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曾經,一代偉人毛澤東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詩人情懷,深情讚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時下,海東這塊地處祖國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海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地區,轄4個民族自治縣和19個民族鄉。在這片熱土上,共同生活著漢、藏、回、土、撒拉等173萬群眾,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4%,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融合地區。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的特點比較突出,被譽為“青海的縮小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東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紮實推進。特別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推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由19個民族組成的海東173萬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響一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

時光的車輪,承載著滄桑的歲月、厚重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一路前行。

梳理海東今天的發展脈絡,足以窺見民族團結進步這條主線始終貫穿於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從原民和鎂廠改造生態溼地公園到高鐵新區實現和諧回遷,用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從解決邊界糾紛問題到與黃南共同打造民族團結林,用生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的成果;從打造高原現代綠色產業的宏偉藍圖到建設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用城鄉一體化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從單一的節慶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動併成功舉行“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團結“碩果”……同呼吸、共命運、心相連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於每一件社會事業中,根植於每一個河湟人心中。於是,這裡處處都有講不完的團結故事,說不盡的民族情誼……

民和:漢族村裡有個回族救援隊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收穫季節,然而,2018年8月的強降雨天氣,衝散了人們的期待,等來的卻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一時間,暴雨傾盆,洪水洶湧,泥流翻滾,該縣多地發生道路水毀、農田被淹、斷水斷電、家園遭重創等緊急情況。

清淤保暢、轉移災民、災後重建……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各族幹部群眾聞“汛”而動,擼起袖子,攜手齊力抗災自救。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重創了民和多地,其中峽門鎮孫家莊這個漢族村受災較為嚴重,對孫家莊村的村民來說,遭遇洪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災難發生後,來自該鎮巴子溝村的38名回漢群眾自發組織的抗洪救援隊來到了孫家莊村……

據巴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錄介紹,參加支援的巴子溝村抗洪救援隊裡有38名隊員,包括15名漢族群眾和23名回族群眾,他們中既有黨員群眾、也有婦女,還有7人從民和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韓成錄說,暴雨造成巴子溝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斷,住在山上的3戶村民被困在村裡,8月6日對村裡堵塞路段進行了清理,但還沒有暢通。儘管山上3戶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斷,但吃住沒有大礙,看到孫家莊村受災嚴重的消息後,他們就先來到孫家莊村支援清淤。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曾經,一代偉人毛澤東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詩人情懷,深情讚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時下,海東這塊地處祖國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海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地區,轄4個民族自治縣和19個民族鄉。在這片熱土上,共同生活著漢、藏、回、土、撒拉等173萬群眾,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4%,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融合地區。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的特點比較突出,被譽為“青海的縮小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東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紮實推進。特別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推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由19個民族組成的海東173萬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響一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

時光的車輪,承載著滄桑的歲月、厚重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一路前行。

梳理海東今天的發展脈絡,足以窺見民族團結進步這條主線始終貫穿於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從原民和鎂廠改造生態溼地公園到高鐵新區實現和諧回遷,用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從解決邊界糾紛問題到與黃南共同打造民族團結林,用生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的成果;從打造高原現代綠色產業的宏偉藍圖到建設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用城鄉一體化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從單一的節慶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動併成功舉行“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團結“碩果”……同呼吸、共命運、心相連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於每一件社會事業中,根植於每一個河湟人心中。於是,這裡處處都有講不完的團結故事,說不盡的民族情誼……

民和:漢族村裡有個回族救援隊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收穫季節,然而,2018年8月的強降雨天氣,衝散了人們的期待,等來的卻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一時間,暴雨傾盆,洪水洶湧,泥流翻滾,該縣多地發生道路水毀、農田被淹、斷水斷電、家園遭重創等緊急情況。

清淤保暢、轉移災民、災後重建……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各族幹部群眾聞“汛”而動,擼起袖子,攜手齊力抗災自救。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重創了民和多地,其中峽門鎮孫家莊這個漢族村受災較為嚴重,對孫家莊村的村民來說,遭遇洪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災難發生後,來自該鎮巴子溝村的38名回漢群眾自發組織的抗洪救援隊來到了孫家莊村……

據巴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錄介紹,參加支援的巴子溝村抗洪救援隊裡有38名隊員,包括15名漢族群眾和23名回族群眾,他們中既有黨員群眾、也有婦女,還有7人從民和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韓成錄說,暴雨造成巴子溝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斷,住在山上的3戶村民被困在村裡,8月6日對村裡堵塞路段進行了清理,但還沒有暢通。儘管山上3戶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斷,但吃住沒有大礙,看到孫家莊村受災嚴重的消息後,他們就先來到孫家莊村支援清淤。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藏回群眾共植團結林

“8月6日早上,村裡的穆斯林群眾得知孫家莊村受災的事情後,大家一致表示應該組織去救援一下。”韓成錄告訴記者,隨後,他把救援的意圖發到巴子溝村的微信群裡,得到了回漢群眾的積極響應。

家住在縣城的巴子溝村村民冶大五代看到群裡的救援倡議和受災的畫面後,他的心裡觸動很大,一大早便從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勞動。冶大五代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漢族還是回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今天孫家莊的漢族群眾受災了,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幫一把。

韓成錄的村微信群信息發出後,遠在省外謀生的巴子溝村回漢群眾以發紅包的形式積極響應,參與救災行動,他們都希望解決一些救災機械費用。

孫家莊村的漢族群眾受災,巴子溝村的回漢群眾手挽手支援,在大災面前,各民族心手相牽,並肩奮戰,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曲,描繪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新圖景。

化隆:小拉麵拉出民族團結情

30多年前,地處偏遠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批不甘貧窮與落後的化隆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出家鄉,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養家餬口,並帶動周邊群眾走出大山,跳出農門,跨入城門,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碗麵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產業,成為了海東市乃至青海省的“致富面”“幸福面”“小康面”。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里心、民族情。在化隆縣甘都鎮東一村,全村由回族、撒拉族、東鄉族、漢族四個民族構成。無論大事、小事,村民間都常常互相幫助,相處十分融洽。村裡一回一漢的馬俊福和朱和青就是以面結緣,相互扶持,傳成佳話。

馬俊福和朱和青自小相識,馬俊福還認了朱和青為哥哥。馬俊福說:“我在深圳開拉麵館時,顧不上家中的地,這時我就打電話給我哥,讓他幫忙澆灌一下,然後就放心地掛了電話,每當我家有什麼事,我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哥。”

朱和青曾經靠在工地做工營生,後來馬俊福邀請他去深圳合夥開拉麵館。剛開始資金緊張,馬俊福就和他的外甥一起借錢給朱和青開店。一年半後,通過將拉麵館轉讓,朱和青賺了16萬,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闆。現在朱和青和馬俊福的外甥馬哈開木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合作開了一家拉麵館,他們僱用回族師傅,選用清真食材,在寶雞經營得風風火火。“信任是最大的基礎,相互不信任,我的回族朋友就不會借錢給我開拉麵館,現在我們的信任程度已經到了不看賬目的地步了!”朱和青高興地說。

在化隆縣,這種由兩個民族的人合夥開辦拉麵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等方式貸款走上了拉麵經濟的致富路。

一碗拉麵,不僅“拉”出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還拉近了各民族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加深了民族之間的感情。廣大拉麵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麵,用最樸實的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既塑造了海東人形象,又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彰顯了海東人民濃濃的民族情、團結情、愛國情。

循化“許乎”文化架起跨族友誼橋樑

海東市撒拉族自治縣境內撒拉族和藏族是兩大主體民族,南片山區四個鄉是藏族聚居區,北片沿黃五個鄉鎮是撒拉族聚居區。自從800年前撒拉族先祖遷入這片神奇的地域後,原住民藏族和遷入者撒拉族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共同開發建設著這片黃河臂彎中的美麗家園。

