河分佈的一系列重要地點:磴口縣、臨河市、杭錦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包頭市、達拉特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準格爾旗、清水河縣,而後進入山西境內,經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興縣,最終在臨縣磧口碼頭,結束長達1100多公里的漫長航程。那些來自內蒙古高原中西部的貨物將從磧口踏上陸路旅程,行銷至山西北部、中部乃至更遠的地區,許多著名的商號因此興旺一時,一些碼頭也逐漸成為繁華市鎮。

從峽谷邊緣俯瞰,河水兀自流淌,似乎天地洪荒,從來如此,但僅僅百餘年前的航運繁華,無數船工的艱辛遭際、生離死別,都已無從想象。現代交通體系的興起、天災導致的貨源區連年歉收、匪患與兵禍、日軍侵華,終於使這條航線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一條自上而下單向運輸的航線,有學者將其稱作“晉蒙糧油故道”。那些木筏上裝載的貨物,除了大宗的糧食、油料,比如產自土默川和後套平原的糜黍、穀子、高粱、大豆、小麥、胡麻、白麻籽之外,還有產自吉蘭泰的鹽、鄂托克旗的鹼、阿拉善的甘草、蓯蓉、枸杞、防風……沒有煤。



正午時分,當我從潦草的睡眠中醒來,汽車已經開到萬家寨水庫大壩前面。大壩所在,兩岸峭壁聳立,危巖欲傾,我環視四周,心頭陡然冒出“凶險”二字。兩邊的公路俱自山崖間鑿出,被大壩前面的萬家寨黃河大橋連為一體。而南邊的公路,正是我們此前刻意避開的S249。站在橋上遠眺,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卻無孤帆一片日邊來。腳下,隆隆水聲彷彿自地底湧出,渾厚,劇烈,氣勢駭人。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黃河中游規劃梯級開發中的第一個,整個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同投資建設,而負責工程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是三方共同組建的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公司。正對大橋北側,一面影壁用瓷磚拼貼出了兩幅畫。左邊的畫面以黃河峽谷為背景,上面繪製“黃萬公司遠景目標”示意圖——在萬里黃河那個著名的“幾”字形大拐彎上,如同下棋般點著紅黃兩色一堆圓點,其中僅晉陝大峽谷一段,從上到下便有6個: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甘澤坡,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至少會有6座大壩橫亙於晉陝峽谷中,有如鍘刀,將長達700多公里的峽谷截作數段。到那時,不必天寒地凍,便可目睹“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右邊的畫面,描繪的正是萬家寨水庫風光,這是我見過的最不真實的畫作之一,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不見半點泥沙的影子。“俟河之清,人生幾何?”治理黃河泥沙如此夢幻的目標,在這幅畫中夢幻般地實現了。或許,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黃萬公司的另一個遠景目標。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歡迎進入偏關


大橋南側的陡崖上,一排巨大的紅字張開雙臂,“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歡迎您”。於是,我們穿過大橋,投入偏關的懷抱。沿著S249盤旋而上,再轉入萬老線,奔向老牛灣。一路怪石嶙峋,山色蒼茫,保存完整的烽火臺隨處可見。從三省交界處到此行終點老牛灣,這些烽火臺如影隨形,始終不曾淡出視野。無疑,它們都是漫長曆史的孑遺者,若退回明代,從黃河北岸的準格爾旗眺望河南,必定可見無數烽火臺連綿不絕,密佈於曲折的邊牆線上。在我眼中,它們是黃土臺地上的壯闊風景,是溝通曆史與今日的沉默中介,但在守衛邊牆的明朝士兵看來,它們象徵著安全和依靠。黃河是天然的壕溝,黃河南岸的邊牆、烽燧是人工砌築的壁壘,它們合為一體,目的就是把草原騎兵擋在黃河北岸。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龍口水利樞紐附近的大橋


龍口水利樞紐是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兩地相距大約25公里。這段距離,正是晉陝大峽谷起始段最凶險的部分。我們原本打算穿過龍口公路橋,進入山西省境內,而後循著沿黃公路,趕到萬家寨。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繞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沿黃公路轉至山西省的S249公路,途中還須經過偏關縣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程都是極不划算的。最後,我們採納了一位卡車司機的建議,掉頭返回,從黃河北岸的一處選煤廠內攀上山頂,那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萬家寨。

我們的車子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東北,左邊不時閃過各種與煤有關的告示牌,右邊,黃河之水在幽深的峽谷中穿行,沒有船。航運在黃河中游早已成為傳說,包括萬家寨水利樞紐在內的一些礙航閘壩,讓大峽谷成了船隻的禁區。在百度上,我曾看見許多人提問:黃河過去有航運嗎?

