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

樑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建康城的暑熱如約而至,86 歲(虛歲)的老皇帝蕭衍昏坐在宮內,忍受著令人髮指的炎熱的折磨。忽然他的孫子蕭確(蕭衍六子蕭綸的兒子)急吼吼地推門而入,哭喪著臉喊道:“臺城被侯景攻破了。” 蕭衍默然,許久,他問孫子:“還能一戰嗎?”後者說:“人心已經散了,沒辦法了。”蕭衍心中最後一絲希望轟然而破,他絕望地說: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亦復何恨。沒多久,這位史上年齡第二大的皇帝(第一是十全老人清乾隆皇帝,享年89 虛歲),帶著無盡的悔恨餓死在皇宮中。

"

樑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建康城的暑熱如約而至,86 歲(虛歲)的老皇帝蕭衍昏坐在宮內,忍受著令人髮指的炎熱的折磨。忽然他的孫子蕭確(蕭衍六子蕭綸的兒子)急吼吼地推門而入,哭喪著臉喊道:“臺城被侯景攻破了。” 蕭衍默然,許久,他問孫子:“還能一戰嗎?”後者說:“人心已經散了,沒辦法了。”蕭衍心中最後一絲希望轟然而破,他絕望地說: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亦復何恨。沒多久,這位史上年齡第二大的皇帝(第一是十全老人清乾隆皇帝,享年89 虛歲),帶著無盡的悔恨餓死在皇宮中。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建康城系三國時孫吳所建,東晉時擴建,宋齊兩代皆建都於此,到樑朝時擴建得更為完備。其城分內外三層,最外層系大城,周圍20 華里,共12 個城門; 中層系宮城,又稱臺城,共6 個城門,周圍6 華里多;最內層就是皇帝的居所。外城的12 個城門系南齊時增建,但城垣不很完善,12 個城門與間斷的城牆構成稀疏的防衛體系。臺城城防設施較為完備,可供戰守之用。內層則是皇帝生活及工作區,不具備防衛條件。

建康城的外圍還有東府、白下、石頭城3 個小城。東府位於建康城西安門外青溪橋(今南京淮清橋)東,南臨秦淮河,始建於東晉,自劉裕後,凡是加領揚州刺史的大官,都領兵鎮守,是屏衛建康東面的要地,南浦侯蕭推負責守衛。

"

樑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建康城的暑熱如約而至,86 歲(虛歲)的老皇帝蕭衍昏坐在宮內,忍受著令人髮指的炎熱的折磨。忽然他的孫子蕭確(蕭衍六子蕭綸的兒子)急吼吼地推門而入,哭喪著臉喊道:“臺城被侯景攻破了。” 蕭衍默然,許久,他問孫子:“還能一戰嗎?”後者說:“人心已經散了,沒辦法了。”蕭衍心中最後一絲希望轟然而破,他絕望地說: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亦復何恨。沒多久,這位史上年齡第二大的皇帝(第一是十全老人清乾隆皇帝,享年89 虛歲),帶著無盡的悔恨餓死在皇宮中。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建康城系三國時孫吳所建,東晉時擴建,宋齊兩代皆建都於此,到樑朝時擴建得更為完備。其城分內外三層,最外層系大城,周圍20 華里,共12 個城門; 中層系宮城,又稱臺城,共6 個城門,周圍6 華里多;最內層就是皇帝的居所。外城的12 個城門系南齊時增建,但城垣不很完善,12 個城門與間斷的城牆構成稀疏的防衛體系。臺城城防設施較為完備,可供戰守之用。內層則是皇帝生活及工作區,不具備防衛條件。

建康城的外圍還有東府、白下、石頭城3 個小城。東府位於建康城西安門外青溪橋(今南京淮清橋)東,南臨秦淮河,始建於東晉,自劉裕後,凡是加領揚州刺史的大官,都領兵鎮守,是屏衛建康東面的要地,南浦侯蕭推負責守衛。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古臺城示意圖