在長期的守望相助中,兩個民族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許乎”文化。許乎,藏語譯音,意即值得信託的朋友或交往,語含親切。在循化的語境裡,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族際友誼與跨族交往關係,是維繫藏族和撒拉族之間幾百年友好關係的一座看不見的精神橋樑,撒拉族稱之為“達尼西”。一個撒拉人和一個藏族人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交往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轉而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友誼。他們之間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動中建立起的人際關係上的彼此信任、生產生活上的相互補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這是一段難得一見的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史上的美好記憶,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們用真情和汗水澆灌盛開的一朵民族團結的鮮豔花朵。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曾經,一代偉人毛澤東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詩人情懷,深情讚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時下,海東這塊地處祖國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海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地區,轄4個民族自治縣和19個民族鄉。在這片熱土上,共同生活著漢、藏、回、土、撒拉等173萬群眾,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4%,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融合地區。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的特點比較突出,被譽為“青海的縮小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東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紮實推進。特別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推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由19個民族組成的海東173萬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響一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

時光的車輪,承載著滄桑的歲月、厚重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一路前行。

梳理海東今天的發展脈絡,足以窺見民族團結進步這條主線始終貫穿於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從原民和鎂廠改造生態溼地公園到高鐵新區實現和諧回遷,用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從解決邊界糾紛問題到與黃南共同打造民族團結林,用生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的成果;從打造高原現代綠色產業的宏偉藍圖到建設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用城鄉一體化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從單一的節慶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動併成功舉行“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團結“碩果”……同呼吸、共命運、心相連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於每一件社會事業中,根植於每一個河湟人心中。於是,這裡處處都有講不完的團結故事,說不盡的民族情誼……

民和:漢族村裡有個回族救援隊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收穫季節,然而,2018年8月的強降雨天氣,衝散了人們的期待,等來的卻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一時間,暴雨傾盆,洪水洶湧,泥流翻滾,該縣多地發生道路水毀、農田被淹、斷水斷電、家園遭重創等緊急情況。

清淤保暢、轉移災民、災後重建……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各族幹部群眾聞“汛”而動,擼起袖子,攜手齊力抗災自救。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重創了民和多地,其中峽門鎮孫家莊這個漢族村受災較為嚴重,對孫家莊村的村民來說,遭遇洪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災難發生後,來自該鎮巴子溝村的38名回漢群眾自發組織的抗洪救援隊來到了孫家莊村……

據巴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錄介紹,參加支援的巴子溝村抗洪救援隊裡有38名隊員,包括15名漢族群眾和23名回族群眾,他們中既有黨員群眾、也有婦女,還有7人從民和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韓成錄說,暴雨造成巴子溝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斷,住在山上的3戶村民被困在村裡,8月6日對村裡堵塞路段進行了清理,但還沒有暢通。儘管山上3戶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斷,但吃住沒有大礙,看到孫家莊村受災嚴重的消息後,他們就先來到孫家莊村支援清淤。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藏回群眾共植團結林

“8月6日早上,村裡的穆斯林群眾得知孫家莊村受災的事情後,大家一致表示應該組織去救援一下。”韓成錄告訴記者,隨後,他把救援的意圖發到巴子溝村的微信群裡,得到了回漢群眾的積極響應。

家住在縣城的巴子溝村村民冶大五代看到群裡的救援倡議和受災的畫面後,他的心裡觸動很大,一大早便從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勞動。冶大五代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漢族還是回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今天孫家莊的漢族群眾受災了,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幫一把。

韓成錄的村微信群信息發出後,遠在省外謀生的巴子溝村回漢群眾以發紅包的形式積極響應,參與救災行動,他們都希望解決一些救災機械費用。

孫家莊村的漢族群眾受災,巴子溝村的回漢群眾手挽手支援,在大災面前,各民族心手相牽,並肩奮戰,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曲,描繪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新圖景。

化隆:小拉麵拉出民族團結情

30多年前,地處偏遠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批不甘貧窮與落後的化隆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出家鄉,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養家餬口,並帶動周邊群眾走出大山,跳出農門,跨入城門,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碗麵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產業,成為了海東市乃至青海省的“致富面”“幸福面”“小康面”。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里心、民族情。在化隆縣甘都鎮東一村,全村由回族、撒拉族、東鄉族、漢族四個民族構成。無論大事、小事,村民間都常常互相幫助,相處十分融洽。村裡一回一漢的馬俊福和朱和青就是以面結緣,相互扶持,傳成佳話。

馬俊福和朱和青自小相識,馬俊福還認了朱和青為哥哥。馬俊福說:“我在深圳開拉麵館時,顧不上家中的地,這時我就打電話給我哥,讓他幫忙澆灌一下,然後就放心地掛了電話,每當我家有什麼事,我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哥。”

朱和青曾經靠在工地做工營生,後來馬俊福邀請他去深圳合夥開拉麵館。剛開始資金緊張,馬俊福就和他的外甥一起借錢給朱和青開店。一年半後,通過將拉麵館轉讓,朱和青賺了16萬,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闆。現在朱和青和馬俊福的外甥馬哈開木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合作開了一家拉麵館,他們僱用回族師傅,選用清真食材,在寶雞經營得風風火火。“信任是最大的基礎,相互不信任,我的回族朋友就不會借錢給我開拉麵館,現在我們的信任程度已經到了不看賬目的地步了!”朱和青高興地說。

在化隆縣,這種由兩個民族的人合夥開辦拉麵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等方式貸款走上了拉麵經濟的致富路。

一碗拉麵,不僅“拉”出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還拉近了各民族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加深了民族之間的感情。廣大拉麵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麵,用最樸實的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既塑造了海東人形象,又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彰顯了海東人民濃濃的民族情、團結情、愛國情。

循化“許乎”文化架起跨族友誼橋樑

海東市撒拉族自治縣境內撒拉族和藏族是兩大主體民族,南片山區四個鄉是藏族聚居區,北片沿黃五個鄉鎮是撒拉族聚居區。自從800年前撒拉族先祖遷入這片神奇的地域後,原住民藏族和遷入者撒拉族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共同開發建設著這片黃河臂彎中的美麗家園。

在長期的守望相助中,兩個民族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許乎”文化。許乎,藏語譯音,意即值得信託的朋友或交往,語含親切。在循化的語境裡,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族際友誼與跨族交往關係,是維繫藏族和撒拉族之間幾百年友好關係的一座看不見的精神橋樑,撒拉族稱之為“達尼西”。一個撒拉人和一個藏族人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交往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轉而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友誼。他們之間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動中建立起的人際關係上的彼此信任、生產生活上的相互補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這是一段難得一見的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史上的美好記憶,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們用真情和汗水澆灌盛開的一朵民族團結的鮮豔花朵。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循化縣花兒藝術節上各族歌手一展歌喉

在循化,說起許乎關係,撒拉族人和藏族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新奇。在循化縣道幃鄉,村村都有籃球隊,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為期6天的籃球賽,撒拉族、漢族以及藏族的27個球隊參加比賽,通過比賽促進了各村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各村之間的距離,融洽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道幃藏族鄉三木倉村黨支部書記仁青告訴記者,不管是撒拉族,還是漢族和藏族,各民族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矛盾,大家和睦相處。現如今,這裡的撒拉族、漢族群眾都會說藏語,語言溝通上沒有了障礙,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更加通暢。同時,各民族之間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藏族過“新年”,撒拉族、漢族到藏族家裡串門“拜年”,撒拉族過“古爾邦節”,藏族到撒拉族家裡道賀,建立了你來我往的傳統友誼。

積石鎮瓦匠莊村,距離循化縣城1公里,屬於城郊村。村裡居住著漢族、撒拉族、藏族和回族。大家和睦相處,團結有愛,互相幫助,彼此的信賴和默契構建了和諧家園,真正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和諧民族關係。退休老教師綻樹人告訴記者,歷史上,瓦匠莊村被譽為“文化村”,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普遍比較高,對各民族的包容性比較強,從不排斥外來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甘肅天水的韓達吾德來循化打工,期間,認識了瓦匠莊村的一位姑娘,兩人結婚後,韓達吾德成了村裡的上門女婿,村民們接納了他,和村裡人一樣看待他。