當然有。早在春秋時期,黃河以東的晉國遭遇饑荒,向黃河以西的秦國買糧,浩蕩的運糧船隊即從秦都雍城(在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出發,沿渭河而東,至華陰轉黃河,又繼續向東轉汾河,最後轉澮河運入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此次大規模輸粟,船隻連綿不絕,耗日持久,史稱“泛舟之役”。當然,這件事過於久遠,所利用的也只是黃河中游壺口以下的一小段,與晉、陝、蒙交界區域的黃河峽谷沒什麼關係。但是,處於三省交界處的這段黃河水路,確曾有過航運的黃金時代,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

這條航線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廢棄於民國時期,鼎盛時在清末民初。如果時光倒流,重回百餘年前,在河水無冰的季節,站在右手這道峽谷邊緣,便可見到滿載貨物的木筏順水而下。如果某條木筏從頭至尾走完全程,那麼它從今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舊磴口黃河碼頭啟程後,將駛過沿河分佈的一系列重要地點:磴口縣、臨河市、杭錦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包頭市、達拉特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準格爾旗、清水河縣,而後進入山西境內,經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興縣,最終在臨縣磧口碼頭,結束長達1100多公里的漫長航程。那些來自內蒙古高原中西部的貨物將從磧口踏上陸路旅程,行銷至山西北部、中部乃至更遠的地區,許多著名的商號因此興旺一時,一些碼頭也逐漸成為繁華市鎮。

從峽谷邊緣俯瞰,河水兀自流淌,似乎天地洪荒,從來如此,但僅僅百餘年前的航運繁華,無數船工的艱辛遭際、生離死別,都已無從想象。現代交通體系的興起、天災導致的貨源區連年歉收、匪患與兵禍、日軍侵華,終於使這條航線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一條自上而下單向運輸的航線,有學者將其稱作“晉蒙糧油故道”。那些木筏上裝載的貨物,除了大宗的糧食、油料,比如產自土默川和後套平原的糜黍、穀子、高粱、大豆、小麥、胡麻、白麻籽之外,還有產自吉蘭泰的鹽、鄂托克旗的鹼、阿拉善的甘草、蓯蓉、枸杞、防風……沒有煤。



正午時分,當我從潦草的睡眠中醒來,汽車已經開到萬家寨水庫大壩前面。大壩所在,兩岸峭壁聳立,危巖欲傾,我環視四周,心頭陡然冒出“凶險”二字。兩邊的公路俱自山崖間鑿出,被大壩前面的萬家寨黃河大橋連為一體。而南邊的公路,正是我們此前刻意避開的S249。站在橋上遠眺,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卻無孤帆一片日邊來。腳下,隆隆水聲彷彿自地底湧出,渾厚,劇烈,氣勢駭人。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黃河中游規劃梯級開發中的第一個,整個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同投資建設,而負責工程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是三方共同組建的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公司。正對大橋北側,一面影壁用瓷磚拼貼出了兩幅畫。左邊的畫面以黃河峽谷為背景,上面繪製“黃萬公司遠景目標”示意圖——在萬里黃河那個著名的“幾”字形大拐彎上,如同下棋般點著紅黃兩色一堆圓點,其中僅晉陝大峽谷一段,從上到下便有6個: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甘澤坡,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至少會有6座大壩橫亙於晉陝峽谷中,有如鍘刀,將長達700多公里的峽谷截作數段。到那時,不必天寒地凍,便可目睹“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右邊的畫面,描繪的正是萬家寨水庫風光,這是我見過的最不真實的畫作之一,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不見半點泥沙的影子。“俟河之清,人生幾何?”治理黃河泥沙如此夢幻的目標,在這幅畫中夢幻般地實現了。或許,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黃萬公司的另一個遠景目標。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歡迎進入偏關


