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

孔子有言:君子素其位,不願乎其外,意思是人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謀其政。

渡眾生之苦,行良善之事,是修行僧道的“分內之事”,在大家的印象中,道士僧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之人,他們遁跡黃冠、棄俗避塵。

然而,在《紅樓夢》中卻有那麼幾個“檻內人”,不務正業,幹著“馬捉老鼠”之事,實在是可笑可恨可憎,這也就是難怪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毀僧謗道”,因為這些人實在不幹好事,甚至惡毒至極。

"

孔子有言:君子素其位,不願乎其外,意思是人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謀其政。

渡眾生之苦,行良善之事,是修行僧道的“分內之事”,在大家的印象中,道士僧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之人,他們遁跡黃冠、棄俗避塵。

然而,在《紅樓夢》中卻有那麼幾個“檻內人”,不務正業,幹著“馬捉老鼠”之事,實在是可笑可恨可憎,這也就是難怪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毀僧謗道”,因為這些人實在不幹好事,甚至惡毒至極。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一、饅頭庵中的“掮客”靜虛老尼。“掮客”是指替人介紹買賣,從中賺取佣金的人,而尼姑庵是出家修行的女子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既是修行之處,又是“女兒國”,應該是個極清潔之所。

但就是這個極清潔之所,卻出現了一個“掮客”,還是個女性,她就是老尼靜虛。

在為秦可卿送葬期間,鳳姐下榻在饅頭庵。老尼靜虛便藉機央求鳳姐介入張姓財主和原任長安守備兩家的婚約官司,希望鳳姐利用賈府的影響,讓主理官司的長安節度雲老爺施壓守備之家退親,並拿出了三千兩的“好處費”。

見錢眼開的鳳姐便“假託賈璉所囑,修書一封”,很快辦妥了此事。緊接著就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張姓財主下了血本贏了官司,女兒卻上吊自縊了;守備家被迫退親,兒子跳河身亡了。兩家皆是雞飛狗跳、人財兩空。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這個不務正業的老尼,為了一點香火錢充當掮客,卻害了一對痴情男女的性命,真應該下入十八層地獄!

"

孔子有言:君子素其位,不願乎其外,意思是人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謀其政。

渡眾生之苦,行良善之事,是修行僧道的“分內之事”,在大家的印象中,道士僧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之人,他們遁跡黃冠、棄俗避塵。

然而,在《紅樓夢》中卻有那麼幾個“檻內人”,不務正業,幹著“馬捉老鼠”之事,實在是可笑可恨可憎,這也就是難怪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毀僧謗道”,因為這些人實在不幹好事,甚至惡毒至極。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一、饅頭庵中的“掮客”靜虛老尼。“掮客”是指替人介紹買賣,從中賺取佣金的人,而尼姑庵是出家修行的女子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既是修行之處,又是“女兒國”,應該是個極清潔之所。

但就是這個極清潔之所,卻出現了一個“掮客”,還是個女性,她就是老尼靜虛。

在為秦可卿送葬期間,鳳姐下榻在饅頭庵。老尼靜虛便藉機央求鳳姐介入張姓財主和原任長安守備兩家的婚約官司,希望鳳姐利用賈府的影響,讓主理官司的長安節度雲老爺施壓守備之家退親,並拿出了三千兩的“好處費”。

見錢眼開的鳳姐便“假託賈璉所囑,修書一封”,很快辦妥了此事。緊接著就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張姓財主下了血本贏了官司,女兒卻上吊自縊了;守備家被迫退親,兒子跳河身亡了。兩家皆是雞飛狗跳、人財兩空。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這個不務正業的老尼,為了一點香火錢充當掮客,卻害了一對痴情男女的性命,真應該下入十八層地獄!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二、清虛觀中的“媒婆”張道士。歷來在婚姻嫁娶中起著牽線搭橋作用的都是女性,俗稱“媒婆”。而紅樓夢二十九回中,充當媒婆的卻是御封的“大幻仙人”----張道士。

賈母率眾人道清虛觀打醮,張道士卻要為寶玉提親,“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的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

書中雖沒有直接描寫黛玉的反應,但是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卻滿臉不悅之情,用一雙杏眼狠狠地“剜”著寶玉,把“醋味”演繹的十分逼真。