548 年,侯景率叛軍殺進建康外城,居住於外城的官吏、百姓紛紛湧入臺城,軍士們衝入武庫搶奪兵器,秩序一片混亂。彼時樑朝老將都已凋零殆盡,掌兵的少壯派將領都在外鎮,可以依靠的只有羊侃。蕭大器雖然掛名都督諸軍事,實際上軍隊指揮都由羊侃負責。羊侃先是按區劃分防衛地段,由各個宗室王公分片負責。羊侃殺了幾個擅入武庫的軍士,又宣稱城外射箭告知邵陵王蕭綸的援軍已殺至建康附近,城內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侯景騎馬繞城看了一圈,發現羊侃守禦得法,無隙可乘,便分命諸軍四面攻城。叛軍縱火燒臺城大司馬門、東華門和西華門,羊侃命在城門上鑿孔放水, 澆滅大火,又令城上射箭,殺叛軍數人。蕭綱親自坐著銀鞍馬帶著黃金5000 兩、白銀1 萬兩賞賜羊侃,羊侃拒而不受,而以私財賞賜他的部曲,激勵他們努力殺敵。

叛軍又乘夜以長柄大斧劈砍東掖門,守軍在城門上鑿開洞,斬殺數名叛軍。此計不成,侯景令叛軍登上臺城外的東宮宮牆向城內射箭,蕭綱命人乘夜出城燒燬東宮的樓閣。侯景一怒之下又縱火燒燬士林館、太府寺和乘黃廄,可憐繁華的建康城,被燒成一片灰燼。

蕭綱與其兄昭明太子蕭統一樣也頗有才華,其宮中積累了大批珍貴書籍,東宮一燒,這些書籍全都毀滅在火海里,真可謂人間浩劫。

叛軍又造出木驢攻城,城上扔下石頭全部砸碎。叛軍改制尖頂木驢,這種木驢大概頂部凸起,受力面有限,故而石頭砸不碎。羊侃針對尖頂木驢製造雉尾炬,此炬尾上有羽灌油點燃,頭部類似箭鏃,投下時能扎到木驢上,進而焚燬之。

叛軍又製造出高達十幾丈的登城樓車,企圖乘高臨射,羊侃看出這種車頭重腳輕,一動必倒,便讓軍士坐而觀之,結果正如羊侃所說,樓車一動便傾倒,全然發揮不出作用。

侯景百計進攻而不能得逞,士兵傷亡慘重,便暫停攻城,在臺城外築起長牆,圍住城池,作持久之戰。

眼見叛軍士氣受挫,朱異、張綰便請派兵出城反擊,梁武帝詢問羊侃,遭到後者的堅決反對,他認為,叛軍築圍持久,不過是想逼得城中人心不穩出來投降。如果出城作戰,人少了不行,人多了,一旦失利,橋窄門小,想回都回不來,屆時將會對士氣帶來巨大影響。然而武帝被急於退敵的心理衝昏了頭腦,他仍命千餘人出城交戰。南津校尉江子一從前線退回來曾受到武帝的責備,這位62 歲的老將義不受辱,與其弟江子四、江子五併力出戰。可惜勇則勇矣,野戰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兄弟三人當場戰死,眾軍大亂爭相回撤,結果被叛軍追殺死傷慘重。

羊侃的兒子羊鷟先前被侯景俘虜,侯景把他押到城下要挾羊侃。羊侃當場表態:“我全族人都為國而死都不怕,哪會因為這一個兒子而耽誤大事。”過了幾天, 侯景又把羊鷟押來,羊侃說:“我以為你已經被叛軍殺了,原來你還在。我的身家性命已經給了國家,不能再憐惜你的死活。”為了表示決絕,他親自張弓射子。叛軍敬佩羊侃的氣節,終於沒有殺羊鷟。侯景的儀同將軍李士哲久聞羊侃大名, 請求他脫掉甲冑觀看真容,羊侃坦然去胄,李士哲瞻望了好一會兒才走。


"

樑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建康城的暑熱如約而至,86 歲(虛歲)的老皇帝蕭衍昏坐在宮內,忍受著令人髮指的炎熱的折磨。忽然他的孫子蕭確(蕭衍六子蕭綸的兒子)急吼吼地推門而入,哭喪著臉喊道:“臺城被侯景攻破了。” 蕭衍默然,許久,他問孫子:“還能一戰嗎?”後者說:“人心已經散了,沒辦法了。”蕭衍心中最後一絲希望轟然而破,他絕望地說: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亦復何恨。沒多久,這位史上年齡第二大的皇帝(第一是十全老人清乾隆皇帝,享年89 虛歲),帶著無盡的悔恨餓死在皇宮中。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建康城系三國時孫吳所建,東晉時擴建,宋齊兩代皆建都於此,到樑朝時擴建得更為完備。其城分內外三層,最外層系大城,周圍20 華里,共12 個城門; 中層系宮城,又稱臺城,共6 個城門,周圍6 華里多;最內層就是皇帝的居所。外城的12 個城門系南齊時增建,但城垣不很完善,12 個城門與間斷的城牆構成稀疏的防衛體系。臺城城防設施較為完備,可供戰守之用。內層則是皇帝生活及工作區,不具備防衛條件。

