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就在全世界對《小美人魚》選擇黑人主演的撻伐聲中,迪士尼上演了一出"圍魏救趙"的好戲。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隨著法國女足世界盃決賽的進行,迪士尼最新版真人電影《花木蘭》的先導預告片也在轉播期間放出。全世界對《小美人魚》的謾罵都轉變為了對《花木蘭》的讚歎。不能不說,迪士尼終於沒有在"政治正確"的道路上漸行漸遠,當然也可能是迫於中國市場的強大的壓力,這次也確實不敢造次。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還是要稱讚一下迪士尼的電影製作,為了滿足中國市場的需求,還是下了很多功夫,尤其是在中國古代文化上。比如花木蘭出場的這個"額黃妝"就是參考了中國北魏時期的壁畫。人家當時是這樣的: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小編由於大學時候選修過中國古代文化史,還特意寫過關於妝容和眉式的論文,多少懂一點這方面的知識。額黃妝主要是來自於對佛教的崇拜。當然,一般中國古代的流行妝容都是從宮廷開始的,額黃妝也不例外,來自於壽陽公主(北魏文穆帝之女),時有古詩云:"壽陽公主嫁時妝,八字宮眉捧額黃"。說得就是額黃妝和八字眉的搭配。不過花木蘭這個妝還融合了壽陽公主的另一個妝式,叫作"壽陽落梅妝",就是在額頭點出類似梅花一樣的花瓣。不過這個妝容卻被中國現在的網友戲稱為"華為logo"。你們還真是"不忘初心,砥礪前行"啊。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不僅是花木蘭的妝容,配角們的妝容也有可取的地方,尤其是這些媽媽桑(茶道有三段?)的高髻確實也蠻誇張的。由於南北朝時期高髻大量使用到了假髮,因此高髻的高度就成為了地位的象徵,許多富貴人家的髮髻甚至高到無法豎立起來,必須向前傾或者向一邊傾,也被人成為"緩髻"。同時,貧窮人家的姑娘可能買不起假髮,因此重要場合比如相親等,需要去向別人借假髮,當時叫做"借頭"。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當然,一些細節上的錯誤也同樣存在,比如在鎧甲上,上圖中花木蘭的鎧甲貌似不太像是南北朝時期的鎧甲,從形制上看有點類似明光鎧,但是自己看一些細節又不是,似乎是明光鎧和兩襠塏的結合體。不過,這種細節也可以忽略,人家畢竟是美國電影公司拍得中國古代戰爭電影,沒出現鎖子甲就好了。不過,我在劇照中還發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器具,就是投石車。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投石車在中國其實也出現的蠻早,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有投石車的原型出現,但是一直到唐朝之後,才有出現完全機械投石車,在此之前所有的投石車均是需要人力來驅動。從這副劇照可以看出,基本已經是機械投石了,這玩意大概是要在公元1000年之後才有的,足足要早了至少600-700年。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人家外國公司抓住了細節,也沒把畫面丟下,有挺多畫面還確實拍得蠻漂亮的。當然在配色方面還是追求好萊塢經典的那種濃郁童話色彩風格。中國國內的影業或者文化傳媒公司已經不是第一次在文化層面被打臉了。今年早些時候的一款遊戲《全面戰爭:三國》就讓國內的廣大玩家佩服國外的製作者對中國文化和中國歷史的鑽研程度,反而是國內的許多公司在製作中國古代文化作品時,到處荒腔走板,錯誤百出。難道真得是外國人書讀得比我們好?其實不然,關鍵還是看"敬業"兩個字。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最後要感慨一下鄭佩佩老師和劉亦菲,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劉亦菲版花木蘭預告片刷爆微博圈 細節亮點和細節錯誤都不少

就是這樣。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