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原因導致侯景敢以區區八千人造反,挑戰強大的南樑王朝?

南北朝的後三國時代 第十四期

一.對皇族過於寬容的梁武帝蕭衍

靡不有初,鮮克有終,這是梁武帝蕭衍一生的寫照。

梁武帝蕭衍,其一生執政特點可以概括為“急於黎庶,緩於權貴”。正如本系列第三期介紹的那樣,樑朝立國之初,國力強盛,將星璀璨,軍容之盛百年罕見,但是依舊跟北魏打了個平手,是因為梁武帝非要給樑初的“名將天團”安插一個個無能的統帥:比如皇六弟臨川王蕭宏,又比如他當人家是親兒子,人家卻視之為殺父仇人的豫章王蕭綜。這一系列“神操作”致使樑朝初年的歷次北伐都功虧一簣。而梁武帝蕭衍並不關心他無能的六弟如何喪軍失地,甚至知道了臨川王貪汙,富可敵國,也滿不在乎。不僅如此,他對背叛自己的豫章王蕭綜也不嫉恨,甚至多次寫信盼其回到南樑。隨著初期名將們逐次凋零,中期撐場面的不世出天才白袍將軍陳慶之病故,到了梁武帝太清二年,即公元548年,南樑軍事實力只剩下了空殼子,領軍的將領水平大不如前,而諸如陳霸先、王僧辯等名將還在被埋沒與蟄伏中,並不受重用。就是在這種背景下,梁武帝依舊改不掉老毛病,非要以皇族,武帝侄子蕭淵明為統帥。這才有了上一期所講的樑軍被東魏軍大敗,連皇侄蕭淵明都被俘虜。

是什麼原因導致侯景敢以區區八千人造反,挑戰強大的南樑王朝?

梁武帝蕭衍

不僅如此,梁武帝堅決執行皇族鎮地方的政策,其六子邵陵王蕭綸、七子東湘王蕭繹、八子武陵王蕭紀以及其他遠近皇族紛紛手握重兵,出鎮地方,掌握地方的軍政大權。梁武帝此時已經八十五歲了,這樣的權力佈局,即使沒有後來的侯景之亂,也極易使樑朝出現混亂。對於晚年的蕭衍來說,侯景之亂其實只是壓倒樑朝的最後一根稻草,蕭衍晚年的悲劇,其實來自於他一向善待的皇族們。

侯景敗退後,率殘軍騙得了壽陽城,誰知梁武帝非但沒怪罪,反而任命他為南豫州刺史。可以說,蕭衍此舉,意在證明是真心想受降侯景的。蕭淵明戰敗被俘,受到了北魏大丞相、渤海王高澄的優待。高澄對他說:“先王(指高歡)在世的時候,與樑朝一向和睦,沒想到現在兩國鬧成這樣,這都是因為侯景。如果樑朝能夠再次與我們和好,那麼我會立刻放你回去。”蕭淵明十分感激高澄,親自寫了一封信,派人帶給了蕭衍。

蕭衍對皇族是真愛,看到侄子的信後,傷心的留下了眼淚,想與東魏和好。當時掌權的朱異等大臣都同意修好,只有司農卿傅岐反對。他說:“高澄與我們講和,是想逼著侯景再次造反,為禍我國。如果與東魏修好,不正中了高澄的圈套嗎?”但是梁武帝聽不進去。侯景聽說這件事後,就上奏章啟奏梁武帝,要請兵再戰東魏。並且他賄賂朱異三百兩黃金,以期朱異支持自己。誰知朱異不地道,收了錢,卻祕密的將侯景的奏章石沉大海。

是什麼原因導致侯景敢以區區八千人造反,挑戰強大的南樑王朝?

寵臣朱異

侯景越發的不放心,於是偽造了一封來自高澄的信,說要用蕭淵明交換侯景。梁武帝也不辨別真偽,就找群臣商議對策。傅岐再次勸梁武帝道:“侯景是失敗了來投奔的,我們這樣做會失去道義,何況,侯景是身經百戰之人,怎麼會束手就擒呢?”但是梁武帝和朱異卻認為,一個敗軍之將,不束手就擒還能怎樣呢?我樑朝雄兵百萬,會怕一個侯景?於是給高澄回信:“貞陽(蕭淵明是貞陽侯)旦至,侯景夕返”。侯景知道後怒不可遏,大罵道:“我就知道蕭衍這個吳中老兒薄情寡義!”