建康城的外圍還有東府、白下、石頭城3 個小城。東府位於建康城西安門外青溪橋(今南京淮清橋)東,南臨秦淮河,始建於東晉,自劉裕後,凡是加領揚州刺史的大官,都領兵鎮守,是屏衛建康東面的要地,南浦侯蕭推負責守衛。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古臺城示意圖


548 年,侯景率叛軍殺進建康外城,居住於外城的官吏、百姓紛紛湧入臺城,軍士們衝入武庫搶奪兵器,秩序一片混亂。彼時樑朝老將都已凋零殆盡,掌兵的少壯派將領都在外鎮,可以依靠的只有羊侃。蕭大器雖然掛名都督諸軍事,實際上軍隊指揮都由羊侃負責。羊侃先是按區劃分防衛地段,由各個宗室王公分片負責。羊侃殺了幾個擅入武庫的軍士,又宣稱城外射箭告知邵陵王蕭綸的援軍已殺至建康附近,城內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侯景騎馬繞城看了一圈,發現羊侃守禦得法,無隙可乘,便分命諸軍四面攻城。叛軍縱火燒臺城大司馬門、東華門和西華門,羊侃命在城門上鑿孔放水, 澆滅大火,又令城上射箭,殺叛軍數人。蕭綱親自坐著銀鞍馬帶著黃金5000 兩、白銀1 萬兩賞賜羊侃,羊侃拒而不受,而以私財賞賜他的部曲,激勵他們努力殺敵。

叛軍又乘夜以長柄大斧劈砍東掖門,守軍在城門上鑿開洞,斬殺數名叛軍。此計不成,侯景令叛軍登上臺城外的東宮宮牆向城內射箭,蕭綱命人乘夜出城燒燬東宮的樓閣。侯景一怒之下又縱火燒燬士林館、太府寺和乘黃廄,可憐繁華的建康城,被燒成一片灰燼。

蕭綱與其兄昭明太子蕭統一樣也頗有才華,其宮中積累了大批珍貴書籍,東宮一燒,這些書籍全都毀滅在火海里,真可謂人間浩劫。

叛軍又造出木驢攻城,城上扔下石頭全部砸碎。叛軍改制尖頂木驢,這種木驢大概頂部凸起,受力面有限,故而石頭砸不碎。羊侃針對尖頂木驢製造雉尾炬,此炬尾上有羽灌油點燃,頭部類似箭鏃,投下時能扎到木驢上,進而焚燬之。

叛軍又製造出高達十幾丈的登城樓車,企圖乘高臨射,羊侃看出這種車頭重腳輕,一動必倒,便讓軍士坐而觀之,結果正如羊侃所說,樓車一動便傾倒,全然發揮不出作用。

侯景百計進攻而不能得逞,士兵傷亡慘重,便暫停攻城,在臺城外築起長牆,圍住城池,作持久之戰。

眼見叛軍士氣受挫,朱異、張綰便請派兵出城反擊,梁武帝詢問羊侃,遭到後者的堅決反對,他認為,叛軍築圍持久,不過是想逼得城中人心不穩出來投降。如果出城作戰,人少了不行,人多了,一旦失利,橋窄門小,想回都回不來,屆時將會對士氣帶來巨大影響。然而武帝被急於退敵的心理衝昏了頭腦,他仍命千餘人出城交戰。南津校尉江子一從前線退回來曾受到武帝的責備,這位62 歲的老將義不受辱,與其弟江子四、江子五併力出戰。可惜勇則勇矣,野戰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兄弟三人當場戰死,眾軍大亂爭相回撤,結果被叛軍追殺死傷慘重。

