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

黑塞在帶有自傳性質的《荒原狼》裡寫:父母雖很慈愛,但很嚴厲也很虔誠,秉承的理念是“摧毀意志”。這沒有摧毀他的個性,只是教會了他仇視自我。

黑塞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深重的精神痛苦,是榮格的知名病人。以上幾句話是他對童年回望產生的洞見。他曾在青少時期試圖自殺,並就此中斷了學業。

什麼樣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將兩個對立面合而為一,合為刀刃?

1899年,黑塞最初的詩歌嘗試《浪漫之歌》出版,鎩羽而歸,與慘淡的銷量相比,母親的看法更令他受挫:太世俗了,甚至帶有一點罪惡。

1902年,他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不去,於我們大家都更好,雖然我愛媽媽。

"

黑塞在帶有自傳性質的《荒原狼》裡寫:父母雖很慈愛,但很嚴厲也很虔誠,秉承的理念是“摧毀意志”。這沒有摧毀他的個性,只是教會了他仇視自我。

黑塞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深重的精神痛苦,是榮格的知名病人。以上幾句話是他對童年回望產生的洞見。他曾在青少時期試圖自殺,並就此中斷了學業。

什麼樣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將兩個對立面合而為一,合為刀刃?

1899年,黑塞最初的詩歌嘗試《浪漫之歌》出版,鎩羽而歸,與慘淡的銷量相比,母親的看法更令他受挫:太世俗了,甚至帶有一點罪惡。

1902年,他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不去,於我們大家都更好,雖然我愛媽媽。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黑塞(1877-1962)

文學界反思父母關係的作家並不少見。薩特慶幸他父親的早死,這樣他沒了父權的鉗制,卡夫卡父親的毒害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加繆的《局外人》展示了一位與母親疏離的成年人的內心。作家並不是特殊人群,只是他們用文字捕捉了這樣的關係。

黑塞成長於一個多國籍家庭,給了他廣博的養分。外祖父母是前往印度傳教的瑞士基督徒,外祖父編撰英語-馬拉雅拉姆語詞典(印度西南沿海語言),並將聖經翻譯為這一語言,黑塞母親幼年在歐洲孤獨度過,之後同父母前往印度傳教,母親回想她的童年並不感到幸福。祖父是醫生,父親出生於愛沙尼亞,為德國少數族裔,但領土歸屬於俄羅斯。父親的工作與神學出版物相關,可以說這個家庭是德國新教氛圍。

黑塞的母親在黑塞很小的時候曾在給丈夫的信件中表露對黑塞心性的擔心:這孩子要是沒養育好,恐怕後果會令人顫慄(shudder),祈求上帝能塑造這個驕傲的靈魂,讓他成為尊貴和高尚的人。

黑塞很早開始了神學院的寄宿生活,到青春期時他的叛逆一發不可收拾。他說父母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崇高並且具有理想性的父母要求孩子獨特的個體妥協於抽象的崇高框架。於是他仇視自己,荒廢天賦,輟學,抽菸,喝酒,放縱。

“理性的人格”反映的是半神,是抽象的、觀念化的圓滿,或許黑塞父母追求的是一個精神性的、聖徒般的黑塞,但他達不到。有一個類比的故事或許能闡釋這層關係:一個畫家為一位貴婦畫肖像,畫得非常逼真,但貴婦怎麼都不滿意,最後畫師明白了,不能寫實應當寫意,按著心中理想的美人去畫,貴婦非常滿意,其實已經不是她本人了。

子女的痛苦大概就在於此,父母以幾十年的閱歷概括出一幅理想的子女形象,是眾多別人家孩子優點的抽象集合體,所以無論他們多麼努力也匹配不了父母心中的神化形象。

"

黑塞在帶有自傳性質的《荒原狼》裡寫:父母雖很慈愛,但很嚴厲也很虔誠,秉承的理念是“摧毀意志”。這沒有摧毀他的個性,只是教會了他仇視自我。

黑塞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深重的精神痛苦,是榮格的知名病人。以上幾句話是他對童年回望產生的洞見。他曾在青少時期試圖自殺,並就此中斷了學業。

什麼樣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將兩個對立面合而為一,合為刀刃?