如今,循化縣各民族相互攜手、共同團結進步,書寫出了新時代“許乎”文化的嶄新篇章,“許乎”之間的交流也在繼續,攜手共進的夢想也在繼續……

平安:互幫互助凝聚發展最強動力

回族阿爸的牛羊肉雜碎香飄四溢,撒拉豔姑的循化大辣椒惹人垂涎,藏族姑娘的犛牛酸奶醇香味美,漢族大叔的茶樓里人氣爆棚……在位於海東市平安區的平安驛【袁家村·河湟印象】景區裡,各民族多彩的餐飲、服飾、建築等文化在這裡集中展示,各族群眾和睦經營,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大家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讓景區生意紅紅火火。

在景區清真小吃一條街,有回族經營戶27家,從業人員80餘人。為了方便袁家村回族經營戶“禮拜”的需求,景區專門投資修建了穆斯林文化館,佔地面積約21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餘名回族同胞做禮拜,方便了穆斯林信教經營戶和穆斯林遊客。

“儘管我們每個店鋪製作的是不同的美食,服務於不同群體、不同口味的遊客,但在這裡,我們就像兄弟姐妹,誰的店裡有困難,誰的店裡需要人手照看,大家不論民族,不分彼此,都第一時間來幫忙,所以整條美食街的氛圍也很好。”景區經營戶魏春蓮說。

只有團結,才能好好發展,才能形成同心同德、無堅不摧的力量。景區裡有一對回族員工夫婦,男的叫馬元才。去年7月,他的妻子在醫院順利誕下了四胞胎。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曾經,一代偉人毛澤東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詩人情懷,深情讚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時下,海東這塊地處祖國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海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地區,轄4個民族自治縣和19個民族鄉。在這片熱土上,共同生活著漢、藏、回、土、撒拉等173萬群眾,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4%,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融合地區。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的特點比較突出,被譽為“青海的縮小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東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紮實推進。特別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推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由19個民族組成的海東173萬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響一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

時光的車輪,承載著滄桑的歲月、厚重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一路前行。

梳理海東今天的發展脈絡,足以窺見民族團結進步這條主線始終貫穿於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從原民和鎂廠改造生態溼地公園到高鐵新區實現和諧回遷,用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從解決邊界糾紛問題到與黃南共同打造民族團結林,用生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的成果;從打造高原現代綠色產業的宏偉藍圖到建設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用城鄉一體化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從單一的節慶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動併成功舉行“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團結“碩果”……同呼吸、共命運、心相連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於每一件社會事業中,根植於每一個河湟人心中。於是,這裡處處都有講不完的團結故事,說不盡的民族情誼……

民和:漢族村裡有個回族救援隊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收穫季節,然而,2018年8月的強降雨天氣,衝散了人們的期待,等來的卻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一時間,暴雨傾盆,洪水洶湧,泥流翻滾,該縣多地發生道路水毀、農田被淹、斷水斷電、家園遭重創等緊急情況。

清淤保暢、轉移災民、災後重建……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各族幹部群眾聞“汛”而動,擼起袖子,攜手齊力抗災自救。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重創了民和多地,其中峽門鎮孫家莊這個漢族村受災較為嚴重,對孫家莊村的村民來說,遭遇洪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災難發生後,來自該鎮巴子溝村的38名回漢群眾自發組織的抗洪救援隊來到了孫家莊村……

據巴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錄介紹,參加支援的巴子溝村抗洪救援隊裡有38名隊員,包括15名漢族群眾和23名回族群眾,他們中既有黨員群眾、也有婦女,還有7人從民和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韓成錄說,暴雨造成巴子溝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斷,住在山上的3戶村民被困在村裡,8月6日對村裡堵塞路段進行了清理,但還沒有暢通。儘管山上3戶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斷,但吃住沒有大礙,看到孫家莊村受災嚴重的消息後,他們就先來到孫家莊村支援清淤。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藏回群眾共植團結林

“8月6日早上,村裡的穆斯林群眾得知孫家莊村受災的事情後,大家一致表示應該組織去救援一下。”韓成錄告訴記者,隨後,他把救援的意圖發到巴子溝村的微信群裡,得到了回漢群眾的積極響應。

家住在縣城的巴子溝村村民冶大五代看到群裡的救援倡議和受災的畫面後,他的心裡觸動很大,一大早便從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勞動。冶大五代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漢族還是回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今天孫家莊的漢族群眾受災了,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幫一把。

韓成錄的村微信群信息發出後,遠在省外謀生的巴子溝村回漢群眾以發紅包的形式積極響應,參與救災行動,他們都希望解決一些救災機械費用。

孫家莊村的漢族群眾受災,巴子溝村的回漢群眾手挽手支援,在大災面前,各民族心手相牽,並肩奮戰,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曲,描繪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新圖景。

化隆:小拉麵拉出民族團結情

30多年前,地處偏遠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批不甘貧窮與落後的化隆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出家鄉,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養家餬口,並帶動周邊群眾走出大山,跳出農門,跨入城門,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碗麵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產業,成為了海東市乃至青海省的“致富面”“幸福面”“小康面”。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里心、民族情。在化隆縣甘都鎮東一村,全村由回族、撒拉族、東鄉族、漢族四個民族構成。無論大事、小事,村民間都常常互相幫助,相處十分融洽。村裡一回一漢的馬俊福和朱和青就是以面結緣,相互扶持,傳成佳話。

馬俊福和朱和青自小相識,馬俊福還認了朱和青為哥哥。馬俊福說:“我在深圳開拉麵館時,顧不上家中的地,這時我就打電話給我哥,讓他幫忙澆灌一下,然後就放心地掛了電話,每當我家有什麼事,我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哥。”

朱和青曾經靠在工地做工營生,後來馬俊福邀請他去深圳合夥開拉麵館。剛開始資金緊張,馬俊福就和他的外甥一起借錢給朱和青開店。一年半後,通過將拉麵館轉讓,朱和青賺了16萬,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闆。現在朱和青和馬俊福的外甥馬哈開木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合作開了一家拉麵館,他們僱用回族師傅,選用清真食材,在寶雞經營得風風火火。“信任是最大的基礎,相互不信任,我的回族朋友就不會借錢給我開拉麵館,現在我們的信任程度已經到了不看賬目的地步了!”朱和青高興地說。

在化隆縣,這種由兩個民族的人合夥開辦拉麵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等方式貸款走上了拉麵經濟的致富路。

一碗拉麵,不僅“拉”出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還拉近了各民族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加深了民族之間的感情。廣大拉麵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麵,用最樸實的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既塑造了海東人形象,又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彰顯了海東人民濃濃的民族情、團結情、愛國情。

循化“許乎”文化架起跨族友誼橋樑

海東市撒拉族自治縣境內撒拉族和藏族是兩大主體民族,南片山區四個鄉是藏族聚居區,北片沿黃五個鄉鎮是撒拉族聚居區。自從800年前撒拉族先祖遷入這片神奇的地域後,原住民藏族和遷入者撒拉族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共同開發建設著這片黃河臂彎中的美麗家園。

在長期的守望相助中,兩個民族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許乎”文化。許乎,藏語譯音,意即值得信託的朋友或交往,語含親切。在循化的語境裡,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族際友誼與跨族交往關係,是維繫藏族和撒拉族之間幾百年友好關係的一座看不見的精神橋樑,撒拉族稱之為“達尼西”。一個撒拉人和一個藏族人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交往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轉而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友誼。他們之間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動中建立起的人際關係上的彼此信任、生產生活上的相互補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這是一段難得一見的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史上的美好記憶,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們用真情和汗水澆灌盛開的一朵民族團結的鮮豔花朵。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循化縣花兒藝術節上各族歌手一展歌喉

在循化,說起許乎關係,撒拉族人和藏族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新奇。在循化縣道幃鄉,村村都有籃球隊,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為期6天的籃球賽,撒拉族、漢族以及藏族的27個球隊參加比賽,通過比賽促進了各村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各村之間的距離,融洽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道幃藏族鄉三木倉村黨支部書記仁青告訴記者,不管是撒拉族,還是漢族和藏族,各民族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矛盾,大家和睦相處。現如今,這裡的撒拉族、漢族群眾都會說藏語,語言溝通上沒有了障礙,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更加通暢。同時,各民族之間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藏族過“新年”,撒拉族、漢族到藏族家裡串門“拜年”,撒拉族過“古爾邦節”,藏族到撒拉族家裡道賀,建立了你來我往的傳統友誼。

