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棉花

這周《黑鏡5》的迴歸格外引人注目,從未開播時觀眾預期的豆瓣8.5分一路跳水至6.6,大家的失望之情溢於言表。不少人表示,如果《黑鏡5》不是頂著《黑鏡》的名頭,或許口碑不會遭遇如此的滑鐵盧。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時間回到2011年,《黑鏡》(Black Mirror)橫空出世,以新鮮的“黑科技”概念和強大的腦洞征服了無數觀眾,風靡一時被封“神劇”。據悉,該系列1-4季共獲得79項艾美獎提名,其中21項獲獎。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黑鏡》系列向來以虛構的科技為外衣,以諷刺現實的黑色幽默為內核,探討科技改變人性的終極話題。每集45至60分鐘不等,獨立成章,劇情多重反轉,暗藏深意。

如今《黑鏡》的口碑急轉直下,若仍要以所謂的“養刁了觀眾的口味”、“玩過的梗成了窠臼”來解釋,未免太過蒼白,那麼是什麼令《黑鏡》逐漸變味的呢

人性的拷問威力不再,故弄玄虛後只餘乏善可陳?

8年前,《黑鏡》製片人兼編劇查理·布魯克在接受採訪問及劇名時,曾如此解讀,“‘黑鏡’是你在每面牆上、每張桌子上、每個人的手掌上都能看到的電視屏幕、電腦屏幕和智能手機屏幕……如果科技是一種毒藥,那麼它的副作用是怎樣的呢?”但其實相較於上述提及的那些日常科技,劇中出現的科技概念如記憶芯片、人工智能、虛擬意識等虛構的“黑科技”更為奪人眼球,可謂將對於未來科技的幻想和複雜人性的探討表現到極致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黑鏡》以理智的口吻,講述被科技支配、利用的人性故事,旨在警醒沉溺於享受科技便利的人類。正如查理·布魯克所言,“《黑鏡》的每集都有不同的演員、不同的背景,甚至一個不同的現實。但都是關於我們當今的生活方式的——如果我們愚蠢,十分鐘之後就會是這樣。”劇中科技高度發達的社會背景下,自私黑暗的人性、無法逾越的階級及無盡的貪婪慾望,不可避免地令觀眾感到熟悉和細思極恐,所謂的荒誕未來,何嘗不是現代社會的縮影

第五季就主創陣容而言,其實頗為可觀,也曾備受期待,除查理·布魯克負責劇本創作外,還雲集了多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大咖,曾出演《神探夏洛克》的安德魯·斯科特、《復聯4》中的新任美國隊長安東尼·麥凱及小天后麥莉·賽勒斯等。只是內容架構雖仍以科技和人性的矛盾衝突為主題,不少人卻表示每集開頭的緊張氣氛渲染和人物關係鋪墊雖很到位,但不痛不癢的結局和乏善可陳的價值導向,不免落了俗套,有故作高深之感。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第一集《生死搏擊》中,VR遊戲對兩性生活的衝擊直指對於“精神出軌”倫理問題的討論。科技飛速發展的背景下,精神出軌與肉體出軌的糾結劇情不免復古得有些違和,此外勉強圓滿的結局,對婚姻家庭及性取向等展示也終結於淺嘗輒止;第三集《瑞秋,潔柯和小艾希莉》則主要闡述了偶像應該活出自我的中心思想。劇中人類可以通過高科技,將自身的思想和意識數字化,通過批量生產人偶或者全息投影,複製克隆具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體。但炫目浮華的科技背後,“這個世界上只有一個你”的最終落點,難免被指童話得有點不合時宜。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整體的平庸下,第二集《碎片》相較於其他兩集收穫了不少好評,卻仍逃不掉故弄玄虛的評價。男主因沉迷手機應用痛失未婚妻,於是心懷報復開展一起烏龍挾持案件。本集劇情看似批判數字化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的侵佔和榨取,及資本市場對加深用戶依賴性和攫取利益的商業信條,但“開車不要玩手機”的血的教訓相較手機應用的“窮凶極惡”,顯然更為清晰明瞭,無法引發觀眾的更多共鳴。


“重形式輕內容”疲態盡顯,觀眾不再買賬?