1899年,黑塞最初的詩歌嘗試《浪漫之歌》出版,鎩羽而歸,與慘淡的銷量相比,母親的看法更令他受挫:太世俗了,甚至帶有一點罪惡。

1902年,他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不去,於我們大家都更好,雖然我愛媽媽。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黑塞(1877-1962)

文學界反思父母關係的作家並不少見。薩特慶幸他父親的早死,這樣他沒了父權的鉗制,卡夫卡父親的毒害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加繆的《局外人》展示了一位與母親疏離的成年人的內心。作家並不是特殊人群,只是他們用文字捕捉了這樣的關係。

黑塞成長於一個多國籍家庭,給了他廣博的養分。外祖父母是前往印度傳教的瑞士基督徒,外祖父編撰英語-馬拉雅拉姆語詞典(印度西南沿海語言),並將聖經翻譯為這一語言,黑塞母親幼年在歐洲孤獨度過,之後同父母前往印度傳教,母親回想她的童年並不感到幸福。祖父是醫生,父親出生於愛沙尼亞,為德國少數族裔,但領土歸屬於俄羅斯。父親的工作與神學出版物相關,可以說這個家庭是德國新教氛圍。

黑塞的母親在黑塞很小的時候曾在給丈夫的信件中表露對黑塞心性的擔心:這孩子要是沒養育好,恐怕後果會令人顫慄(shudder),祈求上帝能塑造這個驕傲的靈魂,讓他成為尊貴和高尚的人。

黑塞很早開始了神學院的寄宿生活,到青春期時他的叛逆一發不可收拾。他說父母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崇高並且具有理想性的父母要求孩子獨特的個體妥協於抽象的崇高框架。於是他仇視自己,荒廢天賦,輟學,抽菸,喝酒,放縱。

“理性的人格”反映的是半神,是抽象的、觀念化的圓滿,或許黑塞父母追求的是一個精神性的、聖徒般的黑塞,但他達不到。有一個類比的故事或許能闡釋這層關係:一個畫家為一位貴婦畫肖像,畫得非常逼真,但貴婦怎麼都不滿意,最後畫師明白了,不能寫實應當寫意,按著心中理想的美人去畫,貴婦非常滿意,其實已經不是她本人了。

子女的痛苦大概就在於此,父母以幾十年的閱歷概括出一幅理想的子女形象,是眾多別人家孩子優點的抽象集合體,所以無論他們多麼努力也匹配不了父母心中的神化形象。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我殺了我媽媽》劇照

黑塞終其一身尋找在神性和人性、秩序和激情、愛和抵抗的平衡中達到安寧。作品對靈性的關注如禱告中的反思、內觀,具有純粹的精神性,《德米安》《悉達多》《荒原狼》贏得大量年輕讀者,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清澈透明的彷徨和對“自我”的找尋。

但晚期作品中早年執著的“自我”消失了,宗教所倡導的愛和無我成為主題。《東方之旅》中既是僕人也是領袖的里奧說:「跟做母親的恰好一樣。她們生了子女,給他們哺乳,給他們美麗和力量,她們自己就變得看不見,而且沒有人再問起她們……法則規定它得這樣。服務的法則。想長壽的人必須服務,但是想統馭的人卻不長壽。」這種服務和捨己的教義正是基督教的核心。

黑塞的宗教思想融合了基督教、印度教和中國老莊。但在他晚年的回憶中,確認父母的生活才是對他最大的塑造父母的生活,那種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身體力行對信仰的執行,塑造了我。

黑塞一生體弱多病,眼疾、頭痛、神經病、精神病、失眠,但活了85歲,精通音樂、繪畫、寫作,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其間因反戰言論遭抵制,書被禁,三次婚姻,經歷妻子的精神分裂和喪子之痛,常年居於鄉村,遠離城市,經歷諾獎及其它榮譽,影響幾代年輕人。算是圓滿的人生嗎?應該是吧,雖然充滿周折和反覆。

他的父母並不像我們一樣知道黑塞的結局,想必心慌慌吧。不能預見兒子最終成為他們所希望的那種人:精神性的、聖人般的。

人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黑塞也這麼說。這是最終反轉的例子。儘管途中讓人懸心。

前段時間上映的《卡拉斯》紀錄片,讓人驚訝於她內心的鬱鬱寡歡,她說如果有選擇她會在歌劇事業和家庭主婦中選擇後者,她感嘆她的命運註定獻給歌劇,因為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為她鋪築了這條嚴苛訓練的道路,又在少不更事的年紀遇到了經紀人丈夫。她與母親、丈夫都最終決裂。在她27年的後半生中拒絕與母親見面,54歲時孤身一人死於異鄉巴黎。

"

黑塞在帶有自傳性質的《荒原狼》裡寫:父母雖很慈愛,但很嚴厲也很虔誠,秉承的理念是“摧毀意志”。這沒有摧毀他的個性,只是教會了他仇視自我。

黑塞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深重的精神痛苦,是榮格的知名病人。以上幾句話是他對童年回望產生的洞見。他曾在青少時期試圖自殺,並就此中斷了學業。

什麼樣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將兩個對立面合而為一,合為刀刃?