大橋南側的陡崖上,一排巨大的紅字張開雙臂,“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歡迎您”。於是,我們穿過大橋,投入偏關的懷抱。沿著S249盤旋而上,再轉入萬老線,奔向老牛灣。一路怪石嶙峋,山色蒼茫,保存完整的烽火臺隨處可見。從三省交界處到此行終點老牛灣,這些烽火臺如影隨形,始終不曾淡出視野。無疑,它們都是漫長曆史的孑遺者,若退回明代,從黃河北岸的準格爾旗眺望河南,必定可見無數烽火臺連綿不絕,密佈於曲折的邊牆線上。在我眼中,它們是黃土臺地上的壯闊風景,是溝通曆史與今日的沉默中介,但在守衛邊牆的明朝士兵看來,它們象徵著安全和依靠。黃河是天然的壕溝,黃河南岸的邊牆、烽燧是人工砌築的壁壘,它們合為一體,目的就是把草原騎兵擋在黃河北岸。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附近的長城遺址


明代對於邊防的重視程度,令人驚歎。立國之初,由徐達督工修築的長城,從嘉峪關蜿蜒至山海關,連綿不絕,幾乎不留一處缺口。而秦漢時期的長城,是以塢堡、障塞、壕溝彼此呼應的防禦工事,期間常有空曠的缺口,以使內外連通。許倬雲先生說:“在觀念上,(秦漢)長城既是邊防,也是雙方相接之處。明代連綿不絕的邊牆,在觀念上則是隔絕內外的界限。明軍只守邊,罕見出關襲擊。這一心理,即是‘我’‘他’的絕對隔絕;相對於唐代的‘天可汗’觀念,明人已經不再自我期許為普世天下的共主。”

明初修築長城的浩蕩大軍中,一位名叫萬傑的將領,曾在如今的萬老線附近縱馬巡迴,督促士兵、民夫、工匠修築城堡、邊牆,有一座城堡,因此被命名為萬家寨。也有人說,萬家寨築成之日,已是萬曆年間,後人為了紀念萬傑,才將其命名為萬家寨。那時,駐紮河套的蒙古騎兵南下,常常從偏關一帶渡河,因為這裡黃河曲流多灘,渡河便利。所以明朝在這一帶原有長城的基礎上,又增修數重邊牆,由外而內,共計四邊,使城牆、關隘、烽燧、戍堡共同組成一套縱深防禦體系。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龍口水利樞紐附近的大橋


龍口水利樞紐是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兩地相距大約25公里。這段距離,正是晉陝大峽谷起始段最凶險的部分。我們原本打算穿過龍口公路橋,進入山西省境內,而後循著沿黃公路,趕到萬家寨。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繞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沿黃公路轉至山西省的S249公路,途中還須經過偏關縣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程都是極不划算的。最後,我們採納了一位卡車司機的建議,掉頭返回,從黃河北岸的一處選煤廠內攀上山頂,那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萬家寨。

我們的車子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東北,左邊不時閃過各種與煤有關的告示牌,右邊,黃河之水在幽深的峽谷中穿行,沒有船。航運在黃河中游早已成為傳說,包括萬家寨水利樞紐在內的一些礙航閘壩,讓大峽谷成了船隻的禁區。在百度上,我曾看見許多人提問:黃河過去有航運嗎?

當然有。早在春秋時期,黃河以東的晉國遭遇饑荒,向黃河以西的秦國買糧,浩蕩的運糧船隊即從秦都雍城(在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出發,沿渭河而東,至華陰轉黃河,又繼續向東轉汾河,最後轉澮河運入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此次大規模輸粟,船隻連綿不絕,耗日持久,史稱“泛舟之役”。當然,這件事過於久遠,所利用的也只是黃河中游壺口以下的一小段,與晉、陝、蒙交界區域的黃河峽谷沒什麼關係。但是,處於三省交界處的這段黃河水路,確曾有過航運的黃金時代,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

這條航線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廢棄於民國時期,鼎盛時在清末民初。如果時光倒流,重回百餘年前,在河水無冰的季節,站在右手這道峽谷邊緣,便可見到滿載貨物的木筏順水而下。如果某條木筏從頭至尾走完全程,那麼它從今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舊磴口黃河碼頭啟程後,將駛過沿河分佈的一系列重要地點:磴口縣、臨河市、杭錦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包頭市、達拉特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準格爾旗、清水河縣,而後進入山西境內,經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興縣,最終在臨縣磧口碼頭,結束長達1100多公里的漫長航程。那些來自內蒙古高原中西部的貨物將從磧口踏上陸路旅程,行銷至山西北部、中部乃至更遠的地區,許多著名的商號因此興旺一時,一些碼頭也逐漸成為繁華市鎮。

