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今天微博熱搜上第一的新聞,是40歲的高圓圓懷孕了。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無數吃瓜群眾,在那一刻的電波頻率恐怕是一樣的:高圓圓終!於!懷孕了。

我們猜想,這一次高圓圓懷孕,她自己也有如釋重負的念頭——在之前的一次採訪裡她說,不懷孕,好像是犯了錯。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不管你再美、再怎麼沒有經濟壓力,到了一定的年紀還沒生孩子,社會就是會給你壓力。

高圓圓今年已經40歲了,是世俗眼光裡,標準的高齡產婦。

以前我們說,當媽是世界上最難的工作。

它意味著睡眠會被切的七零八落、需要對抗激素變化帶來的情緒不穩定、以及身邊各式各樣的壓力:生活的也好、工作的也罷。

但比這些還難上加難的,則是高齡產婦的hard模式。

年紀上去後,女人懷個孕,究竟要面對哪些挑戰?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美玲 39歲 寶寶1歲半

原來過了35歲的孕婦,

做的孕檢都是“高規格”的

一個在婦產科做醫生的朋友告訴我:如果做個產婦生孩子的凶險程度排名,危險最小的是年輕產婦,其次高齡產婦,最後是一胎剖宮產的高齡產婦。

他這麼說,並不是想恐嚇,只是想提醒我,沾上“高齡”這個詞,就意味著要承擔一定風險。

我怎麼不知道高齡產婦的艱難?但我已經做好準備了。

之前經歷過兩次意外流產、一次宮外孕之後,一次又一次延遲迎接寶寶到來的同時,身體條件也越來越差。

這次孕前檢查,醫生的一臉凝重就讓我知道,懷孕生孩子這件對別人來說水到渠成的事情,對我來說註定充滿艱辛。

檢查結果出來後,醫生說我的卵巢功能變弱,卵子活力衰退,甚至卵子連長到足夠大的能力也沒有。其實就算沒有檢查,從每個月日益減少的“大姨媽”上,我也知道情況不容樂觀。

這次備孕的一年對我來說漫長到不可想象,我有點著急了:我只是想像大多數女人一樣,有個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母親,為什麼就這麼難?!

陷入絕望的我開始更多的關注受孕措施,後來看到很多明星都在用促排卵的技術,就也琢磨起促排這件事。

但網上一查才發現,這世上就沒有什麼不需要犧牲的捷徑!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用吃藥、打針來刺激激素分泌,激素紊亂帶來的身材走樣、噁心嘔吐等這些副作用都還是小事,除此之外,還可能面臨卵巢早衰、腫瘤等多種嚴重的併發症風險。

47歲生下女兒的伊能靜,當年就是因為促排的不良反應,一臉浮腫地舉行了婚禮,術後憔悴的“醜照”還一度在網絡瘋傳。

都是懷孕生孩子,為什麼有人輕而易舉就能懷上,有人就要受那麼多苦?那段時間,翻著母嬰論壇上的備孕故事,我有點灰心喪氣。

幸運的是,就在我準備選擇咬牙接受促排的時候,寶寶就來了。

但成功懷孕不過是一個開始,因為年齡的緣故,我的反應會比一般人更強烈,而且每次能不能順利通過孕檢,對我來說也是一種心理上的考驗。

記得當時我去社區醫院做NT檢查,直接被醫生打發去做無創DNA了。我當時有點氣,覺得自己被區別對待了。

醫生只是指了指我的出生年月:“35歲以下的孕婦,腹部彩超結果不好,就需要無創DNA複查。而35歲以上,按規定直接做無創。”

原來過了35歲這個分水嶺,連孕檢都要“享用”高規格,誰讓高齡產婦生理機能弱呢?

現在,我的寶寶一歲半了,他很可愛,也很健康。

回想這段日子,就像是打了一場沒有硝煙的艱難戰爭,好在,結局這麼讓我幸福。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小菲 40歲 寶寶6個月

生下孩子後,我有十萬個育兒問題,

但身邊已經沒有可以問的朋友了

臨盆那幾天,我幾乎天天夢到他是畸形的。有時候就崩潰了,也會責怪自己生娃太晚。

我的懷胎十月,都是戰戰兢兢過來的。

前幾個月怕流產,後幾個月怕娃有缺陷。生娃那天,從生出他到見到他那短短几十秒,我精疲力盡地躺在產床上,腦子卻是飛速旋轉,生怕助產士下一句會說六根手指、雌雄同體什麼的。

順利度過孕產期的“幸運”沒幾天,新的煩惱又來了:太孤獨了。

作為新手媽媽,我有十萬個問題需要解決,但卻沒有人可以諮詢。

今年春節老同學聚會,我本以為可以向這些做了多年老母親的姐妹們討教,沒想到好幾個都被問得一臉懵:“啊,快10年了,我都忘記了!現在怎麼帶孩子和我們那時候應該不一樣了吧?”接著,她們熱烈地討論起小升初、奧數班這些對我來說遙不可及的話題。

沒想到,因為生娃太晚,活生生讓我和同齡人中形成了一條代溝!