1899年,黑塞最初的詩歌嘗試《浪漫之歌》出版,鎩羽而歸,與慘淡的銷量相比,母親的看法更令他受挫:太世俗了,甚至帶有一點罪惡。

1902年,他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不去,於我們大家都更好,雖然我愛媽媽。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黑塞(1877-1962)

文學界反思父母關係的作家並不少見。薩特慶幸他父親的早死,這樣他沒了父權的鉗制,卡夫卡父親的毒害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加繆的《局外人》展示了一位與母親疏離的成年人的內心。作家並不是特殊人群,只是他們用文字捕捉了這樣的關係。

黑塞成長於一個多國籍家庭,給了他廣博的養分。外祖父母是前往印度傳教的瑞士基督徒,外祖父編撰英語-馬拉雅拉姆語詞典(印度西南沿海語言),並將聖經翻譯為這一語言,黑塞母親幼年在歐洲孤獨度過,之後同父母前往印度傳教,母親回想她的童年並不感到幸福。祖父是醫生,父親出生於愛沙尼亞,為德國少數族裔,但領土歸屬於俄羅斯。父親的工作與神學出版物相關,可以說這個家庭是德國新教氛圍。

黑塞的母親在黑塞很小的時候曾在給丈夫的信件中表露對黑塞心性的擔心:這孩子要是沒養育好,恐怕後果會令人顫慄(shudder),祈求上帝能塑造這個驕傲的靈魂,讓他成為尊貴和高尚的人。

黑塞很早開始了神學院的寄宿生活,到青春期時他的叛逆一發不可收拾。他說父母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崇高並且具有理想性的父母要求孩子獨特的個體妥協於抽象的崇高框架。於是他仇視自己,荒廢天賦,輟學,抽菸,喝酒,放縱。

“理性的人格”反映的是半神,是抽象的、觀念化的圓滿,或許黑塞父母追求的是一個精神性的、聖徒般的黑塞,但他達不到。有一個類比的故事或許能闡釋這層關係:一個畫家為一位貴婦畫肖像,畫得非常逼真,但貴婦怎麼都不滿意,最後畫師明白了,不能寫實應當寫意,按著心中理想的美人去畫,貴婦非常滿意,其實已經不是她本人了。

子女的痛苦大概就在於此,父母以幾十年的閱歷概括出一幅理想的子女形象,是眾多別人家孩子優點的抽象集合體,所以無論他們多麼努力也匹配不了父母心中的神化形象。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我殺了我媽媽》劇照

黑塞終其一身尋找在神性和人性、秩序和激情、愛和抵抗的平衡中達到安寧。作品對靈性的關注如禱告中的反思、內觀,具有純粹的精神性,《德米安》《悉達多》《荒原狼》贏得大量年輕讀者,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清澈透明的彷徨和對“自我”的找尋。

但晚期作品中早年執著的“自我”消失了,宗教所倡導的愛和無我成為主題。《東方之旅》中既是僕人也是領袖的里奧說:「跟做母親的恰好一樣。她們生了子女,給他們哺乳,給他們美麗和力量,她們自己就變得看不見,而且沒有人再問起她們……法則規定它得這樣。服務的法則。想長壽的人必須服務,但是想統馭的人卻不長壽。」這種服務和捨己的教義正是基督教的核心。

黑塞的宗教思想融合了基督教、印度教和中國老莊。但在他晚年的回憶中,確認父母的生活才是對他最大的塑造父母的生活,那種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身體力行對信仰的執行,塑造了我。

黑塞一生體弱多病,眼疾、頭痛、神經病、精神病、失眠,但活了85歲,精通音樂、繪畫、寫作,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其間因反戰言論遭抵制,書被禁,三次婚姻,經歷妻子的精神分裂和喪子之痛,常年居於鄉村,遠離城市,經歷諾獎及其它榮譽,影響幾代年輕人。算是圓滿的人生嗎?應該是吧,雖然充滿周折和反覆。