從峽谷邊緣俯瞰,河水兀自流淌,似乎天地洪荒,從來如此,但僅僅百餘年前的航運繁華,無數船工的艱辛遭際、生離死別,都已無從想象。現代交通體系的興起、天災導致的貨源區連年歉收、匪患與兵禍、日軍侵華,終於使這條航線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一條自上而下單向運輸的航線,有學者將其稱作“晉蒙糧油故道”。那些木筏上裝載的貨物,除了大宗的糧食、油料,比如產自土默川和後套平原的糜黍、穀子、高粱、大豆、小麥、胡麻、白麻籽之外,還有產自吉蘭泰的鹽、鄂托克旗的鹼、阿拉善的甘草、蓯蓉、枸杞、防風……沒有煤。



正午時分,當我從潦草的睡眠中醒來,汽車已經開到萬家寨水庫大壩前面。大壩所在,兩岸峭壁聳立,危巖欲傾,我環視四周,心頭陡然冒出“凶險”二字。兩邊的公路俱自山崖間鑿出,被大壩前面的萬家寨黃河大橋連為一體。而南邊的公路,正是我們此前刻意避開的S249。站在橋上遠眺,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卻無孤帆一片日邊來。腳下,隆隆水聲彷彿自地底湧出,渾厚,劇烈,氣勢駭人。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黃河中游規劃梯級開發中的第一個,整個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同投資建設,而負責工程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是三方共同組建的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公司。正對大橋北側,一面影壁用瓷磚拼貼出了兩幅畫。左邊的畫面以黃河峽谷為背景,上面繪製“黃萬公司遠景目標”示意圖——在萬里黃河那個著名的“幾”字形大拐彎上,如同下棋般點著紅黃兩色一堆圓點,其中僅晉陝大峽谷一段,從上到下便有6個: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甘澤坡,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至少會有6座大壩橫亙於晉陝峽谷中,有如鍘刀,將長達700多公里的峽谷截作數段。到那時,不必天寒地凍,便可目睹“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右邊的畫面,描繪的正是萬家寨水庫風光,這是我見過的最不真實的畫作之一,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不見半點泥沙的影子。“俟河之清,人生幾何?”治理黃河泥沙如此夢幻的目標,在這幅畫中夢幻般地實現了。或許,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黃萬公司的另一個遠景目標。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歡迎進入偏關


大橋南側的陡崖上,一排巨大的紅字張開雙臂,“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歡迎您”。於是,我們穿過大橋,投入偏關的懷抱。沿著S249盤旋而上,再轉入萬老線,奔向老牛灣。一路怪石嶙峋,山色蒼茫,保存完整的烽火臺隨處可見。從三省交界處到此行終點老牛灣,這些烽火臺如影隨形,始終不曾淡出視野。無疑,它們都是漫長曆史的孑遺者,若退回明代,從黃河北岸的準格爾旗眺望河南,必定可見無數烽火臺連綿不絕,密佈於曲折的邊牆線上。在我眼中,它們是黃土臺地上的壯闊風景,是溝通曆史與今日的沉默中介,但在守衛邊牆的明朝士兵看來,它們象徵著安全和依靠。黃河是天然的壕溝,黃河南岸的邊牆、烽燧是人工砌築的壁壘,它們合為一體,目的就是把草原騎兵擋在黃河北岸。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附近的長城遺址


明代對於邊防的重視程度,令人驚歎。立國之初,由徐達督工修築的長城,從嘉峪關蜿蜒至山海關,連綿不絕,幾乎不留一處缺口。而秦漢時期的長城,是以塢堡、障塞、壕溝彼此呼應的防禦工事,期間常有空曠的缺口,以使內外連通。許倬雲先生說:“在觀念上,(秦漢)長城既是邊防,也是雙方相接之處。明代連綿不絕的邊牆,在觀念上則是隔絕內外的界限。明軍只守邊,罕見出關襲擊。這一心理,即是‘我’‘他’的絕對隔絕;相對於唐代的‘天可汗’觀念,明人已經不再自我期許為普世天下的共主。”