羊侃的兒子羊鷟先前被侯景俘虜,侯景把他押到城下要挾羊侃。羊侃當場表態:“我全族人都為國而死都不怕,哪會因為這一個兒子而耽誤大事。”過了幾天, 侯景又把羊鷟押來,羊侃說:“我以為你已經被叛軍殺了,原來你還在。我的身家性命已經給了國家,不能再憐惜你的死活。”為了表示決絕,他親自張弓射子。叛軍敬佩羊侃的氣節,終於沒有殺羊鷟。侯景的儀同將軍李士哲久聞羊侃大名, 請求他脫掉甲冑觀看真容,羊侃坦然去胄,李士哲瞻望了好一會兒才走。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侯景攻臺城不克,便分兵2000 進攻仍然據守的東府城。東府守將蕭推一貫比較悲催,他曾歷任淮南、晉陵、吳郡三地太守,每到一處,當地便發生旱災, 以至於人送綽號“旱母”。好在這位“旱母”還比較有氣節,他率守軍死守不降, 拒戰三日,叛軍硬是攻不下來。東府城位置關鍵,與臺城互為犄角,時刻威脅著侯景的側後。侯景不敢輕視,便率軍力親自來攻,雙方攻戰激烈,叛軍用百尺樓車進攻東府,撞毀城頭雉堞。由於東府城防守工事完善,侯景急切之間也奈何不了蕭推。

不料關鍵時刻,又有帶路黨給叛軍幫忙。蕭綱長子宣城郡王蕭大器的部下許伯眾負責東北方向城樓的防守,重壓之下,他倒戈投降,招引叛軍上城。侯景大軍一擁而入,全殲蕭推守軍,“旱母”將軍被殺於城內。侯景逼令城中文武裸身而出,儀同將軍盧暉略率兵持長刀夾城門,城內人出來一個殺一個,死者達3000 多人。侯景到臺城下耀武揚威地說:不投降的下場就是死。

侯景讓人散佈武帝已經病死的謠言,城內外聞之莫不聳動。這位領導帝國長達47 年的老皇帝,隨著時間的慣性已經成為國人的精神支柱,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生命是帝國安危的標誌。武帝聽說謠言,親自登上大司馬門,軍民見其尚在,無不歡呼萬歲。

侯景自九月攻至臺城,時間已近兩月,然而臺城中依然嚴陣以待,守禦得非常嚴密,叛軍士氣已現頹唐,不想點辦法怕是堅持不下去。原本投降侯景的歷陽守將莊鐵,看到侯景久攻不下,嚇唬歷陽的叛軍將領田英、郭駱說侯景已敗,二將信以為真,棄城北逃壽陽。莊鐵也不敢在歷陽久駐,奉其母逃至尋陽,歸降樑軍。

起初他侯景認為南朝軍隊不堪一擊,君臣軟弱可欺,建康可以輕易拿下,為了儘可能地賺取人心,便嚴令軍隊不得侵害百姓。不料突然殺出一個羊侃, 打得他進退不得,他生恐時間再長,各地勤王兵四面而至,部隊必然潰散。為了激發鬥志,侯景祭出最原始同時也是最殘忍的辦法,縱容軍隊燒殺搶掠。

建康城經過半個世紀經營,人煙輳集,經濟阜盛,人口大約有140 萬左右, 這在當時的世界是數一數二的超級城市。然而越是繁榮美好,此時在叛軍野蠻而殘忍的摧殘之下越顯得悲劇。城內外百姓被大肆殺戮,屍體堆如山積,官員富人家的子女都被配給士兵作奴僕,官民財富被叛軍掠奪一空。石頭城先前貯積的糧米也被吃盡,建康米價飛漲,百姓無計生存,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餓死的人幾乎有原有人口的一半。

叛軍不敢逼城進攻,便驅使百姓在城外堆起兩座土山,稍有不從,或是身體羸弱不能幹活的,都被叛軍殺了填山。百姓不敢藏匿,紛紛被強迫著幹活。侯景又令軍中的北來奴隸,統統升為平民身份,補入軍隊作戰,部隊很快擴充數萬人。

堆土山的戰法與高歡攻玉壁城時的土山戰法別無二致,羊侃的破法與韋孝寬守玉壁時也如出一轍,他在城中同樣也堆起土山,奪取制高點,蕭綱與世子蕭大器帶頭和軍士一起堆土山,將士深受鼓舞,士氣大振。韋黯與東宮直後沈恪分別擔當西山和東山的主將,與叛軍的土山對攻。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連降大雨,城內土山崩塌,叛軍乘機從土山上搭梯攻上城頭。樑軍死命抵抗,無奈叛軍越進越多,眼看就要抵擋不住,羊侃急中生智,命人多點火炬,扔到叛軍越城之處,阻止他們繼續往城裡衝。城頭一帶大火燃起,叛軍果然無法再進,已經進城的都被樑軍殺死。羊侃又讓人掘地道至城外,把叛軍的土山陷塌。叛軍進攻再次受挫。