他的父母並不像我們一樣知道黑塞的結局,想必心慌慌吧。不能預見兒子最終成為他們所希望的那種人:精神性的、聖人般的。

人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黑塞也這麼說。這是最終反轉的例子。儘管途中讓人懸心。

前段時間上映的《卡拉斯》紀錄片,讓人驚訝於她內心的鬱鬱寡歡,她說如果有選擇她會在歌劇事業和家庭主婦中選擇後者,她感嘆她的命運註定獻給歌劇,因為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為她鋪築了這條嚴苛訓練的道路,又在少不更事的年紀遇到了經紀人丈夫。她與母親、丈夫都最終決裂。在她27年的後半生中拒絕與母親見面,54歲時孤身一人死於異鄉巴黎。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卡拉斯》劇照

哦,這些成績卓然的人兒啊,是矯情嗎?如果讓她的虎媽重新決定一次呢?如果我們處在她媽媽的位置呢?

養育兒女不是吃飯那麼簡單,真正的挑戰從青少年的意識覺醒開始。僅僅只是開始,兩個“靈魂”的衝突。等孩子成年了,升級為兩個成年人的衝突。

人是多麼複雜、機巧的精神性動物。越是複雜的心智越是敏感痛苦。又豈止是兩個靈魂,“每個人都是由十個、百個、千個靈魂組成”(黑塞),那麼會是一場群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會選擇像豬羅羅一樣簡單粗糙過一生。我們奮力投資教育,不正是建構複雜的心智和感受力嗎?

父母總是在平衡對孩子自由意志的尊重與父母神般意志的實現,中間的線該劃在哪一刻度?

養孩子是出於愛的行為,而不是出於理性的行為,當然還有第三種是出於不負責任的無避孕行為。養孩子在經濟上完全不符合理性,有人算賬,養大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在50-150萬之間,如果出國再單加200萬起步,巨大的付出,對父母的投資回報率大概率為零,如果真是有回報,那是意外的喜悅,可遇而不可求。

父母就是付出,“愛”字當頭,多少事失效,公平、得失、理性、數學……來請寫一個愛的方程式,哦,不好意思,“=”等號是不可能出現的。

"

黑塞在帶有自傳性質的《荒原狼》裡寫:父母雖很慈愛,但很嚴厲也很虔誠,秉承的理念是“摧毀意志”。這沒有摧毀他的個性,只是教會了他仇視自我。

黑塞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深重的精神痛苦,是榮格的知名病人。以上幾句話是他對童年回望產生的洞見。他曾在青少時期試圖自殺,並就此中斷了學業。

什麼樣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將兩個對立面合而為一,合為刀刃?

1899年,黑塞最初的詩歌嘗試《浪漫之歌》出版,鎩羽而歸,與慘淡的銷量相比,母親的看法更令他受挫:太世俗了,甚至帶有一點罪惡。

1902年,他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不去,於我們大家都更好,雖然我愛媽媽。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黑塞(1877-1962)

文學界反思父母關係的作家並不少見。薩特慶幸他父親的早死,這樣他沒了父權的鉗制,卡夫卡父親的毒害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加繆的《局外人》展示了一位與母親疏離的成年人的內心。作家並不是特殊人群,只是他們用文字捕捉了這樣的關係。

黑塞成長於一個多國籍家庭,給了他廣博的養分。外祖父母是前往印度傳教的瑞士基督徒,外祖父編撰英語-馬拉雅拉姆語詞典(印度西南沿海語言),並將聖經翻譯為這一語言,黑塞母親幼年在歐洲孤獨度過,之後同父母前往印度傳教,母親回想她的童年並不感到幸福。祖父是醫生,父親出生於愛沙尼亞,為德國少數族裔,但領土歸屬於俄羅斯。父親的工作與神學出版物相關,可以說這個家庭是德國新教氛圍。

黑塞的母親在黑塞很小的時候曾在給丈夫的信件中表露對黑塞心性的擔心:這孩子要是沒養育好,恐怕後果會令人顫慄(shudder),祈求上帝能塑造這個驕傲的靈魂,讓他成為尊貴和高尚的人。

黑塞很早開始了神學院的寄宿生活,到青春期時他的叛逆一發不可收拾。他說父母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崇高並且具有理想性的父母要求孩子獨特的個體妥協於抽象的崇高框架。於是他仇視自己,荒廢天賦,輟學,抽菸,喝酒,放縱。