明初修築長城的浩蕩大軍中,一位名叫萬傑的將領,曾在如今的萬老線附近縱馬巡迴,督促士兵、民夫、工匠修築城堡、邊牆,有一座城堡,因此被命名為萬家寨。也有人說,萬家寨築成之日,已是萬曆年間,後人為了紀念萬傑,才將其命名為萬家寨。那時,駐紮河套的蒙古騎兵南下,常常從偏關一帶渡河,因為這裡黃河曲流多灘,渡河便利。所以明朝在這一帶原有長城的基礎上,又增修數重邊牆,由外而內,共計四邊,使城牆、關隘、烽燧、戍堡共同組成一套縱深防禦體系。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遙看娘娘灘


從北、東、南三個方向繞過準格爾旗之後,黃河結束了它在鄂爾多斯高原的“幾”字形大彎轉,進入晉、陝之間一段漫長的峽谷地帶。從準格爾旗的沙圪堵鎮出發向南,穿過崎嶇的山間公路,大約40分鐘後,抵達黃河北岸。如果有膽量跳入眼前渾濁的河水,從理論上來說,可以找到一個確切無疑的點,即內蒙古、山西、陝西三省交匯處。

這是一個令人心潮澎湃的地方,本來一意孤行奔流南下的黃河在這一帶猛然西伸,畫了一個線條曲折的半圓,重新回到南下的軌道上,於是,這三個省份如同在一個丁字路口相遇了——西邊是陝西省的府谷縣,東邊是山西省的河曲縣,北方,則是我們剛剛走出來的內蒙古準格爾旗。

北方的秋天正在迅速來臨,山中秋草枯黃,林木色彩層次分明,黃河畔的玉米田已近收穫時節。這緊密相連的三個縣,從地理上來說,屬黃土高原與鄂爾多斯高原的交界地帶,相鄰區域景觀差異不大,而它們的一個最大共同點,是煤炭資源豐富。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北方的秋天來臨,路邊時見售賣山果的小攤


我曾經在一篇文章中讀到,中國的煤炭資源經濟地理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由天山—陰山和崑崙山—秦嶺—大別山兩條緯向分劃帶,以及大興安嶺—太行山—雪峰山和賀蘭山—龍門山兩條經向分劃帶,共同構成一個“井”字型,將中國的煤炭資源劃分為九個經濟地理區。包括河曲、府谷和準格爾旗在內的晉、陝、蒙交界地帶,恰好處在這個“井”字的中央,不僅佔據中國煤炭資源分佈的地理中心,更是煤炭資源經濟的重心,儲量多,質量精,所以有人將這片區域稱為“烏金三角”。


沿著黃河北岸的公路東行數公里,峽谷中,一個名叫馬柵的鎮子進入視野。許多古舊的房屋矗立路旁,帶著幾十年前的印記,有的還刷著毛時代的標語。幾條土狗旁若無人穿過街道,邁著輕快的小碎步。有哀樂聲傳來,蒼涼,高亢,是一戶臨街的人家在舉行葬禮,一位戴孝的年輕女子垂手肅立,眉目清秀。樂手身後隨意懸掛的條幅說明,他們來自黃河對岸的山西省河曲縣。雖然滔滔黃河自成天塹,但一葉扁舟就可以把兩岸連接起來,讓隔河相望的村莊往來不絕。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黃河泥沙


在鎮口一條通向黃河的土路上,我們下了車。兩百米外,黃河之水奔騰咆哮,令人望而生畏。河道中央,一塊陸地從水中長出,將河水一分為二,令人想起《詩經》首篇《關雎》中的“河之洲”。從晉、陝、蒙三省交界處開始,到龍口水利樞紐,不足20公里的河道上,這樣的河中小島比比皆是,只不過,眼前這座名氣最大,即號稱“黃河第一灘”的“娘娘灘”。在民間傳說中,娘娘灘的地名起自漢代。據說漢文帝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因受呂后迫害,曾避居於此,而娘娘灘上游數公里外的“太子灘”,則是劉恆的居處。明萬曆二十五年(公元1597年)的《河曲縣志》記載說:“惟是二灘舊俱有廟,不審建自何時,今其遺址猶存。往往得瓦,頭隸有‘萬歲富貴’字樣,則當為皇王聖後之廟無疑。”呂后掌權時,劉恆正在今日山西中部的太原附近做代王,呂后似乎並無意置其母子於死地,而他們就算逃亡,也沒必要路遠迢迢跑到河中的這兩座小島上。所以,最大的可能性是,劉恆母子或曾北遊至此,後人因以建廟紀念,並且取了個娘娘灘的名字。