老實講,侯景在南樑,是肯定會造反的。但是在投降不過數月就造反了,純粹是被逼的。侯景按照麾下第一謀臣王偉的建議,將壽陽城內所有男子徵召為軍隊,停止徵收稅務,並把城中女子都分配給了軍士,提升士氣。他公開向朝廷要錦緞和鐵器,武裝部隊。梁武帝為了穩住侯景,全部答應,殊不知這大大增加了侯景的囂張氣焰。不久,侯景請求武帝做媒人,求娶南朝頂級士族王(東晉門閥琅琊王氏,名臣丞相王導、大將軍王敦的家族)、謝(東晉門閥陳郡謝氏,謝安、謝玄的家族,曾經率北府軍打贏了淝水之戰)的女子為妻。蕭衍回覆道:“王謝門第太高,你配不上,你可以在朱、張(自三國吳國時代起,江南本地士族以朱、張、顧、陸為首)以下的門第中去聘取。”

東晉是門閥政治的巔峰,一直到了南樑,雖說已經用“寒人掌機要,皇族鎮地方”,但是士族門閥的觀念依舊根深蒂固,這些士族子弟地位崇高,不用努力就可以做到品級很高,又不用管具體事務的所謂清要之職,享受經濟、政治特權。在南朝百姓心中,皇族的地位也比不上這些士族門閥,因為他們不僅實力強大,最主要是有文化傳承,所謂的書香門第,在精神上就受到敬仰。但是侯景是什麼人?北方懷朔鎮大老粗、軍頭,北朝雖然漢化已久,但是北朝的士族豪門依舊是依附於強權政府的,沒有南朝士族的影響力。所以侯景覺得梁武帝瞧不起自己,發誓道:“將來一定要將吳人貴婦全都配給奴隸!”

是什麼原因導致侯景敢以區區八千人造反,挑戰強大的南樑王朝?

侯景

侯景要造反了,卻苦無良援。於是勾搭上了皇侄臨賀王蕭正德。原來蕭衍三十七歲才生下長子蕭統(後來病逝,諡號昭明太子),之前一直把侄子蕭正德當繼承人培養。後來有了蕭統,就立蕭統為太子。蕭正德氣不過,遂叛國投降了北魏。後來因為在北方也得不到重用,才又回到了南朝。這在歷朝歷代,都屬於謀逆大罪,但是一向對皇族寬厚的梁武帝卻不加懲罰,恢復了他的爵位,對其一如既往。蕭正德卻心術不正,內心不平,一直想找個機會造反。侯景部將徐思玉在北朝時候就與蕭正德交好,於此時主動去聯繫蕭正德,二人一拍即合。可以說,這都是樑衍驕縱皇族的結果。

二.再次犯錯,以無能王爺為統帥

並不是沒有人察覺到侯景的野心。鎮守合肥的鄱陽王蕭範就上書朝廷,說侯景要反。但是梁武帝和寵臣朱異都認為侯景沒這個膽子。蕭範請求調動合肥本部人馬前去鎮壓,蕭衍仍舊不同意。鄱陽王蕭範是蕭衍的堂侄,是宗室疏屬,所以說話沒有分量。侯景更加肆無忌憚,邀請曾與自己並肩作戰與東魏作戰的大將羊鴉仁一同反叛。羊鴉仁逮捕了使者,送交朝廷,沒想到朱異來了句:“幾百人的軍隊,能掀起什麼大浪!”依舊不聞不問。侯景能安然熬到造反的那一天,朱異是幫了大忙的。

司農卿傅岐看不下去了,就對朱異說:“你掌握朝廷大權,得到如此寵幸,卻幹出汙穢狼藉之事。如果聖上以後明白了,你能免於罪責嗎?”