積石鎮瓦匠莊村,距離循化縣城1公里,屬於城郊村。村裡居住著漢族、撒拉族、藏族和回族。大家和睦相處,團結有愛,互相幫助,彼此的信賴和默契構建了和諧家園,真正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和諧民族關係。退休老教師綻樹人告訴記者,歷史上,瓦匠莊村被譽為“文化村”,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普遍比較高,對各民族的包容性比較強,從不排斥外來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甘肅天水的韓達吾德來循化打工,期間,認識了瓦匠莊村的一位姑娘,兩人結婚後,韓達吾德成了村裡的上門女婿,村民們接納了他,和村裡人一樣看待他。

如今,循化縣各民族相互攜手、共同團結進步,書寫出了新時代“許乎”文化的嶄新篇章,“許乎”之間的交流也在繼續,攜手共進的夢想也在繼續……

平安:互幫互助凝聚發展最強動力

回族阿爸的牛羊肉雜碎香飄四溢,撒拉豔姑的循化大辣椒惹人垂涎,藏族姑娘的犛牛酸奶醇香味美,漢族大叔的茶樓里人氣爆棚……在位於海東市平安區的平安驛【袁家村·河湟印象】景區裡,各民族多彩的餐飲、服飾、建築等文化在這裡集中展示,各族群眾和睦經營,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大家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讓景區生意紅紅火火。

在景區清真小吃一條街,有回族經營戶27家,從業人員80餘人。為了方便袁家村回族經營戶“禮拜”的需求,景區專門投資修建了穆斯林文化館,佔地面積約21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餘名回族同胞做禮拜,方便了穆斯林信教經營戶和穆斯林遊客。

“儘管我們每個店鋪製作的是不同的美食,服務於不同群體、不同口味的遊客,但在這裡,我們就像兄弟姐妹,誰的店裡有困難,誰的店裡需要人手照看,大家不論民族,不分彼此,都第一時間來幫忙,所以整條美食街的氛圍也很好。”景區經營戶魏春蓮說。

只有團結,才能好好發展,才能形成同心同德、無堅不摧的力量。景區裡有一對回族員工夫婦,男的叫馬元才。去年7月,他的妻子在醫院順利誕下了四胞胎。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袁家村裡各族群眾喜迎新春

罕見的四胞胎降臨,給這個普通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給這對年輕的夫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四個孩子的奶粉錢怎麼辦?急需的生活費從哪裡來?一連串的問題讓這對年輕夫妻慌了神。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景區負責人號召全體員工及經營戶第一時間向這對回族夫婦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踴躍捐助,即使是素未謀面的漢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經營戶,知曉此事後也在第一時間主動捐款,幫這對夫妻渡過難關。不到一天捐款就達到了7.1萬元。這筆錢,如及時雨一般,為這個四胞胎的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

無獨有偶,今年,景區經營戶“老媽媽”攪團店店主的兒媳懷孕早產,產婦妊娠高血壓引發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母子二人生命危在旦夕。這一回,受過景區各族兄弟姐妹幫助的馬元才又成了第一個積極捐款的人。在自己撫養四個嬰兒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他向這對母子捐款500元。此次募捐共籌得善款善款2.2餘萬元。

據景區負責人介紹,目前景區共有經營商戶110家,從業人員600餘人,少數民族近百人。自開始運營以來,景區管理部門秉承著“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團結”的思想和經營理念,從每週一次的商戶大會到每晚開班的夜校,景區都會組織袁家村經營戶開展以“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為主題的各類學習。同時,通過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文藝演出、“民族團結書法攝影繪畫”比賽、“民族團結書籍大家讀”等活動,讓各民族群眾相互增進了解、相互欣賞、相互學習,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榮的社會條件,這才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境界。

樂都:社區是咱溫暖的家

小區院裡的巷道乾淨整潔,鄰里互幫互助就像一家人,幹部和群眾之間無話不談……這是記者在樂都區壽樂鎮社區的所見所感。很難想象,眼前這個欣欣向榮的社區,十年前還是鄰里糾紛不斷、歷史遺留問題多的“問題社區”。

如今的社區,綜合辦公綜合樓裡棋牌室、書法繪畫室、閱覽室等供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一應俱全。棋牌室裡兩位老人正在下棋、閱覽室中有居民正在閱讀書籍,活動室裡社區文藝隊正在排練秧歌……一派溫馨和諧的場景。

壽樂社區管轄原青海鑄造、鍛造兩個破產企業居民小區,是一個藏、回、蒙、土等少數民族雜居的社區。心齊才能辦大事,團結是社區幸福生活的基礎,為了讓社區各族群眾團結一致共同創造幸福生活,社區黨支部書記付書輝等人花了不少心思。

“我們這裡組建了五支隊伍,分別是志願者服務隊、文藝宣傳隊、便民服務隊、共駐共建聯絡隊和黨員先鋒隊,使少數民族群眾在社區治安巡邏、家庭矛盾糾紛化解、鄰里互助等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付書輝介紹說。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曾經,一代偉人毛澤東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詩人情懷,深情讚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時下,海東這塊地處祖國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海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地區,轄4個民族自治縣和19個民族鄉。在這片熱土上,共同生活著漢、藏、回、土、撒拉等173萬群眾,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4%,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融合地區。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的特點比較突出,被譽為“青海的縮小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東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紮實推進。特別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推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由19個民族組成的海東173萬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響一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

時光的車輪,承載著滄桑的歲月、厚重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一路前行。

梳理海東今天的發展脈絡,足以窺見民族團結進步這條主線始終貫穿於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從原民和鎂廠改造生態溼地公園到高鐵新區實現和諧回遷,用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從解決邊界糾紛問題到與黃南共同打造民族團結林,用生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的成果;從打造高原現代綠色產業的宏偉藍圖到建設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用城鄉一體化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從單一的節慶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動併成功舉行“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團結“碩果”……同呼吸、共命運、心相連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於每一件社會事業中,根植於每一個河湟人心中。於是,這裡處處都有講不完的團結故事,說不盡的民族情誼……

民和:漢族村裡有個回族救援隊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收穫季節,然而,2018年8月的強降雨天氣,衝散了人們的期待,等來的卻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一時間,暴雨傾盆,洪水洶湧,泥流翻滾,該縣多地發生道路水毀、農田被淹、斷水斷電、家園遭重創等緊急情況。

清淤保暢、轉移災民、災後重建……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各族幹部群眾聞“汛”而動,擼起袖子,攜手齊力抗災自救。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重創了民和多地,其中峽門鎮孫家莊這個漢族村受災較為嚴重,對孫家莊村的村民來說,遭遇洪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災難發生後,來自該鎮巴子溝村的38名回漢群眾自發組織的抗洪救援隊來到了孫家莊村……

據巴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錄介紹,參加支援的巴子溝村抗洪救援隊裡有38名隊員,包括15名漢族群眾和23名回族群眾,他們中既有黨員群眾、也有婦女,還有7人從民和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韓成錄說,暴雨造成巴子溝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斷,住在山上的3戶村民被困在村裡,8月6日對村裡堵塞路段進行了清理,但還沒有暢通。儘管山上3戶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斷,但吃住沒有大礙,看到孫家莊村受災嚴重的消息後,他們就先來到孫家莊村支援清淤。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藏回群眾共植團結林

“8月6日早上,村裡的穆斯林群眾得知孫家莊村受災的事情後,大家一致表示應該組織去救援一下。”韓成錄告訴記者,隨後,他把救援的意圖發到巴子溝村的微信群裡,得到了回漢群眾的積極響應。

家住在縣城的巴子溝村村民冶大五代看到群裡的救援倡議和受災的畫面後,他的心裡觸動很大,一大早便從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勞動。冶大五代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漢族還是回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今天孫家莊的漢族群眾受災了,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幫一把。

韓成錄的村微信群信息發出後,遠在省外謀生的巴子溝村回漢群眾以發紅包的形式積極響應,參與救災行動,他們都希望解決一些救災機械費用。

孫家莊村的漢族群眾受災,巴子溝村的回漢群眾手挽手支援,在大災面前,各民族心手相牽,並肩奮戰,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曲,描繪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新圖景。