娘娘灘被《河曲縣志》譽為“河曲十二景”之一。站在黃河北岸極目南望,灘上綠樹蔥蘢,幾處房屋掩映其間。水邊繫著幾艘小船,野渡無人舟自橫,可惜現代小艇紅白藍相間的色彩,遠不如古舊木船那般有詩意。屋旁的小路上,隱約可見一隊山羊悠閒地晃過去,跟在後面的是幾隻肥胖白鵝。樹叢後面,山形平緩,一座殘破的城堡居高臨下,右邊不遠處矗立著一座明代的烽火臺,提示此地曾與戰爭有過不解之緣。

娘娘灘上沒有住過娘娘,住著的是平頭百姓。幾位坐在河邊閒聊的老人說,灘上的小村莊裡,至今仍然住著幾戶人家。“如果想過去看看,可以打這個電話,就會有船過來。”一隻粗糲的大手,指向岸邊水泥堤壩上的一串數字。今年上游雨水旺盛,河水奔流正急,無數漩渦從眼前的水中張牙舞爪爬過,早已打消了我渡河的念頭。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詩經》時代的河,即是黃河。《關雎》出於十五國風之《周南》,而周南係指洛陽附近區域,已是黃河中游的尾端,那裡的河水中尚且“參差荇菜,左右流之”,足見彼時黃河中泥沙不多。今天的黃河就不同了,20世紀末的一份資料說,黃河多年平均輸沙量達16億噸,其中9億噸來自大約11萬平方公里的晉、陝、蒙黃河峽谷區。現在,我就站在這片峽谷區內的某個點上,盯著泥沙俱下的河流,幻想娘娘灘上的窈窕淑女。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遠處綠樹茂密之處,即是河心沙洲——娘娘灘


黃河中的泥沙並非自來如此,史念海先生在《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一書中曾說,春秋戰國時期有關黃河的記載,“只說其不清,並沒有提到水流呈現黃色,充其量只是渾濁而已”。泥沙不多,與黃河兩岸的生態環境有關。《詩經》時代之後不遠的戰國時期,晉、陝、蒙交界區域曾是北方少數民族林胡的天下,中原人之所以稱之為“林胡”,是因為他們居住在森林中。想想看,森林要如何茂密,居住其中的人才會被冠以林胡之名?這一帶的森林應該保持了不短的時間,到了唐宋時期,封建王朝仍把此地作為伐取木材的重要區域。可是木材不是野草,不能一歲一枯榮,一代代人伐來伐去,森林就沒了,童山禿嶺,觸目驚心。我們在準格爾旗所見的那棵將近一千歲的“油松王”,顯然是從伐木工人刀斧之下僥倖存活下來的。沒有森林保育水土,又兼歷史上三番五次的墾荒屯田,水土流失日漸嚴重,這峽谷中奔流的河水,也便越來越渾濁,有如泥湯。我不知道,近年來轟轟烈烈的挖煤偉業,對於“烏金三角”地帶的生態變遷、水土流失到底發揮了多大作用。

河岸的葵花正在成熟,採收葵花的老人十分熱情,送了我們一個。我們嚼著葵花籽,重新回到卡車川流不息的公路上,向東方行進。陽光透過微塵,照射在遠處昏黃的河面上。就是在這條險峻的峽谷中,黃河每年收納近10億噸的泥沙,把自己變成了真真正正的黃河。


過了太子灘,這一段多沙洲的河道戛然而止。隔著卡車往來穿梭的黃河龍口公路橋,太子灘與龍口水利樞紐一左一右,面面相覷。太子灘蹲踞河中,高出水面數丈,上面既沒有樹林,也不見房舍,遠較娘娘灘雄偉。可是,若與對面鋼筋水泥打造的龍口水利樞紐相比,太子灘頓時顯得柔弱。這兩座龐然大物,彷彿穿越時空的對手,在滾滾黃水中互相較勁。一般的橋上,多會設置供人步行的輔道,高出橋面些許,但這座橋上只有從中隔開的兩條車道,每條車道剛好夠一輛卡車飛奔而過。我只能理解為,這座橋的設計者,以車為本,壓根兒就沒考慮步行過橋的事。卡車駛過,橋面震顫不已,令人心驚。車輛少時,我試著跑到橋上,準備倚著欄杆拍一張太子灘的照片,結果沒走幾步,後面卡車笛聲大作,似乎想把我震下河去,於是趕緊狼狽逃開。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龍口水利樞紐附近的大橋