因為張道士的“多管閒事”,計劃兩天的打醮活動,只進行了一天,“寶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來生氣,嗔著張道士與他說了親,口口聲聲說從今以後不再見張道士了”。

當然這件不務正業之事也引起了寶玉和黛玉之間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先是發生了口角,一個說“我白認得了你”,一個說“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裡生氣,來拿我煞性子”,都是急赤白臉的。繼而寶玉痴性大發,“越發逆了己意,心裡幹噎,口裡說不出話來,便賭氣向頸上抓下通靈寶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黛玉亦是“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把玉穗子剪掉了幾根。

張道士這一句話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害苦了幽怨的美女和多情的郎。

"

孔子有言:君子素其位,不願乎其外,意思是人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謀其政。

渡眾生之苦,行良善之事,是修行僧道的“分內之事”,在大家的印象中,道士僧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之人,他們遁跡黃冠、棄俗避塵。

然而,在《紅樓夢》中卻有那麼幾個“檻內人”,不務正業,幹著“馬捉老鼠”之事,實在是可笑可恨可憎,這也就是難怪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毀僧謗道”,因為這些人實在不幹好事,甚至惡毒至極。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一、饅頭庵中的“掮客”靜虛老尼。“掮客”是指替人介紹買賣,從中賺取佣金的人,而尼姑庵是出家修行的女子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既是修行之處,又是“女兒國”,應該是個極清潔之所。

但就是這個極清潔之所,卻出現了一個“掮客”,還是個女性,她就是老尼靜虛。

在為秦可卿送葬期間,鳳姐下榻在饅頭庵。老尼靜虛便藉機央求鳳姐介入張姓財主和原任長安守備兩家的婚約官司,希望鳳姐利用賈府的影響,讓主理官司的長安節度雲老爺施壓守備之家退親,並拿出了三千兩的“好處費”。

見錢眼開的鳳姐便“假託賈璉所囑,修書一封”,很快辦妥了此事。緊接著就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張姓財主下了血本贏了官司,女兒卻上吊自縊了;守備家被迫退親,兒子跳河身亡了。兩家皆是雞飛狗跳、人財兩空。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這個不務正業的老尼,為了一點香火錢充當掮客,卻害了一對痴情男女的性命,真應該下入十八層地獄!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二、清虛觀中的“媒婆”張道士。歷來在婚姻嫁娶中起著牽線搭橋作用的都是女性,俗稱“媒婆”。而紅樓夢二十九回中,充當媒婆的卻是御封的“大幻仙人”----張道士。

賈母率眾人道清虛觀打醮,張道士卻要為寶玉提親,“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的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

書中雖沒有直接描寫黛玉的反應,但是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卻滿臉不悅之情,用一雙杏眼狠狠地“剜”著寶玉,把“醋味”演繹的十分逼真。

因為張道士的“多管閒事”,計劃兩天的打醮活動,只進行了一天,“寶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來生氣,嗔著張道士與他說了親,口口聲聲說從今以後不再見張道士了”。

當然這件不務正業之事也引起了寶玉和黛玉之間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先是發生了口角,一個說“我白認得了你”,一個說“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裡生氣,來拿我煞性子”,都是急赤白臉的。繼而寶玉痴性大發,“越發逆了己意,心裡幹噎,口裡說不出話來,便賭氣向頸上抓下通靈寶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黛玉亦是“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把玉穗子剪掉了幾根。

張道士這一句話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害苦了幽怨的美女和多情的郎。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三、天齊廟裡“賣假藥”的王道士。在《紅樓夢》的八十回中,寶玉因“近日抄檢大觀園、逐司棋、別迎春、悲晴雯等羞辱驚恐悲悽之所致,兼以風寒外感,故釀成一疾,臥床不起”,痊癒之後,賈母便讓他到西城門外的天齊廟還願。

這天齊廟也是有些來歷和年歲的廟宇,“系前朝所修,極其宏壯”,只是年深歲久,極其荒涼。如此荒涼,香火肯定不旺了,廟內的王道士便開闢了“第二職業”,把它變成了“藥店”,“專意在江湖上賣藥,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這廟外現掛著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備”。

這王道士因此也得了一個諢號“王一貼”。這個王道士身上道人的飄逸脫俗之氣全無,卻是油嘴滑舌,滿身江湖騙子之味。

哥兒若問我的膏藥,說來話長,其中細理,一言難盡。共藥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際,賓客得宜,溫涼兼用,貴賤殊方。內則調元補氣,開胃口,養榮衛,寧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則和血脈,舒筋絡,出死肌,生新肉,去風散毒。其效如神,貼過的便知。