“理性的人格”反映的是半神,是抽象的、觀念化的圓滿,或許黑塞父母追求的是一個精神性的、聖徒般的黑塞,但他達不到。有一個類比的故事或許能闡釋這層關係:一個畫家為一位貴婦畫肖像,畫得非常逼真,但貴婦怎麼都不滿意,最後畫師明白了,不能寫實應當寫意,按著心中理想的美人去畫,貴婦非常滿意,其實已經不是她本人了。

子女的痛苦大概就在於此,父母以幾十年的閱歷概括出一幅理想的子女形象,是眾多別人家孩子優點的抽象集合體,所以無論他們多麼努力也匹配不了父母心中的神化形象。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我殺了我媽媽》劇照

黑塞終其一身尋找在神性和人性、秩序和激情、愛和抵抗的平衡中達到安寧。作品對靈性的關注如禱告中的反思、內觀,具有純粹的精神性,《德米安》《悉達多》《荒原狼》贏得大量年輕讀者,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清澈透明的彷徨和對“自我”的找尋。

但晚期作品中早年執著的“自我”消失了,宗教所倡導的愛和無我成為主題。《東方之旅》中既是僕人也是領袖的里奧說:「跟做母親的恰好一樣。她們生了子女,給他們哺乳,給他們美麗和力量,她們自己就變得看不見,而且沒有人再問起她們……法則規定它得這樣。服務的法則。想長壽的人必須服務,但是想統馭的人卻不長壽。」這種服務和捨己的教義正是基督教的核心。

黑塞的宗教思想融合了基督教、印度教和中國老莊。但在他晚年的回憶中,確認父母的生活才是對他最大的塑造父母的生活,那種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身體力行對信仰的執行,塑造了我。

黑塞一生體弱多病,眼疾、頭痛、神經病、精神病、失眠,但活了85歲,精通音樂、繪畫、寫作,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其間因反戰言論遭抵制,書被禁,三次婚姻,經歷妻子的精神分裂和喪子之痛,常年居於鄉村,遠離城市,經歷諾獎及其它榮譽,影響幾代年輕人。算是圓滿的人生嗎?應該是吧,雖然充滿周折和反覆。

他的父母並不像我們一樣知道黑塞的結局,想必心慌慌吧。不能預見兒子最終成為他們所希望的那種人:精神性的、聖人般的。

人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黑塞也這麼說。這是最終反轉的例子。儘管途中讓人懸心。

前段時間上映的《卡拉斯》紀錄片,讓人驚訝於她內心的鬱鬱寡歡,她說如果有選擇她會在歌劇事業和家庭主婦中選擇後者,她感嘆她的命運註定獻給歌劇,因為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為她鋪築了這條嚴苛訓練的道路,又在少不更事的年紀遇到了經紀人丈夫。她與母親、丈夫都最終決裂。在她27年的後半生中拒絕與母親見面,54歲時孤身一人死於異鄉巴黎。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卡拉斯》劇照

哦,這些成績卓然的人兒啊,是矯情嗎?如果讓她的虎媽重新決定一次呢?如果我們處在她媽媽的位置呢?

養育兒女不是吃飯那麼簡單,真正的挑戰從青少年的意識覺醒開始。僅僅只是開始,兩個“靈魂”的衝突。等孩子成年了,升級為兩個成年人的衝突。

人是多麼複雜、機巧的精神性動物。越是複雜的心智越是敏感痛苦。又豈止是兩個靈魂,“每個人都是由十個、百個、千個靈魂組成”(黑塞),那麼會是一場群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會選擇像豬羅羅一樣簡單粗糙過一生。我們奮力投資教育,不正是建構複雜的心智和感受力嗎?

父母總是在平衡對孩子自由意志的尊重與父母神般意志的實現,中間的線該劃在哪一刻度?