龍口水利樞紐是萬家寨水利樞紐的配套工程,兩地相距大約25公里。這段距離,正是晉陝大峽谷起始段最凶險的部分。我們原本打算穿過龍口公路橋,進入山西省境內,而後循著沿黃公路,趕到萬家寨。但是如此一來,我們必須繞一個巨大的圈子,從沿黃公路轉至山西省的S249公路,途中還須經過偏關縣城。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這樣的行程都是極不划算的。最後,我們採納了一位卡車司機的建議,掉頭返回,從黃河北岸的一處選煤廠內攀上山頂,那裡有一條路可以通往萬家寨。

我們的車子沿著山間公路一路向東北,左邊不時閃過各種與煤有關的告示牌,右邊,黃河之水在幽深的峽谷中穿行,沒有船。航運在黃河中游早已成為傳說,包括萬家寨水利樞紐在內的一些礙航閘壩,讓大峽谷成了船隻的禁區。在百度上,我曾看見許多人提問:黃河過去有航運嗎?

當然有。早在春秋時期,黃河以東的晉國遭遇饑荒,向黃河以西的秦國買糧,浩蕩的運糧船隊即從秦都雍城(在今陝西省鳳翔縣南)出發,沿渭河而東,至華陰轉黃河,又繼續向東轉汾河,最後轉澮河運入晉都絳城(在今山西省翼城縣東南)。此次大規模輸粟,船隻連綿不絕,耗日持久,史稱“泛舟之役”。當然,這件事過於久遠,所利用的也只是黃河中游壺口以下的一小段,與晉、陝、蒙交界區域的黃河峽谷沒什麼關係。但是,處於三省交界處的這段黃河水路,確曾有過航運的黃金時代,而且持續時間長達200餘年。

這條航線興起於清乾隆年間,廢棄於民國時期,鼎盛時在清末民初。如果時光倒流,重回百餘年前,在河水無冰的季節,站在右手這道峽谷邊緣,便可見到滿載貨物的木筏順水而下。如果某條木筏從頭至尾走完全程,那麼它從今日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舊磴口黃河碼頭啟程後,將駛過沿河分佈的一系列重要地點:磴口縣、臨河市、杭錦旗、五原縣、烏拉特前旗、包頭市、達拉特旗、土默特右旗、托克托縣、準格爾旗、清水河縣,而後進入山西境內,經偏關縣、河曲縣、保德縣、興縣,最終在臨縣磧口碼頭,結束長達1100多公里的漫長航程。那些來自內蒙古高原中西部的貨物將從磧口踏上陸路旅程,行銷至山西北部、中部乃至更遠的地區,許多著名的商號因此興旺一時,一些碼頭也逐漸成為繁華市鎮。

從峽谷邊緣俯瞰,河水兀自流淌,似乎天地洪荒,從來如此,但僅僅百餘年前的航運繁華,無數船工的艱辛遭際、生離死別,都已無從想象。現代交通體系的興起、天災導致的貨源區連年歉收、匪患與兵禍、日軍侵華,終於使這條航線退出了歷史舞臺。這是一條自上而下單向運輸的航線,有學者將其稱作“晉蒙糧油故道”。那些木筏上裝載的貨物,除了大宗的糧食、油料,比如產自土默川和後套平原的糜黍、穀子、高粱、大豆、小麥、胡麻、白麻籽之外,還有產自吉蘭泰的鹽、鄂托克旗的鹼、阿拉善的甘草、蓯蓉、枸杞、防風……沒有煤。



正午時分,當我從潦草的睡眠中醒來,汽車已經開到萬家寨水庫大壩前面。大壩所在,兩岸峭壁聳立,危巖欲傾,我環視四周,心頭陡然冒出“凶險”二字。兩邊的公路俱自山崖間鑿出,被大壩前面的萬家寨黃河大橋連為一體。而南邊的公路,正是我們此前刻意避開的S249。站在橋上遠眺,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卻無孤帆一片日邊來。腳下,隆隆水聲彷彿自地底湧出,渾厚,劇烈,氣勢駭人。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水利樞紐


