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公略(1898—1931),湖南省湘鄉市桂花鄉朝陽村人,早期中央蘇區紅軍著名將領、軍事家、中國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黃公略曾在黃埔軍官學校學習,畢業後參加北伐戰爭,1927 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28 年 7 月與彭德懷、滕代遠等領導平江起義,然後開始創建湘鄂贛蘇區,為中央蘇區的創建奠定了基礎,同時在反“圍剿”戰役中全殲敵十五師,活捉師長張輝瓚,屢建奇功。毛澤東曾三次在詩詞中稱其“飛將軍”,贊曰“偏師借重黃公略,贛水那邊紅一角”。

在中央蘇區第三次反“圍剿”戰鬥中,年僅 33 歲黃公略壯烈犧牲。毛主席痛嘆:“堪恨大禍從天降”“狂飆為我從天落”。

黃公略:活捉敵人師長,毛主席稱他“飛將軍”

從小酷愛兵法 棄文從軍

黃公略幼時名叫黃漢魂,其父黃秀峰是晚清秀才,科舉不中,在家中耕讀,種田之餘還兼教家族子弟的課業。家中藏書很多,黃公略從小喜歡研讀兵法《黃石公韜略》。

就讀雙峰高等小學時,臨行前,他決定自己給自己改名字。他對著《黃石公韜略》出神,靈機一動,取名黃石,字公略。讀書期間,因為寫詩罵袁大總統,沒讀幾個月,便被學校開除。

他同父異母的二哥里遠是保定陸軍學校的高才生,也參與了反袁,因身體多病,回家休養。裡遠憂國憂民,沒多久就病故了。這位二哥臨終前沒有什麼遺言涉及子女,卻給黃石留下遺言:“吾為國殤,汝年幼,勉之!能保國於不亡,吾無憾矣。” 二哥憂國而逝, 對黃石的影響巨大,這就是他日後棄文從軍的重要原因。

17 歲這年,黃石投筆從戎,跑到長沙在湖南陸軍第二師三旅六團一營當了列兵。24 歲考入湖南陸軍講武堂,1927 年進入黃埔軍校的高級班。 。

在蘇區,他正式取名黃公略。 黃公略這個名字也因為三次反“圍剿”而享譽大江南北。


黃公略:活捉敵人師長,毛主席稱他“飛將軍”

黃公略擬寫的作戰報告

善打游擊 紅色政權連點成片

黃公略與彭德懷、滕代遠發動平江起義後,一同領導開創湘鄂贛蘇區,起義部隊改編為紅五軍,黃公略任軍委委員。

毛澤東曾與黃公略在一起探討紅色革命根據地如何才能在白色恐怖中壯大的問題。毛澤東說:“蔣介石有了第一次,肯定會有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無數次。我們的紅色根據地如何屹立在白色恐怖之中,這不再是簡單的大道理,而是具體的戰術問題了。我想聽一下你的看法。”

黃公略似乎對這個問題早有思考,幾乎沒有停頓就開始了他的闡述:“國民黨軍隊要來圍剿我們,我們不能正面與之交鋒,我認為,當前形勢下,紅軍最要緊的不是學會打仗,而是要學會打圈,也就是游擊戰術,遊而不擊,遊而偶擊,視情況而定。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跑。另外,要多建立幾塊像樣的根據地。三國裡面有個犄角的故事。面對強大的曹軍,孫劉盟軍形成犄角之勢,相互呼應。圍點打援,都需要有犄角。第一次反圍剿的勝利,是因為我們有犄角,敵人進攻井岡山,我們就打他後面,叫他首尾不能相顧。目前,我們這樣的犄角太少了,有分量的犄角太少了。”

毛澤東拍手稱快:“講得非常好 !打圈圈,這個說法很形象,就是游擊戰術嘛。我建議你係統地總結一下,形成口訣,便於紅軍戰士們記憶。我們只要有數塊像樣的根據地,又學會了游擊戰術,他蔣介石就是來一百萬軍隊也不可怕。武器,再好的武器,到了羅霄山脈這樣複雜的地形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兩人談話之後,黃公略被委以重用,去開創一塊新的根據地——贛西南根據地。

