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上文提到,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的考古發現與史書記載中神農氏時間、軌跡完全吻合,證明傳說中的炎帝其實正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終結的時間節點與史書記載的黃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那麼黃帝部落代表的是龍山文化嗎?

這個顯然毋庸置疑,因為考古顯示以外來形態取代仰韶的正是龍山。此外,疑似黃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現龍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過渡特徵。即:軒轅黃帝所處時代為龍山早期,其後裔所處時代為龍山晚期向夏過渡階段,剛好印證了“黃帝至禹,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黃帝約930年)。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上文提到,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的考古發現與史書記載中神農氏時間、軌跡完全吻合,證明傳說中的炎帝其實正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終結的時間節點與史書記載的黃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那麼黃帝部落代表的是龍山文化嗎?

這個顯然毋庸置疑,因為考古顯示以外來形態取代仰韶的正是龍山。此外,疑似黃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現龍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過渡特徵。即:軒轅黃帝所處時代為龍山早期,其後裔所處時代為龍山晚期向夏過渡階段,剛好印證了“黃帝至禹,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黃帝約930年)。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不過,黃帝雖然擊敗了炎帝,但卻在涿鹿遭遇了更強大的蚩尤。按照上古史書的說法,“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也就是說,蚩尤也屬於仰韶文化類型,與炎帝是同宗不同支。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中,也的確找到了仰韶、龍山、大汶口三種文化類型在此交疊的證據。然而,在仰韶結束龍山興起後,早期龍山文化中卻瀰漫著大汶口文化的諸多特徵。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上文提到,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的考古發現與史書記載中神農氏時間、軌跡完全吻合,證明傳說中的炎帝其實正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終結的時間節點與史書記載的黃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那麼黃帝部落代表的是龍山文化嗎?

這個顯然毋庸置疑,因為考古顯示以外來形態取代仰韶的正是龍山。此外,疑似黃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現龍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過渡特徵。即:軒轅黃帝所處時代為龍山早期,其後裔所處時代為龍山晚期向夏過渡階段,剛好印證了“黃帝至禹,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黃帝約930年)。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不過,黃帝雖然擊敗了炎帝,但卻在涿鹿遭遇了更強大的蚩尤。按照上古史書的說法,“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也就是說,蚩尤也屬於仰韶文化類型,與炎帝是同宗不同支。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中,也的確找到了仰韶、龍山、大汶口三種文化類型在此交疊的證據。然而,在仰韶結束龍山興起後,早期龍山文化中卻瀰漫著大汶口文化的諸多特徵。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大汶口文化遺存經碳十四測定,存在時間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主要地域是在泰山一帶,無論是時間脈絡還是地望,都不會是蚩尤部落,更應該是黃帝的盟友。

據《黃帝問玄女兵法》記載:黃帝與蚩尤作戰,九戰九敗,歸於太山(指泰山),遇一婦人,人首鳥形,自稱玄女,教授黃帝取勝之法。這段記載雖然充斥著神話,但卻是對上古部落的某種真實反映。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上文提到,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的考古發現與史書記載中神農氏時間、軌跡完全吻合,證明傳說中的炎帝其實正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終結的時間節點與史書記載的黃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那麼黃帝部落代表的是龍山文化嗎?

這個顯然毋庸置疑,因為考古顯示以外來形態取代仰韶的正是龍山。此外,疑似黃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現龍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過渡特徵。即:軒轅黃帝所處時代為龍山早期,其後裔所處時代為龍山晚期向夏過渡階段,剛好印證了“黃帝至禹,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黃帝約930年)。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不過,黃帝雖然擊敗了炎帝,但卻在涿鹿遭遇了更強大的蚩尤。按照上古史書的說法,“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也就是說,蚩尤也屬於仰韶文化類型,與炎帝是同宗不同支。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中,也的確找到了仰韶、龍山、大汶口三種文化類型在此交疊的證據。然而,在仰韶結束龍山興起後,早期龍山文化中卻瀰漫著大汶口文化的諸多特徵。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大汶口文化遺存經碳十四測定,存在時間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主要地域是在泰山一帶,無論是時間脈絡還是地望,都不會是蚩尤部落,更應該是黃帝的盟友。

據《黃帝問玄女兵法》記載:黃帝與蚩尤作戰,九戰九敗,歸於太山(指泰山),遇一婦人,人首鳥形,自稱玄女,教授黃帝取勝之法。這段記載雖然充斥著神話,但卻是對上古部落的某種真實反映。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因為公元前3000年,黃帝與蚩尤大戰時,活動在泰山一帶的正是大汶口文化的少皞部落,《左傳》也記載:“少皞之墟在魯”。經考古驗證,少皞部落以鳥為圖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這也就解釋了黃帝為何在泰山會遇到玄女(女部落首領)。