萬家寨水利樞紐是黃河中游規劃梯級開發中的第一個,整個工程由水利部、山西省、內蒙古自治區共同投資建設,而負責工程建設與運營管理的是三方共同組建的黃河萬家寨水利樞紐工程開發公司。正對大橋北側,一面影壁用瓷磚拼貼出了兩幅畫。左邊的畫面以黃河峽谷為背景,上面繪製“黃萬公司遠景目標”示意圖——在萬里黃河那個著名的“幾”字形大拐彎上,如同下棋般點著紅黃兩色一堆圓點,其中僅晉陝大峽谷一段,從上到下便有6個:萬家寨、龍口、天橋、磧口、古賢、甘澤坡,這意味著,在不遠的將來,至少會有6座大壩橫亙於晉陝峽谷中,有如鍘刀,將長達700多公里的峽谷截作數段。到那時,不必天寒地凍,便可目睹“大河上下,頓失滔滔”。右邊的畫面,描繪的正是萬家寨水庫風光,這是我見過的最不真實的畫作之一,上下天光,一碧萬頃,不見半點泥沙的影子。“俟河之清,人生幾何?”治理黃河泥沙如此夢幻的目標,在這幅畫中夢幻般地實現了。或許,我們應該把它理解為黃萬公司的另一個遠景目標。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歡迎進入偏關


大橋南側的陡崖上,一排巨大的紅字張開雙臂,“黃河入晉第一縣偏關歡迎您”。於是,我們穿過大橋,投入偏關的懷抱。沿著S249盤旋而上,再轉入萬老線,奔向老牛灣。一路怪石嶙峋,山色蒼茫,保存完整的烽火臺隨處可見。從三省交界處到此行終點老牛灣,這些烽火臺如影隨形,始終不曾淡出視野。無疑,它們都是漫長曆史的孑遺者,若退回明代,從黃河北岸的準格爾旗眺望河南,必定可見無數烽火臺連綿不絕,密佈於曲折的邊牆線上。在我眼中,它們是黃土臺地上的壯闊風景,是溝通曆史與今日的沉默中介,但在守衛邊牆的明朝士兵看來,它們象徵著安全和依靠。黃河是天然的壕溝,黃河南岸的邊牆、烽燧是人工砌築的壁壘,它們合為一體,目的就是把草原騎兵擋在黃河北岸。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附近的長城遺址


明代對於邊防的重視程度,令人驚歎。立國之初,由徐達督工修築的長城,從嘉峪關蜿蜒至山海關,連綿不絕,幾乎不留一處缺口。而秦漢時期的長城,是以塢堡、障塞、壕溝彼此呼應的防禦工事,期間常有空曠的缺口,以使內外連通。許倬雲先生說:“在觀念上,(秦漢)長城既是邊防,也是雙方相接之處。明代連綿不絕的邊牆,在觀念上則是隔絕內外的界限。明軍只守邊,罕見出關襲擊。這一心理,即是‘我’‘他’的絕對隔絕;相對於唐代的‘天可汗’觀念,明人已經不再自我期許為普世天下的共主。”

明初修築長城的浩蕩大軍中,一位名叫萬傑的將領,曾在如今的萬老線附近縱馬巡迴,督促士兵、民夫、工匠修築城堡、邊牆,有一座城堡,因此被命名為萬家寨。也有人說,萬家寨築成之日,已是萬曆年間,後人為了紀念萬傑,才將其命名為萬家寨。那時,駐紮河套的蒙古騎兵南下,常常從偏關一帶渡河,因為這裡黃河曲流多灘,渡河便利。所以明朝在這一帶原有長城的基礎上,又增修數重邊牆,由外而內,共計四邊,使城牆、關隘、烽燧、戍堡共同組成一套縱深防禦體系。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從準格爾到偏關:黃河晉陝蒙大峽谷中的歷史煙雲

萬家寨


萬家寨修築在地勢極其險要的峽谷中,一面連山,三面懸崖,虎豹一般,俯瞰前方。如今盤山公路鑿通,萬家寨成了被俯瞰的對象。司機把車停在山腰,我穿過路旁的樹叢,小心翼翼站在陡崖之上,細細觀察這天外來客般的城堡,想象曾有多少士兵在此駐守,苦熬時日,月夜望鄉。只是歷史不能想象,那些細節早已煙消雲散。

從萬家寨向北,沿著萬老線行駛大約20裡,便是老牛灣了。那裡,是我們此行的終點,是晉陝峽谷的開端。

此時山風穿越峽谷,呼嘯而至,涼意沁透全身。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