1930年1月,黃公略調任紅六軍軍長。他率部在贛西南地區領導發動群眾,發展革命武裝,建立蘇維埃政權,使分散的游擊區連成大塊的革命根據地。同年6月任紅一軍團第六軍軍長,中國工農革命委員會委員。同年7月,毛澤東率領紅四軍、紅十二軍再次來到贛西南,同紅三軍會合成立中國工農紅軍第一軍團,黃公略所在部直接接受毛澤東、朱德的指揮。

紅六軍剛剛成立,便一舉攻下了吉水縣城。毛澤東主持召開了紅四軍前委,紅五軍、紅六軍軍委,贛西、湘贛邊、贛南特委聯席會議(史稱“二七” 會議), 決定將贛西、湘贛邊、 贛南三個特委合併為贛西南特委, 將紅四軍前委擴大為紅四、五、六軍及贛西南、 閩西、東江地區的總前委, 統一領導贛西南的鬥爭,毛澤東為書記,朱德、曾山為常委,彭德懷、黃公略為候補常委,並通過了“二七”土地法,決定通過開展分田運動掀起土地革命新高潮。

黃公略率領紅三軍在贛西南的廣大地區開展游擊戰爭,發動群眾,深入開展土地革命,建立紅色政權,擴大紅軍和地方武裝。至 1930 年年底,贛西南有 34 個縣建立了紅色政權,紅色區域擴大到由廣東南雄至江西永新,自尋烏到峽江,縱 200 公里,橫 150 公里,有黨員 3 萬餘人、赤色群眾 400 餘萬人,原來零星的紅色割據區域發展成為有統一領導、 連成一片的大塊紅色革命根據地。為此,毛澤東甚揮筆寫下《蝶戀花·從汀州到長沙》一詞, 其中用“贛水那邊紅一角,偏師借重黃公略”點名道姓褒揚黃公略。

化敵為友 活捉張輝瓚

因為當時採取“即俘即補”的戰時補充兵源的政策,早期的紅軍將士大多數來自舊湘軍、舊贛軍,很多可能在前次的戰鬥中還是仇人,這次戰鬥結束後就收編為紅軍。黃公略注重以德服人,化敵為友,賀仲斌就是典型的例子。

龍岡之役,輕敵冒進的國民黨第十八師中將師長張輝瓚成了黃公略的俘虜。這個功勞與賀仲斌有關。當黃公略帶著奇兵出現在張輝瓚的指揮部的祠堂前,張輝瓚已經逃到萬功山裡去了,而他的特務營卻整齊地站立於祠堂前,有 200 多人,全部德式裝備。面對衝上來的紅軍,這200 多人的特務營卻未亂陣腳。紅軍將張輝瓚的特務營包圍起來。

特務營的一位長官向黃公略行軍禮:“國軍第十八師特務營286名兄弟向紅軍繳械投誠,請接受檢驗,營長賀仲斌!”原來這是一個大冤家!當年黃公略參加平江起義,把起義部隊拉到平江城外的煙舟田時,賀仲斌竟然將準備參加起義的兩個連拖走了。黃公略帶人去追,差點全軍覆沒。當時雙方都子彈上膛,黃公略差點被賀仲斌一槍打死。沒想到龍岡之役,賀仲斌竟又撞到黃公略的槍口,按他當時的心情,這個賀仲斌就是殺一百次也不解恨。但是,理智戰勝了情緒。黃公略回了一個軍禮,然後對紅軍戰士們說:“把槍放下!”然後與賀仲斌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地交談,使賀仲斌帶領特務營自願參加紅軍,還立即帶人去抓張輝瓚。

於是賀仲斌帶領紅軍朝萬功山撲去,很快就抓到了不可一世的張輝瓚。戰事結束後,黃公略拍著賀仲斌的肩膀:“你這個冤家!讓你到紅軍步校當教官,如何?”賀仲斌愉快地接受了。他後來成了一名英勇的紅軍戰士,不僅始終沒背叛,還處處講黃公略的好話。他對棄暗投明過來的兄弟們說:“黃軍長是個人才,國軍剿了他那麼多年,他的部隊不僅沒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壯大。他是個幹大事的,我們跟著黃軍長走,沒錯!”

黃公略文韜武略,屢建奇功,是共和國36位軍事家之一,他與林彪、伍中豪一起被稱為井岡山斗爭時期毛主席的“三驍將”,在中國革命史上寫下了光彩奪目的一頁。(湘潭市紀委監委)

緬懷先輩!

來源:三湘風紀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