萬端生於心,心邪則意在於財。當寶玉問他討藥時,心術不正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想是哥兒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藥”。寶玉向他討要“療妒湯”時,他開出了“冰糖秋梨湯”,還油嘴滑舌地說:吃過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死了還妒什麼!那時就見效了。寶玉忍不住罵他“油嘴的牛頭”。

最後,王道士也自曝家醜:實告你們說,連膏藥也是假的。我有真藥,我還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這裡來混?一名修行多年的老道卻成為一個賣假藥的,真是莫大的諷刺。

遺憾的是曹公的神筆到此戛然而止了,這個賣假藥的王道士有沒有引起後續的“不良反應”,我們不得而知了。

"

孔子有言:君子素其位,不願乎其外,意思是人應該做好自己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超越自己的本分,在其位謀其政。

渡眾生之苦,行良善之事,是修行僧道的“分內之事”,在大家的印象中,道士僧人是四大皆空、六根清淨之人,他們遁跡黃冠、棄俗避塵。

然而,在《紅樓夢》中卻有那麼幾個“檻內人”,不務正業,幹著“馬捉老鼠”之事,實在是可笑可恨可憎,這也就是難怪曹雪芹借賈寶玉之口“毀僧謗道”,因為這些人實在不幹好事,甚至惡毒至極。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一、饅頭庵中的“掮客”靜虛老尼。“掮客”是指替人介紹買賣,從中賺取佣金的人,而尼姑庵是出家修行的女子居住和生活的地方,既是修行之處,又是“女兒國”,應該是個極清潔之所。

但就是這個極清潔之所,卻出現了一個“掮客”,還是個女性,她就是老尼靜虛。

在為秦可卿送葬期間,鳳姐下榻在饅頭庵。老尼靜虛便藉機央求鳳姐介入張姓財主和原任長安守備兩家的婚約官司,希望鳳姐利用賈府的影響,讓主理官司的長安節度雲老爺施壓守備之家退親,並拿出了三千兩的“好處費”。

見錢眼開的鳳姐便“假託賈璉所囑,修書一封”,很快辦妥了此事。緊接著就出現了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張姓財主下了血本贏了官司,女兒卻上吊自縊了;守備家被迫退親,兒子跳河身亡了。兩家皆是雞飛狗跳、人財兩空。

俗話說,寧拆一座廟、不毀一樁婚,這個不務正業的老尼,為了一點香火錢充當掮客,卻害了一對痴情男女的性命,真應該下入十八層地獄!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二、清虛觀中的“媒婆”張道士。歷來在婚姻嫁娶中起著牽線搭橋作用的都是女性,俗稱“媒婆”。而紅樓夢二十九回中,充當媒婆的卻是御封的“大幻仙人”----張道士。

賈母率眾人道清虛觀打醮,張道士卻要為寶玉提親,“前日在一個人家看見一位小姐,今年十五歲了,生的倒也好個模樣兒。我想著哥兒也該尋親事了。若論這個小姐模樣兒,聰明智慧,根基家當,倒也配的過”。

書中雖沒有直接描寫黛玉的反應,但是在87版電視劇紅樓夢中,林黛玉卻滿臉不悅之情,用一雙杏眼狠狠地“剜”著寶玉,把“醋味”演繹的十分逼真。

因為張道士的“多管閒事”,計劃兩天的打醮活動,只進行了一天,“寶玉一日心中不自在,回家來生氣,嗔著張道士與他說了親,口口聲聲說從今以後不再見張道士了”。

當然這件不務正業之事也引起了寶玉和黛玉之間一系列的不良反應。先是發生了口角,一個說“我白認得了你”,一個說“我知道,昨日張道士說親,你怕阻了你的好姻緣,你心裡生氣,來拿我煞性子”,都是急赤白臉的。繼而寶玉痴性大發,“越發逆了己意,心裡幹噎,口裡說不出話來,便賭氣向頸上抓下通靈寶玉,咬牙恨命往地下一摔”,黛玉亦是“臉紅頭脹,一行啼哭,一行氣湊,一行是淚,一行是汗”,把玉穗子剪掉了幾根。