也就是說,黃帝在收降炎帝后,炎黃兩部聯手,卻依然不是善做兵器的蚩尤部落對手,最後不得不請求強援少皞部落的幫助,才取得涿鹿之戰的勝利。早期龍山文化中瀰漫大汶口文化的考古發現,也恰恰印證了少皞是黃帝的盟友。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上文提到,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的考古發現與史書記載中神農氏時間、軌跡完全吻合,證明傳說中的炎帝其實正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終結的時間節點與史書記載的黃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那麼黃帝部落代表的是龍山文化嗎?

這個顯然毋庸置疑,因為考古顯示以外來形態取代仰韶的正是龍山。此外,疑似黃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現龍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過渡特徵。即:軒轅黃帝所處時代為龍山早期,其後裔所處時代為龍山晚期向夏過渡階段,剛好印證了“黃帝至禹,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黃帝約930年)。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不過,黃帝雖然擊敗了炎帝,但卻在涿鹿遭遇了更強大的蚩尤。按照上古史書的說法,“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也就是說,蚩尤也屬於仰韶文化類型,與炎帝是同宗不同支。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中,也的確找到了仰韶、龍山、大汶口三種文化類型在此交疊的證據。然而,在仰韶結束龍山興起後,早期龍山文化中卻瀰漫著大汶口文化的諸多特徵。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大汶口文化遺存經碳十四測定,存在時間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主要地域是在泰山一帶,無論是時間脈絡還是地望,都不會是蚩尤部落,更應該是黃帝的盟友。

據《黃帝問玄女兵法》記載:黃帝與蚩尤作戰,九戰九敗,歸於太山(指泰山),遇一婦人,人首鳥形,自稱玄女,教授黃帝取勝之法。這段記載雖然充斥著神話,但卻是對上古部落的某種真實反映。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因為公元前3000年,黃帝與蚩尤大戰時,活動在泰山一帶的正是大汶口文化的少皞部落,《左傳》也記載:“少皞之墟在魯”。經考古驗證,少皞部落以鳥為圖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這也就解釋了黃帝為何在泰山會遇到玄女(女部落首領)。

也就是說,黃帝在收降炎帝后,炎黃兩部聯手,卻依然不是善做兵器的蚩尤部落對手,最後不得不請求強援少皞部落的幫助,才取得涿鹿之戰的勝利。早期龍山文化中瀰漫大汶口文化的考古發現,也恰恰印證了少皞是黃帝的盟友。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那麼少皞部落為什麼要幫黃帝攻打蚩尤呢?

考古資料顯示,大汶口文化遺蹟向東直達遼東半島一帶,但唯獨無法逾越臨近的黃河,顯然是受到了某種勢力的阻礙。《逸周書》記載:黃帝擊敗炎帝后,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於少昊(皞)。

即:黃帝劃定蚩尤的地盤僅限於少皞臨近地區,這也佐證了此前在黃河一帶阻擋少皞部落的正是蚩尤部落。同時,考古也發現了在緊鄰大汶口文化地區存在仰韶文化大司空村類型,二者形成了證據鏈條。

"

中華文明上下五千年,其肇始即是華夏始祖炎黃所生活的年代,即考古學上的新石器時代晚期向國家文明過度階段。但由於年代久遠,所有關於炎黃二帝的記載,均為後世追記,正所謂孤證不立。

所以,求證有關黃帝、炎帝甚至是蚩尤的史蹟,就不得不依靠考古學來完成。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前文已述,炎黃生活的年代,是上古新石器時代晚期。《竹書紀年》記載:“黃帝至禹,為三十世”。夏商周斷代工程,將夏朝起始時間定在了公元前2070年前後,照此上推,黃帝的生活年代大體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距今5000年)。

當然,上面只是根據文獻的推測,我們還需要通過考古來印證。根據現有的考古成果顯示,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華夏大地的確發生了某種意義上的“改朝換代”,仰韶文化突然結束,龍山文化興起。

仰韶文化是新石器時代最重要的考古文化,分佈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碳十四測定的絕對年代在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延續了2000年之久。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仰韶文化的主要代表遺蹟是紅陶,特點是尚紅,這一文化類型廣泛分佈於河南、陝西、山西、河北、山東西北等地,其規模和覆蓋之廣,是同時代其他文化類型所不能比的。