化隆:小拉麵拉出民族團結情

30多年前,地處偏遠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批不甘貧窮與落後的化隆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出家鄉,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養家餬口,並帶動周邊群眾走出大山,跳出農門,跨入城門,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碗麵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產業,成為了海東市乃至青海省的“致富面”“幸福面”“小康面”。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里心、民族情。在化隆縣甘都鎮東一村,全村由回族、撒拉族、東鄉族、漢族四個民族構成。無論大事、小事,村民間都常常互相幫助,相處十分融洽。村裡一回一漢的馬俊福和朱和青就是以面結緣,相互扶持,傳成佳話。

馬俊福和朱和青自小相識,馬俊福還認了朱和青為哥哥。馬俊福說:“我在深圳開拉麵館時,顧不上家中的地,這時我就打電話給我哥,讓他幫忙澆灌一下,然後就放心地掛了電話,每當我家有什麼事,我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哥。”

朱和青曾經靠在工地做工營生,後來馬俊福邀請他去深圳合夥開拉麵館。剛開始資金緊張,馬俊福就和他的外甥一起借錢給朱和青開店。一年半後,通過將拉麵館轉讓,朱和青賺了16萬,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闆。現在朱和青和馬俊福的外甥馬哈開木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合作開了一家拉麵館,他們僱用回族師傅,選用清真食材,在寶雞經營得風風火火。“信任是最大的基礎,相互不信任,我的回族朋友就不會借錢給我開拉麵館,現在我們的信任程度已經到了不看賬目的地步了!”朱和青高興地說。

在化隆縣,這種由兩個民族的人合夥開辦拉麵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等方式貸款走上了拉麵經濟的致富路。

一碗拉麵,不僅“拉”出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還拉近了各民族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加深了民族之間的感情。廣大拉麵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麵,用最樸實的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既塑造了海東人形象,又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彰顯了海東人民濃濃的民族情、團結情、愛國情。

循化“許乎”文化架起跨族友誼橋樑

海東市撒拉族自治縣境內撒拉族和藏族是兩大主體民族,南片山區四個鄉是藏族聚居區,北片沿黃五個鄉鎮是撒拉族聚居區。自從800年前撒拉族先祖遷入這片神奇的地域後,原住民藏族和遷入者撒拉族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共同開發建設著這片黃河臂彎中的美麗家園。

在長期的守望相助中,兩個民族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許乎”文化。許乎,藏語譯音,意即值得信託的朋友或交往,語含親切。在循化的語境裡,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族際友誼與跨族交往關係,是維繫藏族和撒拉族之間幾百年友好關係的一座看不見的精神橋樑,撒拉族稱之為“達尼西”。一個撒拉人和一個藏族人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交往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轉而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友誼。他們之間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動中建立起的人際關係上的彼此信任、生產生活上的相互補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這是一段難得一見的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史上的美好記憶,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們用真情和汗水澆灌盛開的一朵民族團結的鮮豔花朵。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循化縣花兒藝術節上各族歌手一展歌喉

在循化,說起許乎關係,撒拉族人和藏族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新奇。在循化縣道幃鄉,村村都有籃球隊,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為期6天的籃球賽,撒拉族、漢族以及藏族的27個球隊參加比賽,通過比賽促進了各村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各村之間的距離,融洽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道幃藏族鄉三木倉村黨支部書記仁青告訴記者,不管是撒拉族,還是漢族和藏族,各民族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矛盾,大家和睦相處。現如今,這裡的撒拉族、漢族群眾都會說藏語,語言溝通上沒有了障礙,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更加通暢。同時,各民族之間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藏族過“新年”,撒拉族、漢族到藏族家裡串門“拜年”,撒拉族過“古爾邦節”,藏族到撒拉族家裡道賀,建立了你來我往的傳統友誼。

積石鎮瓦匠莊村,距離循化縣城1公里,屬於城郊村。村裡居住著漢族、撒拉族、藏族和回族。大家和睦相處,團結有愛,互相幫助,彼此的信賴和默契構建了和諧家園,真正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和諧民族關係。退休老教師綻樹人告訴記者,歷史上,瓦匠莊村被譽為“文化村”,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普遍比較高,對各民族的包容性比較強,從不排斥外來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甘肅天水的韓達吾德來循化打工,期間,認識了瓦匠莊村的一位姑娘,兩人結婚後,韓達吾德成了村裡的上門女婿,村民們接納了他,和村裡人一樣看待他。

如今,循化縣各民族相互攜手、共同團結進步,書寫出了新時代“許乎”文化的嶄新篇章,“許乎”之間的交流也在繼續,攜手共進的夢想也在繼續……

平安:互幫互助凝聚發展最強動力

回族阿爸的牛羊肉雜碎香飄四溢,撒拉豔姑的循化大辣椒惹人垂涎,藏族姑娘的犛牛酸奶醇香味美,漢族大叔的茶樓里人氣爆棚……在位於海東市平安區的平安驛【袁家村·河湟印象】景區裡,各民族多彩的餐飲、服飾、建築等文化在這裡集中展示,各族群眾和睦經營,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大家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讓景區生意紅紅火火。

在景區清真小吃一條街,有回族經營戶27家,從業人員80餘人。為了方便袁家村回族經營戶“禮拜”的需求,景區專門投資修建了穆斯林文化館,佔地面積約21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餘名回族同胞做禮拜,方便了穆斯林信教經營戶和穆斯林遊客。

“儘管我們每個店鋪製作的是不同的美食,服務於不同群體、不同口味的遊客,但在這裡,我們就像兄弟姐妹,誰的店裡有困難,誰的店裡需要人手照看,大家不論民族,不分彼此,都第一時間來幫忙,所以整條美食街的氛圍也很好。”景區經營戶魏春蓮說。

只有團結,才能好好發展,才能形成同心同德、無堅不摧的力量。景區裡有一對回族員工夫婦,男的叫馬元才。去年7月,他的妻子在醫院順利誕下了四胞胎。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袁家村裡各族群眾喜迎新春

罕見的四胞胎降臨,給這個普通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給這對年輕的夫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四個孩子的奶粉錢怎麼辦?急需的生活費從哪裡來?一連串的問題讓這對年輕夫妻慌了神。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景區負責人號召全體員工及經營戶第一時間向這對回族夫婦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踴躍捐助,即使是素未謀面的漢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經營戶,知曉此事後也在第一時間主動捐款,幫這對夫妻渡過難關。不到一天捐款就達到了7.1萬元。這筆錢,如及時雨一般,為這個四胞胎的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

無獨有偶,今年,景區經營戶“老媽媽”攪團店店主的兒媳懷孕早產,產婦妊娠高血壓引發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母子二人生命危在旦夕。這一回,受過景區各族兄弟姐妹幫助的馬元才又成了第一個積極捐款的人。在自己撫養四個嬰兒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他向這對母子捐款500元。此次募捐共籌得善款善款2.2餘萬元。

據景區負責人介紹,目前景區共有經營商戶110家,從業人員600餘人,少數民族近百人。自開始運營以來,景區管理部門秉承著“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團結”的思想和經營理念,從每週一次的商戶大會到每晚開班的夜校,景區都會組織袁家村經營戶開展以“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為主題的各類學習。同時,通過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文藝演出、“民族團結書法攝影繪畫”比賽、“民族團結書籍大家讀”等活動,讓各民族群眾相互增進了解、相互欣賞、相互學習,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榮的社會條件,這才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境界。

樂都:社區是咱溫暖的家

小區院裡的巷道乾淨整潔,鄰里互幫互助就像一家人,幹部和群眾之間無話不談……這是記者在樂都區壽樂鎮社區的所見所感。很難想象,眼前這個欣欣向榮的社區,十年前還是鄰里糾紛不斷、歷史遺留問題多的“問題社區”。

如今的社區,綜合辦公綜合樓裡棋牌室、書法繪畫室、閱覽室等供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一應俱全。棋牌室裡兩位老人正在下棋、閱覽室中有居民正在閱讀書籍,活動室裡社區文藝隊正在排練秧歌……一派溫馨和諧的場景。