雖仍秉持著前作的主題“意識數字化”,探討未來、科技、人性和愛,但本次《黑鏡5》,一改往日的致鬱風格,彰顯“個人英雄主義”等好萊塢氣質,無疑傷及了《黑鏡》系列的核心競爭力。或許這一趨勢早有預兆,也無怪不少觀眾聲稱不再期待。如同樣被批“形式大於內容”,且同屬低分行列的,為該系列此前距今最近的2018聖誕特別篇——《黑鏡:潘達斯奈基》。

該片雖曾以由觀眾互動選擇劇情、打破傳統體驗為噱頭,吸引了不少觀眾。但互動劇的新鮮勁兒過後,6.9的豆瓣評分表達了觀眾對其內容的實力拒絕。該片講述了1984年,19歲天才遊戲開發程序員斯戴芬,因受到開創交互式閱讀體驗的小說《潘達斯奈基》的啟發,自主開發了一款遊戲,並沉浸於遊戲背後的邏輯,開始懷疑現實和自我認知的故事。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黑鏡:潘達斯奈基》的交互式觀影,集中體現在觀眾需要替劇中男主斯戴芬,做出不同的選擇,以決定劇情的走向。為了保證多線程複雜情節的觀劇體驗,該片採用了多種先進的技術手段,如其中“狀態跟蹤”技術,可保證細節影響接下來的劇情場景,加強觀眾的沉浸感。該片還在劇中對此種娛樂模式進行了自我諷刺,藉著主角之口,“玩家以為自己有自由意志,做出自己的選擇,其實所有的結局,都是我來決定的”,也不可謂不狠辣。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但真實的觀劇體驗卻大打折扣,實則沒有很多選擇權的互動被指“偽互動”。對此,Netflix官方曾承認,“如果把電影裡所有出現過的選擇題排列組合,可能的組合可以多達一兆種,但出於工作量和製作成本的因素,並不是所有的組合都有對應結局,電影的主要結局只有5個。”不止結局數量,片中通過夢境強行串場、選錯需要重來等不允許觀眾做出自由選擇的限制,讓互動電影的概念變得尷尬。

從重形式輕內容,到結尾“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的價值表達,《黑鏡:潘達斯奈基》與本次的《黑鏡5》如出一轍。如前者以“平行宇宙”這一萬金油作為所有的結局解釋及生命不能重來的訓誡一樣,《黑鏡5》的科技概念和價值導向,同樣不再驚豔和發人深省,反而自帶一股心靈雞湯的味道。


英國基因VS美國血統,《黑鏡》致鬱變治癒?

縱覽《黑鏡》系列的豆瓣評分,不難發現其“出道即巔峰”後逐漸走低的規律。從《黑鏡1》《黑鏡2》及《黑鏡:聖誕特別篇》分別為9.4、9.2、9.1的豆瓣評分,到《黑鏡3》《黑鏡4》跌落神壇的8.8、8.3,再到此番的直逼及格線,製作方的更換,成為《黑鏡》不“黑”繞不過的話題。

雖同以查理·布魯克為主創編劇,但《黑鏡》一、二季由英國4臺製作,篇幅不長,卻因地道的英式黑色幽默稱著。以《黑鏡:聖誕特別篇》為節點,2016年查理·布魯克加入Netflix及《黑鏡》版權易手後,Netflix為《黑鏡》系列“注入了膨脹的劇集數和預算”

《黑鏡3》由英美共同製作,《黑鏡4》《黑鏡5》已完全由Netflix注資。由國際化的內容平臺主導,劇集的內容也逐漸開始“美化”,從私人的帶有作者風格的極客劇,逐漸轉變為情節直白、易於傳播的話題劇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英式的《黑鏡》,用科技審視人性,不乏驚鴻一瞥意味深長的鏡頭。如《國歌》中首相妻子在丈夫蒙羞後,決絕離去的身影;《一千五百萬里程》中男主賓在向利益妥協後,將碎玻璃收進盒子時的小心翼翼。此外,接連不斷的反轉也頗為吸睛,以《黑鏡:聖誕特別篇》為例,內容節奏感強,自成段落,懸念迭起,片末警員那句“我把他的時間調成了一分鐘一千年”的懲罰,類似永世不得超生的詛咒,令人悚然一驚。

若要一味批判《黑鏡》的“美化”,也大可不必。三、四季的《黑鏡》在被擴充為6集後,有機會涉獵更多的題材和風格而且暗黑設定下,美式《黑鏡》較英式更為積極陽光的特質,雖飽受詬病,但受眾的擴大和獎項的青睞,同樣不容辯駁


豆瓣6.6,《黑鏡5》為何“致鬱”變“治癒”?


第三季中“不那麼暗黑”《聖朱尼佩洛》,同時榮獲第69屆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獎和最佳編劇兩項大獎。第四季中的《卡里斯特號》,令“黑鏡之父”查理·布魯克,蟬聯了艾美獎最佳電視電影編劇獎,受到業界的認可。

我們曾經以為,《黑鏡》系列會將英劇對現實的批判和思辨,與美劇的溫情娛樂完美融合,可如今看來還是太過樂觀,不同風格總是兼容不易,不應以簡單的爛尾總結概括。與創意的枯竭相比,致鬱或者治癒風格的選擇更為致命,不知《黑鏡》系列接下來能否繼續,又會如何取捨呢?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