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新中國成立70週年,實現了綜合國力的歷史性跨越。在走向現代化的道路上,有許多里程碑式的標誌:“兩彈一星”、運載火箭、戰鬥機、軍艦……在這些豐碑上,鐫刻著國防科技人員的心血,更鐫刻著他們對祖國的忠誠。

1970年12月26日我國第一艘核潛艇下水了,使我國成為繼美蘇英法四國後第五個擁有核潛艇的國家.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我國首艘核潛艇“長征一號”

在經濟落後,科學技術也不發達的中國,為什麼會在短時間內搞出如此多的尖端裝備,一直是許多西方學者心中的難解之謎。

今天,當我們回顧那段艱難而輝煌的歷史時,不能不為中國核潛艇事業先驅者們的精神和力量所感嘆、所折服。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54年,美國東海岸發生了一件大事:人類歷史上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從美國格羅頓布造船廠碩大的全封閉廠房緩緩滑出,猶如一滴黑色水珠溶入了太平洋。

潛艇幽靈般地遊過墨西哥灣、蕩過南美洲、橫穿大西洋,途經歐亞非三大洲後又回到了美國東海岸,而這一切所消耗的全部動力來自一塊高爾夫球大小的鈾燃料。如果換了油作燃料,需要整整90節車皮,消息一經公佈,舉世震驚。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從“鸚鵡螺”號首航始,短短4年時間,又有“海狼”、“鰩魚”、“旗魚”等攻擊型核潛艇相繼在美國海軍服役。中國人敏銳地感受到了大洋彼岸泛起的陣陣漣漪。

1959年10月1日,赫魯曉夫訪華,毛澤東曾提出為中國核潛艇研製提供技術支持的請求。赫魯曉夫傲慢地迴應:你們中國搞不出來,只要我們蘇聯有了,大家建立聯合艦隊就可以了。

在當時我國的還沒有研製出原子彈,核潛艇在技術上要比原子彈複雜幾十倍,涉及造船,電子,原子能,金屬製造等多方面高端技術。毛主席在核潛艇問題上賭上了一口氣稱:“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56年,正在蘇聯訪問的國防部副部長陳賡大將,把一名留學蘇聯的學生召到中國駐蘇大使館。陳賡問他:“你知道反應堆、核動力是什麼嗎?”對方搖了搖頭說:“沒學過。”

陳賡告訴他,美國和蘇聯都已搞出了原子彈、氫彈,美國還有了核潛艇。我們國家要不受別人欺負,也要有這些東西。“中央已決定,選一批留學生改行學原子能核動力專業,你願意改行嗎?”

“只要祖國需要,我當然願意。”

從此,這名學生與核動力這個神祕的事業結下了不解之緣。他的名字叫彭士祿。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當時,蘇聯教授每給彭士祿這些留學生們上一節課,中方要付80盧布的報酬,這對經濟還很貧困的新中國來說,是一件並不容易的事情。

而正是在這80盧布一節課的課堂裡,彭士祿和他的同學們打下了堅實的核動力知識基礎,孕育了中國核動力事業的優良種子。

“自教自學”研製核潛艇

回國後,彭士祿直接參與了核動力研究工作。1965年,核潛艇項目正式啟動。

“一聲令下,打起揹包就走。”彭老告別妻兒,走進深山,主持核動力裝置的論證、設計、試驗以及運行的全過程。

我國建造核潛艇的過程幾乎從零開始。彭士祿說:“當時我們這批人有學化工的、有學電的、儀表的,我們大多數人不懂核,搞核潛艇全靠4個字:‘自教自學’。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在當時,包括彭士祿在內的所有人,誰也沒見過核潛艇長什麼樣。僅有的參考資料,是從報紙上翻拍的兩張模糊不清的外國核潛艇照片,和一個從美國商店買回來的兒童核潛艇模型玩具。

就在這樣的條件下,彭士祿帶領著團隊,吃著野菜窩頭、忍著飢腸轆轆,走上了研製核潛艇的道路。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在中國第一座潛艇核動力陸上模式堆試驗基地,彭士祿有個著名綽號叫“彭拍板”。

在核潛艇研製過程中,技術上大大小小的問題都需要他拿主意。為最大限度爭取時間,彭士祿遇事往往不會等到有十足把握才做,而是有七分把握就敢拍板,餘下三分交給實踐。

在遇到各方爭執不下時,他也勇於拍板。他常說:“對了,功勞算你的;錯了,責任算我的。”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作為工程師,彭士祿強調,他的拍板絕非盲目。他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你們拿數據來和我講話”。