由於羊侃指揮得力,應對得法,叛軍用盡各種方法,臺城始終巍然屹立。隨著時間的推移,樑朝各地勤王大軍都逐漸趕到建康附近,侯景叛軍缺少後勤供應,士氣逐漸下跌,即使是搶掠燒殺也不能維持其高昂的戰鬥狀態了。樑朝似乎馬上就要轉危為安,但是……

羊侃去世了。

這真是個晴天霹靂。在大家的印象裡,最可能在圍城之戰中先累死的應該是年近九旬的梁武帝。誰也不會想到“膽力俱壯”的武將羊侃會先死。蕭綱一下亂了陣腳。羊侃死後,城中無一人能主軍,不僅軍隊的指揮亂了套,連城內民心都開始浮動起來。

羊侃的赤膽忠心以及過硬的軍事才能,在樑末是不多見的,他以自己出色的表現折服了樑朝君臣百姓,甚至連叛軍都被他的氣節征服。臺城陷落後,侯景娶羊侃之女為小妻,厚待羊侃第三子羊鵾。後來侯景兵敗,羊鵾堅持氣節, 伺機刺殺侯景,終於完成其父未竟之業。

本文摘自《國史004:後三國戰史:從北魏分裂至隋滅南陳》


"

樑太清三年(549 年)五月,建康城的暑熱如約而至,86 歲(虛歲)的老皇帝蕭衍昏坐在宮內,忍受著令人髮指的炎熱的折磨。忽然他的孫子蕭確(蕭衍六子蕭綸的兒子)急吼吼地推門而入,哭喪著臉喊道:“臺城被侯景攻破了。” 蕭衍默然,許久,他問孫子:“還能一戰嗎?”後者說:“人心已經散了,沒辦法了。”蕭衍心中最後一絲希望轟然而破,他絕望地說:自我得之,自我失之, 亦復何恨。沒多久,這位史上年齡第二大的皇帝(第一是十全老人清乾隆皇帝,享年89 虛歲),帶著無盡的悔恨餓死在皇宮中。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建康城系三國時孫吳所建,東晉時擴建,宋齊兩代皆建都於此,到樑朝時擴建得更為完備。其城分內外三層,最外層系大城,周圍20 華里,共12 個城門; 中層系宮城,又稱臺城,共6 個城門,周圍6 華里多;最內層就是皇帝的居所。外城的12 個城門系南齊時增建,但城垣不很完善,12 個城門與間斷的城牆構成稀疏的防衛體系。臺城城防設施較為完備,可供戰守之用。內層則是皇帝生活及工作區,不具備防衛條件。

建康城的外圍還有東府、白下、石頭城3 個小城。東府位於建康城西安門外青溪橋(今南京淮清橋)東,南臨秦淮河,始建於東晉,自劉裕後,凡是加領揚州刺史的大官,都領兵鎮守,是屏衛建康東面的要地,南浦侯蕭推負責守衛。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古臺城示意圖


548 年,侯景率叛軍殺進建康外城,居住於外城的官吏、百姓紛紛湧入臺城,軍士們衝入武庫搶奪兵器,秩序一片混亂。彼時樑朝老將都已凋零殆盡,掌兵的少壯派將領都在外鎮,可以依靠的只有羊侃。蕭大器雖然掛名都督諸軍事,實際上軍隊指揮都由羊侃負責。羊侃先是按區劃分防衛地段,由各個宗室王公分片負責。羊侃殺了幾個擅入武庫的軍士,又宣稱城外射箭告知邵陵王蕭綸的援軍已殺至建康附近,城內人心逐漸安定下來。

侯景騎馬繞城看了一圈,發現羊侃守禦得法,無隙可乘,便分命諸軍四面攻城。叛軍縱火燒臺城大司馬門、東華門和西華門,羊侃命在城門上鑿孔放水, 澆滅大火,又令城上射箭,殺叛軍數人。蕭綱親自坐著銀鞍馬帶著黃金5000 兩、白銀1 萬兩賞賜羊侃,羊侃拒而不受,而以私財賞賜他的部曲,激勵他們努力殺敵。