養孩子是出於愛的行為,而不是出於理性的行為,當然還有第三種是出於不負責任的無避孕行為。養孩子在經濟上完全不符合理性,有人算賬,養大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在50-150萬之間,如果出國再單加200萬起步,巨大的付出,對父母的投資回報率大概率為零,如果真是有回報,那是意外的喜悅,可遇而不可求。

父母就是付出,“愛”字當頭,多少事失效,公平、得失、理性、數學……來請寫一個愛的方程式,哦,不好意思,“=”等號是不可能出現的。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得知一個具有譜系維度的故事,四代人,三段反饋。

第一代的母親是家裡僅有姐妹倆,父親讓她和姐姐都受了私塾教育,為人賢淑溫良,一生都不曾與人紅過臉,嫁一紈絝子弟,生9個孩子,在最小的孩子還在襁褓時,丈夫一命嗚呼,她獨自養育9個孩子。因資源極度匱乏,兄妹之間形成隱性的資源爭奪關係,無論是吃、穿、教育,還是母親的愛和注意力,或兄妹之間的關係。即使這位母親已經堪稱楷模。

其中一個女兒因完全被忽視,性格乖張暴戾,以種種蛛絲馬跡推斷母親不是親身母親,認定自己是戰亂時期父親的非婚生子女。這是第二代。

這位暴戾媽在上山下鄉的過程中,自作主張嫁給一位貧農文盲,育有一兒一女,隨後又毀掉這個家庭,拋棄丈夫和女兒,全力傾心於自己的以及兒子,兒子被溺愛養廢,女兒如孤兒長大,有明顯的人格障礙,這是第三代。

女兒恨她娘對她的遺棄,自己育有一女,拼盡全力養育,想補償自己身上愛的缺失,但她對於愛沒有概念,她的女兒在青春期痛苦地說:有你這樣的媽,真是悲哀。這是第四代的反饋。即使她已經拼盡全力。

這些痛苦的女人們往上回溯或聲討已無意義,這是連環債務,四代人近百年的時間,必然和偶然摻雜,加之大時代的干擾,好像無解。

但父母是無法轉身離開的職業,第三代的媽媽還要承受和等待,找誰說理呢?父母沒有“自我”嗎?他們的自我必須無限縮小和剋制嗎?答案大概真是:是的。生育真不是恩,好的養育才是。

養育子女好比駕船航行在大海上,方向上充滿了無盡的可能性,但沒人知道目的地,而且這艘船有自己的意志,並不聽指揮,但是多年後必須登陸交貨。觸礁沉沒的不在少數,雖然出發時看似風和日麗,歡天喜地。

"

黑塞在帶有自傳性質的《荒原狼》裡寫:父母雖很慈愛,但很嚴厲也很虔誠,秉承的理念是“摧毀意志”。這沒有摧毀他的個性,只是教會了他仇視自我。

黑塞1946年獲諾貝爾文學獎。有深重的精神痛苦,是榮格的知名病人。以上幾句話是他對童年回望產生的洞見。他曾在青少時期試圖自殺,並就此中斷了學業。

什麼樣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將兩個對立面合而為一,合為刀刃?

1899年,黑塞最初的詩歌嘗試《浪漫之歌》出版,鎩羽而歸,與慘淡的銷量相比,母親的看法更令他受挫:太世俗了,甚至帶有一點罪惡。

1902年,他沒有參加母親的葬禮,他在給父親的信中寫道:我不去,於我們大家都更好,雖然我愛媽媽。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黑塞(1877-1962)

文學界反思父母關係的作家並不少見。薩特慶幸他父親的早死,這樣他沒了父權的鉗制,卡夫卡父親的毒害形象已經深入人心,加繆的《局外人》展示了一位與母親疏離的成年人的內心。作家並不是特殊人群,只是他們用文字捕捉了這樣的關係。

黑塞成長於一個多國籍家庭,給了他廣博的養分。外祖父母是前往印度傳教的瑞士基督徒,外祖父編撰英語-馬拉雅拉姆語詞典(印度西南沿海語言),並將聖經翻譯為這一語言,黑塞母親幼年在歐洲孤獨度過,之後同父母前往印度傳教,母親回想她的童年並不感到幸福。祖父是醫生,父親出生於愛沙尼亞,為德國少數族裔,但領土歸屬於俄羅斯。父親的工作與神學出版物相關,可以說這個家庭是德國新教氛圍。

黑塞的母親在黑塞很小的時候曾在給丈夫的信件中表露對黑塞心性的擔心:這孩子要是沒養育好,恐怕後果會令人顫慄(shudder),祈求上帝能塑造這個驕傲的靈魂,讓他成為尊貴和高尚的人。

黑塞很早開始了神學院的寄宿生活,到青春期時他的叛逆一發不可收拾。他說父母的愛是虔誠並且摧毀意志的,崇高並且具有理想性的父母要求孩子獨特的個體妥協於抽象的崇高框架。於是他仇視自己,荒廢天賦,輟學,抽菸,喝酒,放縱。