在關於上古時期的所有文獻中,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關係的人物唯有炎帝(炎帝又稱赤帝,其意為火,其色為紅)。《屍子》記載:“神農氏七十世有天下”(每世30年)。即神農氏為天下共主時間長達2000年,炎帝則是神農氏部落後期首領。豫、陝、晉、冀也剛好是神農氏傳說最集中的區域。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然而,在仰韶文化之後的龍山文化,卻呈現出完全不一樣的風俗,龍山文化主要代表遺蹟是灰陶,形制上也沒有任何繼承關係。灰陶取代紅陶,並非技術革命,這一點已經被考古驗證。龍山文化對仰韶文化的取代,所表現出的是一種文化類型突變。

那麼公元前3000年左右,究竟發生了什麼,以至於尚紅的文化突然被終結呢?

能夠與這一時期形成對應的上古“改朝換代”事件正是黃帝對炎帝、蚩尤的戰爭:阪泉之戰和涿鹿之戰。按照史書脈絡,最初據有天下的是炎帝,阪泉之戰後,共主地位被軒轅黃帝取代。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上文提到,仰韶文化持續2000餘年,遍佈豫、陝、晉、冀的考古發現與史書記載中神農氏時間、軌跡完全吻合,證明傳說中的炎帝其實正是新石器時代的仰韶文化,而仰韶文化終結的時間節點與史書記載的黃帝生存年代,都指向了公元前3000年左右。

那麼黃帝部落代表的是龍山文化嗎?

這個顯然毋庸置疑,因為考古顯示以外來形態取代仰韶的正是龍山。此外,疑似黃帝部落都城的石峁古城,也呈現龍山文化晚期向夏早期過渡特徵。即:軒轅黃帝所處時代為龍山早期,其後裔所處時代為龍山晚期向夏過渡階段,剛好印證了“黃帝至禹,為三十世”(每世30年,夏朝距黃帝約930年)。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不過,黃帝雖然擊敗了炎帝,但卻在涿鹿遭遇了更強大的蚩尤。按照上古史書的說法,“蚩尤姜姓,亦炎帝之苗裔”,也就是說,蚩尤也屬於仰韶文化類型,與炎帝是同宗不同支。

在河北張家口涿鹿縣的新石器時代考古發現中,也的確找到了仰韶、龍山、大汶口三種文化類型在此交疊的證據。然而,在仰韶結束龍山興起後,早期龍山文化中卻瀰漫著大汶口文化的諸多特徵。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大汶口文化遺存經碳十四測定,存在時間為公元前4300年至公元前2500年,主要地域是在泰山一帶,無論是時間脈絡還是地望,都不會是蚩尤部落,更應該是黃帝的盟友。

據《黃帝問玄女兵法》記載:黃帝與蚩尤作戰,九戰九敗,歸於太山(指泰山),遇一婦人,人首鳥形,自稱玄女,教授黃帝取勝之法。這段記載雖然充斥著神話,但卻是對上古部落的某種真實反映。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因為公元前3000年,黃帝與蚩尤大戰時,活動在泰山一帶的正是大汶口文化的少皞部落,《左傳》也記載:“少皞之墟在魯”。經考古驗證,少皞部落以鳥為圖騰,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大汶口文化正處於母系氏族社會,這也就解釋了黃帝為何在泰山會遇到玄女(女部落首領)。

也就是說,黃帝在收降炎帝后,炎黃兩部聯手,卻依然不是善做兵器的蚩尤部落對手,最後不得不請求強援少皞部落的幫助,才取得涿鹿之戰的勝利。早期龍山文化中瀰漫大汶口文化的考古發現,也恰恰印證了少皞是黃帝的盟友。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那麼少皞部落為什麼要幫黃帝攻打蚩尤呢?

考古資料顯示,大汶口文化遺蹟向東直達遼東半島一帶,但唯獨無法逾越臨近的黃河,顯然是受到了某種勢力的阻礙。《逸周書》記載:黃帝擊敗炎帝后,命赤帝分正二卿,命蚩尤宇於少昊(皞)。

即:黃帝劃定蚩尤的地盤僅限於少皞臨近地區,這也佐證了此前在黃河一帶阻擋少皞部落的正是蚩尤部落。同時,考古也發現了在緊鄰大汶口文化地區存在仰韶文化大司空村類型,二者形成了證據鏈條。

黃帝、炎帝、蚩尤、少皞究竟是怎麼回事?考古發現解開上古謎團

正是這層世仇關係,讓少皞部落也加入到了黃帝的陣營中,而少皞的加入直接扭轉了黃帝九戰失利的不利局面,最終,涿鹿一戰,蚩尤被擊潰。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