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雞鳴驛始建於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站赤”(驛站)和“急遞鋪”,負責軍政消息的傳遞。當時的雞鳴驛還不是京西第一驛,只不過為“行營”而已。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雞鳴驛始建於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站赤”(驛站)和“急遞鋪”,負責軍政消息的傳遞。當時的雞鳴驛還不是京西第一驛,只不過為“行營”而已。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北城牆中部築玉皇閣樓,南城牆中部築壽星閣樓,兩座閣樓遙相呼應。城下的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宮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雞鳴驛始建於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站赤”(驛站)和“急遞鋪”,負責軍政消息的傳遞。當時的雞鳴驛還不是京西第一驛,只不過為“行營”而已。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北城牆中部築玉皇閣樓,南城牆中部築壽星閣樓,兩座閣樓遙相呼應。城下的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宮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賀家大院

驛站裡最有名的“賀家大院”曾是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留宿的地方。至今二進院的山牆上還留有刻磚"鴻禧接福"四個楷書大字,作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記念。原來的五進連環院,已經變成各自獨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時間,給這個驛站古城留下了濃重的痕跡。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雞鳴驛始建於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站赤”(驛站)和“急遞鋪”,負責軍政消息的傳遞。當時的雞鳴驛還不是京西第一驛,只不過為“行營”而已。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北城牆中部築玉皇閣樓,南城牆中部築壽星閣樓,兩座閣樓遙相呼應。城下的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宮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賀家大院

驛站裡最有名的“賀家大院”曾是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留宿的地方。至今二進院的山牆上還留有刻磚"鴻禧接福"四個楷書大字,作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記念。原來的五進連環院,已經變成各自獨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時間,給這個驛站古城留下了濃重的痕跡。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泰山廟

來雞鳴驛,不能不看泰山廟的壁畫。建於清朝順治8年的泰山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但殿內壁畫仍舊清晰可見,富於層次感的繪畫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絕,詼諧獨特的三句半式說明文字堪稱絕品。國家下撥的50萬保護資金已經到位,正用於修繕泰山廟、文昌宮。泰山廟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薩,過去這裡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雖然正在修繕中,殿內看到幾個布制的娃娃。據說,這是用來祈子的。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雞鳴驛始建於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站赤”(驛站)和“急遞鋪”,負責軍政消息的傳遞。當時的雞鳴驛還不是京西第一驛,只不過為“行營”而已。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北城牆中部築玉皇閣樓,南城牆中部築壽星閣樓,兩座閣樓遙相呼應。城下的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宮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賀家大院

驛站裡最有名的“賀家大院”曾是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留宿的地方。至今二進院的山牆上還留有刻磚"鴻禧接福"四個楷書大字,作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記念。原來的五進連環院,已經變成各自獨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時間,給這個驛站古城留下了濃重的痕跡。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泰山廟

來雞鳴驛,不能不看泰山廟的壁畫。建於清朝順治8年的泰山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但殿內壁畫仍舊清晰可見,富於層次感的繪畫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絕,詼諧獨特的三句半式說明文字堪稱絕品。國家下撥的50萬保護資金已經到位,正用於修繕泰山廟、文昌宮。泰山廟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薩,過去這裡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雖然正在修繕中,殿內看到幾個布制的娃娃。據說,這是用來祈子的。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山廟會

郵驛事業的發展,給雞鳴驛的各項建設都帶來了契機,經濟、文化繁榮,商賈雲集,廟宇輝煌,公館宏偉。在明清兩代,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雞鳴山廟會和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個集日,更是滿街攤販,大唱廟戲,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如今,雞鳴驛郵驛任務早已經完成,但是,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雞鳴山廟會和臘月大集卻傳承至今,成為整個雞鳴驛鄉以及周圍鄉鎮人民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過去農曆四月十三--十八,這裡都舉行隆重的雞鳴山廟會,十五是最熱鬧的一天,常有京津、晉、蒙等地的善男信女專門到此逛廟敬香,祈求平安。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年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此交易。雞鳴驛村居民生活已有很大改變,每逢農曆初十、十六都是集日,不過交易地點已從原來驛城頭道街遷到雞鳴驛城西門外的"集市大街"上。

"

一個古驛站,一條千年古道。他們是如何經歲月,渡寒暑,亙古守候在那裡呢!