壽樂社區管轄原青海鑄造、鍛造兩個破產企業居民小區,是一個藏、回、蒙、土等少數民族雜居的社區。心齊才能辦大事,團結是社區幸福生活的基礎,為了讓社區各族群眾團結一致共同創造幸福生活,社區黨支部書記付書輝等人花了不少心思。

“我們這裡組建了五支隊伍,分別是志願者服務隊、文藝宣傳隊、便民服務隊、共駐共建聯絡隊和黨員先鋒隊,使少數民族群眾在社區治安巡邏、家庭矛盾糾紛化解、鄰里互助等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付書輝介紹說。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瞿曇寺舉辦法律進寺院及向玉樹災區獻愛心活動

“學生志願者服務隊”由轄區內的30名中小學生組成,他們的身影經常出現在轄區孤寡老人家中,陪伴老人、打掃衛生、帶去歡樂。

壽樂社區有10戶空巢家庭,由下崗職工組成的“空巢老人服務隊”把自己的聯繫電話留給每位空巢老人,隨時和他們保持聯繫,解決老人的困難。每逢傳統佳節,志願者都會在樓門口掛上大紅燈籠,讓老人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

由40名婦女組成的“巾幗志願者服務隊”更是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幫扶解困、鄰里互助、化解家庭矛盾糾紛、社區治安巡邏、美化環境……

因為有了這五支隊伍的辛勤付出,才讓這個社區的人情味越來越濃。“提到服務隊的工作,付書輝如數家珍。

“有天上午,阿桑傑突然跑到社區找我們,說是家裡有事,讓我們中午務必過去一趟。一下班我們就趕過去了,結果看到他們家桌子上擺好的飯菜,當時我的鼻子就酸了。”付書輝告訴記者,原來從牧區搬來的阿桑傑初到社區時因為人生地不熟有不少事情不知道如何解決,但大到社區辦事,小到家裡購物,時時刻刻都有“好心人”幫助他。幾年時間過去了,這個樸實的藏族漢子不知道如何感謝他們,才想出這樣的主意。

付書輝介紹說,為了便於開展工作,社區根據樓棟劃分了九個網格,都設有調解員、信息員、宣傳員、黨員先鋒隊及志願者服務隊等,將服務覆蓋到全體居民中。“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到各家走訪,有困難就給我們解決,所以他們一有啥號召,大家都積極響應。”社區黨支部和工作人員通過貼心的服務,強化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可,提升了社區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

付書輝說,如今,只要有節日,社區都會組織開展活動,民族團結就是活動主題。比如,開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最美的人”等活動,拉近了社區與轄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繫,弘揚了民族大團結精神,營造了和諧社會氛圍。民族團結“一家親”文藝演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等活動,構築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三個離不開”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兩個共同”已成為社區各族幹部群眾的共識。

互助:班彥新村團結花開生活美

今年春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處處喜氣洋洋:講黨課、聽政策、辦運動會、慰問老人、跳安召。班彥村村委會副主任呂志偉把這樣的春節形象地稱為“新式春節”。

搬出大山天地寬,團結一致奔小康。這些年,這個曾經藏在深山裡的貧困土族村落,已經實現了屬於她的“美麗蝶變”。

2016年8月23日,是班彥新村村民難忘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冒雨看望了搬出大山的鄉親們。這幾年,班彥新村129戶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把感恩轉化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實際行動,在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走進班彥新村村民呂有榮的家中,裝修精緻、別具一格的現代化客廳映入眼簾。呂有榮說,農家樂開業僅一個月內,遊客絡繹不絕。據瞭解,這是去年實施的農家樂項目,新村3戶農家樂已經完成主體施工,進入了運營階段。在村民呂保金家中,一張精心裝裱的習總書記的照片掛在中堂最醒目的位置。說起搬下來的生活,呂保金反覆說著同一句話:“習總書記的恩情不能忘。”

"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于闐。”

曾經,一代偉人毛澤東以革命浪漫主義的詩人情懷,深情讚頌了祖國統一、民族團結的空前盛況。時下,海東這塊地處祖國西北的土地上,各族群眾團結和睦,相互依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多元一體格局。

海東是一個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的地區,轄4個民族自治縣和19個民族鄉。在這片熱土上,共同生活著漢、藏、回、土、撒拉等173萬群眾,其中少數民族佔總人口的50.4%,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融合地區。各民族小聚居、大雜居的特點比較突出,被譽為“青海的縮小版”。

“全面貫徹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加強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促進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樣緊緊抱在一起,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明瞭做好民族團結工作的重要性。

自2013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以來,海東歷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把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作為一項戰略性、基礎性工程和關乎全局、關乎根本的大事,聚全市之力紮實推進。特別是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以來,市委市政府保持高站位謀劃、高起點開局、高質量推進,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解決民族問題的正確道路,堅持和完善民族制度,全力推進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全市呈現出民族團結進步、宗教和睦和順、經濟健康發展、社會和諧穩定的良好局面,形成了黨政齊抓共管、社會共同推動、廣大群眾積極參與的工作格局,由19個民族組成的海東173萬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樣緊緊團結在一起,在河湟大地奏響一曲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華美樂章。

時光的車輪,承載著滄桑的歲月、厚重的歷史和人們的記憶,一路前行。

梳理海東今天的發展脈絡,足以窺見民族團結進步這條主線始終貫穿於社會發展的每個領域:從原民和鎂廠改造生態溼地公園到高鐵新區實現和諧回遷,用改善民生提升群眾生活質量;從解決邊界糾紛問題到與黃南共同打造民族團結林,用生態建設維護民族團結的成果;從打造高原現代綠色產業的宏偉藍圖到建設青藏高原山水田園生態綠色宜業宜居現代化新城,用城鄉一體化發展夯實發展基礎;從單一的節慶文化盛宴到高位推動併成功舉行“青海年·醉海東”系列活動,用文化盛宴展示河湟民族團結“碩果”……同呼吸、共命運、心相連的民族感情深深根植於每一件社會事業中,根植於每一個河湟人心中。於是,這裡處處都有講不完的團結故事,說不盡的民族情誼……

民和:漢族村裡有個回族救援隊

八月,在民和,原本是一個充滿期待的收穫季節,然而,2018年8月的強降雨天氣,衝散了人們的期待,等來的卻是四十年未遇的洪澇災害。一時間,暴雨傾盆,洪水洶湧,泥流翻滾,該縣多地發生道路水毀、農田被淹、斷水斷電、家園遭重創等緊急情況。

清淤保暢、轉移災民、災後重建……面對突如其來的自然災害,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各族幹部群眾聞“汛”而動,擼起袖子,攜手齊力抗災自救。

這場突如其來的泥石流重創了民和多地,其中峽門鎮孫家莊這個漢族村受災較為嚴重,對孫家莊村的村民來說,遭遇洪災是不幸的,但幸運的是,災難發生後,來自該鎮巴子溝村的38名回漢群眾自發組織的抗洪救援隊來到了孫家莊村……

據巴子溝村黨支部書記韓成錄介紹,參加支援的巴子溝村抗洪救援隊裡有38名隊員,包括15名漢族群眾和23名回族群眾,他們中既有黨員群眾、也有婦女,還有7人從民和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韓成錄說,暴雨造成巴子溝村部分路段村道中斷,住在山上的3戶村民被困在村裡,8月6日對村裡堵塞路段進行了清理,但還沒有暢通。儘管山上3戶村民出行道路被阻斷,但吃住沒有大礙,看到孫家莊村受災嚴重的消息後,他們就先來到孫家莊村支援清淤。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藏回群眾共植團結林

“8月6日早上,村裡的穆斯林群眾得知孫家莊村受災的事情後,大家一致表示應該組織去救援一下。”韓成錄告訴記者,隨後,他把救援的意圖發到巴子溝村的微信群裡,得到了回漢群眾的積極響應。

家住在縣城的巴子溝村村民冶大五代看到群裡的救援倡議和受災的畫面後,他的心裡觸動很大,一大早便從縣城專程趕來參加救援勞動。冶大五代說,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漢族還是回族,我們都是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今天孫家莊的漢族群眾受災了,我們應該盡己所能幫一把。

