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太陽”突破不斷 中國擬2050年前實現核聚變發電

據中科院等離子體物理研究所官網消息,我國大科學裝置“東方超環(EAST)”日前取得重大突破。這次的突破不僅承載了等離子體所三代聚變人的聚變夢,也為人類開發利用核聚變清潔能源奠定了重要的技術基礎。

東方超環

“人造太陽”突破不斷 中國擬2050年前實現核聚變發電

為了更好的瞭解這個大科學裝置獲突破的重要性,我們得先知道所謂的“東方超環(EAST)”是什麼?東方超環(EAST)也被稱為“人造太陽”。是我國第四代核聚變實驗裝置,其主要作用是讓海水中大量存在的氘和氚在高溫條件下發生核聚變,從而產生源源不斷的清潔能源。據悉,一升海水所含氘產生的聚變能=三百升汽油所釋放的能量。而海水中氘的儲量多到可以供全人類使用幾十億年。尤為重要的一點是,聚變產生的廢料為氦氣,既清潔,又安全。

1、主原料是海水 比現核裂變發電安全

核聚變的主要原料是海水,也比現有的核裂變發電安全,因此被視為清潔能源的未來,有人也將它稱為“能源聖盃”。

目前來看,中國研發的“東方超環”在穩定性上已是全球領頭羊。2017年,它成功實現了101.2秒穩態運行,成為全球首個可以穩定運行長達100秒以上的裝置。該設施是“國際磁約束聚變裝置中最前沿的,並且是未來五年間世界上唯一有能力實現400秒長脈衝高性能放電的聚變裝置”。

由中科院建造的中國人造太陽“東方超環”位於安徽合肥,是一座巨大的環形金屬裝置,該裝置去年底取得1億攝氏度高溫的實驗突破。(楊丹旭攝)

2、實現1億攝氏度運行 是太陽核心溫度六倍

去年11月,東方超環又在溫度上取得突破,成功實現電子溫度1億攝氏度等離子體運行,相當於太陽核心溫度的六倍。

這些突破成為中國實現“聚變夢”的重要里程碑,也讓中國在核聚變研究領域躋身全球第一梯隊行列,為其他反應堆提供重要參考。

中國目前同美國、俄羅斯、歐盟、日本、韓國、印度,都是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的七大成員國之一。這個位於法國南部的項目,是人類目前在核聚變研究上最大規模的國際合作,中國除了為項目提供部分資金,也承擔設計修改、部件製造等工作。

3、12億元打造 聚變實驗堆關鍵主機

中國核聚變研究起步較晚,但“得益於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視”,以及中國國內加工製造業發展,近年來加快了進程。在中國國內,官方也投入大量資源,計劃建設一個能與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競爭的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CFETR)。

宋雲濤介紹,官方已在今年1月批准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關鍵主機的立項,併為這個“十三五”(2016年至2020年)計劃下的科研項目撥款60億元人民幣(12億新元),而整個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的建設工作,預計2030年前後啟動,並希望在2040年至2050年間實現發電。

4月24日,中國首座以創新為主題的場館——安徽創新館在合肥正式開館。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穩態強磁場實驗裝置、“墨子號”量子科學實驗衛星等“高精尖”的科技創新成果模型集中亮相。圖為“人造太陽”全超導託卡馬克實驗裝置模型。(中新社)

4、結束語

任何國家若率先實現核聚變發電商業化,將在能源、經濟、地緣政治等國際競爭中佔據優勢。有分析因此也把國際熱核聚變試驗堆等項目的進展緩慢的原因之一,歸咎於各成員國不肯共享自身的關鍵技術。讓核聚變能源為人類所用是“全球共同的夢想”。中國聚變工程實驗堆都向世界開放,歡迎全球參與合作,

來源:聯合早報、中鎢在線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