記得有一次,我得了乳腺炎。我媽聽人說,要把奶結揉開。她上手揉了好一陣,疼得我哇哇大叫,絕望得要命。

後來,輾轉多處才請到一個通乳師,告訴我的手法全錯,只會越來越嚴重。

聽我抱怨沒有媽媽可以諮詢,她就帶我加了幾個媽媽群,這一回,我終於找到同盟了。

再遇到堵奶、輔食的問題,群裡問一句,就有好多年輕媽媽熱心地分享經驗。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小木 38歲 娃3歲

躲在廁所拿著驗孕棒,

它慢慢顯示兩條槓時,我有種恍惚感

剛畢業時,我在浦東一家龐大的外企工作,40歲出頭的女主管每隔一陣子都會有幾天不出現,就有同事竊竊私語議論:她肯定又去做試管嬰兒了。

接下來的日子裡,如果主管一直臉色很臭,大家就心照不宣:這次估計又失敗了,小心點不要惹到她。

年輕的時候,誰都覺得這種事情離自己很遠。

我是30歲結婚的,後來備孕3年,在中藥、偏方、體育鍛煉各種折騰中,孩子遲遲不來,我跟老公說:我不想再等了,去做試管嬰兒吧。

對於我們這種“檢查不出什麼問題”的求診者,醫院建議先做人工授精。我得先接受一次通輸卵管的小手術,那個過程其實非常簡單,但那時卻被嚇到。

手術出來看到老公我就哭了,特別想抽他,“為什麼是要我來承受這些呢?”感覺自己的身體就是個工具,特別屈辱。

後來想明白了,既然我把當媽作為我人生裡的必選項,除了硬著頭皮上,還能怎麼樣呢?

第三次人工授精宣告失敗,已經是大半年後的事情了,耗了這麼久,對試管嬰兒又期待又害怕,每次開一個多小時車去那家醫院,心情都特別複雜。

醫院名氣很大、人很多,護士醫生脾氣都很差。可這也沒辦法,4年前這家醫院做一次試管嬰兒是3-4萬元,很多醫院都要比這貴一倍不止。

其實我這人有點嬌氣,從小到大都很害怕打針、抽血,不過那時候,已經完全麻木了。做宮腔鏡(相當於種地前先鬆鬆土)、用藥打針促卵、再一次次去取卵,這時候已經徹底接受自己的身體就是個生育容器了。到做試管嬰兒的週期裡,幾乎每天都要抽,覺得自己的血真不值錢,腦子裡想的都是趕緊去、趕緊能排上隊、趕緊做完檢查。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第一次做試管,胚胎著床失敗了。那段時間,每次看到什麼“少女網吧產子”、“18歲女孩肚子痛上了個廁所生下孩子”這種新聞,我都氣不打一處來:對人家來說跟吃飯喝水一樣自然的事,到我這兒怎麼就比上天還難呢?!

咬著牙再來一次。

接受完胚胎移植,大概到第10天的樣子,醫生說可以自己先在家驗驗了。

那天早上我5點就起床了,自己躲在廁所裡拿著驗孕棒,看到慢慢出現兩條槓的時候,有種恍惚的感覺:期待了太久,又害怕落空,不敢相信,也不敢高興。

懷孕的時候也吃了點苦,頭一兩個月是要打很多的黃體酮來保胎,打多了淤在屁股上散不開,針就很難推進去。每天清早趕著去打針,我都先買兩個包子揣在兜裡,打完針拿熱包子敷一下屁股,不然真是疼得走不動路。然後才去搭上班的地鐵,路上把包子吃掉。

現在,我老公一直說我把孩子養得太嬌氣了。我也老是反省自己,確實有這個問題。

但我再一想,大概是來得太不容易,所以我現在特別佛系:總是不捨得她受苦,也對孩子沒什麼要求,什麼事情她開心就好。

40歲的高圓圓宣佈懷孕,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

在我們的傳統觀念裡,生娃要趁早。

但現在的女性,在自己的人生規劃裡,早就不是隻有結婚生娃這一件事了。

女性的人生越來越圓滿,高齡生娃也就成了越來越常見的現象。

只是,在成為傳說中的高齡產婦後,生理和心理上,都要經歷更艱鉅的考驗。

好在,這些女人,最後都挺過來了。

生孩子這件事,從一開始就應該掌握在女人自己手裡。要什麼時候生、到底該生幾個的話題,不應該是別人來給我們做決定;而高齡媽媽面對的挑戰,也應該是一個家庭甚至整個社會共同來分擔,來幫助解決。

別再給高齡生娃的媽媽更多壓力了。她們很勇敢,我們可以陪她們一道,渡過實際的難關。

(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