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徐克版《黃飛鴻》在90年代成功開創了“新派武俠英雄片”潮流之後,也啟發很多導演紛紛(其中也包括徐克)又將觸手伸向了清朝武術家的隊列裡。像洪金寶便去拍了大刀王五(《一刀傾城》),袁和平拍了黃麒英、蘇乞兒,元奎也去拍了方世玉。在這股潮流的影響之下,臺灣龍祥電影公司老闆王應祥聯合香港電影商人林小明把清末廣東洪拳武師“鐵橋三”樑坤的故事重新翻了出來,命人拍了個“鐵橋三”系列。這三部曲分別是1993年的《白蓮邪神》、《武狀元鐵橋三》,後又將拍攝版權賣給銀都機構,其又在1994年推出了系列的終結篇《壯士斷臂》。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這三部片子裡的鐵橋三均是由杜少津扮演。杜少津何許人也?網絡上有關他的資料和介紹非常稀少,只知道他出演過《倩女幽魂2》,《西楚霸王》和《麗人劫》等影片,且多是配角。

但可以肯定的是,當年他和王群、楊凡、邱建國和史寶華等人一樣,也曾被當作“李連杰接班人”栽培,讓杜少津擔綱這三部《晚清風雲》的男一號意思就已經非常明顯了。當然,李連杰的票房神話是不可再造的,他們最後誰都沒成為“第二個李連杰”,但與他們當中的很多人後來又重返演藝圈相比,杜少津拍了幾部片子之後就徹底“消失”,再無消息,其近況更是惹人好奇。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就今天來看,其實《晚清風雲》系列的陣容配置並不算差,冼杞然監製了其中兩部作品,攝影師是大名鼎鼎的鄭兆強,武術指導是郭追,而劇組更是進到了故宮進行實景拍攝,而演員方面採用的也是“港臺內地配”:其中飾演鐵橋三妻子的是臺灣女演員葉全真,飾演格格的是香港女星袁潔瑩,飾演鐵橋三師父的是邵氏女星李麗麗,黃錦江扮演了反派穆親王,此外還有計春華、於海、常戎等內地演員加盟其中。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將三部曲聯在一起看,其實還算有個較為完整的故事,第一部講述了鐵橋三的拜師學藝之路,第二部刻畫了鐵橋三的成長和蛻變,最終登頂新科武狀元,到了第三部裡,鐵橋三揹負了更多的國仇家恨,最終成為了傳統意義上的“武俠英雄”。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儘管影片想要極力不落入《黃飛鴻》的窠臼之中,但很多地方還是不可避免地受之影響,說句不好聽的,就是“靈感不夠,模仿來湊”。

首先,前兩部曲和徐克的《黃飛鴻》一樣,是將武俠情節與歷史事件結合起來,像《白蓮邪神》中便涉及到了“白蓮教起義”事件,《武狀元鐵橋三》則穿插了林則徐的“禁菸運動”,而第三部《壯士斷臂》的娛樂性稍強一些,玩起了權謀,甚至還打起了海盜。此外像《白蓮邪神》裡白蓮教的場景設計以及氣氛營造,以及計春華飾演的佔承天在形象造型方面,應該都是從《黃飛鴻之男兒當自強》裡頭“抄來”的,而《壯士斷臂》裡鐵橋三與一眾武師在海邊習武的鏡頭,也是抄足了《黃飛鴻》系列的片頭。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就劇情方面而言,這三部“鐵橋三”系列既沒有請來徐克擔任監製,也沒有請來徐克的御用編劇張炭等人為劇本保駕護航,所以即使其中有很多聽上去“饒有深意”的對白和臺詞,但在“鍼砭時弊”的作用和效果上遠不如《黃飛鴻》裡的那樣高明,再加上這三部電影都在刻意突出一種歷史“厚重感”,所以在鐵橋三身上著墨並非太多,反使得主角的人格魅力盡失,看起來更像是配角,編劇甚至還往裡摻入了三角戀元素,實在是讓人大跌眼鏡,且出現了很多很明顯的歷史常識上的錯誤。

而武術指導郭追的“威亞技術”也明顯不如程小東,以致穿幫的鏡頭特別多,如果仔細留意的話,觀眾甚至還能從部分打鬥場面裡看到“鋼絲線”,顯得十分拙劣。

一個冷門武俠系列,仿照徐克《黃飛鴻》拍攝,每集只有幾十萬票房

然而這兩部被“龍祥”寄予厚望的《白蓮邪神》和《武狀元鐵橋三》,恰放在了“武俠”猛片如雲的1993年上映,結果每一部均僅收幾十萬港元票房。而《壯士斷臂》是其中“最慘”的,票房只有十幾萬。

究其原因,主要還是在於《黃飛鴻》上映後的跟風之作太多(包括風格和題材),已讓觀眾審美疲勞,新派武俠英雄片很快就呈現出了衰敗之勢。當時就連洪金寶付諸巨大心血的《一刀傾城》都票房慘敗,據說還導致投資人羅維破產,而林嶺東的黑暗武俠片《新火燒紅蓮寺》也和預想之中的票房成績差距頗大,更別說這個製作粗糙,票房號召力遠不如前兩者的《晚清風雲》系列了。即使這個系列的導演是一部一換(第一部導演是鄭兆強,第二部馮柏源,第三部是衛瀚韜),也未能拯救其一路下滑的頹勢。只能說在那個容易造就經典,也容易埋沒經典的年代裡,這個“廣東十虎之一”的故事竟是如此表現,可謂一件憾事。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