“理性的人格”反映的是半神,是抽象的、觀念化的圓滿,或許黑塞父母追求的是一個精神性的、聖徒般的黑塞,但他達不到。有一個類比的故事或許能闡釋這層關係:一個畫家為一位貴婦畫肖像,畫得非常逼真,但貴婦怎麼都不滿意,最後畫師明白了,不能寫實應當寫意,按著心中理想的美人去畫,貴婦非常滿意,其實已經不是她本人了。

子女的痛苦大概就在於此,父母以幾十年的閱歷概括出一幅理想的子女形象,是眾多別人家孩子優點的抽象集合體,所以無論他們多麼努力也匹配不了父母心中的神化形象。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我殺了我媽媽》劇照

黑塞終其一身尋找在神性和人性、秩序和激情、愛和抵抗的平衡中達到安寧。作品對靈性的關注如禱告中的反思、內觀,具有純粹的精神性,《德米安》《悉達多》《荒原狼》贏得大量年輕讀者,或許正是因為這種清澈透明的彷徨和對“自我”的找尋。

但晚期作品中早年執著的“自我”消失了,宗教所倡導的愛和無我成為主題。《東方之旅》中既是僕人也是領袖的里奧說:「跟做母親的恰好一樣。她們生了子女,給他們哺乳,給他們美麗和力量,她們自己就變得看不見,而且沒有人再問起她們……法則規定它得這樣。服務的法則。想長壽的人必須服務,但是想統馭的人卻不長壽。」這種服務和捨己的教義正是基督教的核心。

黑塞的宗教思想融合了基督教、印度教和中國老莊。但在他晚年的回憶中,確認父母的生活才是對他最大的塑造父母的生活,那種不是嘴上說的而是身體力行對信仰的執行,塑造了我。

黑塞一生體弱多病,眼疾、頭痛、神經病、精神病、失眠,但活了85歲,精通音樂、繪畫、寫作,經歷兩次世界大戰,其間因反戰言論遭抵制,書被禁,三次婚姻,經歷妻子的精神分裂和喪子之痛,常年居於鄉村,遠離城市,經歷諾獎及其它榮譽,影響幾代年輕人。算是圓滿的人生嗎?應該是吧,雖然充滿周折和反覆。

他的父母並不像我們一樣知道黑塞的結局,想必心慌慌吧。不能預見兒子最終成為他們所希望的那種人:精神性的、聖人般的。

人一生都走在回家的路上。黑塞也這麼說。這是最終反轉的例子。儘管途中讓人懸心。

前段時間上映的《卡拉斯》紀錄片,讓人驚訝於她內心的鬱鬱寡歡,她說如果有選擇她會在歌劇事業和家庭主婦中選擇後者,她感嘆她的命運註定獻給歌劇,因為母親在她很小的時候就為她鋪築了這條嚴苛訓練的道路,又在少不更事的年紀遇到了經紀人丈夫。她與母親、丈夫都最終決裂。在她27年的後半生中拒絕與母親見面,54歲時孤身一人死於異鄉巴黎。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卡拉斯》劇照

哦,這些成績卓然的人兒啊,是矯情嗎?如果讓她的虎媽重新決定一次呢?如果我們處在她媽媽的位置呢?

養育兒女不是吃飯那麼簡單,真正的挑戰從青少年的意識覺醒開始。僅僅只是開始,兩個“靈魂”的衝突。等孩子成年了,升級為兩個成年人的衝突。

人是多麼複雜、機巧的精神性動物。越是複雜的心智越是敏感痛苦。又豈止是兩個靈魂,“每個人都是由十個、百個、千個靈魂組成”(黑塞),那麼會是一場群毆。即使這樣,我們也不會選擇像豬羅羅一樣簡單粗糙過一生。我們奮力投資教育,不正是建構複雜的心智和感受力嗎?

父母總是在平衡對孩子自由意志的尊重與父母神般意志的實現,中間的線該劃在哪一刻度?