沒想到朱異毫不在乎的說:“外面對我玷汙誹謗已久,我問心無愧,為什麼在意別人講什麼呢?”傅岐無奈的對別人說:“我看朱異是要完了,如此狡辯,災難降臨還不自知,我看他活不久了。”朱異為人狡詐,徐麟、陸驗都擔任過他手下的少府丞。當時少府負責掌管宮中用品、器仗,業務都和商賈有往來。這幾個人以苛刻聞名,所以民間商賈對他的怨氣很大,給他們三個起外號叫“三蠹”(蛀蟲的意思)。

按說侯景能活到現在,應該感謝朱異才對,沒朱異,侯景可能早就被擒獲了。結果,侯景並不領情,於樑太清二年八月初十,即公元548年,以誅殺朱異、徐麟、陸驗等人的“清君側”名義,發動叛亂,正式拉開了侯景之亂的序幕。

是什麼原因導致侯景敢以區區八千人造反,挑戰強大的南樑王朝?

梁武帝聽說侯景造反後,並不慌亂,自信的說:“侯景軍隊才幾百人,能幹什麼,我打折根木棍都能鞭打侯景。”隨即任命鄱陽王蕭範為南道都督,封山侯蕭正表(皇侄)為北道都督,柳仲禮為西道都督,裴之高為東道都督。要說這個安排其實並沒有什麼問題,以這四大將的能力,隨便一個都能輕鬆拿下此時的侯景。但是,梁武帝又犯了個老毛病,他居然讓自己的六子,邵陵王蕭綸擔任統帥,持節率領四將平叛。

邵陵王蕭綸是個什麼貨色呢?

蕭綸平日裡喜怒無常,橫行不法。他在南徐州任刺史的時候,百姓都反感他。一日,他在街上問一個賣黃鱔的人:“你覺得刺史這個人怎麼樣?”這人很老實的回答說:“暴虐。”蕭綸聽後大怒,強行讓此人生吞黃鱔,將其折磨而死。

蕭綸不僅暴虐,精神甚至都有點問題。一日,他遇到靈車,結果奪過人家的孝服穿上,嚎啕大哭。這是對皇帝大不敬之罪,他身邊的典籤(南朝地方出鎮官員掌管機要的人員,南朝王爺出鎮必須配典籤,起到監督的作用)害怕極了,祕密上報朝廷。梁武帝大怒,撤了蕭綸的官職。蕭綸不僅不思悔改,反而變本加厲,他找來一個小老頭,讓他穿上冕服裝天子。然後蕭綸先對他下拜,然後又衝上去暴打這個老頭。之後他又製作一口棺材,讓他的司馬崔會意放在棺材裡,假裝為其送葬,甚至僱傭一些老太婆坐在車上哀嚎。司馬崔會意不堪其辱,回到都城報告了蕭綸的惡行。梁武帝大怒,削奪了蕭綸的爵位和封地。

然而,僅僅過了三年,梁武帝又心軟了,恢復了蕭綸的爵位,讓他當揚州刺史。結果,他在任上橫行不法,少府丞何智通將此事報告了朝廷,蕭綸怨恨,派人公開在京城中殺死了何志通。梁武帝將蕭綸貶為平民,結果才過了二十多天,就又恢復了爵位,任命為郢州刺史。就是這樣一個貨色,梁武帝蕭衍居然任用為統帥,指望他旦夕間就可撲滅侯景的叛軍,說樑衍晚年沒得老年痴呆,我是不信的。

三.五十年中,江左無事

侯景過江投奔南樑的時候,被慕容紹宗打的只剩下八百人,現在也才有幾千人馬。他聽說邵陵王要來討伐自己,便召集諸將,詢問對策。謀臣王偉說:“邵陵的軍隊人數眾多,我們人少,一旦被他們圍困就難辦了。我們不如放棄壽陽,孤注一擲向東進軍,直逼建康。臨賀王蕭正德為內應,也許可以成功。兵貴神速啊,大王!”侯景一時名將,十分贊同王偉的分析,對外謊稱打獵,率領所有人馬離開了壽陽,南樑軍隊竟毫無察覺。