韓成錄的村微信群信息發出後,遠在省外謀生的巴子溝村回漢群眾以發紅包的形式積極響應,參與救災行動,他們都希望解決一些救災機械費用。

孫家莊村的漢族群眾受災,巴子溝村的回漢群眾手挽手支援,在大災面前,各民族心手相牽,並肩奮戰,譜寫了民族團結進步的和諧曲,描繪了民族團結進步的新圖景。

化隆:小拉麵拉出民族團結情

30多年前,地處偏遠的青海省海東市化隆回族自治縣,一批不甘貧窮與落後的化隆人乘著改革開放的春風,走出家鄉,奔赴全國各地開拉麵館養家餬口,並帶動周邊群眾走出大山,跳出農門,跨入城門,從此,改變了他們的命運。

經過30多年的發展,這碗麵已經形成了一個不可小覷的產業,成為了海東市乃至青海省的“致富面”“幸福面”“小康面”。

小小的一碗拉麵,拉動著群眾脫離貧窮,也拉近著鄰里心、民族情。在化隆縣甘都鎮東一村,全村由回族、撒拉族、東鄉族、漢族四個民族構成。無論大事、小事,村民間都常常互相幫助,相處十分融洽。村裡一回一漢的馬俊福和朱和青就是以面結緣,相互扶持,傳成佳話。

馬俊福和朱和青自小相識,馬俊福還認了朱和青為哥哥。馬俊福說:“我在深圳開拉麵館時,顧不上家中的地,這時我就打電話給我哥,讓他幫忙澆灌一下,然後就放心地掛了電話,每當我家有什麼事,我第一個就會想到我哥。”

朱和青曾經靠在工地做工營生,後來馬俊福邀請他去深圳合夥開拉麵館。剛開始資金緊張,馬俊福就和他的外甥一起借錢給朱和青開店。一年半後,通過將拉麵館轉讓,朱和青賺了16萬,變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老闆。現在朱和青和馬俊福的外甥馬哈開木在陝西省寶雞市眉縣合作開了一家拉麵館,他們僱用回族師傅,選用清真食材,在寶雞經營得風風火火。“信任是最大的基礎,相互不信任,我的回族朋友就不會借錢給我開拉麵館,現在我們的信任程度已經到了不看賬目的地步了!”朱和青高興地說。

在化隆縣,這種由兩個民族的人合夥開辦拉麵店的事例很多很多,大家都是在相互信任的基礎上,通過信用擔保等方式貸款走上了拉麵經濟的致富路。

一碗拉麵,不僅“拉”出了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還拉近了各民族之間的距離,促進了各民族之間的團結,加深了民族之間的感情。廣大拉麵人用一碗又一碗的拉麵,用最樸實的行動傳遞社會正能量,既塑造了海東人形象,又為所在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設添磚加瓦,彰顯了海東人民濃濃的民族情、團結情、愛國情。

循化“許乎”文化架起跨族友誼橋樑

海東市撒拉族自治縣境內撒拉族和藏族是兩大主體民族,南片山區四個鄉是藏族聚居區,北片沿黃五個鄉鎮是撒拉族聚居區。自從800年前撒拉族先祖遷入這片神奇的地域後,原住民藏族和遷入者撒拉族之間互相尊重、互相幫助,共同開發建設著這片黃河臂彎中的美麗家園。

在長期的守望相助中,兩個民族間形成了一種獨特的“許乎”文化。許乎,藏語譯音,意即值得信託的朋友或交往,語含親切。在循化的語境裡,特指藏族和撒拉族之間世代傳承的一種族際友誼與跨族交往關係,是維繫藏族和撒拉族之間幾百年友好關係的一座看不見的精神橋樑,撒拉族稱之為“達尼西”。一個撒拉人和一個藏族人在共同的生產生活交往中結成了深厚的友誼,轉而形成了兩個家庭之間的友誼。他們之間一代又一代在相互走動中建立起的人際關係上的彼此信任、生產生活上的相互補充、宗教信仰上的互不干涉。這是一段難得一見的青海民族團結進步史上的美好記憶,也是藏族和撒拉族先民們用真情和汗水澆灌盛開的一朵民族團結的鮮豔花朵。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循化縣花兒藝術節上各族歌手一展歌喉

在循化,說起許乎關係,撒拉族人和藏族人會覺得沒有什麼新奇。在循化縣道幃鄉,村村都有籃球隊,每年春節期間,都會舉辦為期6天的籃球賽,撒拉族、漢族以及藏族的27個球隊參加比賽,通過比賽促進了各村之間的交流,拉近了各村之間的距離,融洽了各民族之間的關係。

道幃藏族鄉三木倉村黨支部書記仁青告訴記者,不管是撒拉族,還是漢族和藏族,各民族之間沒有隔閡,沒有矛盾,大家和睦相處。現如今,這裡的撒拉族、漢族群眾都會說藏語,語言溝通上沒有了障礙,民族之間的交流交融更加通暢。同時,各民族之間充分尊重宗教信仰和民族習慣,藏族過“新年”,撒拉族、漢族到藏族家裡串門“拜年”,撒拉族過“古爾邦節”,藏族到撒拉族家裡道賀,建立了你來我往的傳統友誼。

積石鎮瓦匠莊村,距離循化縣城1公里,屬於城郊村。村裡居住著漢族、撒拉族、藏族和回族。大家和睦相處,團結有愛,互相幫助,彼此的信賴和默契構建了和諧家園,真正體現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誰也離不開誰的和諧民族關係。退休老教師綻樹人告訴記者,歷史上,瓦匠莊村被譽為“文化村”,村民的思想文化素質普遍比較高,對各民族的包容性比較強,從不排斥外來人。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甘肅天水的韓達吾德來循化打工,期間,認識了瓦匠莊村的一位姑娘,兩人結婚後,韓達吾德成了村裡的上門女婿,村民們接納了他,和村裡人一樣看待他。

如今,循化縣各民族相互攜手、共同團結進步,書寫出了新時代“許乎”文化的嶄新篇章,“許乎”之間的交流也在繼續,攜手共進的夢想也在繼續……

平安:互幫互助凝聚發展最強動力

回族阿爸的牛羊肉雜碎香飄四溢,撒拉豔姑的循化大辣椒惹人垂涎,藏族姑娘的犛牛酸奶醇香味美,漢族大叔的茶樓里人氣爆棚……在位於海東市平安區的平安驛【袁家村·河湟印象】景區裡,各民族多彩的餐飲、服飾、建築等文化在這裡集中展示,各族群眾和睦經營,尊重差異,包容多樣,大家團結一致擰成一股繩,讓景區生意紅紅火火。

在景區清真小吃一條街,有回族經營戶27家,從業人員80餘人。為了方便袁家村回族經營戶“禮拜”的需求,景區專門投資修建了穆斯林文化館,佔地面積約21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20餘名回族同胞做禮拜,方便了穆斯林信教經營戶和穆斯林遊客。

“儘管我們每個店鋪製作的是不同的美食,服務於不同群體、不同口味的遊客,但在這裡,我們就像兄弟姐妹,誰的店裡有困難,誰的店裡需要人手照看,大家不論民族,不分彼此,都第一時間來幫忙,所以整條美食街的氛圍也很好。”景區經營戶魏春蓮說。

只有團結,才能好好發展,才能形成同心同德、無堅不摧的力量。景區裡有一對回族員工夫婦,男的叫馬元才。去年7月,他的妻子在醫院順利誕下了四胞胎。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袁家村裡各族群眾喜迎新春

罕見的四胞胎降臨,給這個普通家庭帶來歡樂的同時,也給這對年輕的夫婦帶來了巨大的經濟負擔。四個孩子的奶粉錢怎麼辦?急需的生活費從哪裡來?一連串的問題讓這對年輕夫妻慌了神。

在得知這一情況後,景區負責人號召全體員工及經營戶第一時間向這對回族夫婦伸出了援助之手。大家踴躍捐助,即使是素未謀面的漢族、藏族、土族、蒙古族經營戶,知曉此事後也在第一時間主動捐款,幫這對夫妻渡過難關。不到一天捐款就達到了7.1萬元。這筆錢,如及時雨一般,為這個四胞胎的家庭解決了燃眉之急。