養孩子是出於愛的行為,而不是出於理性的行為,當然還有第三種是出於不負責任的無避孕行為。養孩子在經濟上完全不符合理性,有人算賬,養大一個孩子到大學畢業在50-150萬之間,如果出國再單加200萬起步,巨大的付出,對父母的投資回報率大概率為零,如果真是有回報,那是意外的喜悅,可遇而不可求。

父母就是付出,“愛”字當頭,多少事失效,公平、得失、理性、數學……來請寫一個愛的方程式,哦,不好意思,“=”等號是不可能出現的。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得知一個具有譜系維度的故事,四代人,三段反饋。

第一代的母親是家裡僅有姐妹倆,父親讓她和姐姐都受了私塾教育,為人賢淑溫良,一生都不曾與人紅過臉,嫁一紈絝子弟,生9個孩子,在最小的孩子還在襁褓時,丈夫一命嗚呼,她獨自養育9個孩子。因資源極度匱乏,兄妹之間形成隱性的資源爭奪關係,無論是吃、穿、教育,還是母親的愛和注意力,或兄妹之間的關係。即使這位母親已經堪稱楷模。

其中一個女兒因完全被忽視,性格乖張暴戾,以種種蛛絲馬跡推斷母親不是親身母親,認定自己是戰亂時期父親的非婚生子女。這是第二代。

這位暴戾媽在上山下鄉的過程中,自作主張嫁給一位貧農文盲,育有一兒一女,隨後又毀掉這個家庭,拋棄丈夫和女兒,全力傾心於自己的以及兒子,兒子被溺愛養廢,女兒如孤兒長大,有明顯的人格障礙,這是第三代。

女兒恨她娘對她的遺棄,自己育有一女,拼盡全力養育,想補償自己身上愛的缺失,但她對於愛沒有概念,她的女兒在青春期痛苦地說:有你這樣的媽,真是悲哀。這是第四代的反饋。即使她已經拼盡全力。

這些痛苦的女人們往上回溯或聲討已無意義,這是連環債務,四代人近百年的時間,必然和偶然摻雜,加之大時代的干擾,好像無解。

但父母是無法轉身離開的職業,第三代的媽媽還要承受和等待,找誰說理呢?父母沒有“自我”嗎?他們的自我必須無限縮小和剋制嗎?答案大概真是:是的。生育真不是恩,好的養育才是。

養育子女好比駕船航行在大海上,方向上充滿了無盡的可能性,但沒人知道目的地,而且這艘船有自己的意志,並不聽指揮,但是多年後必須登陸交貨。觸礁沉沒的不在少數,雖然出發時看似風和日麗,歡天喜地。

全世界父母的痛點:按照自身閱歷塑造孩子,可極盡愛心之後,卻常常摧毀了孩子的個性

2015年劍橋大學家庭研究中心開展一項名為期“隱藏的聲音:成年子女與原生家庭的疏離”(Hidden Voices: Family Estrangement in Adulthood)的調研,807名自認為與原生家庭關係割裂的被訪者參與。

數據顯示,子女與母親斷絕關係者多於父親,女兒與父母斷絕關係者多於兒子,但父子關係一旦破裂傾向於持續一生的時間。子女與父親中斷關係平均為7.9年(與母親平均為5.5年),父母與兒子中斷關係平均5.2年(女兒3.8年)。

關於間歇性疏離(intermittent estrangement),21%的受訪者表示與母親之間經歷過5輪以上的親、疏關係調整,相對而言16%的受訪者與父親經歷間歇性疏離。

在父母與子女的關係中,往往子女是主動斷絕關係的一方。他們說為了避免持續的傷害和有毒的關係不得不這樣做。破壞關係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情感傷害(emotional abuse)、性格和價值觀衝突(clashes of personality and values)、不匹配的期望(mismatched expectations)。

成為父母是世上最容易的事,但成為好的父母或許是這個世界上最艱難、最撲朔迷離的事,而且因為驗收週期長,我們常常忽略輕視了。

本文為讀者投稿。

如果你對社會熱點話題有敏銳的感知力與豐富的寫作經驗,歡迎自薦為《三聯生活週刊》微信公號自由撰稿人;如果你在藝術時尚、影評娛評、美食體育、旅遊地理等任一領域有所專攻,歡迎隨時給《三聯生活週刊》微信投稿!

撰稿人申請與原創投稿皆發至:zhuangao@lifeweek.com.cn,此郵箱長期開放。

來稿請寫明聯繫方式,標題註明“自薦撰稿人”或“投稿方向+文章標題”。

稿件字數三千字以內為佳。

一經採用,我們將提供有競爭力的稿酬,真的特別有競爭力!

期待你的文字。

"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