當年十月初三,侯景放出風聲,揚言攻打合肥,然而卻轉道攻佔了譙州。譙州刺史是鄱陽王蕭範的親弟弟蕭泰,此人沒有任何能力,靠行賄才謀得了譙州刺史一職,他在譙州生活奢侈無度,很不得人心,因此沒人願意為他而戰。他很快就被侯景俘虜。譙州人馬在副將董紹先的帶領下投降了侯景。

接著,侯景向歷陽進攻,歷陽太守莊鐵率軍投降,並且對侯景說:“樑國安定多年,人民已經不習慣打仗了。現在朝廷內外十分混亂。我們應該迅速逼近建康,否則朝廷緩過勁來,只要派一千人守住採石,大王縱有千軍萬馬,也不會打下建康。”侯景覺得有理,就讓莊鐵擔任嚮導,率軍來到了長江邊上。

採石,即採石磯,位於今馬鞍山市區西南約5公里處,它和岳陽城陵磯、南京燕子磯,合稱“長江三磯”。其山勢險峻,絕壁臨空,扼據大江要衝,水流湍急,自古為兵家必爭之地。此時擔任江防的是寧遠將軍王質,但是他的力量薄弱,才三千人馬。此時,京城建康內唯一的名將羊侃對梁武帝說:“派兩千軍隊佔據採石,然後命令邵陵王襲擊壽陽,侯景就會進退失據,他的軍隊本就是烏合之眾,叛軍可定。”但是朱異卻堅持認為侯景不敢過江,於是梁武帝也沒有采納羊侃的建議。羊侃無奈,仰天長嘆道:“樑國要亡國了!”

是什麼原因導致侯景敢以區區八千人造反,挑戰強大的南樑王朝?

今採石磯

侯景宣佈起兵是八月份,此時已經十月中旬,近兩個多月的時間裡,邵陵王的軍隊居然都沒有攻打壽陽城,可見梁武帝蕭衍選的統帥是什麼人。邵陵王但凡發一點力,侯景早就驚慌失措了,何至於現在兵臨長江,窺視京師。梁武帝也不是毫無準備,但是居然派早就和侯景勾結的臨賀王蕭正德都督京師諸軍事,駐軍丹陽。蕭正德利用職務之便,派了幾十艘大船給侯景,幫助其過江。但就這樣,侯景也忌憚寧遠將軍王質的巡江軍隊,不敢輕易過江。

此時,白袍將軍陳慶之之子,臨川太守陳昕對梁武帝說:“採石需要重兵防守,王質兵弱,恐怕守不住。”於是梁武帝就派陳昕去代替王質防守採石。陳昕本是好意,誰知王質不等陳昕接防,就擅自離開了採石。侯景看到後大喜,巧妙地利用了這個時間差,全軍渡江,佔領了採石,並且打陳昕個措手不及,俘虜了剛來換防的陳昕。要知道,當年陳慶之去世前,還曾經在南徐州吊打侯景,以少勝多,擊敗侯景的七萬大軍,打的侯景倉皇北逃。世事變遷,令人感慨。此時的侯景,全軍才八千士兵,幾百匹馬,但是士氣大振,接連攻破姑蘇城,俘虜淮南太守蕭寧。鎮守南樑各地的宗室們,如砍瓜切菜般被侯景軍隊收割。很快,侯景軍直逼京師建康,建康宣佈戒嚴。

此時,樑朝已建立四十七年,雖然經常打仗,但是建康所處的江左地帶,卻從來沒有戰事(建康地區上次經歷戰事就是蕭衍篡位,率大軍打進了南齊的都城建康)。所以,侯景大軍突然出現在了江左地區(古人以東為左,所以江左就是江東地區的意思),百官惶恐,朝野震動,百姓紛紛逃進建康城,南樑朝廷方寸大亂。而南樑的災難,這才剛剛開始。侯景之亂,從起兵開始,兩月有餘就兵圍建康,此時無論是侯景,還是梁武帝,恐怕都還想不到,這將是一場打亂南北格局,徹底更改中國歷史進程的戰爭。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