無獨有偶,今年,景區經營戶“老媽媽”攪團店店主的兒媳懷孕早產,產婦妊娠高血壓引發新生兒呼吸窘迫綜合徵,母子二人生命危在旦夕。這一回,受過景區各族兄弟姐妹幫助的馬元才又成了第一個積極捐款的人。在自己撫養四個嬰兒經濟拮据的情況下,他向這對母子捐款500元。此次募捐共籌得善款善款2.2餘萬元。

據景區負責人介紹,目前景區共有經營商戶110家,從業人員600餘人,少數民族近百人。自開始運營以來,景區管理部門秉承著“民族大融合、民族大團結”的思想和經營理念,從每週一次的商戶大會到每晚開班的夜校,景區都會組織袁家村經營戶開展以“唱響民族團結主旋律”為主題的各類學習。同時,通過舉辦“民族團結一家親”文藝演出、“民族團結書法攝影繪畫”比賽、“民族團結書籍大家讀”等活動,讓各民族群眾相互增進了解、相互欣賞、相互學習,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

創造各民族共居共學共事共樂共榮的社會條件,這才是民族團結進步事業的新境界。

樂都:社區是咱溫暖的家

小區院裡的巷道乾淨整潔,鄰里互幫互助就像一家人,幹部和群眾之間無話不談……這是記者在樂都區壽樂鎮社區的所見所感。很難想象,眼前這個欣欣向榮的社區,十年前還是鄰里糾紛不斷、歷史遺留問題多的“問題社區”。

如今的社區,綜合辦公綜合樓裡棋牌室、書法繪畫室、閱覽室等供社區居民活動的場所一應俱全。棋牌室裡兩位老人正在下棋、閱覽室中有居民正在閱讀書籍,活動室裡社區文藝隊正在排練秧歌……一派溫馨和諧的場景。

壽樂社區管轄原青海鑄造、鍛造兩個破產企業居民小區,是一個藏、回、蒙、土等少數民族雜居的社區。心齊才能辦大事,團結是社區幸福生活的基礎,為了讓社區各族群眾團結一致共同創造幸福生活,社區黨支部書記付書輝等人花了不少心思。

“我們這裡組建了五支隊伍,分別是志願者服務隊、文藝宣傳隊、便民服務隊、共駐共建聯絡隊和黨員先鋒隊,使少數民族群眾在社區治安巡邏、家庭矛盾糾紛化解、鄰里互助等各個領域發揮作用。” 付書輝介紹說。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瞿曇寺舉辦法律進寺院及向玉樹災區獻愛心活動

“學生志願者服務隊”由轄區內的30名中小學生組成,他們的身影經常出現在轄區孤寡老人家中,陪伴老人、打掃衛生、帶去歡樂。

壽樂社區有10戶空巢家庭,由下崗職工組成的“空巢老人服務隊”把自己的聯繫電話留給每位空巢老人,隨時和他們保持聯繫,解決老人的困難。每逢傳統佳節,志願者都會在樓門口掛上大紅燈籠,讓老人們感受到濃濃的節日氣氛。

由40名婦女組成的“巾幗志願者服務隊”更是活躍在社區的各個角落,幫扶解困、鄰里互助、化解家庭矛盾糾紛、社區治安巡邏、美化環境……

因為有了這五支隊伍的辛勤付出,才讓這個社區的人情味越來越濃。“提到服務隊的工作,付書輝如數家珍。

“有天上午,阿桑傑突然跑到社區找我們,說是家裡有事,讓我們中午務必過去一趟。一下班我們就趕過去了,結果看到他們家桌子上擺好的飯菜,當時我的鼻子就酸了。”付書輝告訴記者,原來從牧區搬來的阿桑傑初到社區時因為人生地不熟有不少事情不知道如何解決,但大到社區辦事,小到家裡購物,時時刻刻都有“好心人”幫助他。幾年時間過去了,這個樸實的藏族漢子不知道如何感謝他們,才想出這樣的主意。

付書輝介紹說,為了便於開展工作,社區根據樓棟劃分了九個網格,都設有調解員、信息員、宣傳員、黨員先鋒隊及志願者服務隊等,將服務覆蓋到全體居民中。“社區工作人員經常到各家走訪,有困難就給我們解決,所以他們一有啥號召,大家都積極響應。”社區黨支部和工作人員通過貼心的服務,強化了居民對社區的認可,提升了社區各民族之間的凝聚力。

付書輝說,如今,只要有節日,社區都會組織開展活動,民族團結就是活動主題。比如,開展評選“好婆婆”“好媳婦”“最美的人”等活動,拉近了社區與轄區各民族之間的聯繫,弘揚了民族大團結精神,營造了和諧社會氛圍。民族團結“一家親”文藝演出、民族團結進步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評選等活動,構築了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園,使“三個離不開”思想日益深入人心,“兩個共同”已成為社區各族幹部群眾的共識。

互助:班彥新村團結花開生活美

今年春節,海東市互助土族自治縣五十鎮班彥村處處喜氣洋洋:講黨課、聽政策、辦運動會、慰問老人、跳安召。班彥村村委會副主任呂志偉把這樣的春節形象地稱為“新式春節”。

搬出大山天地寬,團結一致奔小康。這些年,這個曾經藏在深山裡的貧困土族村落,已經實現了屬於她的“美麗蝶變”。

2016年8月23日,是班彥新村村民難忘的一天,習近平總書記冒雨看望了搬出大山的鄉親們。這幾年,班彥新村129戶群眾牢記總書記囑託,把感恩轉化為創造美好生活的實際行動,在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康莊大道。

走進班彥新村村民呂有榮的家中,裝修精緻、別具一格的現代化客廳映入眼簾。呂有榮說,農家樂開業僅一個月內,遊客絡繹不絕。據瞭解,這是去年實施的農家樂項目,新村3戶農家樂已經完成主體施工,進入了運營階段。在村民呂保金家中,一張精心裝裱的習總書記的照片掛在中堂最醒目的位置。說起搬下來的生活,呂保金反覆說著同一句話:“習總書記的恩情不能忘。”

河湟大地 民族團結故事代代傳

最多人挽臂鏈式交杯活動成功挑戰吉尼斯世界紀錄

互助縣班彥新村村民呂保金告訴記者,從山上搬下來以後,他們能經常吃到新鮮蔬菜,還能領到國家養老金和高齡補貼,出門坐車很方便,學生上學也不擔心了。

搬進新居,產業支撐是最為重要的一部分。2017年,班彥村土族盤繡產業協會建設的盤繡園開始接收訂單。截至2018年底,累計接收訂單1800件,共計收入13餘萬元。

去年10月,班彥村光儲一體化汙水處理光儲電站正式投運,這也是青海省首個“光儲汙水處理”一體化示範項目。 該項目能有效解決村民們的汙水處理問題;剩餘電量上網,除每年解決1.15萬元電費外,還可帶來2200多元的年發電收益……

班彥村的“破繭成蝶”,是貧困村脫貧的典範,是數以萬計各級扶貧幹部工作成果的一個縮影,是上下聚力脫貧攻堅工作的真實寫照,更是民族團結進步的生動實踐。

互助縣五十鎮黨委副書記楊佔花告訴記者,在今後的工作中將利用班彥村省級鄉村振興示範村和市級鄉村旅遊示範點的引領作用,通過新建連棟溫棚種植水果、蔬菜、花卉,形成休閒採摘基地。同時,結合農家樂和酩餾酒作坊等特色項目促進產業融合發展,打造民族特色綠色產業,真正讓貧困群眾富起來。

這一個個關於民族團結進步的故事,在海東大地上還有很多很多,這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感動,印證了“漢族離不開少數民族,少數民族離不開漢族,各少數民族之間也互相離不開”的論斷。

如今的海東大地,人們用一句溫暖的話語、一個善意的眼神、一次小小的幫助踐行著民族團結。人人珍惜民族團結,全社會維護民族團結的生動景象隨處可見;脣齒相依、水乳交融、團結一家親的和諧民族關係成為海東大地最美的風景線。(記者 李玉嬌 周海新 張娜)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