叛軍又乘夜以長柄大斧劈砍東掖門,守軍在城門上鑿開洞,斬殺數名叛軍。此計不成,侯景令叛軍登上臺城外的東宮宮牆向城內射箭,蕭綱命人乘夜出城燒燬東宮的樓閣。侯景一怒之下又縱火燒燬士林館、太府寺和乘黃廄,可憐繁華的建康城,被燒成一片灰燼。

蕭綱與其兄昭明太子蕭統一樣也頗有才華,其宮中積累了大批珍貴書籍,東宮一燒,這些書籍全都毀滅在火海里,真可謂人間浩劫。

叛軍又造出木驢攻城,城上扔下石頭全部砸碎。叛軍改制尖頂木驢,這種木驢大概頂部凸起,受力面有限,故而石頭砸不碎。羊侃針對尖頂木驢製造雉尾炬,此炬尾上有羽灌油點燃,頭部類似箭鏃,投下時能扎到木驢上,進而焚燬之。

叛軍又製造出高達十幾丈的登城樓車,企圖乘高臨射,羊侃看出這種車頭重腳輕,一動必倒,便讓軍士坐而觀之,結果正如羊侃所說,樓車一動便傾倒,全然發揮不出作用。

侯景百計進攻而不能得逞,士兵傷亡慘重,便暫停攻城,在臺城外築起長牆,圍住城池,作持久之戰。

眼見叛軍士氣受挫,朱異、張綰便請派兵出城反擊,梁武帝詢問羊侃,遭到後者的堅決反對,他認為,叛軍築圍持久,不過是想逼得城中人心不穩出來投降。如果出城作戰,人少了不行,人多了,一旦失利,橋窄門小,想回都回不來,屆時將會對士氣帶來巨大影響。然而武帝被急於退敵的心理衝昏了頭腦,他仍命千餘人出城交戰。南津校尉江子一從前線退回來曾受到武帝的責備,這位62 歲的老將義不受辱,與其弟江子四、江子五併力出戰。可惜勇則勇矣,野戰根本不是叛軍的對手,兄弟三人當場戰死,眾軍大亂爭相回撤,結果被叛軍追殺死傷慘重。

羊侃的兒子羊鷟先前被侯景俘虜,侯景把他押到城下要挾羊侃。羊侃當場表態:“我全族人都為國而死都不怕,哪會因為這一個兒子而耽誤大事。”過了幾天, 侯景又把羊鷟押來,羊侃說:“我以為你已經被叛軍殺了,原來你還在。我的身家性命已經給了國家,不能再憐惜你的死活。”為了表示決絕,他親自張弓射子。叛軍敬佩羊侃的氣節,終於沒有殺羊鷟。侯景的儀同將軍李士哲久聞羊侃大名, 請求他脫掉甲冑觀看真容,羊侃坦然去胄,李士哲瞻望了好一會兒才走。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侯景攻臺城不克,便分兵2000 進攻仍然據守的東府城。東府守將蕭推一貫比較悲催,他曾歷任淮南、晉陵、吳郡三地太守,每到一處,當地便發生旱災, 以至於人送綽號“旱母”。好在這位“旱母”還比較有氣節,他率守軍死守不降, 拒戰三日,叛軍硬是攻不下來。東府城位置關鍵,與臺城互為犄角,時刻威脅著侯景的側後。侯景不敢輕視,便率軍力親自來攻,雙方攻戰激烈,叛軍用百尺樓車進攻東府,撞毀城頭雉堞。由於東府城防守工事完善,侯景急切之間也奈何不了蕭推。

不料關鍵時刻,又有帶路黨給叛軍幫忙。蕭綱長子宣城郡王蕭大器的部下許伯眾負責東北方向城樓的防守,重壓之下,他倒戈投降,招引叛軍上城。侯景大軍一擁而入,全殲蕭推守軍,“旱母”將軍被殺於城內。侯景逼令城中文武裸身而出,儀同將軍盧暉略率兵持長刀夾城門,城內人出來一個殺一個,死者達3000 多人。侯景到臺城下耀武揚威地說:不投降的下場就是死。

侯景讓人散佈武帝已經病死的謠言,城內外聞之莫不聳動。這位領導帝國長達47 年的老皇帝,隨著時間的慣性已經成為國人的精神支柱,在危急存亡的關鍵時刻,他的生命是帝國安危的標誌。武帝聽說謠言,親自登上大司馬門,軍民見其尚在,無不歡呼萬歲。

