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5個月菏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逾1400億

前5個月菏澤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值逾1400億

6月25日,菏澤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長郝丕進與相關科室負責人做客政務服務熱線,現場接聽群眾熱線電話,並針對全市工業經濟發展、工產業轉型升級與科技創新等方面問題進行講解。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瞭解到,今年以來,菏澤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1-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437.3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4億元,同比增長1.9%。

1至5月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1437.3億,同比增長2.9%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全市要緊抓住“突破菏澤·魯西崛起”重大機遇,大力實施新舊動能轉換“十大工程”,加快發展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

據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長郝丕進介紹,1-5月份,全市工業生產指標穩步增長,工業產品產量不斷增加,重點企業穩健發展,工業電量保持穩定增長,工業經濟總體保持平穩的運行態勢。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1437.3億元,同比增長2.9%;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414億元,同比增長1.9%;工業用電量55.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成武縣、鄄城縣工業電量增速超過10%,同比分別增長15.56%、20.31%。

工業產品產量不斷增加。1-5月份,從60種工業主要產品產量變動情況看,同比增長的種類42種,佔種類總數的70%。其中,快速增長的7種,較快增長的4種,穩步增長的31種。

工業用電量是經濟發展的晴雨表。從全市用電量來看,呈現良好的穩增長勢頭,1-5月份,全市全社會用電量98.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7.78%;工業用電量55.36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7%。從縣區工業電量完成情況看,除定陶區、鉅野縣、鄆城縣等縣區電量同比下降外,其他8個縣區保持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成武縣、鄄城縣工業電量增速超過10%,同比分別增長15.56%、20.31%。

加快化工產業轉型升級,2022年打造成綠色低碳支撐產業

化工產業的安全和環保問題與人民群眾息息相關,記者瞭解到,根據省委、省政府府統一部署,菏澤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專項行動分為三個階段,目前已進入第二階段。

據悉,第二階段,突出治本,以推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為主,自2017年7月至2020年6月,利用3年的時間,以更大的力度、更嚴的措施,開展化工產業轉型升級攻堅行動。在“大快嚴”活動中, 發現危化品生產企業安全隱患1638項,已全部整改,發現危化品運輸車輛違法行為6539起,罰款萬元以上的車輛9輛,發現危險品運輸企業安全隱患362處,已全部整改,發現特種設備安全隱患23項,已全部整改,確保了全市化工產業安全生產形勢保持穩定。

在化工園區整改提升方面,菏澤以省政府化工園區認定標準為抓手,對已存在的化工聚集區進行全面清理整頓、整改提升。抓好評級評價中企業存在問題整改工作,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全市評級評價工作中“中”評以上生產企業共發現問題7054條,問題整改率達95%。279家參評生產企業,優評為49家,中評為178家,差評為52家。共51家差評企業納入關閉淘汰計劃,實現化工企業存量進一步優化。

此外,記者還了解到,化工產業安全生產轉型升級第三階段,從2020年7月至2022年6月,利用兩年時間,鞏固攻堅行動成果,形成規範化、制度化長效機制,把化工產業培育成為清潔、綠色低碳、集約集聚、創新高效的重要支撐產業。

推動科技創新,106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落地實施

在今年的工作任務中,加快重點技改項目建設位列其中,目前,寶沃動力20億瓦時動力電池系統等106個重點工業技改項目落地實施,天厚新材料300萬平方米軟體電磁屏蔽材料產業化等一批重點項目竣工投產。

精進電動新能源汽車電動化動力總成產業化等8個項目列入2019年度省重點項目,總投資84.9億元,當年計劃完成投資30.2億元;賽託生物700噸9-羥基等71個項目列入2019年度全市重點項目,計劃總投資723.2億元,其中玉皇新能源動力電池及智能儲能系統等重點調度的過50億元項目達到16個。

2018年,《菏澤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正式頒佈,1688菏澤產業帶相繼被列入菏澤市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實施規劃,而加快“1688”產業帶建設也是今年重點工作之一。截至目前,已入駐企業2616多家,組織開展線上、線下活動20餘次,培訓電商從業人員1500餘人次,完成線上銷售2.5億元,帶動線下銷售16億元。產業帶活躍度峰值綜合排名全省第1名、進入全國前20名。

此外,備受市民關注的魯西南大數據中心綜合樓主體結構封頂並完成綜合驗收,正在進行砌體施工,預計11月份完成室內精裝修。科技展覽館完成二層澆築,預計7月份完成封頂。大數據機房完成基礎墊層施工,正在進行基礎鋼筋綁紮作業,預計10月份完成主體封頂和驗收。魯西南大數據中心著力打造智慧城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生活、智慧醫療等智慧菏澤建設,讓大數據來服務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趙念東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