21天潛艇密閉艙生存試驗

核潛艇研製工程的日曆翻到1970年4月20日。10名工程技術人員和21名水兵鑽進密不透氣的艙室,進行21天的潛艇密閉艙生存試驗。

有資料記載,美國研製第一艘核潛艇時,初始階段由於空調不好,下水後停留時間很短,而且參試人員都是用擔架抬出來的。

密封艙內的人員先進行常溫試驗之後,很快轉入高溫試驗,室溫一下子升到45攝氏度,加上模擬核潛艇水下航行的噪音,參試人員一個個汗流浹背,心情煩悶,擠在狹小的艙室裡,坐臥不安。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伙房師傅做的美味佳餚從窗口送進來,沒有一個人動筷子。核潛艇第一任政委崔桂江不得不在艙室外對參試水兵下達命令:“把吃飯當做戰鬥任務來完成!”研究所領導也動員科技人員:“為了完成試驗,必須吃飯,誰不吃就出來。”

試驗中,要考核艙內環境對人體生理的影響,觀察對象是8名水兵。誰知在一次體檢中,一個水兵身體不適,臨時更換戰士已來不及,怎麼辦?工程師李錫琪自告奮勇地說:“讓我來吧。”

負責人告訴他:“這樣的試驗只有十七八歲的小夥子才能頂得下來,因為在負荷試驗時,3分鐘內,要在方凳上跳上跳下200次。”李錫琪一拍胸脯:“我身體棒著呢,頂得住。”

5月10日,殘酷的密閉試驗終於結束。試驗表明:中國核潛艇的空調設備可以依賴,可以長時間在海底執勤,完成各項戰鬥使命。

“藍色巨鯨”潛行大海

核潛艇下水的日子終於來臨。

1970年12月26日,某海港碼頭。曾任中國船舶集團公司總經理的王榮生,當時是核潛艇下水的一線指揮長。他回憶起那時的壯觀場面,仍激動不己。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下水開始!”船體開始緩緩移動。突然,有人報告:有一小段鐵軌被壓斷。王榮生掃了一眼重量曲線,最重的一段船體尚未通過,他立即下令:“停下!”搶修班立即衝了上去,半個多小時,鐵軌修復。“藍鯨”繼續向船臺伸出,船體也越來越長。3個小時,一共才前進了100米。真是如履薄冰,舉步維艱。

一個個巨大的浮箱被水泵灌滿積水,它被平坦、穩定地移到船塢浮箱上。核潛艇保持絕對穩定,與浮箱徹底脫鉤,浮在水上。“核潛艇浮起來了。”人群中爆發出一陣呼喊。

核潛艇向前移動著,緩緩地向大海奔去。中國終於有了自己的核潛艇!同時,人民海軍的第一支核潛艇部隊也隨之誕生。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1971年7月1日,我國的核潛艇首次核能發電成功;8月,中國的核潛艇帶著中國人的夢想駛入了波濤洶湧的大海。1974年8月1日,中央軍委將我國第一艘核潛艇命名為“長征一號”,正式編入人民海軍的戰鬥序列。

在湛藍色的北海上,軍樂聲雄壯有力,核潛艇服役典禮和軍旗升掛儀式隆重舉行,彭士祿望著自己傾注全部心血的“長征一號”,熱淚奪眶而出。

幾天後,朱德委員長在海軍司令員肖勁光大將的陪同下,登上指揮艦,檢閱了破浪航行的“長征一號”。朱德興奮地問肖勁光:“這是我們自己研究製造的嗎?”肖勁光大聲回答道:“是的,沒有一個零件是進口的!”

面對國際上“異想天開”的嘲笑,核潛艇科研團隊的成員們,咬緊牙關、突破阻礙:幾十年不回家,只想進度再快一點,每一次出航都寫下遺書……終於換來堅不可摧的大國之盾和穩穩的安全感!

70年 | 中國第一艘核潛艇:“核潛艇,一萬年也要搞出來!”

第一代核潛艇工程四位總師合影(左起趙仁愷、彭士祿、黃緯祿、黃旭華)

數十年風雨滄桑,今天的中國海軍潛艇部隊,已構築了一座水下鋼鐵長城。讓祖國驕傲、令對手膽寒;象徵大國地位、支撐國家安全;馳騁大洋深處、點燃深海雷霆!

為他們點贊!

來源:中國青年報、北京日報、人民網、央視新聞等

指尖傳遞溫暖力量,陽光照進網絡空間。轉載請註明來源:頭條號@指尖陽光

相關推薦

推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