侯景自九月攻至臺城,時間已近兩月,然而臺城中依然嚴陣以待,守禦得非常嚴密,叛軍士氣已現頹唐,不想點辦法怕是堅持不下去。原本投降侯景的歷陽守將莊鐵,看到侯景久攻不下,嚇唬歷陽的叛軍將領田英、郭駱說侯景已敗,二將信以為真,棄城北逃壽陽。莊鐵也不敢在歷陽久駐,奉其母逃至尋陽,歸降樑軍。

起初他侯景認為南朝軍隊不堪一擊,君臣軟弱可欺,建康可以輕易拿下,為了儘可能地賺取人心,便嚴令軍隊不得侵害百姓。不料突然殺出一個羊侃, 打得他進退不得,他生恐時間再長,各地勤王兵四面而至,部隊必然潰散。為了激發鬥志,侯景祭出最原始同時也是最殘忍的辦法,縱容軍隊燒殺搶掠。

建康城經過半個世紀經營,人煙輳集,經濟阜盛,人口大約有140 萬左右, 這在當時的世界是數一數二的超級城市。然而越是繁榮美好,此時在叛軍野蠻而殘忍的摧殘之下越顯得悲劇。城內外百姓被大肆殺戮,屍體堆如山積,官員富人家的子女都被配給士兵作奴僕,官民財富被叛軍掠奪一空。石頭城先前貯積的糧米也被吃盡,建康米價飛漲,百姓無計生存,發生了人吃人的慘劇,餓死的人幾乎有原有人口的一半。

叛軍不敢逼城進攻,便驅使百姓在城外堆起兩座土山,稍有不從,或是身體羸弱不能幹活的,都被叛軍殺了填山。百姓不敢藏匿,紛紛被強迫著幹活。侯景又令軍中的北來奴隸,統統升為平民身份,補入軍隊作戰,部隊很快擴充數萬人。

堆土山的戰法與高歡攻玉壁城時的土山戰法別無二致,羊侃的破法與韋孝寬守玉壁時也如出一轍,他在城中同樣也堆起土山,奪取制高點,蕭綱與世子蕭大器帶頭和軍士一起堆土山,將士深受鼓舞,士氣大振。韋黯與東宮直後沈恪分別擔當西山和東山的主將,與叛軍的土山對攻。不料天公不作美,突然連降大雨,城內土山崩塌,叛軍乘機從土山上搭梯攻上城頭。樑軍死命抵抗,無奈叛軍越進越多,眼看就要抵擋不住,羊侃急中生智,命人多點火炬,扔到叛軍越城之處,阻止他們繼續往城裡衝。城頭一帶大火燃起,叛軍果然無法再進,已經進城的都被樑軍殺死。羊侃又讓人掘地道至城外,把叛軍的土山陷塌。叛軍進攻再次受挫。

由於羊侃指揮得力,應對得法,叛軍用盡各種方法,臺城始終巍然屹立。隨著時間的推移,樑朝各地勤王大軍都逐漸趕到建康附近,侯景叛軍缺少後勤供應,士氣逐漸下跌,即使是搶掠燒殺也不能維持其高昂的戰鬥狀態了。樑朝似乎馬上就要轉危為安,但是……

羊侃去世了。

這真是個晴天霹靂。在大家的印象裡,最可能在圍城之戰中先累死的應該是年近九旬的梁武帝。誰也不會想到“膽力俱壯”的武將羊侃會先死。蕭綱一下亂了陣腳。羊侃死後,城中無一人能主軍,不僅軍隊的指揮亂了套,連城內民心都開始浮動起來。

羊侃的赤膽忠心以及過硬的軍事才能,在樑末是不多見的,他以自己出色的表現折服了樑朝君臣百姓,甚至連叛軍都被他的氣節征服。臺城陷落後,侯景娶羊侃之女為小妻,厚待羊侃第三子羊鵾。後來侯景兵敗,羊鵾堅持氣節, 伺機刺殺侯景,終於完成其父未竟之業。

本文摘自《國史004:後三國戰史:從北魏分裂至隋滅南陳》


南樑最後的名將——羊侃


南北朝後三國,恰如隋唐盛世的前夜。盛世越是絢爛,前夜就越是生動曲折。精彩的筆觸,帶你步入亂極而治的中古戰爭史。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