張道士這一句話真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害苦了幽怨的美女和多情的郎。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三、天齊廟裡“賣假藥”的王道士。在《紅樓夢》的八十回中,寶玉因“近日抄檢大觀園、逐司棋、別迎春、悲晴雯等羞辱驚恐悲悽之所致,兼以風寒外感,故釀成一疾,臥床不起”,痊癒之後,賈母便讓他到西城門外的天齊廟還願。

這天齊廟也是有些來歷和年歲的廟宇,“系前朝所修,極其宏壯”,只是年深歲久,極其荒涼。如此荒涼,香火肯定不旺了,廟內的王道士便開闢了“第二職業”,把它變成了“藥店”,“專意在江湖上賣藥,弄些海上方治人射利,這廟外現掛著招牌,丸散膏丹,色色俱備”。

這王道士因此也得了一個諢號“王一貼”。這個王道士身上道人的飄逸脫俗之氣全無,卻是油嘴滑舌,滿身江湖騙子之味。

哥兒若問我的膏藥,說來話長,其中細理,一言難盡。共藥一百二十味,君臣相際,賓客得宜,溫涼兼用,貴賤殊方。內則調元補氣,開胃口,養榮衛,寧神安志,去寒去暑,化食化痰,外則和血脈,舒筋絡,出死肌,生新肉,去風散毒。其效如神,貼過的便知。

萬端生於心,心邪則意在於財。當寶玉問他討藥時,心術不正的他首先想到的是“想是哥兒如今有了房中的事情,要滋助的藥”。寶玉向他討要“療妒湯”時,他開出了“冰糖秋梨湯”,還油嘴滑舌地說:吃過一百歲,人橫豎是要死的,死了還妒什麼!那時就見效了。寶玉忍不住罵他“油嘴的牛頭”。

最後,王道士也自曝家醜:實告你們說,連膏藥也是假的。我有真藥,我還吃了作神仙呢。有真的,跑到這裡來混?一名修行多年的老道卻成為一個賣假藥的,真是莫大的諷刺。

遺憾的是曹公的神筆到此戛然而止了,這個賣假藥的王道士有沒有引起後續的“不良反應”,我們不得而知了。

紅樓夢裡的這四個出家人太可惡,身處庵堂廟觀卻不務正業

​四、對“兒子”下手的“賊婆”馬道婆。當然,在《紅樓夢》中不務正業,甚至沒有底線的修行之人還不止他們三個,馬道婆更是惡毒至極。

書中並未交待她是哪個庵中的道婆,但她的確是寶玉的寄名乾孃。寄名就是古代人為求孩子長命百歲而認他人為父母,或者拜僧尼為師不出家,這種形式就叫做寄名。馬道婆雖為寶玉的“乾孃”,但畢竟也是“娘”。

虎毒不食子,寶玉的這個“娘”前腳先對賈母說“只一生長下來,暗裡便有許多促狹鬼跟著他,得空便擰他一下,或掐他一下,或吃飯時打下他的飯碗來,或走著推他一跤”,為寶玉要了五斤燈油;後腳便與趙姨娘聯手,用魘魔法迫害自己的“兒子”,連脂硯齋也狠狠地罵她“賤婆”。

不僅如此,高鶚對馬道婆也是“毫不留情”,在續寫第一回(通行本八十一回)中,邪魔外道的馬道婆便因為多次實施魘魔法害人圖財,“如今鬧破了,被錦衣府拿住送入刑部監,要問死罪的了”。

小丑在殿堂,真人在流浪。這些堂而皇之居在廟觀庵堂之中的老尼靜虛、王道士、張道士、馬道婆之流,卻是“六根不淨”之人,或者乾脆就是披著宗教外衣的江湖騙子。

倒是那兩位衣衫襤褸、流浪人間的跛足道人和癩頭和尚,卻總是在關鍵的時候點化助人,如元宵節前透漏英蓮的劫數,要化黛玉出家保一生平安,給賈瑞救命的“風月寶鑑”,救了中了魘魔法寶玉和鳳姐等等。

真正具有“超出三界外”特徵的“大仙”、“大士”,乃是遊離於紛繁紅塵之外的,來無影去無蹤的“超人”。

作者:溫暖前行,本文經作者授權發佈。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少讀紅樓,為你講述不一樣的名著故事。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