在河北省懷來縣偏西北方向,洋河北岸的雞鳴山下,有一座古城,叫雞鳴驛。它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規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郵驛建築群,被稱為郵政考古、機要考古的一座“活化石”。這座歷史留下來的方城重鎮,在中國古代郵驛史上曾是個大型驛站,它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驛成城。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佔地220000平方米,平面近方形,城牆周長1891.8米。城牆表層是磚砌的,裡層是夯土。牆體底寬8-11米,上寬3-5米,高11米,城牆四周均勻分佈著4個角臺。東西各開一城門,建有城樓,城外有煙墩。城內的五條道路縱橫交錯,將城區分成大小不等的十二個區域。城內建築分佈有序,驛署區在城中心,西北區有馬號,東北區為驛倉,城南的傍城有驛道東西向通過。城內還有古代遺留的商店和民居。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所處的驛路,早在春秋戰國時代就以“上谷幹道”聞名於世。雞鳴驛始建於遼金,元代形成規模,成為我國北方有名的“站赤”(驛站)和“急遞鋪”,負責軍政消息的傳遞。當時的雞鳴驛還不是京西第一驛,只不過為“行營”而已。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北城牆中部築玉皇閣樓,南城牆中部築壽星閣樓,兩座閣樓遙相呼應。城下的東、西馬道為驛馬進入的通道,城南的“南宮道”即是當年驛卒傳令幹道。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賀家大院

驛站裡最有名的“賀家大院”曾是八國聯軍打進北京時,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逃難留宿的地方。至今二進院的山牆上還留有刻磚"鴻禧接福"四個楷書大字,作為慈禧太后在此居住的記念。原來的五進連環院,已經變成各自獨立的院落。五六百年的時間,給這個驛站古城留下了濃重的痕跡。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泰山廟

來雞鳴驛,不能不看泰山廟的壁畫。建於清朝順治8年的泰山廟,距今已有300多年的歷史,但殿內壁畫仍舊清晰可見,富於層次感的繪畫效果令今人拍案叫絕,詼諧獨特的三句半式說明文字堪稱絕品。國家下撥的50萬保護資金已經到位,正用於修繕泰山廟、文昌宮。泰山廟的泰山奶奶是送子菩薩,過去這裡香火旺盛,村民常找泰山奶奶祈子。雖然正在修繕中,殿內看到幾個布制的娃娃。據說,這是用來祈子的。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山廟會

郵驛事業的發展,給雞鳴驛的各項建設都帶來了契機,經濟、文化繁榮,商賈雲集,廟宇輝煌,公館宏偉。在明清兩代,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雞鳴山廟會和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三個集日,更是滿街攤販,大唱廟戲,人聲鼎沸,熱鬧非凡。如今,雞鳴驛郵驛任務早已經完成,但是,每年農曆四月十三至十九的雞鳴山廟會和臘月大集卻傳承至今,成為整個雞鳴驛鄉以及周圍鄉鎮人民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過去農曆四月十三--十八,這裡都舉行隆重的雞鳴山廟會,十五是最熱鬧的一天,常有京津、晉、蒙等地的善男信女專門到此逛廟敬香,祈求平安。臘月十六、二十一、二十六是年集的日子,四面八方的人都來此交易。雞鳴驛村居民生活已有很大改變,每逢農曆初十、十六都是集日,不過交易地點已從原來驛城頭道街遷到雞鳴驛城西門外的"集市大街"上。

最美古鎮(5)|河北“上谷幹道”雞鳴驛

雞鳴驛城還有許許多多你、我或者他不曾知道,不曾見識的美麗傳說,動人故事,讓我們一起來挖掘吧!

圖片來源:網絡

"

相關推薦

推薦中...